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肉產業全面爆發!豬肉、禽肉、牛羊肉…細分肉類進口量如何

2018年至今,肉類價格正在不斷上漲,而消費者日益增長需求與市場供應矛盾日益激烈,那麼行業應該如何彌補肉類動物蛋白帶來的巨幅缺口?豬肉、禽肉以及牛羊肉、水產在今年1-10月市場現狀如何?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No.1 豬肉:預計進口量增長至300萬噸

根據2018年進口數據,德國,西班牙,荷蘭為主要來源地,分別佔比22.8%,22%,8.5%。北美是第二大來源地,其中加拿大、美國佔比為16%,8.6%。近年來南美洲的豬肉進口占比增加,如巴西佔比15%。

進口肉產業全面爆發!豬肉、禽肉、牛羊肉…細分肉類進口量如何

human body part

豬肉進口受豬價影響較大:國內豬肉進口量近年來呈現波動性增長,主要受政策關稅和國內豬價影響。隨著國內豬價近兩年的回調,豬肉進口呈現下滑趨勢,由2016年的162萬噸下滑到2018年的119噸,而2019年隨著豬肉價格回升,前8月豬肉進口量同比增加33.51萬噸,僅4-8月同比增加32.49萬噸,全球其他國家產能有望增加200萬噸至6100萬噸,預計後續全國豬肉進口有望達300萬噸。

豬肉進口國佔比:

進口肉產業全面爆發!豬肉、禽肉、牛羊肉…細分肉類進口量如何

豬肉進口難以彌補缺口:消費習慣決定進口量較小:國內豬肉進口有限,國內豬肉每年消費量在5800萬噸左右,每年豬肉進口量在200萬噸左右,佔消費的不足5%;另外,國內消費者喜好鮮肉,因此依靠進口緩解豬肉供給的短缺在短期來看不符合消費習慣。

美國進口難以對國內供給造成根本上的衝擊。從美國豬肉出口量來看,國內每年從美國進口的豬肉在20萬噸以內,全美豬肉總出口量不到280萬噸。具體來看,美國2018年總出肉出口量為272萬噸,而墨西哥、加拿大以及日韓四國是美國主要的豬肉出口國,佔其出口的70%以上,實際能夠流通到國內的豬肉量極其有限。即便是美國全部出口豬肉國100%為中國,依然難以改變豬週期反轉的大趨勢。

按照正常價格區間的消費5800萬噸,理論缺口將達2120萬噸:產量下滑2300萬噸:由於國內疫情嚴重,產能下滑50%,並且預計豬價上行導致生豬均重增長20%。進口預計300萬噸,相較2018年增加約180萬噸。按照豬肉在正常價格區間的消費為5800萬噸來測算,理論缺口達2120萬噸。

2007-2019年度全國豬肉總供給預測(產量+進口)萬噸:

進口肉產業全面爆發!豬肉、禽肉、牛羊肉…細分肉類進口量如何

No.2 禽肉:後續產量增長近600萬噸

從國外來看:從進口國家看,在雙反之前巴西是我國雞肉的主要進口國,而巴西雙反後,預計從巴西進口的雞肉將大幅減少,因此進口雞肉是有限的。類比前期對美國進行雙反後的雞肉進口數據,雞肉進口會大幅下滑,但由於國內動物蛋白價格維持高位,不排除從阿根廷、法國等國進口雞肉,但由於其他國家養殖體量小,預計僅能彌補從巴西進口禽肉的減少量。

2005-2018年中國雞肉進口量佔比(千噸):

進口肉產業全面爆發!豬肉、禽肉、牛羊肉…細分肉類進口量如何

從已有禽存欄數據來看。2019年白羽肉雞的產能處於高位,1-9月祖代累計更新更新76萬套,同比上升45%。6月父母代在產存欄3457.9萬套,同比增15.4%;黃羽肉雞在產父母代存欄量6月底突破4100萬套,商品代雛雞1-6月銷售23.1億隻,同比增加11%。預計白雞換羽等因素影響導致產量增長25%,黃雞、水禽等禽產量分別增長30%和35%,預計禽肉後續產量增長近600萬噸。禽蛋方面,只能靠現有產能利用率提升來提升整體禽蛋產能,預計禽蛋產量增長有限。

No.3 牛羊:預計進口牛肉200萬噸

由於我國自然條件約束,國內牛肉產量在2005年後保持穩定,且受制於牧場等產能因素影響,預計國內牛肉產量將保持穩定,約640萬噸,考慮到產能利用上升影響,預計牛肉產量增長到700萬噸,淨增量約60萬噸。

進口方面:2018年由於我國牛肉價格大幅上漲,當年我國牛肉進口量為104萬噸,增長35萬噸,2019年前7個月我國牛肉進口增長31萬噸(增速57.5%),繼續維持高速增長。

全球牛肉產量有望增長約60萬噸,進出口約900萬噸,考慮日韓等國對牛肉進口的剛性需求、我國牛肉價格繼續上漲以及居民消費習慣難以快速改善的影響,預計國內牛肉進口將達200萬噸。

羊肉產量方面:同樣是受制於國內資源稟賦的影響,羊肉產量增長也極為緩慢,即使在近年羊肉價格不斷創新高的過程中,羊肉產量增長也極為緩慢,國內羊肉產量預計保持相對穩定,預計羊肉產量僅能增長10萬噸。

進口方面:由於國內供給有限,而我國羊肉消費量佔全球羊肉消費量的35%,國際產量和進口增長也相對有限,因此預計進口無法快速放量,預計羊肉進口增幅也在10萬噸以內。

2000-2018年羊肉產量增速緩慢(千噸):

進口肉產業全面爆發!豬肉、禽肉、牛羊肉…細分肉類進口量如何

No.4 水產:可彌補供需缺口20萬噸以內

我國水產品總產量多,但種類繁多,而且養殖週期長短懸殊,週期較短的如蝦類80天左右即可養成,時間長的則要3-5年之久,由於湖面擴張需要重新投入資本,預計水產品的產量增幅不明顯。

從進出口來看,國內水產品主要以內銷和出口為主,而出口相對剛性,因此在這一條件下,預計水產可彌補的供需缺口在20萬噸以內。

2000-2018年水產品增速(萬噸):

進口肉產業全面爆發!豬肉、禽肉、牛羊肉…細分肉類進口量如何

產需缺口無法彌補:

進口肉產業全面爆發!豬肉、禽肉、牛羊肉…細分肉類進口量如何

No.5 趨勢:巨大消費缺口給禽肉帶來發展

禽肉是我國第二大肉消費品,具有消費習慣優勢、價格優勢、規模優勢和生長週期的優勢,在豬肉供給匱乏狀態下,成為最重要的動物蛋白來源補充,預計可增310-380萬噸。以雞肉為例:銷售渠道方面,白羽雞主要替代團膳渠道,黃羽雞主要替代家庭消費渠道,渠道商的可替代性極強。消費習慣方面,雞肉的菜品種類僅次於豬肉,往往可以作為主菜來做。

其中白羽雞以低脂肪、低膽固醇為特點,但人均雞肉消費量方面,我國人均雞肉消費9.1kg,仍處於較低水平,在健康概念被廣大消費者接受的情況下,飲食向更健康的消費結構轉型,雞肉增長空間仍大。

2015~2018年我國祖代雞引種/更新量持續低於均衡值,2018年僅75萬套。1-9月份祖代雞已更新76萬套,同比上升45%,全年祖代雞更新量有望超過100萬套。而此次非洲豬瘟影響下,年引種/更新量達到100萬套不足以彌補如此大的供需缺口。而祖代引種到商品代雞苗供應高峰需要近2年,因此預計2019年全年商品代雞仍將保持供給趨緊。

2005-2018年白羽雞祖代雞更新情況(萬套):

進口肉產業全面爆發!豬肉、禽肉、牛羊肉…細分肉類進口量如何

截至6月,白羽肉雞父母代存欄已達3457.86萬套;預計2019年底常規在產種雞存欄超過3100萬套,在產總存欄增加至3600萬套,同比增長16.9%;預計2019年父母代雞苗銷量達到4900萬套,同比增長20%;2020年理論商品雞產量大幅增加。

在供給放量的同時,由於非洲豬瘟、商品代養殖場擴張等事件影響,商品代雞苗需求不斷提升,進入10月後白羽雞苗價格淡季不淡,苗價創歷史新高,達到近11元/只的高位,預計年均盈利超過5元/羽。

2019年10月9日全國外豬肉銷售均價為31.18元/公斤,而10月8日當週全國肉雞銷售價格為10.52元/公斤,雞豬比已經大幅回落至17年時的低位。因此目前雞肉對於豬肉的價格優勢比較明顯,雞肉價格有繼續上升的動力

獲取更多信息可關注頭條號:肉食新發現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繫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