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在晚年走错一步,最终导致清朝覆灭,嘉庆帝不应该背黑锅

在皇太极从努尔哈赤手中接过皇位之后,把后金的国号改成了大清,之后吴三桂向清朝投降,清军入关,逐渐掌握了全国。清朝初建时期,国家逐渐做到了让所有人都臣服的地步,后来更是维持了上百年的盛世,这些无一不是体现了清朝皇帝的能力。同时也证明了国家想要永久安康,在选择继位皇帝的方面一定要谨慎,必须集才华、能力与品德于一身。比如康熙之所以能够创造一个盛世,是因为除了他有才干之外,还在于他敢拼敢闯。再说说他选择的继位者雍正,虽说没有经历打江山的艰辛,至少一个盛世江山交到他的手里,他还会继续发展,让国家更强盛。最尴尬的还是嘉庆,祖上把江山交给他,他却并没有维持下去。

乾隆在晚年走错一步,最终导致清朝覆灭,嘉庆帝不应该背黑锅

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我们几乎找不到关于嘉庆的任何不好,别的朝代之所以不断倒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皇帝昏庸以及暴政,又或者过于沉迷女色。但是这些缺点嘉庆帝身上都没有,就连有关于他的风流韵事,史上也甚少提及。可是就是这么一位品行端正,如此勤勉的皇帝,却成为了最平庸之帝,平庸到就像普通人一样,既没有缺点,也没有优势。嘉庆自从接任皇位之后,可以说完全没有立过功劳,“平庸”已经算是对他最中肯的总结了。

乾隆在晚年走错一步,最终导致清朝覆灭,嘉庆帝不应该背黑锅

乾隆并非没有选择权,为什么却把祖辈传下来的盛世,交到并不十分突出的儿子手里呢?如果按照清朝祖训,永琰基本达不到继承标准,更加没有继承资格。说来也是命运使然,其实在最初,永琰还真没在乾隆的考虑内,而是在选择太子的时候出了太多意外,他最初所看重的永琏意外早世,就连其他很多皇子也相继离世。在这些皇子都去世之后,乾隆已经没有多少选择了,既然祖训已经被打破,也就只能在仅存的皇子当中作出选择了。不过永琰也还有对手,这个对手就是永瑆,他的性格更加利落果断,学识同样不低,可以说比永琰更加适合做皇帝。

乾隆在晚年走错一步,最终导致清朝覆灭,嘉庆帝不应该背黑锅

在乾隆逐渐老去之后,清朝的总体实力已经逐渐出现败落的的兆头了,按理来说,乾隆在选太子的时候,应该更加选择像永瑆这种,果断又敢于创新的人才接班才对,这样才能使王朝继续繁盛下去。但是乾隆却反而选择了做事只知道中规中矩,完全不会寻找更大出路的永琰,这又是为何呢?想来极有可能是乾隆的自傲心理作怪,他对自己的治国方针向来非常满意,觉得他所选择的继承人,一定要按照他的方法去治理国家,这样才能使自己守了一辈子的江山继续昌盛下去。永琰在这一方面刚好符合他的要求,所以对他来说,永琰才是最完美的继承者。朝中大臣个个眼睛贼亮,他们早就从皇帝对皇子们的态度当中,看出了永琰的继位希望最大。为了讨皇帝欢心,一个个在皇帝面前对永琰赞誉有加。

乾隆在晚年走错一步,最终导致清朝覆灭,嘉庆帝不应该背黑锅

乾隆虽然承诺过自己在位时间不超过他爷爷,可是在晚年之后,却逐渐违背了承诺,把权力当做生命。哪怕继承者是自己的儿子,在他眼里同样没有他手里的权利重要,想要在仅剩的时间继续挥斥方遒。他非常明白生命的有限性,如果想要继续保持地位,就只能选择向来遵守父命的永琰。在永琰上位之后,已经成了太上皇的乾隆继续掌握朝政,连玉玺也舍不得交给皇帝。嘉庆倒是成了二把手,当上了傀儡。

乾隆在晚年走错一步,最终导致清朝覆灭,嘉庆帝不应该背黑锅

实际上永琰也并非朽木,他在文化理论方面也非常充足,同时也经过了诸多考验才当上皇帝,虽说不够出色,但至少也算合格。如果他接下的江山如同雍正所接下的那么繁盛,想毕他也不会成为最平庸的掌权人,可是嘉庆在继位的时候,国家已经开始衰败了。此时国家更加需要一个敢于杀伐的皇帝,才能扭转乾坤,他在这方面远远不够。虽然他在刚上位的时候,也曾暗自发誓要有一番作为,可是他却始终无法突破性格缺陷,一味的墨守成规,连基本的守业都没做到。他在上位之后确实做了很多调整,多少推迟了清朝衰败的时间,可是也只是推迟一点点而已,最终同样无法阻止国力衰退。

乾隆在晚年走错一步,最终导致清朝覆灭,嘉庆帝不应该背黑锅

乾隆将来自傲,不肯承认自己决策错误,就算已经把祖上的基业败光了,也不愿意承认他的政策不对,反而觉得自己留给后代的江山一片繁荣。也正是因为乾隆的错误观念,选错了继承人,所以才导致江山进一步衰退。

整篇图文由子浩实验室团队制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