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鬆柔、鬆沉、鬆隨、鬆放”四大境界

太極的最高境界,應做到“鬆柔、松沉、松隨、鬆放”四步功法,現分述如下:

一、鬆柔

“鬆柔”是太極拳功法中的要求,是對自身而言,是在運動時使身體進入鬆柔狀態。要想做到柔,首先要做到身體的放鬆,松是指肌肉的鬆開,而肌肉的放鬆又必須首先依賴於精神情緒上的放鬆,使精神情緒配合肢體進入鬆柔狀態,而不是鬆懈,一點力也不用。身體做到鬆柔可避免僵滯現象出現。

從太極拳的走架來看鬆柔,要求在運動時做到動作似行雲流水,舒緩飄逸,輕柔圓活,連綿不斷,這樣不但可以使演練者身心合一,融於天地,融於自然,達到物我兩忘、物我一體的境界,同時也使觀看者受到自然之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真所謂“形美感目,神美感心”,這是其它拳種無法比擬的內修特徵。

太極拳的“鬆柔、松沉、松隨、鬆放”四大境界

太極拳的“鬆柔”無處不在,心靈脩煉的仁、義、善是柔,行功時的松、穩、慢、勻、連綿不斷是柔;擊技中的“舍已從人、沾連粘隨、不丟不頂、隨曲就伸”也是柔。鬆柔做到身上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下一定的功夫。

過去,老前輩常講“有心求柔,無意成剛”,可見,要想求得柔需用心去求。求剛比求柔容易得多,正如現時推手比賽中,多是因對方之力過大、過剛,而已因不能放鬆柔化,形成內滯外僵,造成相互抗力,比力,大多是力大者勝,力小者敗。如果能做到不卑不亢,徹底松靜,使對方之力無處著落,柔之妙法得心應手,方能由背轉順,反敗為勝,即可體現出鬆柔的重要,顯示拳論中所講的“以柔克剛,借力打力”之奧妙。

太極拳的“鬆柔、松沉、松隨、鬆放”四大境界

鬆柔在擊技中包涵走化、蓄勁、和粘依。拳論中講“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這裡的“走”的意思就是走化,是避其銳氣。如對方用剛勁進攻時,自己可用弧形動作予以接引,用腰腿的旋轉運動隨接隨轉,將對方的著力點引離自己的重心,消解對方的來勢,這即是以柔克剛。光有走化只能是被動的應付,只有在走化的同時配合粘依,才能變被動為主動,達到 “我順人背謂之粘”。拳論中“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從根本上指出了走化與粘依的關係,這就是互依互存,相輔相生,即陰陽互濟。

走化和粘依都是利用柔來實現的,雖然可以達到我順人背,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但是還沒有給對方以打擊,只有將柔轉化為剛,達到以柔濟剛發放出來,才能表現出柔在技擊中的威力。從這一方面看,柔又是一種涵蓄,必須與松沉、松隨、鬆放相配合,將柔涵蓄到一定程度,隨著蓄勁的增加,最終由量變到質變,才可積柔成剛。正如武禹襄《打手要言》中所講的“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

太極拳的“鬆柔、松沉、松隨、鬆放”四大境界

二、松沉

“松沉”是太極拳術重要的功法,是過去不外傳之絕秘,是在完成身體鬆柔的基礎上,使體內意氣與肢體動作的配合,完成體內意氣圈的形成,達到內外相合之要求。松沉的達到首先應做到太極的身法含胸拔背、松肩、沉肘,特別要注重氣沉丹田和尾閭中正之身法,這是完成松沉的關鍵。松沉注重於體內,體內的活動是以神意氣來完成的。所以,首先要做到氣沉丹田之身法,丹田是穩定重心之源,是存養內氣之所在,通過不斷地練功存養丹田之氣使下腹充實,達到壯實命門培養中和之氣的目的,使中和之氣壯旺,打通任督二脈,使腰隙內勁大增,對養生與技擊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尾閭中正身法則是完成松沉的根源,是完成身體上下的組合,使意氣上下通達,通過任督二脈,促進體內中和之氣及意氣圈的形成。具體的做法是在完成含胸、拔背、松肩、沉肘等身法的同時,使氣沉于丹田,腰胯放鬆,尾閭前送,小腹上翻,意託丹田,命門後撐,使襠吊起,這時即可感到意氣隨著身法的完成,向下直達腳底湧泉穴,能使意氣松沉得下,下盤才能穩定,上身才能靈活,兩腳才能生根,發放時利用地面的反彈力,使意氣由下向上直達作用點,這即是體內意氣圈的形成。

因太極拳要求無論內與外,運動時都要求圓活。古時,老前輩叫做“劃圈”,又因太極拳是按古代太極拳之理,源以地球、月亮、太陽公轉與自轉的自然規律,順乎天地自然之法,根據天地陰陽之道而形成,由無圈(無極)到有圈(太極)而生陰陽。太極拳中的圈是身體行功中,九曲珠(兩肘、兩肩、一腰、兩胯、兩膝)同時運動形成的大圈、小圈、平圈,立圈、斜圈、順轉圈與逆轉圈等構成了太極拳的基礎功法。故武式太極拳要求在行功中周身內外,各肢節無不是圈的運動所構成)。所以,武式太極拳強調做到內外相合,即是先求四肢九曲珠圈的形成,再配合體內的意氣與肢體的協調,使松沉與發放在呼與吸的帶動下,完成身體內外圈的協調運作,在呼吸的配合上,在太極拳中“吸”為合,為化,為吸,為沉,為蓄;“呼”為開,為放。李亦畲論中講“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擎得人起,呼則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運氣,非以力使氣也”。由此可見,松沉功法的做到與身體內外圈的協調密切相關,不管過去與現在都是拳中不談之秘,知道的人不多,能做到身上者太少了。有的練了一輩子拳不知道什麼是松沉,什麼是懂勁。可見沒有正確的傳授和勤學苦練的精神,是很難進入太極之門庭的。

太極拳的“鬆柔、松沉、松隨、鬆放”四大境界

三、松隨

松隨是在鬆柔、松沉的墓礎上,進而與對方摸勁的一種功法,是進入推手時自身對鬆柔、松沉、松隨的體驗。柔、沉、隨都是在松的前提下來完成的,拳論中講的“不丟不頂、捨己從人、沾連粘隨、隨曲就伸、引進落空、人剛我柔渭之走”等,都離不開松隨的配合。松隨是在交手時自身的一面,因太極拳在擊技上要求做到以弱勝強,以柔克剛,借力打人,所以說這是太極拳的擊技核心,是在柔和靜的主導下進行的,是道家“反者道之動”的方法論在太極拳擊技上的具體運用。

在擊技中松隨是一種手段,其目的即是為了克剛。松隨是有一定限度的,應在“隨”過程中產生粘依,才可以使對方在得力的進攻中變為被動,使身體在平衡的狀態下變為不平衡,這樣才能有進擊對方的機會。如在兩人交手中,對方用陽來,我必須用陰走,對方用陰走,我必以陽隨,這即是松隨中的不丟不頂、舍已從人、沾連粘隨的體現。可是,這隻有松隨的一面,無法達到使對方失控落空、拔根之效果,必須在松隨的過程中配合粘依,才能達到陰陽相濟。這是進入懂勁的關鍵,正如拳論中講“走即是粘,粘即是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在走與粘的變化中,走化為粘依創造條件,粘依為走化達到效果。兩者缺一不可。要逐漸達到粘走合一,只陰不陽起不到粘依的效果,達不到我順人背、得機得勢; 只陽不陰達不到從人走化、以柔克剛。

習太極拳應力求鬆柔、圓活、周身往復以神意氣為本,外操柔軟,內含堅剛。運動之功先去掉抽力,化硬為柔,然後積柔成剛,通過千錘百煉的功夫,自然能達到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松隨者為從人,粘依者為制人,交手時能做到鬆柔、松沉、松隨配合粘依,才能使身體自然順隨、下盤穩固、身體靈活無滯,才可省力、借力,達到引進落空、借力打人之奧妙。

太極拳的“鬆柔、松沉、松隨、鬆放”四大境界

四、鬆放

鬆放是完成鬆柔、松沉、松隨後得到的最佳效果。太極拳擊技的特點,概括起來不外乎“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慢打快,以小力勝大力”等,而這一切皆是在鬆柔、松沉、松隨的主導下進行的,這皆是道家“反者道之動”思想的具體應用。因事物的運動和發展,都有著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的規律,太極拳把這一辯證真理應用於擊技實踐的戰略之中,是對武術理論的一大貢獻。

太極拳是根據陰陽學說和五行、八卦演變之法,結合人體內外運行規律,形成剛柔相濟,動靜相間的健身、防衛的獨特拳種,陰陽之變化在拳術運動中無時不有,處處從矛盾的對立到統一,達到陰陽平衡之效果,其內涵極為豐富,能由認識矛盾來解決矛盾,這便是太極拳的深奧所在。松與放在拳術中也是矛盾對立的統一,在擊技上,松是完成發力的前提,不是懈,是意識指導下的松,而不是無意識的松,無意識的松即為懈,太極拳要求做到體松而意緊,意緊是行功中內勁的修煉。放是內勁的形成,太極拳內勁是從鬆柔中練出來的,所謂內勁,即是以意念為引導及肌體的調和所產生的功力。功力是由松與緊的矛盾對立到統一而產生的。所以在發放時,必須周身放鬆,才能實現賴體的緊,只有當身體的肌肉與體內的意氣同時協調起來時,才能真正發揮出人體的巨大能量,如精神緊張,必然導致肌肉僵緊不能放鬆,動作就會反應遲緩,也無法與體內意氣相配,這樣肌肉就不能鬆柔、富有彈性,就不會產生快速強大的爆發力,就有礙技術動作的發揮而且給心臟造成壓力,不利於生理健康。所以,要正確的進行太極拳訓練,訓練得法能調節機能,平衡陰陽,養先天之元氣,補後天之不足,使人體精力充沛,身體強壯,更主要的是使身體從僵滯中解脫出來,使各部肢節放鬆,去掉肢節的局部動作,達到周身一家、渾圓一體、一切服從於整體。

太極拳的“鬆柔、松沉、松隨、鬆放”四大境界

松在擊技中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更好地完成緊。緊不是僵,是在發力的一剎那,神氣調動周身的運動,配合鬆柔、松沉、松隨功法,利用地面的反彈力及丹田之高壓所產生的爆發力,可達到意想不到的擊技效果。松與放 (緊)是精神意念的發揮,能形成身體的良性循環,對人的肌肉有積極的調和作用,既能養生、保健祛病,又能使周身均整協調、發揮良能、防身自衛。所以說,松與緊是拳學的中樞,就看自己怎麼樣去訓練和認識了,認識對了,即可登堂人室,認識錯了就是終生無望。正如太極拳論最後講“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辯焉,是為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