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華為打井取水,也活得很好

11月6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深圳與外國學者進行對話,主題圍繞著數字主權。

參加對話的嘉賓有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主席、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創始院長Kishore Mahbubani,智能工廠工業4.0精神之父、德國生產自動化教授Detlef Zuehlke;華為公司參與嘉賓有華為公司創始人、總裁任正非,華為公司5G安全研究首席專家劉斐。

今年1-9月,華為依然保持了較高的增長。在對話中,任正非說道:“我們要感謝美國供應商30多年來對我們的支持和幫助,我們永遠願意和美國供應商一起走向新世界,為世界人民服務。但是美國對我們停止供應,也能生存下來。”

但是,他也表示,這不是華為的終極模式,“自主創新、自力更生我是不支持的,現在自己做只是短時間的措施,不是長遠的政策。現在看我們發展上不會有任何問題,今年上半年沒有受到制裁,我們發展速度是很快的。制裁後我們的發展也有慣性,現在磨合也基本完成了。明年(可能)是全年處在美國製裁下,如果明年繼續良好發展,那就是(真正)度過了生存危機。”

對於美國實體清單的制裁,任正非比喻道:“美國處在世界技術的頂峰,就類似喜馬拉雅的頂端,中國(技術)現在比較落後,在喜馬拉雅山底下,山頂冰雪融化灌溉了草地、莊家。水裡面至少有利益,讓山腳的國家分享美國的利益。

當美國不把這個水流下來的時候,山下可能會打井來灌溉莊稼,其他國家肯定會行動起來替代美國的雪水。歐洲尤其是德國,還有日本,為什麼不努力呢?不打井取水呢?喜馬拉雅的山上很冷,水以後就凍住了。”

那麼,未來華為依然能夠保證高增長嗎?

任正非表示:“現在美國政治家非常盲目的施壓,運營商還是買我們的產品,說明美國很強大,但是信任更強大。每個盟友首先要考慮自己的利益,美國的政策是美國優先。(其他國家)不站在自己本國利益上就盲從(美國),是不合適的。”

他還說道:“過去6個月來,絕大多數客戶來看我們,第一個看我們上下班的班車,看我們食堂是不是很多人吃飯,買菜的時候是不是很多人買油,再看生產線是不是滿載供應,都希望我們多發點貨。信任程度在增加,沒有出現想象中的困難。現在沒有美國零部件,不是也活的很好嗎?我們在山下打了井,澆灌莊稼。但這不是我們的願望,我們希望喜馬拉雅山上的水下來,長時間的政策還是想中美合作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