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發展,看呂梁

彈指一揮間,祖國已經迎來了她70歲的生日,這70年中,全國各族人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怕苦不怕累,為祖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70年來,呂梁作為革命老區,一直跟著黨的步伐,不斷改革創新,發展自己。如今,昔日的革命老區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均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呂梁正逐漸成為一個讓人嚮往的地方,一個讓人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解放之初的呂梁,千瘡百孔,百廢待興。經濟狀況一片死寂,呂梁人民不畏艱難,在黨的領導下,艱苦奮鬥,經過70年的努力,經濟總量連續翻番,不僅實現了量的發展,更實現了質的飛躍。經濟總量連續增長的同時,人均GDP也有了顯著的提高,人均生產總值增長了61.4倍。建國之初,人們住的大多都是土窯洞,吃的穿的都比較艱苦,經過70年的發展,呂梁處處高樓聳立,人們的衣服多種多樣,人們的吃食也由以前單一的麵食變成了今天豐富多樣的飲食,在呂梁可以吃到沿海的海鮮還可以吃到成都的火鍋。人們的精神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過去人們的精神生活單一,可以說幾乎沒有什麼精神生活,現在人們的精神生活有下棋、打牌、上網、看電視,還有中國特有的廣場舞,應有盡有,可以滿足不同年齡階段的需求。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從建國到現在,70年中,呂梁產業格局的發展也是碩果累累。呂梁進行了三次產業結構的調整,從“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到“第二產業、第一產業、第三產業”,再到“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一產業”,現在正向著“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第一產業”的產業格局轉變。第三產業的比重正在不斷加強,呂梁正由一個農業主導型的城市向一個全面發展的現代都市轉變,相信未來呂梁的產業格局將會更加健康,更加數字化。

70年來,農村經濟的基礎地位更加鞏固。歷年來,呂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激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全市農村經濟穩步快速發展。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農業增加值為59.5億元,總量較1949年增加了59.4億元;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20.6萬千瓦,比1955年增長了6346倍;農村用電量達99787萬千瓦時,比1957年增長了7675.7倍。工業快速發展,逐漸佔據主導地位。70年來,呂梁在傳統產業支撐的前提下,電力、高新技術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逐漸形成健康發展的現代工業體系。截至2018年,原煤產量達11188.8萬噸,比1949年增長了531倍;發電量208.6億千瓦時,比1978年增長了136.2倍;生鐵445.8萬噸,比1958年增長了578倍;成品鋼材321.3萬噸,比1999年增長了86.8倍。此外,作為“世界十大烈酒產區”之一,白酒產業也實現了迅猛發展,尤其是具有呂梁特色的汾酒,正在世界的舞臺上大放異彩。第三產業的貢獻正不斷提高。呂梁第三產業的總體水平不斷提高,內部結構也不斷完善,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不斷增強。截至201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488.8億元,比1949年增長了841.7倍。第三產業猶如東方升起的太陽,正不斷佔據產業格局的中心地位。

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前行。回首歷史,呂梁人民改天換地之路苦難輝煌;展望未來,呂梁全面發展步伐鏗鏘有力。過去的70年,呂梁人民接續奮鬥,努力拼搏,不斷創造著讓全國乃至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績,在未來的道路中,呂梁人民還將繼續奮勇向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