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增量配電網被列入鼓勵類《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利好!增量配电网被列入鼓励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北極星售電網獲悉,國家發改委日前發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29號,《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已經2019年8月27日第2次委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佈,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目錄》由鼓勵、限制和淘汰三類組成。不屬於以上三類,且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為允許類,不列入《目錄》。

值得注意的是,在鼓勵類的28條的電力目錄中看到,電網改造與建設、增量配電網建設被列入。

1、大中型水力發電及抽水蓄能電站。2、單機 60 萬千瓦及以上超超臨界機組電站建設。3、採用背壓(抽背)型熱電聯產、熱電冷多聯產、30 萬千瓦及以上超(超)臨界熱電聯產機組。4、缺水地區單機 60 萬千瓦及以上大型空冷機組電站建設。5、重要用電負荷中心且天然氣充足地區天然氣調峰發電項目。6、30 萬千瓦及以上循環流化床、增壓流化床、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等潔淨煤發電。7、單機 30 萬千瓦及以上採用流化床鍋爐並利用煤矸石、中煤、煤泥等發電。8、500 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輸變電。9、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技術。10、電網改造與建設,增量配電網建設。11、繼電保護技術、電網運行安全監控信息技術開發與應用。12、大型電站及大電網變電站集約化設計和自動化技術開發與應用。13、跨區電網互聯工程技術開發與應用。14、輸變電節能、環保技術推廣應用。15、降低輸、變、配電損耗技術開發與應用。16、分佈式供電及併網(含微電網)技術推廣應用。17、燃煤發電機組多汙染物協同治理。18、火力發電廢煙氣脫硝催化劑再生及低溫催化劑開發生產。19、水力發電中低溫水恢復措施工程、過魚措施工程技術開發與應用。20、大容量電能儲存技術開發與應用。21、電動汽車充電設施。22、乏風瓦斯發電技術及開發利用。23、垃圾焚燒發電成套設備。24、分佈式能源。25、高效電能替代技術及設備。26、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27、火力發電機組靈活性改造。28、智慧能源系統。

此外,鼓勵類還包含16條新能源。

1、太陽能熱發電集熱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集成技術開發應用、逆變控制系統開發製造。2、氫能、風電與光伏發電互補系統技術開發與應用。3、太陽能建築一體化組件設計與製造。4、高效太陽能熱水器及熱水工程,太陽能中高溫利用技術開發與設備製造。5、生物質纖維素乙醇、生物燃油(柴油、汽油、航空煤油) 等非糧生物質燃料生產技術開發與應用。6、生物質直燃、氣化發電技術開發與設備製造。7、農林生物質資源收集、運輸、儲存技術開發與設備製造;農林生物質成型燃料加工設備、鍋爐和爐具製造。8、以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生活垃圾、工業有機廢棄物、有機汙水汙泥等各類城鄉有機廢棄物為原料的大型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生產成套設備。9、沼氣發電機組、沼氣淨化設備、沼氣管道供氣、裝罐成套設備製造。10、海洋能、地熱能利用技術開發與設備製造。11、5MW 及以上海上風電機組技術開發與設備製造。12、海上風電場建設與設備及海底電纜製造。13、能源路由、能源交易等能源互聯網技術與設備。14、高效制氫、運氫及高密度儲氫技術開發應用及設備製造, 加氫站及車用清潔替代燃料加註站。15、移動新能源技術開發及應用。16、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發電互補技術開發及應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售電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