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选择一线城市的房产价值投资呢?

俞达


这个问题问的不错!因为在目前和未来的一段周期里,任何地方的房产都是不具备炒作价值的,但是对于投资来说,我认为未来可能只有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值得布局,而其他的二三四五线的投资价值偏低风险非常巨大。

一、目前中国房地产的市值过大,杠杆比例过高,不适宜再度全面上涨。

第一,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发达城市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5762元/月的平均成绩,已经不低了,但是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人均的收入还是远远落后的。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许多地方的房价其实已经赶超部分发达国家,甚至有驱赶的趋势。房价的收入比明显处于高位,不合理,不正常。

这就导致了国家会对房地产造成进一步的跳空,从而使得大量的资金外流。

第二、中国房产总市值65万亿美元,大约450万亿人民币,已超过美国+欧盟+日本总和,后者只有60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还是我们国有资产总和66.5万亿人民币的7倍。

并且在这样的高市值房价下,我们的贷款比重也是非常高的。

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4.1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增速比上年末的20.9%末低0.6个百分点,尽管如此,相较2017年四季度绝对值仍环比增加1.9万亿元,创出纪录新高。

而到了2018年年末,34万亿的贷款数值就变成了38万亿,接近40万亿。

要知道的是,日本的房地产崩溃,美国的金融次贷危机都是由于房产占比过重而引起的,并且高杠杆是爆发金融危机的重要源头之一。所以对于这些经历过金融危机破坏,房产吸金严重的国家来说,他们对于房地产的跳空和占比是有着严格要求的。

而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值已经达到了一个白热化的状态,再次发展下去往往会造成巨大的隐患。所以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几乎不可能看到房地产暴涨的局面出现了,这也是不被允许的。

二、人口流入,人均薪资,以及改善需求等都是支撑未来房价上涨的动力。

第一,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入出现稳定的增长,而二三四五线则是出现了严重的持续流出。

人口红利是促使房价上涨的最大的动力。从总体看,20-50岁人口于2013年见顶、需求峰值已过,存量住房套户比近1.1和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快构建,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告别高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周期。

目前大部分的人口流入还是集中在一线,新一线和强二线,所以部分三四五线的疯狂,我们需要理智看待!一旦未来房价的炒作热情退去,那么势必就要靠着人口的需求来支撑房价,那么对于没有人口红利支撑的城市,房价自然难以持续上涨。

第二,城市里的人均资产实力也支撑着房价上涨的动力!

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8胡润财富报告》。报告显示,大中华区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达到201万户。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达到13.3万户。其中,北京、上海和香港是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最集聚的三个城市,合计达到77.7万户,占全部的38.4%。

根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我国户均人口为3.02人。那么大中华区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201万户的总人口约为60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约为4%。

也就是说,对于这些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来说,高净值家庭的占比是非常高,而对于这些高净值家庭的人群来说,房产市值的配比高达了平均33%以上。意味着无论曾经、现在、还是将来,成为高净值家庭后的重要选择就是买入一些优质的房产作为刚需或者投资,这也支撑着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房产投资价值和供需要求。

第三,改善型需求刺激着一线和新一线的房价上涨!

目前买房的主力军为80后和90后,而且调查表示,大部分年轻买房者都更愿意在有发展机会,甚至是自己目前工作的地方进行购房。

而对于回老家购房和在工作附近购房的占比则相对较小。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对于一线和新一线这样的城市来看,其实发展的空间更大,机会更多。再加上一线和新一线的配套非常多,导致了出行方便,消费方便,医疗学习都非常便捷。

所以在习惯了这样高质量的生活下,大家更愿意花更多的钱,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质量,在更好的城市里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

那么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其实就是支撑着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置换,改善的支撑力,促使房价温和上涨。而对于三四五线来说,则是供大于求的局面。

三 、房产融资效果减弱,风险加大,阻碍了金融市场的融资占比。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几年里,中国房地产的吸金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大量的资产和贷款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往房地产市场里流入,造成了一种房产兴旺的景象。

但是相反的,对于金融资本市场来看,直接融资的效果确实非常低下的,仅有不到15%左右,远比其他发达国家低得多。

可见国内城市家庭而言,对房产投资依赖度处于非常高的状态,疏忽金融资产的投资力度,导致房产投资与金融资产投资失衡状态。

这种不健康,不完善的配比外来势必会改变,那么政策自然会加大引流进入金融市场,而不是再次扩张房地产市场的吸金趋势。


另一方面,房地产炒作的过盛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其他国家可以走出一个完整的长牛循环,而我们则是无法进行良性循环。

就好比美国市场:

→股市大涨,资金进入消费市场;

→政府刺激消费,鼓励群众消费;

→导致企业营收增加;

→企业营收增加了直接反应经济数据向好;

→经济和企业数据都好了,那么上市公司的就有钱赚;

→赚钱了,上市公司的业绩报表亮眼;

→上市公司业绩增幅亮眼了,那么就会直接体现在股价上,导致股价不断走高;

→股价不断走高了,股市长牛就能保持,赚钱效应就持续;

→股市大涨给予了美国投资者更多的财富;

→有了财富美国投资者就更愿意去消费;

→最后回到刺激消费的源头,进行优质的循环。

而国内的市场则是:

→股市牛市大涨,导致投资者纷纷盈利;

→大量投资者从股市获利止盈,进入房地产领域;

→刺激房价上涨;

→市场流动性缺失;

→实体经济数据下滑;

→上市公司业绩降低;

→股市走熊,股价下跌;

→房地产调控,资金流动性受阻;

→股市没有活水进入,熊市周期拉长。

最后我们发现,别人可以优良的循环,而我们却无法做到循环。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别人走了10年的牛市行情,我们却走了10年的房地产牛市行情,股市则是熊长牛短。

因为一轮大级别的牛市过后,其实没有持续的资金进入,再加上房产过热以后肯定会面临调控,那么资金的活水循环也就消失,流动性也就变差,股市的熊市周期也就拉长,直至未来有新的活水产生。

综合来看,以目前房地产的市值和政策的引导来看,都是抑制“房价过度炒作”,并且是扩容金融市场融资、发展效果的趋势。

所以说,现在还想要炒房,那是愚蠢的。而作为投资来说,只有一线、新一线的房产还具备投资的价值。因为他们有着人口红利,资金实力,改善需求,甚至是物以稀为贵,需求大于供给等因素的支撑。拉长周期来看,会呈现一个温和上涨的趋势。



琅琊榜首张大仙


  尽管房价飞速上涨,但不少投资者却充满担忧:虚高的房价容易造成虚假的市场繁荣,一旦资产泡沫破灭,未来十年最不值钱的或许就是今天引以为傲的房子。

  但至少在目前,仍有很多人坚信不动产价格还会年复一年节节攀升,他们依旧到处寻找能赚钱的房子。

  而在房地产市场遭遇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波谲云诡,未来中国最值钱的房子在哪里?一线、二线,还是三线城市,抑或都不是?

  大多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房子,或掩映在山水之间(湖景别墅),或深藏于闹市之中(中心地段),或扼交通要道……

  跟着规划走

  由于传统文化对住所的重视,大多数中国百姓对房子的渴望都十分强烈。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中国人对住房的需求在丈母娘、未来孩儿他娘的催促下步步高升。

  于是,有经济头脑的部分人看到了赚钱的机遇,纷纷进入房地产市场,在这个市场一夜暴富的传说在人们之间流传。在巨大的财富示范效应下,各路人马携重金涌入楼市。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很不发达,投资者可选的投资品种极为有限。刚刚富裕起来的国人,看着手中的闲钱,环顾四周,似乎只有房子才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你可以看到温州炒房团、山西炒楼团裹挟着大量人民币,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席卷每一个新开楼盘的售楼处。

  投资者成了这个市场的幽灵。一些有多年炒房经验的专业投资客会告诉你,投资楼市的不二法门就是“跟着规划走”,而不是盲目地“跟着感觉走”。无论是一线大城市,还是最近才热乎起来的二三线城市,在投资者眼中,炒房的规律万变不离其宗。

  事实上,这证明了投资客最精辟的判断。大凡某处城市规划出台,哪怕现在还是寸草不生的荒地,未来的地段、交通、区位、环境都成为助长房价向上的理由。

  而这些都是幽灵的魔法,屡试不爽。

  但正是因为这些幽灵,我们逐渐失去了对价值地产的判断,迷失了方向。在投资者头脑中,有足够的理想相信,因为有13亿中国人的住房需求,以房子为代表的不动产价格会年复一年的永远往上涨,这也是他们对投资房地产乐此不疲的精神所在。

  但值得警惕的是,这13亿人口潜在需求并非都是有效需求,有需求不一定有支付能力,而有支付能力却不一定能购买。

  梯度转移

  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市场可以维持永久的繁荣,在房地产投资繁荣衰退之前,首先遭遇的必是各级政府相应的紧缩调控政策。

  而一线城市限购、限贷政策促使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者纷纷将目光转向了尚待发展的二三线城市,这就形成了一个房地产市场梯度转移的现象。

  大多数投资者直观地认为,在没有调控政策的二三线城市房价会迅速蹿升,是值得投资的。

  但他们似乎只看到了表面现象,真正让房子升值的是它的价值稀缺性,这一稀缺性并不是房屋所属的私人资源,而是房子下面的土地。因此,无论是在一线大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真正值钱的房子还是那些地段好的房子。

  但同时,那些认为可以在二三线城市复制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走势的想法也是非常危险的。一线城市的购买力远远大于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有效需求仍然不足。更何况,限购政策范围扩大、人口红利消退、保障房的挤出效应所带来的商品房需求减少,也在不断稀释着二三线城市的房屋价值。

  但眼下,那些因城市规划发展,有政策效应带动的二三线城市,房价增长迅猛,从投资的角度看,增长性较强的城市投资价值仍然可观。


柚子爱画画


在国家严厉调控之下,在政府一再声明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之下,再想2016年的全国普涨以不可能,但在分城施策的政策之下,有价值的城市还是有上涨的基础的。而那些城市才有上涨的机会呢?第一,人口持续流入,二经济活力强,三国家重要节点城市,最符合这几点的一定是一线城市,所以,一线城市在不远的将来是最具有上涨潜力的,一定是价值投资的首选。





感恩的心89273


  据相关报道显示,一线城市确实比其他城市更具有投资价值。  三大城市圈楼市火热主要因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价值拉动,一线城市的就业、医疗、文化、科技、金融等领域均遥遥领先并不断创新,吸引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聚集,而房价过高时会有部分刚需外溢。一线城市本身由于限购政策的存在,以首置刚需和改善型刚需为主,投资比重较小。而环一线城市的三四线城市投资比例极重,泡沫极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