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護員王明華:走在林子裡就開心,要有下輩子,我還幹這個

巡護員王明華:走在林子裡就開心,要有下輩子,我還幹這個

封面新聞記者 楊雪

王明華做了24年巡護員,曾掛在樹上和“牛王”大眼瞪小眼,也曾救過大熊貓手把手餵養5天……山林裡水汽氤氳,常年下雨,他一趟趟進山,最後積累一身風溼病。

可是不上山,他就覺得不得勁兒。一上山心情舒爽,一上山笑逐言開,他一邊擔心因為工作太艱苦,這支隊伍年輕人太少、後繼無人,一邊又咂摸著回味著自己24年的巡護員生涯,“要有下輩子,我還幹這個。”

巡护员王明华:走在林子里就开心,要有下辈子,我还干这个

被牛羚攻擊

1998年,剛到蜂桶寨自然保護區不久的王明華,第一次正面遭遇了自然界的“大佬”們。“那時候我們常規巡山,下午5點左右,在下山途中遇到了扭角羚。”當時,隊伍裡一共6人,面對30多隻扭角羚,雙方狹路相逢,一時都驚呆了,“扭角羚受了驚,’牛王’帶著一大群,直接向我們衝過來,咱只能爬樹,速度飛快,蹭蹭就上去了。”

6個人,一人揀一棵樹掛著,腳下就是喘著氣繞來繞去的領頭牛,時隔20年,王明華還記得那時候自己爬的是一棵野核桃樹。“扭角羚繞了幾分鐘,慢慢就走了。我們還是不敢馬上就下來。”6個人繼續掛在樹上,等了大約半個小時。這半個小時裡,幾個人一個字都沒說過。

“這就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了。”那之後,王明華在巡護員這個崗位上越來越資深,上山的時間也一趟比一趟長,“2002-2003,有個研究小熊貓的課題,那應該是單次上山最長的一次。”這一趟不僅久,條件還很艱苦,連帳篷都沒有。王明華等3個人為了監測小熊貓的定位,每15分鐘就要看一次活動頻率和位置。海拔三千米,呆了18天。

巡护员王明华:走在林子里就开心,要有下辈子,我还干这个

遇到一隻生病的大熊貓

原地守候5天

2019年4月,蜂桶寨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野外巡護時,發現了一隻疑似病餓大熊貓。“我們立刻去了十多個人,想看看它啥情況,需要救助不。”王明華和同事們上了山,發現這隻十多歲的雄性大熊貓精神不太好,有點像是感冒了,“也不敢靠太近,就紮營在它附近五六十米的地方。”

接下來的5天,王明華給大熊貓喂喂蘋果,喂喂牛奶。最開始熊貓大佬啥啥都不吃,後來慢慢吃一點,再後來,胃口好起來,身體也跟著好起來。

“我們照顧它這幾天,它有時候也要動一下,去竹林裡逛逛啊,找個陰涼地兒待著啥的。但是每天都回來原地。”第五天,這隻大熊貓站起來,像往常一樣走進了竹林,再也沒有回來,王明華猜測,它是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了,“恰逢繁殖季,吃飽喝足,就該找姑娘談戀愛了嘛。”

巡护员王明华:走在林子里就开心,要有下辈子,我还干这个

希望更多年輕人來做這份工作

“下輩子還要做這個”

“巡護隊伍年齡越來越大,年輕人不願意做這個。”王明華對此很憂心,他現在一身職業病,因為常年涉水,野外經常下雨,他得了風溼,一變天就不舒服,“這份工作是很艱苦,可我走在林子裡,就覺得舒暢,心裡面開心。”

他的孩子今年十三歲,因為王明華長期在野外,兩人不常能見面,於是他就拍照片給孩子帶回去看,每次回去,都要被纏著講大熊貓的故事。“(做這工作)我不會後悔,看到大熊貓或其他動物健康放歸,就覺得什麼都值了。”他已經做了24年巡護員,他說,如果有下輩子,“還要做這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