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大美运城,拿下全国第一


俗话说

地上文物看山西

前不久

国务院公布了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新增79处

国保单位达531处

数量稳居全国第一


10月30日上午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我省第八批国保单位申报

及我省文物保护利用等有关情况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厉害了大美运城,拿下全国第一


山西第八批国保申报情况

目前

山西共有国保单位531处

其中

古遗址46处,古墓葬20处

古建筑421处,石窟寺及石刻15处

近现代及纪念性建筑28处

其他1处

数量仍傲居全国第一

厉害了大美运城,拿下全国第一


新入选国保单位三大特点

1

一是古建筑仍为我省的遗产大宗。入选54处,占入选总数的68.35%;结合前七批367处国保古建筑,国保古建筑总数达421处,占现有全国国保古建筑总数近1/5,体现了山西无人能匹的古建大省的显赫地位。

二是近现代革命文物比重明显增加。在前七批国保单位中,我省共有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19处,占全部国保的4.2%。此次公布的第八批国保中有近现代文物9处,占总数的11.4%,较之前有了大幅增长。

三是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造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同类遗存的平均水平。

厉害了大美运城,拿下全国第一


山西11市均获不俗成绩

令人欣喜的是

这次我省11个市均有不俗的表现

在与全国各省资源比拼中

每个市都有斩获

尤其是全国排名前五的地级市中

我省占有四席

具体来讲

这次入选最多的是吕梁市

增加了13处

最少的是朔州市

但也有2处进项

我省11市的排名情况

2

厉害了大美运城,拿下全国第一


运城文物资源有哪些特点

3

史前遗址众多

运城仅旧石器遗址就有173处,新石器遗址更多达608处,尧、舜、禹等先贤的有关资料,是运城作为“古中国”的有力证据,也使运城成为探索华夏文明起源、早期国家形态的重点区域。

同时,夏商周时代的古方国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有倗国、耿国、虞国、魏国等,形成了旧石器、新石器、夏商周基本没有缺环的文化体系。

古建文物丰富

运城共有古建筑2383座,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价值较高。

如芮城永乐宫、解州关帝庙、万荣飞云楼等就是典型代表。芮城五龙庙、盐湖区泛舟禅师塔、万荣太赵稷王庙、芮城城隍庙等唐宋时期建筑在古建筑领域也颇受关注。

厉害了大美运城,拿下全国第一



运城共有寺观壁画2000余平方米,彩塑270余尊,画工精细,造型精美,内涵丰富。

如永乐宫的元代道教壁画,青龙寺的元代三教合流水陆壁画、绛县太阴寺的金代木刻塑像、新绛县龙兴寺、三官庙的元代塑像等都是弥足珍贵的艺术珍品。

厉害了大美运城,拿下全国第一

壁画彩塑精美


戏曲文物独树一帜

运城现存戏台多达200余座,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其中元代以前的乐楼、戏台就有16座。

早期石刻和近年来出土的宋金墓葬,都有戏剧文物资料发现,揭示了运城作为戏曲之乡的悠久历史。


现存古代碑刻2300余通,其中元代以前碑刻有近400通。

如临猗县北魏霍扬碑、隋代陈茂碑、新绛唐代碧落碑、夏县宋代杏花碑等均被国家公布为书法艺术名碑。其它具有重要历史、科学价值的各类碑刻也不胜枚举。

厉害了大美运城,拿下全国第一

石刻碑碣珍贵


名人文物荟萃

如关羽、吕洞宾、司马光、裴度、王通、杨深秀等历史名人,多数都有故居和遗迹。

特别是闻喜裴氏、解州柳氏、龙门王氏、万荣薛氏等被誉为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郁郁如林,对于我们现代进行人才学、教育学的研究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厉害了大美运城,拿下全国第一


文物资源,要更注重保护

4

此次“完胜”凸显出山西文物大省深厚的资源潜力,今后我省文物抢救、保护、利用和管理将重点推进五个方面。

文物保护方面

在做好文物本体抢救性保护同时,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原真信息的科学采集记录,开展文物本体的监测研究,做好文物信息的档案保全。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有两个层面:一是替代传统手工测绘、经验型病害检测,目前我省已开展的项目包括隰县小西天悬塑的勘测,忻州濒危建筑及壁画的考古抢救数字化采集

研究机制方面

依托山西彩塑壁画保护研究中心、山西国宝级古建筑研究保护中心和山西石质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引进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搭建多学科、多部门参与的文物科学保护研究平台。

安全管理方面

借力国有大型企业的运行平台,铺设文物保护单位的“天眼”监控监管网络。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建立安全巡查队伍。增强文物安全防范能力。

人才培养方面

与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多方式多层次引进专业学科带头人。持续推进文博后备领军人才、对外合作人才、工匠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我省文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后备人才保障。

社会力量参与方面

持续推进“文明守望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对未设置保护机构的文物建筑进行认养认领。对有保护管理机构的文物单位,实施管理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两权分离”改革,吸引有经验、有实力、有情怀的社会资本开展合作。

文章整理自:山西卫视、山西发布、太原晚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