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粗暴干涉內政,英國敢怒不敢言,圍觀的俄羅斯反而躺槍了?

英國約翰遜政府原定於10月31日脫歐的計劃最終破產,因此不得不提出提前大選的動議,預計英國將在12月12日進行新一輪大選,而歐盟方面亦將脫歐時間再次推遲至2019年1月31日。然而,大選來臨之際,“俄羅斯干涉英國內政”的言論又出現在英國政壇上。英國《衛報》4日報道,唐寧街10號當天拒絕在大選前公佈有關“俄羅斯干涉英國內政”的報告,一些堅信莫斯科影響了英國脫歐公投的人則為此感到憤怒。“今日俄羅斯”(RT)報道稱,該報告旨在調查俄羅斯資金是否影響英國政治,以及莫斯科是否試圖影響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

美國粗暴干涉內政,英國敢怒不敢言,圍觀的俄羅斯反而躺槍了?

約翰遜政府的決定令那些質疑俄羅斯的人感到不滿,工黨領袖科爾賓也拿這份報告指責唐寧街10號。不過美國“嗡嗡喂”新聞網站11月1日援引兩名對報告有直接瞭解的匿名消息人士的話說,英國情報機構沒有發現俄羅斯政府幹預英國脫歐公投和2017年大選結果的證據。RT也強調,有證據表明事實並非如此。這意味著所謂“俄羅斯干涉英國內政”,似乎更像是英國自己玩的政治把戲,或者是為了附和美國而做的一些表面文章。因為美國也有很多人指責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這甚至讓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都感到煩不勝煩。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英國跟著美國指控俄羅斯,但現在真正在干涉英國內政的,卻剛好就是美國!這確實不是在演戲,前不久英國脫歐黨領袖法拉奇通過自己的電臺節目和特朗普進行了連線,結果特朗普直接在媒體平臺上對英國大選進行了一番評頭論足。特朗普當時稱讚約翰遜是“超級棒的人”、“最合適人選”,他期待法拉奇和約翰遜合作,並聲稱“(工黨領袖)科爾賓對你們的國家來說太糟糕了。他確實很糟,他會把你們帶向錯誤的方向,帶入非常糟糕的境地。”

美國粗暴干涉內政,英國敢怒不敢言,圍觀的俄羅斯反而躺槍了?

特朗普這番為英國選首相的言論,直接就讓英國政壇和媒體炸了鍋,被“正面攻擊”的科爾賓更是怒不可遏地通過社交媒體怒斥特朗普干涉英國選舉,意圖讓約翰遜當選。而在很多媒體看來,特朗普這樣做確實就是直接干預英國內政了。當然,這樣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今年5月份的時候,訪問英國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曾教訓當時的特蕾莎·梅政府;6月特朗普訪問英國,當時科爾賓就拒絕出席英國國宴,並斥責特朗普干涉英國內政;之後,英國《每日電訊報》又爆出錄音證據:蓬佩奧曾對美國猶太領袖承諾,他不會坐等科爾賓成為首相,將阻止這成為現實。

顯然,美國干預英國內政,早已經成為家常便飯了。但是英國對此敢怒不敢言,因此也導致美國越來越猖獗。在美國眼裡,英國這個昔日的老東家,早就已經是落魄財主了。所謂的“特殊盟友”關係,不過就是給了英國一個抱大腿的機會而已。英國現在基本上無法離開美國的支持,甚至就連核武器和航空母艦、航母艦載機這樣的關鍵裝備,也需要美國提供支持,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幾乎可以說擁有“生殺大權”。所以就算特朗普公開談論英國政治,倫敦方面也是不敢怎樣的。

美國粗暴干涉內政,英國敢怒不敢言,圍觀的俄羅斯反而躺槍了?

相比較明目張膽干涉內政的美國而言,俄羅斯實際上只是“圍觀的路人”。“通俄門”調查進行了那麼久,最後都得不出什麼結論。英國現在炮製的“俄羅斯干涉英國內政”報告,基本上就更加不可能有說服力了。當然,這樣的鬧劇也更加生動地刻畫出西方國家的真實嘴臉。為了達到目的,西方國家不擇手段地向俄羅斯等其他國家扣黑鍋。但到頭來,事實卻證明,所有問題都出在西方國家自己身上。而且,那些一味跟隨美國霸權的國家,最後也只能得到“附庸國”的待遇。就算美國對這些國家頤指氣使、評頭論足,也沒有哪個敢真正站起來反對。這看起來很可悲,但也正是追隨霸權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