不懂诗歌格律就不要写诗,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赵国风采


喜欢看头条评论。知道了世界有多大,有多少高人,有多少大胆的论断。


听雷镜见


看了这个提问,哑然而笑。格律诗始于建安之后盛于李唐,若不懂诗歌格律就不要写诗的话,那么从《诗经》到建安间近两千年历史长河中便没有诗人了。这么简单的现实与道理,不待辩便知其谬。

需要说明的是,既然有这样的提问,必有其滋生的士让,也拥有以此种理念为傲视诗坛,自为至尊的阳春白雪之人群,在他们眼中无格律即不为诗,自以为掌握了诗歌入门之锁钥,舍余者谁?客观的看格律诗是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诗坛上放射出灿烂的异彩,尤以杜甫的《登高》为凌绝之作,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对仗之工整,意境之沉郁,旷世绝代,无出其右者。

说罢格律来历,再看今人格律诗作,有邯郸学步,东施效频的感觉。我曾看过当今一著名诗人的诗集,其中之格律诗,从头到底,就一个调子,格律没有问题,韵脚也无问题,也有部分对仗,读起来也还顺口,就是味同嚼腊,不要说一杯老酒,淡茶都算不上。如果格律诗都写成这样,实在看不出有什么高人一等,指点诗坛的优势。

我认为,诗舒情诗言志,一首诗的优劣只要压韵无问题,重看内容,情调,意境,起承转合即可。不必以格律之枷锁桎梏,无病呻吟,为合格而削足适履,为合律而刻舟求剑了。


双樵\n


我不同意,

写诗不懂格律、平仄就不要写诗,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我们中国人,用自己的汉字文化,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有什么不行的?

不懂格律与平仄,我们也没用社会资源去学习,同时也没浪费社会上的一点时间,只是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个人爱好。

文化多源化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请不要用专业水准去衡量每一个创作者!每一个业余爱好者,虽然在写诗的格律、平仄、押韵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也是一种个人兴趣与爱好。

现在诗与古诗有很大的区别,古诗对格律、平仄、押韵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古时候,没有飞机、没有航母、同时也没有航天事业,现在写诗就可以加进去。



春华745944080186


对于这个问题,本想一直做个旁观者,可每次看到又有一种冲动,甚至想大发感叹和感想,可后来冷静下来一想,犯不着。因为,在过去的新文化运动的改良中,是将旧的东西,当作批判和有所保留的,也就是说,合理的继承和发扬……;因此,你按照旧体写诗,也没有错,别人按照常规写诗,或者说是,超常规写诗,更没有错,要说别人错了,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都错了!包括语言和文字都错了,或者说是,我们都没有错,是语言和文字错了,再或者说是,语言和文字没有错,是我们错了,错就错在文字如路,这条路也能走,那条路也通,另外一条路更好走,真是条条通大海……

在这里,就这个问题,不谈是非,只从文字、社会和大众的角度来谈一谈自己的一点肤浅的认识。

首先,语言和文字是一种工具,它是为社会、大众、生活和工作,等等,服务的,它不是哪一个人和某个群体的专利、固化、专营,更不是某种意义上的私有财产,因此,文字和语言的表达,其实质和核心就是为社会、大众、生活服务的,不是少数人用来炒着玩的,更不是玩物!其后面的话不用多说……

其次,题外话。如,《亮剑》里的李云龙,在攻打城楼时,还傻子般的只用小米加步枪?而不用身旁的炮?……;再如,马和驴相爱,生下了骡子,而骡子呢?永远没有了生育能力……

再次,在过去,曾经听说过,那时搞这东西,就是由于嫉妒前人和身边的人,而挖空心思想出来的主意。也可以说是另立山头,自封为王,就如现代兴起的什么私人会所……

总之,无论什么体裁,都不能违背语言和文字的真正的核心意义和实质所在,否则,就将是背道而驰,令社会和大众所唾弃!就这个单纯的问题来看,甚至是可笑!可悲的!这毫无疑问是走回头路!排斥异己,是阻碍其发展!是没落的!更是没有其思想灵魂和道德可言的……

学问,永远无止境,做学问,只有端正学风,才能够发扬光大,更好的为社会和大众服务……



看了这个问题,我想到一事,老百姓不懂大米的化学成分,那么老百姓可不可以吃饭呢!如果人非得要弄清大米的化学营养成分才能吃饭,那很多人就该饿死了。同理,不懂诗词格律就不能写诗,那诗词就走进了真正的象牙塔,成了小部分人的专利,那我泱泱大国,还有什么文化可言?

大家知道,我国诗歌起自《诗经》,然后经历了楚辞汉赋,乐府,这些都是没有格律要求的,想写就写,直抒胸臆,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诗人。到了唐朝,才慢慢形成了诗词格律。李白时代,格律还不成熟。所以李白的词,只有一首菩萨蛮。杜甫时才形成了格律诗。格律诗的形成,对于规范化写诗,有促于诗词的精细深化,但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百姓写诗的积极性,实际上是诗词向贵族化发展的弊病。综观唐宋以后,老百姓可不买格律诗词的账,也是想写就写,信口拈来,其中也有很多好诗,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五四以来,提倡白话诗,古诗词受到一定冷落。在当今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时代,你说不懂诗词格律的人不要写诗,真有点不合时宜。现在懂格律的人可以写格律诗,不懂格律的人可以写自由诗,各随其便,只要具有诗味就行。正象吃饭一样,懂大米营养成分的人可以吃,不懂大米成分的人也要吃,道理是一样的。


夏冷


从古到今,在浩瀚无垠的诗歌海洋中,只有极小数的讲平仄对仗的格律诗,绝大多数的诗歌都不受平仄对仗限制。

古代形成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及以上的诗都不受平仄对仗的约束。只是到了唐代,在古诗五言诗、七言诗的基础上,形成了平仄对仗押韵的绝句、律诗。现代新文化运动提倡写不受平仄约束的自由诗。

我认为应尊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工作方针,从实际情出发,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而选择写诗的体裁,可写古代形成的不讲平仄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可写现代提倡的长短句不限的自由诗,律诗、绝句爱好者也可写律诗、绝句,但要严格遵守其规则,不能挂羊头,卖的却是狗肉,有的人写的五言、七言诗,并没有严格按律诗、绝句的规则写,却以律诗、绝句相标榜,这种作法是错误的,也会令人耻笑。

"不懂诗歌格律就不要写诗"是极端错误的言论。


夕阳红155908541


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诗歌起源于先秦,逐浙从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诗发展而来。注意是先有古体诗后有格律诗。

关于不懂诗歌格律就不要写诗,本人严重不认可,在晋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所写的春,夏,秋,冬四季歌中。好像没有一首格律是与“五绝”相符的。但那优美的诗句,读起来却朗朗上口,美幻绝伦。其中的夏歌是:

朝登凉台上

夕宿兰池里

乘月采芙蓉

夜夜得莲子

这美妙的意景,流畅的音律绝千古。

在近代也有很多优秀的,不依格律写出的诗句。如“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对于上述二位大师级才子的诗句,我只想说大写的服,再也不敢去乱评众友友诗词中的平庂、对仗等等……






太阳神大地


不懂格律就不要写诗,持这种说法的人本身就不懂格律。在格律诗出现之前,就有民歌,古风,乐府等,包括《诗经》,《离骚》等也不讲究格律,我们总不能说那不叫诗吧。唐代出现了格律诗,也并没有影响不讲格律的诗歌创作和流行,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杜甫的三吏,三别等,李白的歌行体诗更多。这样看来有格律诗之后,这些大家也照样可以写不讲格律的诗,谁能说李白、杜甫、白居易做错了。近代又出现了白话诗,其间不乏上乘之作广为流传。诗歌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其样式也多种多样,格律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我们应该继承发展,但不能因之否定其他诗歌样式。诗歌园地也应该百花齐放。


老马识途173246722


看着大家讨论得热闹,不由也想说上两句。

诗以言情,词以言志。【诗】凡三百零五篇,集春秋前代诗之大成。诗起源于民间,起源于劳动生活,因此诗的根基在民间。只要是抒发情感便于吟诵又朗朗上口的,我便会认为是诗。

不过李唐两宋时代对诗词的界定限制,

诗词俨然成了文人骚客宫廷贵族的东东了。要说的是格律诗是诗中精品,诗与格律诗不是敌对的,但格律诗引领风骚。涉略一下格律,多少了解一点格律知识,对写诗还是有帮助的嘛。


晴空一鹤46


不懂诗词格律就不要写诗,这句话跟不会画油画就不要画画、不懂微积分就不要做数学题、不会弹钢琴就不要拉琴一样荒谬可笑。

格律诗词只是古典诗歌的一小部分,代表着古典诗歌发展的小高峰,只是诗歌海洋中的一朵小浪花,而并非全部。所谓的格律其实也并不深奥,只要有初中文化水平,不脑残,肯下功夫,三周两周就能弄明白;如果有良好的诗歌素养,一月两月,勤学苦练,也能做得象模象样,风生水起。

笔者个人在入住头条以前,从未写过诗,对格律也只似懂非懂。去年入住头条后,在与头条朋友天天玩对联的过程中,努力恶补格律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虽然离诗人水平还相距甚远,但总算能哼几句。

所以我只想说,不论诗歌诗词,并不是文人雅士的专利,胸中有爱、心中有情、眼中有泪,任何人心底就一定有诗,就算脑瘫也不是障碍,只需把她化成文字,一定能动人心弦,与人共鸣,收获快乐!

山高休仰止,

路险亦从容。

一介背包客,

今朝我是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