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陪嫁丫鬟出身,独自抚养九个子女成才,操劳一生却始终没名没分

《庄子.秋水》中有句千古名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意思是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对他人评价,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就如民国时期的一小妾,伺候丈夫一生却无名无分,精心抚养九个孩子,临终之际却无一人陪伴!

从我们的眼光来看,这个小妾的一生是悲惨的,让人同情!然而,在小妾自己看来,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完全不需要别人的同情!

她陪嫁丫鬟出身,独自抚养九个子女成才,操劳一生却始终没名没分

她就是国学大师梁启超的第二任“妻子”王桂荃。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她那普通却又伟大的一生!

身世坎坷

王桂荃1886年出生于四川广元,本名王来喜,家中清贫,无以为生,父母只得将其卖入大户人家作丫鬟。当时正值清朝末年,时局不稳,一朝还是大户人家明天就很可能四处流浪,所以小小年纪的王桂荃就被“转卖”四次!等到第四次被卖到李家时,年仅八岁!

被卖去李家的王桂荃因为聪明能干,被派到李家大小姐李蕙仙身边服侍,李蕙仙脾气古怪,对下人尤为苛刻,非打即骂,所以她身边的丫鬟都待不长,但王桂荃却是例外,李蕙仙对她极为信任,就连出嫁都将王桂荃带入夫家。

她陪嫁丫鬟出身,独自抚养九个子女成才,操劳一生却始终没名没分

陪嫁梁家

1889年,年仅十七岁的梁启超高中举人,担任主考官的李端棻见梁启超文质彬彬,气宇不凡,谈吐之间可见心中丘壑,认定他将来必成大器,有心拉拢,于是李端棻将自己的堂妹,也就是顺天府府尹李朝仪的掌上明珠李蕙仙介绍给梁启超。

1891年,梁启超进京与李蕙仙完婚,王桂荃以陪嫁丫鬟的身份随李蕙仙一同进入梁家。身为国学大师的梁启超觉得王来喜之名太过俗气,为其改名王桂荃。

进入梁家的王桂荃精明能干,将梁家打理的井井有条,深得梁启超信任,梁启超夫妇甚至将家中的财政大权交给王桂荃,丫鬟当到这个份上,也算是少有。

她陪嫁丫鬟出身,独自抚养九个子女成才,操劳一生却始终没名没分

得偿所愿

梁启超与康有为策划的戊戌变法失败后,两家逃往日本,王桂荃虽没有读过书,对语言却是很有天赋,很快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所以梁启超外出办事都带着王桂荃,家中的一应事物也都由王桂荃操持,也就是在日本期间,梁启超与王桂荃产生了感情。

李蕙仙直到1901年才为梁家诞下独子梁思成,生完孩子的李蕙仙身体虚弱,恐再难生养,为延续梁家香火,李蕙仙建议梁启超娶王桂荃为妾,就这样,王桂荃嫁给了梁启超,也算是得偿所愿!

劳苦功高

当时的梁启超在外提倡“一夫一妻制”,自然不能公开纳妾,所以王桂荃即使嫁给梁启超,却也是无名无分,梁启超从未对外公开她的身份,就连王桂荃为梁家生的六个孩子都只能称她为“姨娘”,但王桂荃却是没有任何怨言,反而甘之如饴。

她陪嫁丫鬟出身,独自抚养九个子女成才,操劳一生却始终没名没分

1924年,李蕙仙病逝,梁启超在外奔波,王桂荃用瘦弱的肩膀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连同李蕙仙生下的三子,王桂荃需要照料九个孩子的日常起居,异常艰苦,但王桂荃毫无怨言,对李蕙仙的三个孩子也是视如己出。

光耀门楣

五年后,梁启超因病逝世,王桂荃悲痛欲绝,如果不是还有九个孩子需要照料,王桂荃早已随梁启超“而去”!梁启超去世后,家中断了收入来源,生活更是艰苦,王桂荃强忍心中悲痛,外出打工,用微薄的收入抚养九个孩子。

看着王桂荃如此劳累,家中的九个孩子都想外出工作,为王桂荃减轻负担,没想到向来温和的王桂荃却是大怒,将九个孩子大骂一顿,在王桂荃的心中,九个孩子应该成为梁启超那样顶天立地的人物,岂能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

她陪嫁丫鬟出身,独自抚养九个子女成才,操劳一生却始终没名没分

在王桂荃的教导下,梁家九个孩子尽皆“成龙成凤”,除去名气最大的梁思成,其他八个都是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梁家生九子,三子成院士”,在当时传为佳话。

眼看子女尽皆成才,辛苦操劳了一辈子的王桂荃应该享享清福了,却又因为梁启超的问题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当时的王桂荃已是八十高龄,没过两年就在牛棚中悄然逝世,身边无一人陪伴!

王桂荃操劳一生,无名无分,看似悲苦,但于她而言却是幸福美满,丫鬟出身嫁给名满天下的国学大师,抚育九子尽皆成才,光耀门楣!

正如梁思成所说“娘是个很不寻常的女人”!——《梁思成回忆录》

参考资料:《梁思成回忆录》 《庄子·秋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