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研發雙離合?採購愛信6AT才8千,國產車企:你不懂

文丨冰島不加糖

一臺雙離合,一臺6AT,你會怎麼選?

很多人對雙離合變速箱有牴觸,更傾向於穩定可靠的6AT變速箱,尤其是自帶光環的愛信6AT。

但在大眾汽車的“引領”下,雙離合已經成為國內裝機量最多的變速箱種類,長城、吉利、比亞迪、榮威都研發了自己的雙離合變速箱。

為何研發雙離合?採購愛信6AT才8千,國產車企:你不懂

明知雙離合變速箱口碑不好,卻偏往虎山行?而口碑好到爆的愛信6AT採購成本才8000元甚至更低,為何大部分國產汽車不省心省力的直接買,反而要自己研發?

車企牴觸心理

我是一家造車廠,若買愛信的變速箱,而愛信的最大股東是豐田汽車,豈不是助競爭對手的威風?只要實力允許我當然自己研發,繞不過AT的專利,就搞雙離合唄。

不受供應商限制

舉個例子,傳祺GS8上市初期供不應求,消費者提車往往要等幾個月,原因就是傳祺GS8採購了愛信6AT,愛信無法提供充足的貨源。還有哈弗H8多次“跳票”,也是和採埃孚8AT沒談攏。

但如果車企有自己的變速箱,就能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核心部件不被供應商“遏喉”。

為何研發雙離合?採購愛信6AT才8千,國產車企:你不懂

同步開發,提升匹配度

何為同步開發?即開發一臺車型時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部件一起開發調試,可以提升整車各部件的匹配度,從而提升機械素質和可靠性。

發動機和變速箱的軟件匹配是難題,若採購愛信6AT,未必能和自己的發動機匹配到最佳效果,所以搭載愛信6AT的傳祺汽車駕駛感受也一般。

而反觀長城自主研發的7DCT變速箱,和自家的2.0T發動機匹配調試後,動態感受優秀。

為何研發雙離合?採購愛信6AT才8千,國產車企:你不懂

降低整車成本

研發一臺變速箱花費不小,可一旦有了成果,研發費用以及生產成本都會逐漸被平攤,產量越高成本被平攤越低。

而採購愛信變速箱,不會因為採購量大而降價,產生“依賴性”後反而有可能被愛信加價。因此廠家自主研發變速箱也是為了降低整車成本。

為何研發雙離合?採購愛信6AT才8千,國產車企:你不懂

其實有能力自主研發變速箱的廠家,通常是不願意外採的,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大眾明知早期的DSG雙離合會有故障卻還堅持研發使用,這是權衡利弊後的結構。通用早期的變速箱“一塌糊塗”,最終也堅持研發了9AT變速箱。寶馬為何使用採埃孚8AT,是因為寶馬的最大股東匡特家族同樣是採埃孚的股東,屬於“親戚”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