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疇論:數學的數學

以前為了描寫對稱性,群論走進了物理。現在為了描寫量子材料中的量子糾纏,範疇論也正在走進物理。可到底什麼是範疇論?

範疇論是一個關於關係的理論,描述並研究關係的所有可能性質。如果繪製一幅數學地圖,地面上會有代數、拓撲、分析等不同領域,而範疇論則像是懸掛在天空中的月亮,它提供整個地圖的縮略圖,讓我們看到在地面看不到的各個領域之間的關係,證明看似不相關的數學領域並非完全不同。當你在某個數學領域的邊界處艱難跋涉時,範疇思維可以指引你,它增強你的直覺,讓你的洞察力更敏銳。而這一關於關係的全面抽象理論,也正好是描寫多體量子糾纏的自然語言。

撰文 | Tai-Danae Bradley

譯者 | 唐璐



範疇論:數學的數學 | 眾妙之門

從最早開始學習數學,我們就知道代數與幾何有很強的關聯,代數方程可以表示成圖形和幾何對象,幾何特徵可以用代數表達式刻畫。就好像有一座橋樑連接廣闊的數學世界中的這兩個領域,橋的兩邊互為鏡像。

範疇論:數學的數學 | 眾妙之門

代數與幾何之間對應關係的3個例子:代數表達式-三角形面積,二次方程-半徑為2的圓,線性方程-斜率為1的直線。

因此,儘管代數和幾何是很不相同的數學領域,但這種聯繫表明,它們之間存在著內在關聯。不僅如此,還有集合論、群論、線性代數、拓撲學、圖論、微分幾何等等,這些看上去似乎沒什麼關係的數學分支實際上都存在深層次的關聯,代數與幾何的關聯只不過是其中的冰山一角。令人驚奇的是,這些關聯或橋樑不僅僅是浮於表面的印象。它們是數學,而且這種數學有個名字:範疇論。

範疇論是什麼?

馬丁·庫佩(Martin Kuppe)曾繪製過一幅精美的數學地圖,其中範疇論高高懸掛在天空,提供了整個地圖的縮略圖。它讓我們能夠看到在地面看不到的各個領域之間的關係,證明看似不相關的數學領域並不是完全不同。當你想解決某個領域(比如說拓撲)中的問題,但沒有合適的工具可以使用時,這就變得非常有用。通過將問題轉移到不同領域(比如群論),就能讓你換個角度看問題,說不定還能發現新的工具,讓問題變得更容易解決。事實上,範疇論就是這樣產生的。它誕生於20世紀40年代,背景是人們試圖用更簡單的代數方法來解決一個困難的拓撲問題。

範疇論:數學的數學 | 眾妙之門

馬丁·庫佩的數學地圖

回到數學地圖,你可以注意到各領域都包含一些對象:集合論有集合,群論有群,拓撲學有拓撲空間...... 這些對象彼此關聯:集合通過映射關聯,群通過同態關聯,拓撲空間通過連續映射關聯......

這條共同的線索貫穿了整個地圖,將各領域統一到一起。範疇論將這種統一形式化了。更具體地說,範疇

是一組對象及其關係的集合,這些對象之間的關係(稱為態射,morphisms)在組合(composition )和結合性(associativity)方面表現良好。這樣就為數學提供了一個模板,將不同內容輸入模板,就能重建一個數學領域:集合範疇由集合和它們之間的關係(映射)組成;群範疇由群和它們之間的關係(群同態)組成;拓撲空間範疇由拓撲空間和它們之間的關係(連續映射)組成;等等。

範疇論:數學的數學 | 眾妙之門

集合與集合之間的關係(映射);群與群之間的關係(群同態);拓撲空間與拓撲空間之間的關係(連續映射)。

巴里·馬祖爾(Barry Mazur)寫了一篇精彩的非專業性文章介紹範疇論,《什麼時候一樣東西等於另一樣東西?》,範疇和模板的類比就是在這篇文章中提出來的。他在文中寫道:“範疇的概念是萬能的......幾乎沒有哪種數學對象不適合這個方便並且經常能帶來啟發的模板。” 事實上,正如範疇論專家尤金妮婭·程(Eugenia Cheng)在她的論文《高維範疇論》中所指出的,“範疇論是數學的數學。”

關係就是一切

範疇論的一個主要特點是它剝離了很多細節:它並不具體關心集合中的某個元素,或者某個群是否可解,或者某個拓撲空間是否有可列基。所以你可能會想,“呃,範疇論似乎太抽象了。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嗎? ” 當然,答案是肯定的!剝離細節的一個好處是,我們的注意力從單個對象上轉移開,轉向它們之間存在的關係——態射。任何一個範疇論專家都會告訴你:

關係就是一切

範疇論:數學的數學 | 眾妙之門

事實上,範疇論的一個主要信條就是,一個數學對象完全由它與所有其他對象的關係決定。換句話說,當且僅當兩個對象以同樣方式與範疇中的每個對象相關時,兩個對象本質上是不可區分的。這其中的主旨 [這是著名的米田引理(Yoneda lemma)的一個推論] 與我們的日常經驗並沒有太大區別。你可以通過觀察人們的關係來了解他們,比如他們在 Facebook 上的朋友,他們在 Twitter 上關注的人,他們週五晚上和誰出去玩。如果你遇到兩個人,他們有

完全相同的朋友,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也完全相同,他們在週五晚上和相同的人在一起,那麼你可能會開玩笑地說,“你甚至分不清他們。”撇開所有玩笑不談,範疇論告訴我們,這其實是真正的數學!

那你可能會想,“嗯,如果數學關係如此重要,那麼範疇之間的關係呢?它們存在嗎? ”問得好。答案是:當然!事實上,這些特殊的關係有個名字——函子(functor)。但是為什麼要就此止步呢?這些關係之間的關係呢?它們也有名字:自然變換(natural transformation)。

範疇論:數學的數學 | 眾妙之門

範疇之間的關係被稱為函子,函子之間的關係被稱為自然變換。

事實上,我們可以繼續:“關係之間的關係之間的關係......?”這樣做將使我們進入更高維的範疇論,這正是尤金妮婭·程的主要研究領域。

儘管聽起來很抽象,但這些構造——範疇、函子和自然變換——組成了一個理論寶庫,不僅僅涉及數學,還涵蓋許多學科!範疇論自誕生以來,已經在計算機科學、量子物理學、系統生物學、化學、動力系統和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找到了自然應用。(“應用範疇論”網站上有一個應用列表,http://appliedcategorytheory.org/workshops) 因此,雖然範疇論聽起來有點抽象,它其實具有很多實際應用。這並不奇怪。範疇論是關於關係的,而關係在我們所處的世界中無處不在!

結 語

範疇有點像鳳尾魚:有些人天生喜歡,而對其他人則是一種後天習得的口味。所以是的,範疇論確實不能在求極限時為你的 ε 找到一個 ,或者確定你的520階的群是否為單群,或者為你的偏微分方程構造一個解。為了做到這些,我們必須腳踏實地。但是,當你在最喜歡的數學領域的角落和縫隙中艱難跋涉時,範疇思維可以指引你——它可以增強你的直覺,讓你的洞察力更敏銳。如今,我們尤其難以擺脫範疇論在現代數學中的普遍存在。所以無論你學數學的目標是什麼,學習一點關於範疇的知識都是值得的!

Tai-Danae Bradley是紐約城市大學數學博士生。感興趣的領域包括範疇論、拓撲學、機器學習和量子物理,空閒時間愛好塗鴉和寫博客。

本文翻譯自chalkdustmagazine.com,原文標題為“An invitation to category theory”,戳“http://chalkdustmagazine.com/features/an-invitation-to-category-theory/”可查看原文。

特 別 提 示

1. 進入『返樸』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精品專欄“,可查閱不同主題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樸』開通了按月檢索文章功能。關注公眾號,回覆四位數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獲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類推。

《返樸》,科學家領航的好科普。國際著名物理學家文小剛與生物學家顏寧共同出任總編輯,與數十位不同領域一流學者組成的編委會一起,與你共同求索。關注《返樸》(微信號:fanpu2019)參與更多討論。二次轉載或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