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廣寧後,鋒芒正盛的努爾哈赤為何沉寂了四年之久?

公元1619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薩爾滸之戰”,最終以大明朝的潰敗而結束,至此,明朝和後金在姿態上完全實現了逆轉:明朝開始由進攻轉向防禦,而後金卻一步步接手對局勢的掌控權。如果說薩爾滸之戰是後金崛起的標誌的話,那廣寧一役無疑是大明帝國喪鐘的敲響。廣寧一役後,熊廷弼等人被冤殺,明朝失去了為數不多的可派之人;更重要的是,戰爭的失敗讓本就動盪明朝決策層出現了更尖銳的矛盾,之後東林黨的失勢和魏忠賢的崛起都和廣寧一戰有著莫大的聯繫。廣寧是遼東最後一個戰略要地,得到它,努爾哈赤等於佔領了整個遼東,後金更像是如虎添翼

攻克廣寧後,鋒芒正盛的努爾哈赤為何沉寂了四年之久?

廣寧一戰嚴格來講算不上是“戰”,因為王化貞棄城逃跑後,城裡的守將都是不戰而降,後金並未出現傷亡。因為熊廷弼的原因,努爾哈赤多年未敢冒進,如今又順利拿下廣寧城,後金將士們的求戰情緒日益高漲,在這樣的情況下,努爾哈赤本應趁勢迫進山海關、給大明朝最後一擊,可是努爾哈赤在取得廣寧之後卻又突然間沉寂下來,這一沉,就是四年。為何努爾哈赤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我們可以根據當時的環境進行逐一分析

其一:明朝的防範

我們前面說過,熊廷弼是大明朝為數不多的可依仗之人,“為數不多”並不意味著沒有。熊廷弼冤死後,遼東陷入短暫的混亂,但是,這種混亂的局面並沒有持久,因為又一個後明時期的關鍵人物開始登場,他就是孫承宗。他的出現,使遼東局勢又添變數,對於大明而言,孫承宗猶如最後的“救命稻草”,使晦暗的東方地平線出現了一縷曙光;但對努爾哈赤來說,兵不血刃就拿下廣寧的輝煌可能再也不會重演,顛覆孫承宗的難度甚至要比熊廷弼高出幾倍,這,才是他真正的勁敵

攻克廣寧後,鋒芒正盛的努爾哈赤為何沉寂了四年之久?

孫承宗是誰?他的身份是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我們知道,當時掌權的是東林黨,而孫承宗被視為東林黨的中流砥柱,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特殊身份,那就是天啟皇帝朱由校的老師。對於那些昏庸皇帝來說,帝師往往是自己最重要的倚重,所以,單從身份上來說,孫承宗已經甩了熊廷弼二里路了,更何況,熊廷弼當時是“孤家寡人”,而孫承宗除了手拿“尚方寶劍”外,還提拔了一個另外一個得力助手——袁崇煥

袁承煥和他的上司——遼東經略都是孫承宗舉薦的,可是到了遼東之後,兩人的意見卻出現了嚴重分歧,袁崇煥認為應該收復遼東,而那位經略大人卻認為遼東已經沒有駐守的必要,因為在熊廷弼等人將沿途居民撤入山海關時,順手一把火把村莊、房舍、良田全部給燒了,為的是不給後金留下任何補給。可這個舉措就像是“雙刃劍”,後金沒有補給的同時,大明想收復時,面對的也是一片焦土,這就增加了收復過程的難度,因此,朝廷中持“放棄遼東”意見的人也不再少數,但是孫承宗卻和袁崇煥一樣,認為遼東是大明的土地,必須收回;而要收回遼東,首先要建立起廣大縱深和更具層次的防禦機制,才能保得山海關。

孫承宗為此還專門和這位經略進行了多次詳談,希望可以讓他改變主意,可最終未能如願,孫承宗只好請皇帝把這位仁兄給調到其他地方去了,孫承宗自請接任遼東經略一職,得到皇帝的批准,順便還給了一把“尚方寶劍”。孫承宗也成為大明朝督師遼東的最高級官員

攻克廣寧後,鋒芒正盛的努爾哈赤為何沉寂了四年之久?

廣寧為什麼失守?因為熊廷弼和王化貞之間的矛盾太深,誰也不服誰。如今孫承宗和袁崇煥卻不一樣,他們除了上下級分明之外,孫承宗對袁崇煥還有提攜之恩,更主要的是,兩人有著共同的目標,這樣辦起事來絕對事半功倍。很快,以寧遠城為中心,以山海關為後盾,以大淩河、小淩河、錦州等處為前鋒的戰略防禦體系就開始形成,他們先後修復山海關外大城9座、城堡45座,練兵11萬,並拓地四百里,開墾田地五十萬畝,並自鑄軍用器具上百萬具,糧食基本上實現了自供自足。

在這樣的防禦體系下,雄心壯志的努爾哈赤也開始有所忌憚,他對付老熊的那一套收買、離間在這裡完全不管用。袁崇煥的背後是孫承宗,孫承宗的背後是皇帝,上下一心,可供努爾哈赤發揮的空間實在太少,因此,努爾哈赤也不得不暫時收斂一下自己的野心。這是努爾哈赤沉寂四年的一個主要原因,當然,還有他自身的原因存在,也不容忽略

攻克廣寧後,鋒芒正盛的努爾哈赤為何沉寂了四年之久?

其二:後金的失誤

努爾哈赤在得到廣寧後,內心也開始膨脹,與此同時,他也不斷頒佈新的條例來維持遼東地區的穩定,但是,在努爾哈赤時期,他遠沒有意識到漢人的重要性,所以,這些政策的最終受惠群體依然是後金八旗

拿“計丁授田”來說,乍一看,好公平、好前衛、好惠民,可實質上,卻是對漢人的一種壓榨。因為很多女真人不喜歡耕種,但現在都分配了土地,所以,他們就將擄掠來的漢人當成奴隸一樣為他們耕種;而漢人的土地則被當成“荒地”無償徵收,用來分給女真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除了“計丁授田”,努爾哈赤還在遼東地區強制剃髮、強制遷移、強徵賦役等,導致漢人不滿情緒日益高漲,最終由逃亡轉向反抗。人們不敢公然反抗,只好偷襲,有時可能會得手,但是,代價卻十分慘烈

攻克廣寧後,鋒芒正盛的努爾哈赤為何沉寂了四年之久?

努爾哈赤時期對漢人採取的措施就是“殺戮”,“團滅”和“屠城”在當時比比皆是,莽古爾泰、代善等人不說,就連大明朝的叛將、努爾哈赤的孫女婿李永芳也是殺人不眨眼,在他鎮壓遼西十三山暴動時,屠刀揮過,9萬人僅僅餘下了1000餘人。所以,努爾哈赤對於那些襲擊女真將士的漢人,就一個字——殺。後來出於戰略上的考慮,雖然不再以“滅絕”為主,但是,依然是後金懲治漢人的管用手段,而且倖存的人口還會被當成戰利品分發給女真軍人為奴。為了降低漢人襲擊的次數,努爾哈赤還強行將漢人和女真人編入一個村莊,讓女真人監視漢人,還命令禁止漢人擁有刀劍、弓箭的權利。

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漢人房屋被佔、糧食被搶、妻女被辱的事件時有發生,這也將那些受欺壓的漢人逼到了鋌而走險的路上...

攻克廣寧後,鋒芒正盛的努爾哈赤為何沉寂了四年之久?

對努爾哈赤的淺論

每每談到清史,總有很多人會大加歌頌努爾哈赤的豐功偉績,個人對此很不贊成,因為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努爾哈赤,都不像一個深謀遠略的政治家,更像是一個糾集了一群烏合之眾的“強盜集團”,他們的目的還是搶奪,並沒有太長遠的規劃,而實施的手段也很簡單,是最原始的、赤裸裸的暴力,根本沒有什麼“政策”可言。這些一直到了皇太極時期才真正改觀:漢人有了最起碼的安全保障,這緩解了滿漢之間尖銳的對立和敵視;在制度上也實現了從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所以,我總覺得皇太極才是滿清十二帝中最傑出的一位,而努爾哈赤,總是給人一種“山大王”的感覺。

不信的話再看一個論證,完顏阿骨打建造大金國用了14年,朱元璋建造明朝用了16年,這已經是所有開國帝王中比較長的了,再看努爾哈赤,36年,還在遼東呢,從時間上來看,絕對“技壓群雄”!他有什麼謀略嗎?況且,在熊廷弼被革職到孫承宗上任之間,是有一個時間段的,這一時期明朝對於遼東“是去、是留”還爭的喋喋不休,這一時間被努爾哈赤給浪費了,不然,也許山海關就不用等到吳三桂開城門了

尾話

熊廷弼在任3年,讓努爾哈赤安分了3年;孫承宗在任4年,努爾哈赤又低調了4年...由此可見,但凡有些作為的人來鎮守遼東,聲稱“驍勇善戰”的後金八旗軍就得老老實實,努爾哈赤就得規規矩矩。很多人都將努爾哈赤的按捺看成是“休養生息”,這是種很牽強的解釋。以前可能有,可是廣寧一戰,後金壓根沒有任何損失,不需要進行補充,然而面對孫承宗,努爾哈赤還是不敢“越雷池半步”,這是“權宜之計”嗎?不,這是努爾哈赤無奈的選擇。

攻克廣寧後,鋒芒正盛的努爾哈赤為何沉寂了四年之久?

有些人可能會說:“努爾哈赤不是笑到了最後嗎?”對,但是,真正推翻明朝的不是努爾哈赤,而是明朝自己。後金的十萬鐵騎在熊廷弼和孫承宗面前照樣寸步難行,但是,輕如鴻毛的一紙調令就完全可以扭轉十萬鐵騎都無法撼動的局面,高居廟堂的士大夫們“三寸不爛之舌”甚至比後金十萬尖刀還要鋒利。朝廷的腐敗讓這些賢臣良將的苦心經營付諸東流,也在踐踏著他們全心捍衛的榮耀,這不是熊廷弼、孫承宗、乃至後來的袁崇煥,哪一個人的悲哀,而是整個大明朝的悲哀。

有時候覺得,朝代滅亡時,最對不起的不是供奉在祖廟裡那些所謂的“列祖列宗”,而是那些赤膽忠心的臣子。歷史不可能記住每一個人的名字,但他們同樣書寫了屬於自己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