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此地藏了16件国宝,其中1件比兵马俑还珍贵,禁止出国展览

甘肃此地藏了16件国宝,其中1件比兵马俑还珍贵,禁止出国展览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官称“东汉铜奔马”,1969年出土于著名的雷台汉墓,是中国最为珍贵的文物之一。说到最珍贵,那到底是有多珍贵呢?

自从1983年开始,马踏飞燕就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唯一的“中国旅游标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1986年,马踏飞燕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甘肃此地藏了16件国宝,其中1件比兵马俑还珍贵,禁止出国展览

2002年,马踏飞燕被列入国家首批禁止出国展出文物名单,只能在国内展出。要知道,全中国有不下160万件文物,禁止出国展出的国宝级文物只有64件,连秦始皇陵兵马俑都不在其中,而马踏飞燕则是最早被定为禁止出国展出的那批文物之一。

不过话说回来,马踏飞燕凭什么这么受重视?

且不说历史价值等方面的因素,单说它的颜值,马踏飞燕这件文物简直太好看了。1971年,郭沫若造访甘肃省博物馆,第一眼看到马踏飞燕时就被它惊艳到了,认为它既有风驰电掣的那种速度感,又符合力学的平衡原理,无疑是一件稀世珍宝。

甘肃此地藏了16件国宝,其中1件比兵马俑还珍贵,禁止出国展览

郭沫若先生

我们再看看马踏飞燕出土的时候,考古简报上是怎么写的——“三足腾空,右后足蹄踏一飞燕,飞燕展翅回首,注目惊视。”

“飞燕注目惊视”,仔细看铜马脚底下那只鸟,那也是有神态的——鸟回头一看到一匹骏马居然追上了自己,脸上都是惊讶和愤怒,这就成了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笔,带来了特别明显的速度感,整件作品就好像被定格的一帧画面一样,这种巧思,放眼世界,也是极为罕见的。

马踏飞燕珍贵吧,但在甘肃省博物馆,和它同样珍贵的国家宝藏还有15件,再放松一下标准,国家一级文物居然足足有700多件。

甘肃此地藏了16件国宝,其中1件比兵马俑还珍贵,禁止出国展览

甘肃省博物馆

除了马踏飞燕,我们再说一件甘肃省博物馆里的宝贝——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别看这件文物长得跟啤酒瓶子似的,但它却极具历史价值。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瓶口上有一个立体圆雕的女性形象,她披着短发,鼻子像蒜头,嘴巴张开。

甘肃此地藏了16件国宝,其中1件比兵马俑还珍贵,禁止出国展览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局部)

瓶身腹部上下排列三层用黑彩描绘的、用弧线三角和斜线构成的连续纹样,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植物的茎叶,仿佛是少女穿着的衣服上的花纹,和人头像十分协调,给人以一种虽然严谨却又不乏生动活泼的感受。

整体上看,这是一件把雕塑和彩陶绘画结合得非常精妙的产物,无论是创意、构思,还是表现手法都是人类早期雕塑艺术的杰作。这样的作品在新石器时代乃至后来都是不多见的。

甘肃此地藏了16件国宝,其中1件比兵马俑还珍贵,禁止出国展览

据官方提供的报告,这个陶瓶上有一处破裂,而这处破痕并非出土后修复,而是出土前已经是修复过的,而且是粘接修复,也就是说在6000年就出现了粘接的修复方法。这应该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用粘接方法修复的陶器,也由此可见古人对该瓶的珍视。

2019年初,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还亮相《国家宝藏》,按照节目组的说法,远古时期人们还不知何为生,便要经历死的残酷事实。为死去的灵魂找个依靠,便是那时人们发明“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的意义所在。

甘肃此地藏了16件国宝,其中1件比兵马俑还珍贵,禁止出国展览

冯骥才先生

著名作家冯翼才曾说,“一个国家或城市怎么对待博物馆,体现了它的现代文明程度”,从这一方面来说,兰州无疑是一座极具现代精神的城市,因为坐落在兰州的甘肃省博物馆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除了我们说过的马踏飞燕和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这里还有彩绘木博戏俑、鎏金菩萨坐像等珍贵文物,看着这些跨越千年的宝藏,我们才有机会顺着时间的河流慢慢走过,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

那么,除了文中说过的这些文物,你还知道哪些能体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文物呢?

图文源自猫头鹰说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