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養殖技術:要想養殖的田螺產量更高,這些預防措施缺一不可

導讀:在養殖田螺的過程中,大家都知道要想田螺繁殖更多,個頭長得更大,充足的食物供應是必不可少的,至少大部分養殖戶都是這麼認為的。但是一些養殖戶到了收穫田螺時才發現產量明顯不符合實際,相比別人的2000多斤一畝的產量少了很多。為什麼會出現產量的差距那麼大?其實造成產量少太多的原因如果不是由於病害,很可能是以下三大種類天敵引起的。

田螺都有哪三大類天敵?他們都有哪些危害以及如何防治它們?接下來就是今天要為大家詳細講解的主要內容,讓大家在養殖田螺過程中少走彎路減少損失。

田螺養殖技術:要想養殖的田螺產量更高,這些預防措施缺一不可

螞蟥

1.水中類:

田螺在水中有哪些天敵呢?可能不少人一下子會想到專門吃螺螄的青魚,不過那是在野生環境的深水區才有,對於專門養殖田螺的淺水區是不可能有這種大型捕食者的。其實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動物才是田螺最危險的天敵,比如說螞蟥就是其中最常見代表,是最讓人害怕的田螺天敵,為什麼連人也害怕螞蟥?因為螞蟥也會吸人血,在農村生活見過螞蟥的人沒有不被它咬過的。

危害方式:在水中的螞蟥都是靠吸食其它動物的體液生存的,我們可以從它的細小嘴巴看出來,吸食性動物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嘴巴特別小。只要被咬住,直到吸乾田螺的肉體才罷休,可以說是水中的吸血鬼一點不為過。

解決方法:要想徹底消滅水中的螞蟥等天敵危害,我們就要根據他們的生活習性來採取相應的解決辦法。上面也說過了螞蟥在沒有水或者水源乾枯的時候喜歡鑽到淤泥裡面,這時候你就不能採用曬塘的方式殺滅,而且這樣做也很難了對付躲在淤泥裡面的它們。

所以比較可靠的高效的辦法就是趕在投放田螺養殖之前的7天,養殖池的要留平均1公分左右深度的水位,然後投放生石灰每畝50斤,這樣一來經過石灰的發熱和鹼性化,可以徹底殺滅水中的螞蟥等天敵,甚至對其它的有害寄生蟲和病菌也起到殺滅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投放的石灰要均勻。當然,還可以使用油茶餅來殺滅各種害蟲。

田螺養殖技術:要想養殖的田螺產量更高,這些預防措施缺一不可

老鼠

2.陸地類

除了水中的敵害比較嚴重以外,在陸地上面的敵害同樣也不可輕視,而且單個敵害的食量比水中的還大幾十倍以上,不得不防。在陸地上面行走的天敵主要有老鼠,幾乎隨處可見。

危害方式:別看老鼠經常在地上偷偷摸摸的,它還是下水的游泳能手。在農村經常看見老鼠下水捕食,何況養殖池的水位比較淺,關鍵是田螺還特別喜歡在邊上停留,尤其是晚上更多,這樣一來老鼠不用下水就能唾手可得。如果此時的田螺準備產子,損失更大。

解決方法:一般人的防治辦法就是通過投放老鼠藥來殺滅,看似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你要知道老鼠是殺不絕的,防得了一時,你總不能天天守著吧?關鍵是老鼠藥如果處理不當,還會產生二次危害,尤其是下雨時很容易汙染水源。而且毒死的老鼠如果不及時清理,腐爛發臭的味道就有得你品嚐了。

所以最佳的防止老鼠偷吃田螺辦法是在養殖場建立較高的圍牆,這樣的好處還是很多的,既可以避免投放老鼠藥造成二次汙染,還可以把老鼠擋在高牆外面。如果資金不夠,可以採用1米高鐵皮做護欄,在每隔2米的距離立一根柱子或者木樁固定。

不管是圍牆還是鐵皮圍欄,只要根基牢固又足夠高,在遇到發大水時都可以有效防止田螺被沖走。

田螺養殖技術:要想養殖的田螺產量更高,這些預防措施缺一不可

白鶴

3.空中類

對於養殖的田螺來說,來自空中的威脅同樣不可小覷,在農村見得最多的就是那些白鶴或者花鶴,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喜歡在水邊走動捕食各種小魚小蝦,當然也包括養殖的小田螺。為什麼天敵沒有翠鳥呢?應該翠鳥是怕自己的嘴巴插到淤泥裡面動彈不得吧。

危害方式:至於這些鳥類的危害主要體現在挑剔方面,太大或者太小的田螺也不吃。除了自己吃以外,在繁育雛鳥階段的食量會大大增加,尤其是3月份既是鳥類繁殖又是田螺繁殖的階段。

解決方法:由於這些會飛的天敵是野生保護動物,加上近年來的生態改善,數量越來越多。這就給田螺養殖戶帶來了不小的難題,打又不是,趕又趕不過來,怎麼辦呢?除了簡單的加一些人形道具或者氣球鳥類恐嚇以外,還可以使用驅鳥器驅趕,關鍵是這樣的投入成本會更高也麻煩。

對於一些養殖戶來說,採用加防曬網措施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好處是不但可以防鳥,在夏天可以減少陽光照射降低水溫,因為養殖池的水通常比較淺(20公分左右),溫度容易升高,而田螺適合的生長溫度在22~28度之間,太高會造成死亡。還能減少陽光的照射,因為田螺也是怕高強度的陽光的。

田螺養殖技術:要想養殖的田螺產量更高,這些預防措施缺一不可

田螺

綜上所述,養殖的田螺一般是沒有病害的,而且繁殖能力特別強,但是為什麼養殖的產量那麼低呢?這時候你應該想到田螺的天敵都有哪些,以及如何採取預防措施才是保證高產的前提條件。 #扶貧達人在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