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已是民國大總統,大權獨攬,為何非要稱帝?

曾維浪


袁世凱本是清朝權臣,在辛亥革命爆發後,老袁一手拿著大棒,一手拿著糖果,連哄帶騙逼迫他的老闆,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

在老袁不懈努力下,1912年2月12日,溥儀宣佈退位,清朝隨之滅亡,民國建立。

按照之前“南北協議”,老袁出任民國臨時大總統。

由於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政府的獨裁統治,引起了南方政府的不滿。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進行了北伐(又稱二次革命)。

1913年,袁世凱鎮壓了“二次革命”,同年當選為第一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然則袁世凱做了兩年多的大總統後。1915年12月突然宣佈稱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史稱“洪憲帝制”。



(問題來了)袁世凱反對帝制,身為民國大總統為何又復辟帝制?難道做皇帝真的就那麼好嗎?

歷史上都說袁世凱是“竊國大盜、獨夫民賊”,我卻不這樣認為,袁世凱稱帝的原因很複雜,當然主要是自身的原因,畢竟當皇帝一言九鼎,不受人的控制。

而民國總統頭上有許多條條框框,由於南方政府推行的“內閣制”以及效仿西方模式的憲政,無疑是約束老袁的法律,有鑑於此,袁世凱出於私心是願意復辟的。

老袁稱帝是千百年來封建帝制留下的巨大誘惑所致。比如當皇上有許多福利,後宮佳麗很多,皇權歷來是唯我獨尊,人的私慾得到最大化的膨脹……

但是袁世凱最初並不敢貿然稱帝,他知道稱帝會被千夫所指。

依我看來,老袁稱帝有很大的原因是被人騙了。

據史料記載,老袁在退位病逝前大叫三聲:“是他誤我!”



(袁世凱和袁克定)

事後人們解讀“是他誤我”這句話,一致認為這裡的“他”指的是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和老袁的幕僚楊度,可以說是這兩人矇蔽老袁,慫恿老袁稱帝的。

先說下袁克定是怎樣騙袁世凱稱帝的:

袁克定是老袁的嫡長子,如果袁世凱稱帝后,按照古代繼承法他就是皇太子,即皇帝的接班人。

袁克定為了早日當上太子,極力慫恿父親稱帝,為此他還專門炮製了一份只有老爸一個人看的報紙——《順天時報》。

在報紙中,袁克定刊登了一些虛假的全國各地擁護袁世凱稱帝的消息。久而久之袁世凱頭腦裡認為稱帝是順應民意的行為。

另外袁世凱家族男人都短命,袁克定找來的算命先生說袁世凱活不過55歲,要想長壽必須稱帝,用“龍命”衝破家族的厄運。

其實這都是袁克定和算命先生之前套好的把戲。



袁克定為了讓袁世凱稱帝無所不用其極,袁世凱稱帝,袁克定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接下來咱們說說楊度是如何矇蔽袁世凱稱帝的:

就在袁世凱被兒子騙得矇頭轉向時,楊度適時向老袁進獻了《君憲救國論》一冊書。這是楊度專門撰寫鼓吹帝制的言論:

中國如不廢共和,立君主,則強國無望,富國無望,立憲無望,終歸於亡國而已,故以專制之權,行立憲之業,乃聖君英闢建立大功大業之極好機會。

袁世凱看後自然十分高興,心想“既然民意都希望我當皇上,我再違背民意則逆天行事也”。

在老袁下定決心稱帝時,楊度又加了一把火。他與孫毓筠、劉師培、李燮和、胡瑛、嚴復等人共同發起組織籌安會,發動各界上書請願袁世凱稱帝,這再次造成了全國人民擁護老袁稱帝的假象。






(楊度)

袁世凱在兒子袁克定和幕僚楊度雙重忽悠下,終於在1915年12月宣佈稱帝。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老袁稱帝不得人心,在他當了83天皇帝后宣佈取消帝制。此時老袁還想退而求其次當大總統,可是全國各地反袁浪潮此起彼伏,袁世凱焦頭爛額,最終於19 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卒年57歲。


秉燭讀春秋


袁世凱只當了83天的皇帝,而這稱帝的鬧劇就是個笑話,明知道不可違而為之,其實就是袁世凱雖說表面上是新派人士,內裡還是封建王權思想那一套,個人的權力私慾戰勝了理智。


袁世凱發現當了大總統後,反而沒有以前清朝當官時那麼爽了,雖說職位是最高的總統,只是總統也有權力限制,處處受制於人受議會的限制很不爽啊,如果是皇帝就不同了,一言九鼎,誰不聽從啊!袁世凱能當上總統還不是和革命派達成交易,共同逼迫清帝退位,袁世凱就當了總統啦,只是當了總統後,袁世凱和國民黨的矛盾就鬧翻了。國民黨是限制總統的權力,國務總理權力甚至要大於總統,說白了,國民黨希望總統就是個擺設,專門限制袁世凱而去的,結果議會的選舉都是國民黨一黨獨大,袁世凱很不爽。袁世凱處處被掣肘,當然袁世凱也希望幹掉革命黨,自己大權獨攬,所以後來解散了議會,修改憲法,總統可以終身連任,甚至可以指定接班人,這就是想做皇帝的節奏了。


袁世凱有稱帝的心,只是礙於面子不敢稱帝,這是他的大兒子袁克定就上心了,這個袁克定真是坑爹的貨,想做太子夢想瘋了。袁克定早年墮馬摔斷了腿,走路一拐一拐,成了瘸腿的殘疾人。後來去了德國,在德國學到了滿腦子的君主立憲思想,其實就是私慾作祟,老爸當了皇帝,自己這個嫡長子不就是太子了嘛,所以回國後天天在袁世凱鼓吹君主制度的好處,德國不就是有君主嘛,所以那麼強大,中國的國情不適合共和,君主立憲才適合。袁克定甚至還假辦報紙,收買乞丐妓女組織什麼“君主請願團”慫恿老爸做皇帝。後來騙局被揭穿了,袁克定被揍了一頓,但是袁克定還不死心,因為他知道袁世凱想做皇帝只是沒有臺階可下,沒找到合適的理由,畢竟袁世凱為了權力野心和日本簽訂了賣國的《二十一條》,日本就支持袁世凱稱帝。後來袁克定給了袁世凱一個藉口,就是袁家的魔咒。原來袁家當官的都沒有超過60歲的,都說這是魔咒,只要當官的就活不過60歲,袁世凱也怕死啊,總統不就是官嘛,他都56歲了,離60歲還有4年呢,還真怕到時真的完蛋了就悲催了。於是袁克定鼓吹老爸做了皇帝就打破了魔咒,就可以逆天改命,皇帝不是官嘛,是天子,一旦做皇帝了妥妥超過60歲。



袁世凱居然就相信了這個可笑的魔咒,其實他是掩耳盜鈴,寧願自己去相信也許還真的改了命也說不定嘛!袁世凱就是個封建思想的人,沒有學到新式革命思想,還沒有適應共和權力的鬥爭,他也不想妥協,以為用皇帝治理國家的那一套就可以讓國家強大,沒看到這個社會人民的思潮是怎樣的,加上身邊人的鼓吹,矇蔽了雙眼,戰略的錯判,私心權欲作祟,強行稱帝,結果大家都知道,袁世凱一稱帝,全國上下一致反對,還起兵發動護法戰爭,袁世凱在痛罵聲中取消帝制,最後病死,只當了83天的皇帝夢,當然他死後還是穿著龍袍下葬的,袁世凱只好在另外一個世界做自己的皇帝大夢去吧!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袁世凱有功有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他的評判愈發趨於公正、全面,好就好到底,壞就壞到家的一邊倒評論隨之減少,以要言之,清末民初那段時期,他在政壇上的地位舉足輕重,靠著自己的政治影響力和多年培植的心腹軍事力量,兵不血刃的促成溥儀退位,封建王朝制度徹底落下帷幕,成為了塵封的歷史。

歷來涉及制度革新,往往充斥著混亂和血腥,而袁世凱與隆裕太后最終達成的協定,既保障了所有皇室成員的生命安全,對得起舊主,也為走向共和夯實了基礎,而南北和談更是避免了因政權更迭造成群雄割據、立刻陷於內戰的局面,他對那段時期的歷史走向和社會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專權方面的考慮

清廷是將君主專治推至巔峰的政權,這在皇太極主政時期就初具雛形,康乾時期神功大成,做為大清舊臣,袁世凱怎會不知。大總統的位置表面來看光鮮感十足,但各派系勢力仍各自為政,盤算著自家利益的小九九,致使自己對這個國家的統治無法達到如臂使指,他覺得國會政黨制度下,內閣有權代元首對國會負責,大總統基本就是個虛職(後續的大總統們也都一樣,對總統的制約太大,議員們為了私利和派系處處掣肘)。

中國依然是一盤散沙,袁世凱當時的想法恐怕就是·或許這並不是最適合中國的道路,這就讓在心態上本就半舊半新的袁世凱開始向封建帝制的高度集權上逐漸靠攏,企圖通過帝制達到權力的有機融合和統一,簡單地說,他覺得一個人說了算才能更好的發展,否則各懷鬼胎難以成事。

袁克定野心十足

楊度誤我······你怎麼不說你兒子呢?袁世凱對長子袁克定非常器重,一直帶在身邊親自教養,而正是袁克定的德國之旅讓其被德皇威廉一世洗腦,同時也符合自身利益,所以最早支持復辟的是袁克定,一旦袁世凱登基成功,恢復帝制,以他在袁世凱心中的地位,皇太子的位子毫無疑問將屬於他,這夢做的,想想就開心。

袁克定一顆狼心,兩手準備,如果有必要,他已經準備策劃武力強行把袁世凱推上帝位,多孝順的兒子?不一定,老袁家年不過60的魔咒,袁克定當然也知道,袁世凱快了······把老爹推上風口浪尖,頂住一切壓力穩定局勢,自己這個名正言順的皇太子則守株待兔,等待袁世凱大行西去。

袁克定有一定辦事能力,但他所謂的辦事能力都體現在了對袁世凱的欺騙上,不惜重金假冒、私印“袁家專版”《順天時報》,字裡行間於帝制相關諸事,天天報喜不報憂,滿是日方強烈支持袁世凱稱帝的消息,讓袁世凱受盡了蠱惑荼毒,“初無帝制自為之意,惟克定狼子野心,慫恿於項城(袁世凱)之側。”

唔~老夫夜觀天象,帝王之星正照在河南項城(袁世凱老家),而且已經逐漸向北京城偏移,估計一個月後這光就到了呀~

袁世凱是個亦新亦舊的人,他能接受新事物共和並不意味著他就能放下舊的固有思想,也不能把一切罪責都推給別人,袁世凱本身也是有“軟肋”在的,袁克定的花招偏偏能迎合袁世凱的守舊甚至可以說是迷信心理。

祥瑞方面,家中60歲的魔咒像是夢魘或是魔咒緊緊套在所有人頭上,毫不例外,袁世凱也怕死,袁克定利用他的迷信心理告訴他,如果你能登基的話,就會有真龍天子的氣運臨身,這樣一來就可突破壽命方面的桎梏,您老人家還不知道,有祥瑞呦~祖墳旁邊長了一棵紫藤,三米多長盤龍狀,袁克定的意思是,老天可都暗示你了,你是要逆天麼?

連僕從都被收買,特地打碎了袁世凱最珍愛的九龍白玉杯,僕從說什麼呢?床上有五爪金龍,根本不是袁世凱,誰受得了這威壓,太恐怖了,所以就失手把杯子打碎了,得,摔了袁世凱的寶貝還給他扣了黑鍋,擱平時,這夥計至少也是活罪難逃,但是這次聯繫前後的諸多祥瑞,這話說到袁世凱的心坎裡去了,於是袁世凱高高興興的把黑鍋接了過來自己背上······人有失手這不奇怪,但是這種說法不是那麼短暫的時間能夠特指出來的,顯然是有人授意,至於杯子自然也是故意摔的。

列強的慫恿目的性極強

袁世凱能夠得到大總統寶座,源於內外兩方面支持,對內而言就是自己多年培養的嫡系勢力,對外則是諸國列強,雖然大清覆滅但這麼短的時間內,中國的弱勢遠談不上改善,所以仰人鼻息總是難免。企圖通過所謂的友好關係控制袁世凱的列強們,在恢復帝制方面對袁世凱極力慫恿。

“帝制之興,蓋造端於德國。”,德國並不樂見中國走向共和,他們期望中國能夠恢復當初晚清一般的狀態,權利集中於一點,便於德國攥取在華利益,而這其中的關鍵人物自然是袁世凱,德皇先搞定了袁克定,而袁克定諸多假象成功迷惑住袁世凱後,恢復帝制就排入日程。德國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與北洋政府簽訂了秘密協議,暗中支持袁世凱稱帝。

不巧的是,德國與袁世凱私下議定的絕密文件,在日軍侵入青島後被起獲,不屈人後的日本人馬上調整對華或說對袁的戰略方針,立刻支持袁世凱恢復帝制,“其皇帝自為,任何人亦不至引以為怪。”,搜刮中國利益已經得心應手的日本自然不會平白無故的支持,他們拋出的橄欖枝上還買一送一的捆綁著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

英國沒有日本的“好運”,恢復帝制的反應是後知後覺的,他們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遠方的一戰戰場上,對於是否恢復帝制,初期英國是反對的,但是隨後看出形勢的他們態度曖昧,又持無所謂的態度,因為這不影響英國在華的既得利益,又可能進一步以示好的方式拉攏袁世凱,用他們的話說就是“若中國無內亂,則隨時可以實行帝制”,態度很鮮明,你可以稱帝,但是別影響我的利益就可以,比如搞出大亂子,那可不行。恢復帝制這是中國內政,其他國家不應該參與(你沒參與?)“君主立憲是中國不能逃避之舉,且系根本解決之法。”

美國強勢圍觀並發表感言-“主持共和,不可謂非失策。”,得,走向共和也成了失策。

面對己方質疑自己是否考慮西方態度的時候,為什麼袁世凱如此篤定,原因就是因為符合列強的在華利益,他們都有條件的接受了恢復帝制的行為,這讓袁世凱的預判更加偏離了正常軌道,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飄了。

帝制的恢復離不開國內少數派的支持

以楊度為首的復舊勢力在袁克定的授意和支持下,不遺餘力的宣揚和鼓吹恢復帝制的好處,他們組織了各式各樣人物參與的請願團,他們瘋癲一般湧向街頭造勢,給袁世凱造成萬民請願的假象,他們在新華門前的跪求,更有梁士詒建立了全國請願聯合會,這讓袁世凱飄飄然之後迅速滑入帝制深淵。

綜上所述

袁世凱稱帝原因有如下幾點:

①“國際社會”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大力支持袁世凱的稱帝行為。

②國內圍繞在袁世凱身邊的嫡系勢力企圖借恢復帝制撈金、撈取政治好處,獲取政治資本,所以爭當從龍之臣。

③家庭原因,即袁克定對袁世凱不遺餘力的欺騙,無恥的將自己的父親推到逆勢而為的風口浪尖,在恢復帝制過程中,在與列強講數時,項城三十年英名一時掃地,眾叛親離,為世人所唾棄。

最關鍵的一點:袁世凱自身有很大缺陷,袁世凱“光耀門楣”的舊思想作祟,迷信如他,不但相信祥瑞,還相信60歲魔咒,可悲的是這個魔咒靈驗與否,最終被恢復帝制證明了······

對專權的迷戀,對掣肘的不滿,對短命的不甘,對祥瑞的迷信,對列強的慫恿,對家人的信任,對嫡系的追捧,面對這一切,袁世凱沒有守住本心,或者說他本心也有恢復帝制的舊思想支持,對於外界的假象和誘惑,因為迎合了自己內心的“惡”,袁世凱心甘情願的被矇蔽了。

雖然某些情況最初他真的毫不知情,但錯了就是錯了,恢復帝制的罪責只能由他這個最大的責任者來背,因為並不是每一位上位者都像他一樣經受不住各種誘惑的考驗,誰敢讓段祺瑞稱帝呢?別說明天的太陽,連今晚的月亮都看不見,看見的只是火光一閃,一切歸於沉寂······


古今通史


袁世凱決定稱帝的時候,“共和國”在全世界還屬於一種異類。比如當時的亞洲,除了當時的中華民國外,一個共和國都沒有,全部都是有君主的國家。再比如當時的歐洲,除了法國、瑞士等幾個少數國家外,諸如大英帝國、奧匈帝國、沙俄、西班牙、意大利等多數國家,也都有君主。

因此,就以當時的那種時代背景來說,袁世凱想當皇帝,並非不可理喻的想法。



當然了,上面說的都是外因,袁世凱想當皇帝的關鍵,其實還是內因。

一、袁世凱的私心

先說袁世凱當皇帝的私心。這與其家族的病史有相當的關係。

袁世凱的家族,男人都活不過60歲,袁世凱的太爺爺袁耀東沒活到40歲就死了;繼父袁保慶(叔叔)活了49歲;生父袁保中終年51歲;堂叔袁保恆活了52歲;爺爺袁甲三稍微強點,但也只活了57歲。

對於老祖先短壽的問題,袁家後人得出一個結論:袁家男人生命最大極限為57歲。

1909年,袁世凱被攝政王載灃以患有足疾而開缺回籍時,醉心於相命、堪輿之術。據說一個當地有名的相命大師也給他算命,說他活不過58歲,袁當時很焦急,詢問有什麼解法?大師說:你只有龍袍加身才能化解。袁世凱當時正好50歲,心裡便默默接受了算命大師的指點。

二次革命後,袁世凱大權獨攬,當時很多立憲派勸袁世凱稱帝,但都被袁世凱拒絕。但是袁世凱一想到自己會活不過57歲,心裡便對稱帝一事有些動搖。

1915年時,雖然老袁平時特別注意飲食,刻板而單一,一年四季都是一套固定規矩,非常的養生,但是一想到自己會57歲死,他就心裡發怵,想逆天改命。於是,他便在當時動搖了拒絕稱帝的想法。



二、形勢所逼

袁世凱是個人才,會帶兵打仗、懂外交、懂經濟,瞭解中國的國情,知道怎樣才能讓中國這個龐然大物高效的運轉起來。不像同盟會只知道套搬歐美經驗,不從中國的具體國情考慮問題。

比如袁世凱執政時期,中國的工業的年均經濟增長率高達12%以上, 全國商品的出口量逐年增長1913年時,的出口量是4.03億海關兩,到了1916年時,就增加到了4.81億海關兩。伴隨著經濟增長,一些國內的大企業集團也相繼出現,如簡氏南洋菸草公司,榮氏福新公司,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了規模。

如果經濟一直這麼順利的發展下去的話,說不定中國還真的能慢慢走向富強。但當時的中國是個鬆散的國家,經濟高速增長,全仰賴於袁世凱個人的強力維持。(各地的實力派之所以不敢胡作非為,不是怕約法,而是怕袁世凱的權勢和強悍的北洋軍)

袁世凱是個人精,他心裡非常清楚:這種繁榮局面他只能勉強維持於一時,要想在民國創造出一種制度性的健康秩序,使之長治久安,按照當時中國的國情,一下子過渡到民主制度是不行的。他要為中國政治尋找一種最適合的模式,為自己的政權尋找一種能表明合法性基礎的象徵符號。

為此,袁世凱派人諮詢總統府的美國顧問古德諾。然後,古德諾便跟袁世凱說了下面這番讓袁世凱下定決心稱帝的言論。

中國人缺乏它要表現的自由民主所應具備的法制、個人權利,甚至紀律都沒有。因此專制應該繼續下去,直到它發展出對於政治權威有更大的服從、對於社會合作有更大的力量、對於私人權利有更大的關注之後再說。——美國政治協會會長古德諾


緊接著,袁世凱的好朋友,立憲派代表楊度又跟他講:中國從君主專制政體,驟然過渡到共和政體,跨度太大,人民不適應,不如應行君主立憲制過渡。

並且楊度還跟袁世凱說:沒有君主就不能把中國從軍事割據的危險中救出來,共和式民主必須靠強大的中產階級支持,而中國的中產階級尚未形成。只有先有君主,把制度確定後,再討論共和的問題。

注意了,袁世凱搞得是“君主立憲制”,不是“君主專制”。

袁世凱本來就是一個守舊的人,聽了古德諾顧問和楊度的一番話,他便堅定了只有皇帝才適合中國國情,非稱帝不能治國的固有觀念。雖然馮國璋、段祺瑞等人不支持袁世凱稱帝。但由於這些人並不是從大局和前途角度出發,更多考慮的是個人利益(袁世凱當大總統,他們等袁世凱死了,也有機會當大總統,但如果袁世凱稱帝,他們一輩子就沒希望了),因而袁世凱也就沒有聽進他們的建議,還是決定稱帝了。

(其實當時袁世凱也有顧慮,但他低估了馮國璋等人的實力,以為他們就算不同意,也斷然不敢公開反對自己。豈不知馮國璋等人早就對他不滿了。這種不滿與稱帝無關,僅僅就是想取代袁世凱)



三、輿論“支持”他稱帝

袁世凱對稱帝一事的最後顧慮,就是擔心輿論會罵他。於是,他的大兒子袁克定和謀士楊度等人就在北京不斷組織群眾上街勸進稱帝,什麼工商情願團、洋人請願團、妓女請願團,乞丐請願團,可以說社會各階層的民意全有了。(袁克定還偽造報紙,故意騙袁世凱,這是很有名的一件事)

袁世凱一開始還不信,但是緊接著各省督軍的勸進電報也是每天幾封報到總統府。這些軍閥關心的只是個人的權位,只要權位沒變化,他們不僅不反對變更國體,反而還想爭先恐後去做開國功臣。

受此影響,沒人敢逆潮流而動,各界紛紛主動上書擁戴勸進,就連對帝制持激烈反對態度的段祺瑞為保全身家性命,也不得不違心地把自己的名字寫入勸進者的名單。

就這樣,袁世凱被一群大忽悠的忽悠下,完全矇蔽了雙眼,這讓他本來就很不堅定的抗拒之心,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因為,他驚喜地發現,形勢確實一片大好,最起碼要比他當初想像的好多了。

最後,在一片勸進聲中,各省的軍事長官由段芝貴牽頭,共同上了一個“請速正大位”的密呈給袁世凱。

老袁看了密呈,心想各省督軍支持他,老百姓也支持他,就連美國也支持他。這麼多人支持自己,他要是不稱帝,豈不是會傷了大夥的一片好意?

因而在1915年12月,袁世凱終於下定決心稱帝了。

當然了,我們現在知道,這些所謂的擁護稱帝都是扯蛋。因此,當袁世凱稱帝后,他在面對舉國一片聲討之聲時,他蒙圈了,完全沒有應對的措施。

尤其是北洋三傑馮國璋、段祺瑞、王士珍集體反對他時,他完全死心了,氣憤至極,怒罵袁克定“孽子!欺父誤國!”

然而,縱然袁世凱此時知道自己受了兒子的矇騙,但也為時已晚,在帝制復辟的泥淖裡他已經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了。


Mer86


袁世凱之所以在人生的最後時刻冒天下之大不韙,開歷史的倒車,廢除民主共和制而選擇登基為帝。實際上是因為中華民國大總統的權力與皇帝比起來相差甚遠。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隨後全國10多個省份紛紛響應。宣佈脫離滿清政府的統治而實行自治。就這樣看似龐大的滿清帝國在全國的革命運動中逐漸走向瓦解和崩潰。而腐朽的滿清八旗子弟兵早已經喪失了戰鬥力。

面對如潮水奔湧而來的各地起義運動!滿清政府當時的統治者乃是年僅只有6歲的溥儀小皇帝。而真正的當權者乃是攝政王載灃和裕隆皇太后,在內憂外患之際,當時的滿清政府統治者不得不再次啟用賦閒在家的袁世凱。



袁世凱曾經遭到滿清政府統治者的不信任而被罷黜在家!早已經對腐朽的清政府喪失了最後的耐心和忠心。這次憑藉著武昌起義而重新被啟用,大權在握。又重新掌管起了自己在天津小站一手調教出來的北洋新軍!這可以說是當時滿清政府最具戰鬥力和最具現代化軍事素養的軍隊。也是當時唯一能夠打動硬仗的軍隊。


後來袁世凱一方面派出北洋新軍前往漢口與南方革命軍對峙,另外一方面則秘密派出議和代表前往前線與孫中山派出的代表接觸。最終雙方達成了協議,那就是袁世凱促成滿清政府和平遜位,而南方革命軍和孫中山先生願意讓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位置給袁世凱!

於是袁世凱便著手推進逼宮遜位的工作。終於迫使滿清集團的皇親國戚和裕隆皇太后接受袁世凱承諾的《清皇室優待協定》。並於1912年元旦剛過宣讀退位詔書,封建統治者清帝退出了中國的歷史舞臺。



然而袁世凱當上了中華民國的大總統之後,發現民主共和制度下的中華民國並非自己想象中的那樣。自己這個中華民國的大總統並非向封建王朝時期的皇帝那樣。可以隨意的發佈政令和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因此袁世凱一直覺得中華民國和民主共和制不適合中國。至少不利於加強他自己手中的權利和中央集權。


後來袁世凱身體越來越差,而他的兒子袁克定以及身邊的親信們一直蠱惑袁世凱應該順應民意。偽造民間百姓都希望恢復封建帝制、廢除共和的假象。最終使得袁世凱在自己彌留之際,宣佈廢除民主共和制,將中華民國改為中華帝國,自己則就任中華帝國第一任皇帝。

結果袁世凱剛剛登基,回到雲南的蔡鍔將軍便舉起了討伐袁世凱的大旗。全國各地的省份紛紛響應蔡鍔將軍的號召。共同逼迫袁世凱廢除帝制,恢復共和。就這樣袁世凱在全國的聲討聲中離開人世。將他生前所貪戀的權利和榮華富貴都留在了人世間!



珞珈山的貓


民國四年十二月初二,參議院決議《國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初八日,公佈施行由各代表投票決定國體。到初十日完竣時,總計一千九百九十三票,全部都主張“君主立憲”。

於是便由民國代表大會委託參議院為總代表,於十一日,擁戴袁世凱為皇帝。

經過參議院的兩次擁戴,於公元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宣佈承受地位,該國號為“中華帝國”,同年三十一日,改次年為洪憲元年!

但關於袁世凱稱帝,一直以來都是爭議的話題。袁世凱已經是民國的大總統,權力已經很大了,但為什麼非要稱帝不可呢?筆者總結一共有以下三個原因;

(袁世凱稱帝)

第一,袁世凱的私心

我們知道,袁世凱原來是滿清朝廷的官員,雖說也有些權力,但是卻依然只是清帝國的一顆棋子而已。辛亥革命爆發後,他竊取革命勝利的果實,成為大總統,這時候的他才真正的算作是大權獨攬。但是從小就生長於封建社會下的他,心中依然有一個皇帝夢!


所以在自己位高權重的時候正好可以稱帝,過一把皇帝癮。當然了,這只是簡單處於私心的考慮。

第二,全國各省的督軍簽名“勸進”

1915年八月,袁世凱稱帝之前的準備運動已經達到高潮,全國各省的督軍們開始紛紛簽名勸進,而其中蔡鍔就是第一個簽名的(後來蔡鍔也是第一個反對的)。他們都希望袁世凱能當上皇帝。從當時的大局勢來看,擁有全國最高統治權力的北洋系,並沒有公開反對袁世凱稱帝的聲音。大家即便心裡不願意,但是口中也是表示贊同的,都希望袁世凱能夠稱帝。


面對這樣的“壓力”,袁世凱正式宣佈稱帝!

(勸進表)

第三,《順天時報》的假新聞“矇蔽”了袁世凱

這裡我要說明一下,這完全是袁世凱個人的說法!

話說在袁世凱稱帝失敗之後,他說,自己是被《順天時報》給欺騙了。這《順天時報》本來是對外公開發行的,但是有人在上面做了手腳,專門給袁世凱量身定做了一份報紙,而這份報紙上面幾乎都是希望他稱帝的聲音。慢慢的他就相信了,如果自己不稱帝,那就是對不起百姓啊!

所以,在這樣虛假新聞的矇蔽下,袁世凱選擇了稱帝。

當然了,這只是袁世凱後來的說法!

袁世凱稱帝后不久,便遭到了多方的反對,並隨即引發了“護國運動”。迫於壓力,袁世凱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后宣佈取消帝制。

總的來說,袁世凱之所以要稱帝,其實跟當時的局面還不太相關,因為在當時是沒有多少人主張他稱帝的,而那些所謂的支持者,也不過是他手下的一些依附者而已。他之所以稱帝,我還是認為只是他的一廂情願!


方圓文史


史上皆說袁世凱是復辟是竊取了革命的果實,再一次將中國歷史拔回黑暗時代。當時袁世凱已經是大總統,如今看來確實是沒有必要。後人想不透袁世凱稱帝的意圖,只能將原因歸咎於袁世凱的思想腐朽與其子的惡意下套。



中國兩千年的封建思想,從未想過將皇帝政權徹底推倒。縱使歷史上有無數次的農民起義,但是最後都是建立帝王政權,可以說帝王政權早已經深入人心。所以,袁世凱當上大總統之後,並非是不滿足於眼前所得到的利益,而是骨子裡深入腐朽的思想觀念告訴袁世凱,只有帝王才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

其次,是袁世凱兒子袁克定半推半就而成。袁克定留學德國,但是卻未學習到真材實料,反而是被德國君主遊說,鼓動袁世凱稱帝。袁克定自然是抵擋不住皇太子的誘惑,留學德國一年便回國,鼓動國內勢力。

袁克定先是鼓動袁世凱身邊的憲法顧問發表輿論,在國內引起袁世凱即將要稱帝的消息。接著和立憲派聯合,發表關於復辟乃是大勢所趨。隨後袁克定為了使得袁世凱進一步相信,自己確實是民心所向,袁克定鼓動底層生活百姓中間階級乃至上層貴族,聯合請願,請求袁世凱登位。最後袁克定偷樑換柱,將袁世凱每日瀏覽的報紙中反對帝制的文章換成支持帝制,使袁世凱徹底相信,自己稱帝乃是民心所歸。所以當袁克定派遣一人呈送稱帝密函之時,袁世凱也自然而然登基了。


但是袁世凱稱帝之後,天下大勢並非如此,民聲更多的是討伐之聲。袁世凱心中大亂,這場帝制只持續短短八十多天便草草結束。

但是袁世凱是多麼精明的一個人,怎麼會心甘情願的被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孩子耍得團團轉呢?其實這和宋太祖陳橋兵變差不多,都是半推半就而已。

袁世凱當上大總統之時,國內戰火根本沒有消停過。別說是經濟發展,和平都很難實現。而戰火的發生,自古以來都是一樣的原因。中央權利過於集中,而地方上權利被嚴重稀釋,地方上要求有更多的權力,故而發動戰爭。

但是袁世凱卻不這樣想。袁世凱認為,國內經濟一片蕭條,若是想要改變國內的經濟狀況,就需要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但是如今地方上的權力相比於以往已經增加了不少,中央根本無法管制,若是想要全國同心協力,只有稱帝才是唯一的出路。


同時,袁世凱認為,所謂總統的權利,一部分已經被內閣和總理分散。總統的命令需要經過審核方可執行,這樣根本不利於政策命令的下達,所以總統制度並不適合當時的中國,稱帝才是唯一的出路。也是這個時候,袁克定鼓動輿論正好推動袁世凱稱帝。

所以,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不假,但是若是追究其出發點或許就能理解他為何不滿足於大總統,而是非要稱帝了。


小鎮月明


其實,袁世凱的大總統,已經與皇帝沒有太大差別了。為何他一定要當皇帝呢?在下認為,這其中主要原因有兩條。

首先是源於袁世凱的封建觀念

電視劇《走向共和》裡,當八國聯軍侵華時,梁啟超晉見李鴻章,勸他趁機做中國的總統。但李鴻章卻拒絕了,他對梁啟超說:“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李鴻章是舊時代的人,他選擇做大清的忠臣,不願意當總統。至於袁世凱呢,他同樣是舊時代的人。他能當好大清朝的直隸總督、軍機大臣、內閣總理大臣,甚至能當皇帝,但讓他當大總統,那實在是太彆扭!

這個從袁世凱的人生經歷就可知道。袁世凱出身於官僚家庭,後來又投身軍隊。他接觸過西方的先進槍械、技術,但是對西方的政治、思想了解很少。他甚至還不如李鴻章呢。李鴻章還曾經訪問過西方各國。袁世凱則根本沒有去過歐美國家。

如孫中山等國民黨人,對西方民主制度就瞭解很深。孫中山從小就在國外讀書,成年後也長時間呆在日本、南洋、歐美等地,對西方政治制度太瞭解了。

袁世凱雖然會治軍、會用人、能打仗,但是他完全就不知道民主、共和為何物!對他來說,當這個總統怎麼都覺得不對勁。他必須要當上皇帝,才能讓一切迴歸“正軌”。但對於他來說是正軌,對於旁人,則是歷史的倒退。

其次,是源於袁世凱對自身實力的過度自信。

袁世凱也知道,稱帝之事是有很多人反對的。但是,他在1913年很輕鬆就擊敗了孫中山、黃興等領導的革命黨,將南方地區收入囊中,控制了全國絕大多數地區。也就雲南、廣西、貴州等地還沒有控制。但這些西南地區經濟落後,沒什麼軍事實力,根本威脅不到他。袁世凱之前多次破壞共和制度,也沒有人敢於反對。他覺得,稱帝這事也會很順利。但他卻沒想到稱帝之事就引起這麼廣泛的反對。不說孫中山、黃興等老對手了,連梁啟超這樣的盟友,也策動蔡鍔、唐繼堯起兵反對他,甚至連段祺瑞、馮國璋這樣的嫡系部將,也在背地裡搞事情。最終各方聯合,把不可一世的袁世凱弄下臺了。


國史拾遺


袁世凱已是民國大總統,大權獨攬,為何非要稱帝?(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眾所周知,清末民國初期,清廷重臣袁世凱當了83天的皇帝,還沒過足癮就不得不宣佈退位了。當時袁世凱已經是民國大總統了,可以說是站在權力的頂峰,是民國第一人了,為什麼非要稱帝呢?難道他就沒想過可能會造成的後果嗎?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1、革命黨與清廷鬥爭,袁世凱漁翁得利,當上大總統。

早年的孫中山等革命黨人主要採取的革命方式是以幫會和革命志士為基礎對大中型城市發起暴動的革命運動,在孫中山等人連續不斷地十幾次攻打大中型城市的過程中,革命黨人發現單純的依靠薄弱的力量來攻打大中型城市根本無法取得革命的勝利,於是將目光轉向了長江中下游地區,並開始著手在清朝新軍中宣傳革命思想拉人頭入會,這就造成了整個辛亥革命,革命黨人始終沒有掌握一支實力雄厚的嫡系革命武裝力量。後來隨著革命團體在新軍中工作的深入,新軍不少下級軍官和士兵在思想上紛紛投靠了革命陣營,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

武昌起義爆發後,清政府自己的部隊不足以擊敗革命黨,用滿人又指揮不動北洋軍,為了能剿滅革命黨,只有啟用袁世凱。袁世凱任湖廣總督後,革命黨完全不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北洋軍的對手。但是袁世凱為了保存實力,一方面和清政府談條件,一方面和民國軍政府和談。這時候,清政府方面:不可能接受和談;自己實力不足,打又打不過,指揮北洋軍又指揮不動。只能滿足袁的一切要求去催促袁擊敗革命黨。袁世凱方面:最強實力,北洋軍實力是當時國內最強的,但是袁需要政治合法性維持他的實力。只要革命黨不除一天,他的價值就存在;所以袁要靠革命黨與清政府博弈,一旦革命黨被剿滅了,他的利用價值就沒有了,到時候從政治方面可能會出現變故。狡兔死狗肉烹。所以袁就在博弈中尋求一種可以保證他實力和政治合法性的存在。革命黨方面:打北洋軍是打不過的。所以他一定要尋求和北洋軍和談。但是和談要有籌碼。所以,孫中山找出了一條能夠保全自己,而且和革命綱領並不相悖的方式,這就是說服袁世凱,和革命黨同仇敵愾,推翻清政府,讓袁世凱做大總統,

最後的結果,反政府的革命黨和軍閥北洋軍成為了合法政府,推翻了清政府,袁世凱當上了大總統。

2、袁世凱為什麼要稱帝?

一是袁世凱不知道如何有效地統治這個國家,如何能有行政效率。從武昌起義到清帝退位,中國僅用四個月時間就終結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不到一百天就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然而,這一切只是政治意識形態表層的變化,很多東西並未徹底顛覆,皇權專制的幽靈仍在中國上空留戀徘徊,只不過喬裝打扮了一番。在一個半新半舊的政府裡當首腦,舊官僚出身的袁世凱不知所措,一碰壁就想往老路走。他對共和知之甚少,更不知道民主為何物。自從接受西方政治觀念以來,中國思想界的前輩們只宣傳過“民權”,誰都沒宣傳過“民主”,給你權你都不知道怎麼用。共和政府該怎麼建,該怎麼運作,連革命黨人都不知道,思想家們也不知道,袁世凱就更不知道了。沒有耐心去弄清什麼是共和的袁世凱。為了鞏固執政地位,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拿於己不利的國體開刀,那就是復辟稱帝。

二是袁世凱感覺被架空了,總統是虛位元首。革命黨人對袁世凱政府確實不是真誠地、熱心地支持。為了限制袁世凱,已宣佈辭職的孫中山在1912年三四月間主持制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部被稱為“中華民國第一部憲法”的約法明確規定,中華民國政府實行內閣制。事實上,這是為了限制袁世凱攘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要成立新的參議院來制定法律,參議員為了抵制袁世凱政令的施行,想盡各種辦法,比如該他議的事情他不到會,不夠法定的半數開不了會,一個政令反覆討論來討論去,就是無法通過。袁世凱深受掣肘,一件事也做不成。辛亥革命以來,各省都督擁兵自重、財政獨立,尾大不掉比晚清有過之而無不及。作為大清王朝的掘墓人和送葬人,袁世凱深知這個國度最缺乏的不是自由和民主,而是生存和秩序。因此,他將重拾中央集權視為當務之急,那就是復辟稱帝。集中權力,鞏固政權。

三是親信為他炮製的民意假象。他的兒子袁克定和些從清朝就跟隨他的大臣想要獲取公侯之爵位,為了給子孫謀福利。製造各種民意假象,讓其復辟。1915年8月,湖湘才子楊度]糾集嚴復等社會精英聯名發起籌安會,鼓吹“中國如不廢共和,立君主,則強國無望,富國無望,立憲無望,終歸於亡國而已”。在籌安會的策動下,各種名目的請願團紛紛出籠,有教育會請願團、商會請願團、婦女請願團、乞丐請願團等,參政院共收到國體請願書83件。不管三教九流,請願詞都是千篇一律的“非速改君主之制,不足以救蒼生、保中國”。除了大造輿論聲勢,籌安會還炮製民意機構和民意代表,由各省選舉國民代表,成立國民代表大會,以投票方式決定國體。1915年10月底,各省開始陸續投票選舉國民代表,票面上寫著“君主立憲”,讓投票人寫上贊成或反對,並簽上名字。於12月11日上午進行總開票。國民代表共計1993人,無一張反對票或廢票,全票同意將國體變更為君主立憲制,並一致推戴袁世凱為皇帝。袁世凱為順應“民意”而復辟稱帝。

四是日、英、俄等國家的支持,他們意圖通過促使袁世凱稱帝,將中國推向分崩離析的局面,進而為自己謀取利益。《閻錫山回憶錄》中記載:在日英俄三國中,鼓動袁世凱稱帝最為賣力的就是日本了,日本天皇為了鼓勵袁世凱稱帝,曾向袁世凱致意稱日本向來都已中國的行動為嚆矢,中國如果不實行帝制,則足以動搖日本萬世一系的天皇制度。日本天皇還說,自己勸袁稱帝,不只是為了中國好,也是為了日本好,如果袁世凱果然實行帝制,自己必以帝國輔助帝國,共存共榮。如果繼續堅持共和,則日本今後將“難望援手”。而袁克定在腿部受傷之後去德國醫治的時候,德皇威廉二世在見他的時候也曾力勸過他向德國學習,中國若想發達,非帝制不可,並且威廉二世還許下承諾說到時候一定盡力襄助。德皇還讓袁克定給袁世凱捎去了一封信,信中所寫的內容也大抵是勸其稱帝的。另外,英國的駐華大使朱爾典也曾親自面見袁世凱勸其實行帝制。袁世凱誤以為得到外國列強的支持,而復辟稱帝。

於是,1915年12月袁世凱宣佈自稱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史稱“洪憲帝制”。此舉遭到各方反對,引發護國運動,最終袁世凱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後宣佈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

可憐一個擅長權術的舊派人物袁世凱演了一出復辟稱帝的鬧劇之後,最終落得尿毒症不治而亡的悲劇。

不知道,大家看完後如何評價袁世凱?




葛大小姐


袁世凱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他早期就因實力太強,遭到攝政王載灃等人的忌憚,給他尋個了“腳疾”的藉口,把他打發回老家河南項城“頤養天年”了。

辛亥革命爆發後,載灃等人根本無法調動袁世凱一手一腳創建起來的北洋新軍。眼看革命軍的炮彈就要扔到北京城了,載灃不得不將軍政大權拱手相讓,請袁世凱出山,讓他調遣北洋軍抗擊革命軍。

(袁世凱舊照)

掮客一般的袁世凱利用手中的權勢,一方面向隆裕太后表忠,另一方面又和革命軍和談,最後得到革命軍“誰逼迫清軍退位,誰就當大總統”的約定後,軟硬兼施,最終確保了清廷和平遜位,讓位於民國政府。

袁世凱亦如願以償地登上了大總統之位。

不過,袁世凱很快就發現,他這個臨時大總統根本沒有什麼權力。

原來,在他上任之前,革命軍擔心他會專政,便把已建立的總統制改為內閣制,以此來限制他的權力,並約束他在任的年限。

久在政治核心的袁世凱,當然不甘心受制於人。所以在他出任大總統後,利用種種手段,先將身份轉化為正式大總統,隨後又將內閣制改回了總統制,同時規定總統可以無限期及指定繼承人等。

經過這一系列的舉措,袁世凱很快大權在握,成為民國政府名副其實的最高領導人。

早在袁世凱宣誓就職的時候,他曾電告全國“永不使君主政體再行於中國”,以表達他對共和制的堅決擁護。

然而,誰也沒想到袁世凱擔任大總統不久後,就開始風風火火地為復辟稱帝做起準備來。

按說,袁世凱如果是為了權力,他大可不必冒此風險。

畢竟此時他不光已經是終身制的總統,而且他還手握大權,全中國再沒有誰的權力大過他了。

(袁世凱宣誓劇照)

這麼快就要復辟稱帝?當初說的話難道不作數了嗎?

一時坊間流言四起,一向忠心於袁世凱的老部下馮國璋聽聞消息後,更是按捺不住,專門來拜謁他問起此事。

袁世凱當即拍胸脯表示那不過是些無事生非的流言。

他還推心置腹地列舉了三條不做皇帝的理由:

其一,袁家男丁不長壽,活不過60歲那道坎,他都55歲了,就算做皇帝,也做不了幾年。

其二,做了皇帝也沒有理想的繼承人,老大袁克定是個瘸子,自然不合適做皇帝。老二袁克文又偏偏不好政治,別說讓他當皇帝了,就算讓他做地方事務,都不能使人放心。

其三,歷史上做皇帝的,子孫後代往往沒有善終,他不能逞一時之快害了他們。

那麼,袁世凱究竟想不想做皇帝呢?

事實上,袁世凱做大總統是個很合適的人選,他不光有治理國家的才幹,還有一支對他忠心耿耿,勢力強大的北洋軍。

所以在他廢除了內閣制後,他改革也好下發政令也好,大家懾於他的威嚴,沒有反對的聲音。而且成效也是明顯的,當時不光結束了南北對峙的局面,同時還因為停止了戰爭,經濟得到了復甦和繁榮。

(馮國璋舊照)

不過,還是有不和諧的地方,那就是南方革命軍不光有軍權還有財權,他們各行其事,並不把袁世凱的政令當回事。

在袁世凱看來,這樣下去,中國就有四分五裂的危險,所以他迫切希望能找到解除他們軍權和財權的辦法。

可是他也知道,此時封建帝制才被推翻,要是復辟稱帝一定會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所以他對稱帝一事猶豫不決。

就在袁世凱猶豫之際,長子袁克定卻開始行動了。

袁克定是袁世凱的原配餘氏所生,也是他唯一的嫡子。

袁世凱對袁克定一直青睞有加,無論是進駐朝鮮,還是小站練兵,或者在山東出任巡撫,袁世凱都把袁克定帶在身邊,親自教養。

袁克定在他的培養下,很有才幹。他不光舊學很紮實,還精通德英兩國語言,所以在許多事務上,都是袁世凱的好幫手。甚至在接見外國公使時,袁世凱都讓袁克定做為陪同翻譯。

自從袁世凱做了大總統後,袁克定就有了做太子的夢,他為了夢想成真,極力慫恿袁世凱復闢稱帝。

(袁克定舊照)

他為堅定袁世凱復闢稱帝的決心做了三件事:

一是製造祥瑞。

袁克定買通家中看祖墳的工人,讓他們向袁世凱彙報,說祖墳每到夜裡,就發出大片的紅光。此外,在墳牆上還長出了一棵粗壯的紫藤,其莖粗壯如胳膊,色紅如血,整個形狀如一條盤龍。

二是假制報紙。

《順天時報》是日本在華辦的一份報紙,袁世凱對日本的動向很敏感,所以他每天都要看這份報紙。

袁克定為了幫助袁世凱樹立復辟信心,花錢假制了《順天時報》,在假報紙上鼓吹帝制,並稱袁世凱稱帝是眾望所歸。

袁世凱每天看著這些消息,心花怒放,認為《順天時報》為國際報,它報道的自然是最為真實的內容,所以愈發堅定了他稱帝的信心。

三是製造輿論。

袁克定找到私交甚厚的民國政府的憲法顧問古德諾,讓他在在報端發表《共和與君主論》,在文中闡明“中國人知識程度太低,無研究政治之能力,只適合君主制”,以此鼓吹君主制。

袁克定又找到參政院參政楊度,讓他寫下了《君憲救國論》等文章,為恢復君主制搖旗吶喊。不光如此,楊度和袁克定還不斷鼓動百姓遊行勸進。一時之間,各階層的請願團層出不窮,讓袁世凱認為,復辟稱帝是順應民心的事情。

(楊度舊照)

在這場聲勢浩大的鬧劇中,各路軍閥為謀得投機利益最大化,也紛紛上表勸進,希望在袁世凱稱帝后,能因勸進有功加官進爵。

同時,帝國主義也對袁世凱稱帝一事,表示支持。

如此一來,袁世凱認為時機成熟,於是在1915年12月12日,通過籌安會和地方代表的擁護下,推翻共和制,復辟帝制,並擬定1916年1月1日舉行登基大典。

然而,讓袁世凱萬萬沒想到的是,他這一決定遭到了舉國反對,各地軍閥也紛紛獨立,發動護國戰爭。最讓袁世凱感到悲涼的是,一向忠於他的北洋軍將領們也對他稱帝極力反對。

袁世凱眾叛親離,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看清時局的袁世凱,這才發現自己英明一世,卻糊塗一時。在悔恨和憂憤中,他的健康狀況極速下降,很快便因病去世。

(參考史料:《袁世凱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