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雛鴨的成活率?

一樹繁華


對於30日齡以內的鴨統稱為雛鴨。由於雛鴨的抗病能力不高,因此,極易造成死亡。那麼,怎樣做才能提高雛鴨的成活率呢?下面,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一、鴨籠

無論是採用單層鴨籠,或是採用雙層直立以及階梯式鴨籠均可。一般情況下,多為籠架式或吊掛式鴨籠。在鴨籠的佈局中,最好兩邊各1排,中間放兩排,當中留通道的佈局。鴨籠的四周最好用竹木做成,具體規格為:每隻鴨籠長2米、寬0.8--1米、高20--25 釐米,其底板用竹片或鐵絲網製成,網眼以順利地通過糞便為準。

二、選雛

應該選擇體態勻稱,性情活潑,眼大有神,叫聲清晰,絨毛整潔且富有光澤的壯雛進行籠養。因為,壯雛是提高雛鴨成活率的關鍵事項之一。

三、飼養密度

原則上每群雛鴨應以500只為宜。7日齡以內的雛鴨,每平方米鴨籠飼養65只左右;15日齡的雛鴨每平方米鴨籠飼養40--45只;15日齡後的雛鴨每平方米鴨籠飼養15--18只。

四、適溫

剛出殼的雛鴨,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比較差。所以,要人工營造一個溫暖的生活環境。依據經驗:雛鴨對籠舍溫度的要求是: 1--2日齡需要的溫度為30-29℃;3--7日齡需要的溫度為29-24℃; 8--14日齡需要的溫度為24--19℃;15--21日齡需要的溫度為19--17℃, 21日齡後即可適應常溫。一般情況下,每天溫差不能超過4℃,最低溫度不能低於15℃。

五、空氣

籠舍內的空氣一定要新鮮。最好在窗戶上安裝排風設備,以利於空氣流通。但要防止賊風直接吹及鴨體。

六、光照

適度的光照,便於雛鴨採食、飲水、活動,還可促進雛鴨的生長。在每個育雛間應安裝1個10瓦的燈泡,在最初的3天採用全日光照;以後每週可減少光照2--3小時,到4周齡後可採用自然光照。

七、開食

當雛鴨聽到響聲即會站起來,並且頭頸伸長時,即可開食。應先給喂冷開水,然後喂料。首次飲水時應配入少量的高錳酸鉀,濃度以水色變紅、手伸入水中能看清指紋為度,以促其排出胎糞。飲水後用煮得半生半熟、不軟不硬的米飯,經清水浸泡,除去粘性,瀝水後拌入1.5%--2%的白糖,放在食槽內讓鴨自食。當天每隔1.5--2 小時飲水、餵食各1次,並且,每次只喂八九成飽,以防雛鴨脹嗉。

八、飼餵

開食後的第2至第4天,每天飲水餵食各5--6次;第5--15天,每天飲水、餵食4--5次;15天后,每天飲喂3--4次即可。飼料仍用半生半熟的米飯,但從第4天起可以不加白糖,改加配合飼料。配合飼料的配方為:玉米46%、碎米10%、小麥5%、米糠5%、胡豆(炒)10%、豌豆(炒)10%、魚粉6%、蠶蛹4%、骨粉3%、石膏1%。從第4--10天開始,青飼料可佔日糧的20%;10天后青飼料佔日糧的30%--40%,單喂、混喂均可。

九、放水

雛鴨在2--5日齡時即可用漏篩裝雛放入水中5--7分鐘。應該先溼腳,再徐徐下沉,讓其游泳、嬉戲、鑽水、洗絨。以後每天定時放水。7天前每天放水2--3次,每次10--15分鐘;7天后,可在每次喂料後放入8--10釐米深的淺水中,每次15--20分鐘;15天后,水深增至15--20釐米,每次放水20--30分鐘。

十、防病

雛鴨15目齡時用鴨瘟弱毒疫苗100倍稀釋液,每隻肌注0.5毫升;20日齡鴨每隻胸肌注射禽出敗氫氧化鋁菌苗2毫升。籠養要特別注意防治軟腳病,一旦發現,應適當驅趕走動,並用縫衣針扎鴨腳上的小紅筋(不能扎粗筋),即可治癒。平時用磺胺二甲嘧啶或磺胺塞唑按0.5%--1%的比例拌料連喂3--5天,停10天后再喂,可預防雛鴨球蟲和鴨痢病。

以上介紹的就是提高雛鴨成活率的方法,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綜上所述,雛鴨要想提高成活率,必須精細化管理。一般情況下,只要按照以上介紹的方法去做,就能夠使雛鴨的成活率達到98%。


老胡說三農


要想提高雛鴨的成活率掌控好以下幾點:溫度,溼度,環境,飲食餵養的密度

供給適宜的環境溫度。不論採取何種升溫保溫方法,要給小鴨育雛室提供下列溫度:1~5日齡,28~27℃;6~10日齡,26~25℃;

  造就適宜的溼度環境。溼度對小鴨的生長同樣重要,日齡不同,小鴨對溼度的要求不同,1~10日齡,溼度為60%~65%;11~28日齡,溼度為60%~70%。

  掌握適宜密度。1~5日齡,飼養35只/m2;6~10日齡,飼養30只/m2

  圈舍(育雛室)要求。圈內要求保持清潔、乾燥、衛生、通風、透光,一般控制在人進鴨舍不覺得悶,沒有刺鼻的氣味為宜。

  飲水。小鴨出殼6~12h可供第1次飲水,以後應隨時供給清潔的飲水。飲水用具最好用小型飲水器,水深不超過3cm。1kg水中加入1g複合維生素,還可根據需要適當添加預防疾病的藥物。

  開食和飼餵次數。出殼後24h可開食,飼料要細碎、潮溼,便於消化。每2~3h飼餵1次,每次喂7成飽,做到少給勤添。12日齡後每天喂5~6次,還可在飼料中適當添加青、粗飼料。 以上說的這些還需要自己多去觀察,多去研究,多去摸索在飼養過程中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在裡面所以還需要個人親自去實踐,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經驗,加油吧。相信你的未來會更好!




7998314


1.養殖前,鴨舍先用20%石灰水進行一次全面的消毒,每個星期都應消毒1次。

2.鴨社溫度儘量控制在25-30℃,避免溫度過低。

3.小鴨出殼後及時飲到水,水中加入少量葡萄糖補充營養,增強雛鴨抵抗力。

4.雛鴨在開食前,將小鴨放入盛有1釐米深的水盆中游玩3分鐘左右。

5.出殼後的小鴨,3-5天保持全天光照,保證雛鴨能充分的進行採食和飲水,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可起到殺菌的作用。

6.雛鴨2-4日齡時,應及時注射鴨病毒性肝炎疫苗,20日齡左右注射鴨瘟疫苗,預防疫病的發生。

7.開食的最初幾天,應採用少喂多餐制,每日6-8次。

8.可在雛鴨飲水或飼料中加入少量敵菌淨或土黴素,攪拌均勻,防止腸道疾病的發生。




壽州園藝科技有限公司


鄒鴨的成活率跟環境與溫度氣候都有關係,要想成活率高預防是關鍵。常見問題解析如下:

1、苗弱:種鴨感染疾病或孵化室感染是導致苗弱的主要原因。另外種鴨缺乏營養也會導致苗弱。常見病源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葡萄球菌、鴨疫裡默氏桿菌、流感病毒等。此類弱苗表現為:腿部發暗,腹部鼓脹發硬,黑臍,氣囊炎,腸胃空虛,卵黃吸收不良等。

2、苗小:種鴨開產前期的種蛋,蛋重小,孵化出的鴨苗體重小,生活力弱,前三天死亡率高。

3、飼養管理水平低。主要是由於育雛溫度低、不均衡,密度大,聚堆、擠壓,缺水等原因導致的。

a冷應激導致。死亡雛鴨皮膚皺縮,弱小,腸道後部,尤其盲腸中有水氣(腸道和盲腸內物質成水狀和氣態)。

b熱應激導致。俗稱“出汗”“悶鴨”。死亡雛鴨羽毛溼亂,嗉囊和腸道上部有水氣;糞便較稀且出現粘肛現象。

c煤氣中毒。雛鴨大片均衡死亡,死鴨群中間或精神不振、頻死活鴨。




俗人行走鄉村


雛鴨是指出殼至30日齡的小鴨,養殖健康和發育良好的小鴨是決定養鴨成功和效益與否的關鍵,現在將一些經驗介紹給廣大養殖朋友們。

一、選優和去劣。

選擇在同一時間出殼、絨毛整齊、毛色正常、大小均勻、眼大有神、動作活潑、臍帶癒合良好、身體呈蛋形、體態飽滿、尾端不下垂的強壯的雛鴨。凡是腹部較大、臍帶癒合不良、絨毛不均勻、身體畸形、精神虛弱、虛弱無力的絕對不能要。

二、“潮水”和“開食”

1.潮水。在將食物稱為“潮水”之前,雛鴨在開食前首次下水活動和飲水俗稱“潮水”,潮水可以促進雛鴨的新陳代謝,刺激食慾,提高生命力。通常在小鴨絨毛晾乾後可以走路並且進行覓食行為(炮擊後24至36小時)。在早春氣候寒冷,可以在室內水盆中盛放1釐米深的水。向水中加入0.02%的土黴素,將小鴨放入水中嬉水3至5分鐘,以熟悉水性和飲用一些土黴素水。以利於排出胎糞,預防腸胃疾病。

天氣暖和時,可以使用鴨筐將鴨子挑到清水池邊。將鴨筐輕輕浸入水面,以水淹到鴨腳背為準。不要讓腹部絨毛溼透,讓它進行喝水、排便、嬉水3到5分鐘,然後抬起水面,將其放在乾草上,並理幹絨毛。天氣炎熱,小鴨的數量太多。來不及潮水時,可人工將土黴素水噴在鴨身上,讓它們互相吮吸絨毛上的水珠。無論是在盆內或池塘潮水,都要避免浸溼絨毛。噴水時,也不要將絨毛噴得太溼,以形成水滴而不掉落為最好,以防止感冒甚至死亡。

2.開食。小鴨的第一次餵食被稱為“開食”。一般來說,當小鴨子在潮水2到3小時後開始尋找食物時,就可以開食了。開食的飼料大多是煮熟的米飯或碎米,也可以用壓碎的玉米、碎大麥、碎小麥等。將其煮熟後,用清水沖洗,要求不生、不硬、不爛、不燙、不粘。開食時,將飼料均勻地灑在竹墊或塑料薄片上,然後隨吃隨撒上,並引逗鴨子尋找食物。對於不會吃食的小鴨,要注意教食。竹蓆旁邊應該設有一個飲水場所,以便小鴨可以一邊吃食一邊飲水,以防止飼料粘嘴而影響吞嚥。因為雛鴨的消化功能並不完善,所以開食時只能喂六七成飽,然後逐漸增加餵食量,在5天后,餵食就可以餵飽了。

三、“開葷”和“開青”

1.開葷。俗話說:“鵝要青,鴨子要葷。”及時雛鴨子加餵動物性餌料,可以促進快速生長。從雛鴨3日齡開始,就應該餵食動物飼料,如蚯蚓、蛆蟲、小魚、小蝦、黃鱔、泥鰍、螺螄、蚌肉等。在開葷時,每100只小鴨每天餵食葷料150-250克,並且要分上午和下午兩次餵食。可以將葷料剁碎混合在飯粒中進行餵食。也可以煮熟切碎並混合到飯粒中進行餵食。開始時飼料量不宜過大,以後可以隨著採食量的增加而增加。只要雛鴨食慾、飲水、糞便正常,葷料餵養越多,雛鴨生長得越快。 2.開青。當小鴨3到5日齡時,應該開始喂一些青飼料。 20日齡後,青飼料可佔總飼料量的約20%左右。青飼料應新鮮、質量好,切碎後拌食或分開餵養。

四、飼料配製和飼餵方法

1.日糧配合。雛鴨生長非常快,必須餵食高能量、高蛋白質的飼料。一般來說,小鴨日糧中谷物佔45%至50%,動物飼料佔25%至30%,青飼料佔15%至20%,礦物質佔3%至5%。常用的配方有:20%豆餅,28%玉米,10%碎米,23%大麥,8%麥麩,2.5%麩皮粉,2.2%骨粉,7%魚粉,和0.3%的食鹽。配方中的魚粉可以用蚯蚓、蛆蟲等代替。 5日齡後,應在配方中加入5%的沙粒以增強胃的消化能力。

2.餵養方法。雛鴨的消化功能較弱,前期以熟飼為主。半個月後,以精料為主逐漸增加青飼料,穀物飼料應經過浸泡或蒸熟後再進行餵食。蚯蚓、蛆蟲等在餵食前應沖洗,每次餵食量不宜過多。通常在10日齡之前每天餵食6至8次,之後每天5至6次。

五、放水和放牧

1.放水。放水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通常在餵食之前和之後都應該放水。15日齡的雛鴨,尾脂腺不發達,羽毛防水性能差,放水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受寒生病。15日齡後,可以讓它們自由地嬉水。 2.放牧。在7至10日齡之後,可以開始放牧,最好稻田秧苗返青後至水稻抽穗揚花期放牧。春天應該在中午暖和時進行放牧,炎熱的夏天應該在早上和晚上涼爽時放牧,下雨天不可以放牧。

以上內容就是我整理的如何提高雛鴨的成活率,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閱讀這篇文章,對此有不同看法的讀者可以在下方留言哦,我會仔細看大家的留言,歡迎各位讀者評論留言。





桂鄉兄弟


皺鴨是指出殼至30日的小鴨養殖健康或發育良好的小鴨是決定養鴨成功和效益與否的關鍵,下面我就簡單來介紹一下。

1、潮水和開食

潮水是將食物稱為潮水之前,皺鴨在開食前首次下水活動和飲水,俗稱潮水,潮水可以促進皺鴨的新陳代謝,刺激食物提高生命力,氣候寒冷的天氣可以在 室內水盆中盛放一釐米深的水,加入0.02%的土黴素,將小鴨放進,放進水中嬉水,3到5分鐘,熟悉水性和引用一些,土黴素水,利於排出胎糞,預防腸胃疾病。

2、開食

小鴨第一次餵食,被稱為開食,開始的食物,大多是煮熟的米飯,或碎米,也可以用,壓碎的玉米,碎大麥,碎小麥等,將其煮熟後,用清水沖洗,要求不生不硬,不燙,不爛,不粘。開始時只能偉六七成飽,然後逐漸增加餵食量,五天後就可以餵飽了。

3、開葷和開青

俗話說鵝要青,鴨子要葷,及時給皺鴨子加動物性餌料。可以促進快速生長。

4、飼料的配製,和餵食方法

日料配合雛鴨生長得非常快必須餵食高能量,高蛋白的飼料

餵養方法

雛鴨的消化功能較弱,前期以熟料為主。半個月後已精料為主逐漸增加青飼料,穀物飼料並經過浸泡或蒸熟後,在進行餵食

5、放水和放牧

放水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通常在餵食,之前和餵食之後都需要放水。

放牧,是在7至10日之後,可以開始放牧,最好稻田秧田返青後,至水稻抽慧揚花期放牧。以上內容就是如何提高皺鴨的成活率,忘樓主採納,謝謝!


歐凌萱


邀請

如何提高雛鴨的成活率,這個問題我們來以下幾點分析一下。

第一,要知道鴨子是生活在水上的,它不是生活在陸地上的,所以,要養鴨子需要找一些廢棄的魚塘,或者是河邊。

第二,選擇品種,品種關係到我們養殖這個鴨子的成功與失敗,如果選擇錯品種等於失敗 ,所以選品種至關重要。

第三,養殖養子可以從3月份開始,這時候春暖花開,很適合養鴨子。

第四,購買了鴨苗以後需要進行打疫苗消毒等一系列管理工作,鴨子可以簡單的打一個棚子,因為鴨子可以睡在外面,所以這個還是很簡單的。

第五,需要把鴨子圈起來,因為鴨子喜歡吃草或者一些農作物,如果跑出去吃了人家的農作物就不好了,它們的破壞力更是厲害,兩個腳加上胖胖的身體,走到農作物可以說是排山倒海。

第六,購買鴨苗以後需要觀察觀察,如果出出現不吃食的就趕快對症下藥,不能往後推,這樣子會被傳染給其他的鴨子。

還有就是狗黃鼠狼這些儘量不要靠近鴨子,它們會吃鴨子的,所以儘量不要讓這些靠近。

小鴨子需要喂的飽飽的,中午出太陽可以趕出去運動運動,但是要注意它們的安全,不能嚇唬它們,它們的小腿很容易斷。

也可以給它們喂一些白菜葉,草啊,還要其他嫩的草,只要喜歡吃的都可以喂,如果天氣冷的話注意做好保暖措施。

如果沒有傳染什麼病的話,小鴨子還是很容易養活的,所以大家不必擔心,只要做好以上管理就很簡單,至於喂什麼飼料,需要自己去根據需要購買,儘量購買正規廠家的飼料。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能幫助你們,我是阿都小劉,喜歡可以關注我,謝謝你的閱讀。





阿都小劉


一、選優和去劣。

選擇在同一時間出殼、絨毛整齊、毛色正常、大小均勻、眼大有神、動作活潑、臍帶癒合良好、身體呈蛋形、體態飽滿、尾端不下垂的強壯的雛鴨。凡是腹部較大、臍帶癒合不良、絨毛不均勻、身體畸形、精神虛弱、虛弱無力的絕對不能要。

二、“潮水”和“開食”

1.潮水。在將食物稱為“潮水”之前,雛鴨在開食前首次下水活動和飲水俗稱“潮水”,潮水可以促進雛鴨的新陳代謝,刺激食慾,提高生命力。通常在小鴨絨毛晾乾後可以走路並且進行覓食行為(炮擊後24至36小時)。在早春氣候寒冷,可以在室內水盆中盛放1釐米深的水。向水中加入0.02%的土黴素,將小鴨放入水中嬉水3至5分鐘,以熟悉水性和飲用一些土黴素水。以利於排出胎糞,預防腸胃疾病。

天氣暖和時,可以使用鴨筐將鴨子挑到清水池邊。將鴨筐輕輕浸入水面,以水淹到鴨腳背為準。不要讓腹部絨毛溼透,讓它進行喝水、排便、嬉水3到5分鐘,然後抬起水面,將其放在乾草上,並理幹絨毛。天氣炎熱,小鴨的數量太多。來不及潮水時,可人工將土黴素水噴在鴨身上,讓它們互相吮吸絨毛上的水珠。無論是在盆內或池塘潮水,都要避免浸溼絨毛。噴水時,也不要將絨毛噴得太溼,以形成水滴而不掉落為最好,以防止感冒甚至死亡。

2.開食。小鴨的第一次餵食被稱為“開食”。一般來說,當小鴨子在潮水2到3小時後開始尋找食物時,就可以開食了。開食的飼料大多是煮熟的米飯或碎米,也可以用壓碎的玉米、碎大麥、碎小麥等。將其煮熟後,用清水沖洗,要求不生、不硬、不爛、不燙、不粘。開食時,將飼料均勻地灑在竹墊或塑料薄片上,然後隨吃隨撒上,並引逗鴨子尋找食物。對於不會吃食的小鴨,要注意教食。竹蓆旁邊應該設有一個飲水場所,以便小鴨可以一邊吃食一邊飲水,以防止飼料粘嘴而影響吞嚥。因為雛鴨的消化功能並不完善,所以開食時只能喂六七成飽,然後逐漸增加餵食量,在5天后,餵食就可以餵飽了。

三、“開葷”和“開青”

1.開葷。俗話說:“鵝要青,鴨子要葷。”及時雛鴨子加餵動物性餌料,可以促進快速生長。從雛鴨3日齡開始,就應該餵食動物飼料,如蚯蚓、蛆蟲、小魚、小蝦、黃鱔、泥鰍、螺螄、蚌肉等。在開葷時,每100只小鴨每天餵食葷料150-250克,並且要分上午和下午兩次餵食。可以將葷料剁碎混合在飯粒中進行餵食。也可以煮熟切碎並混合到飯粒中進行餵食。開始時飼料量不宜過大,以後可以隨著採食量的增加而增加。只要雛鴨食慾、飲水、糞便正常,葷料餵養越多,雛鴨生長得越快。 2.開青。當小鴨3到5日齡時,應該開始喂一些青飼料。 20日齡後,青飼料可佔總飼料量的約20%左右。青飼料應新鮮、質量好,切碎後拌食或分開餵養。

四、飼料配製和飼餵方法

1.日糧配合。雛鴨生長非常快,必須餵食高能量、高蛋白質的飼料。一般來說,小鴨日糧中谷物佔45%至50%,動物飼料佔25%至30%,青飼料佔15%至20%,礦物質佔3%至5%。常用的配方有:20%豆餅,28%玉米,10%碎米,23%大麥,8%麥麩,2.5%麩皮粉,2.2%骨粉,7%魚粉,和0.3%的食鹽。配方中的魚粉可以用蚯蚓、蛆蟲等代替。 5日齡後,應在配方中加入5%的沙粒以增強胃的消化能力。

2.餵養方法。雛鴨的消化功能較弱,前期以熟飼為主。半個月後,以精料為主逐漸增加青飼料,穀物飼料應經過浸泡或蒸熟後再進行餵食。蚯蚓、蛆蟲等在餵食前應沖洗,每次餵食量不宜過多。通常在10日齡之前每天餵食6至8次,之後每天5至6次。

五、放水和放牧

1.放水。放水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通常在餵食之前和之後都應該放水。15日齡的雛鴨,尾脂腺不發達,羽毛防水性能差,放水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受寒生病。15日齡後,可以讓它們自由地嬉水。 2.放牧。在7至10日齡之後,可以開始放牧,最好稻田秧苗返青後至水稻抽穗揚花期放牧。春天應該在中午暖和時進行放牧,炎熱的夏天應該在早上和晚上涼爽時放牧,下雨天不可以放牧。


秀秀記錄生活


第一餵食平衡飼料 預防營養性疾病 第二嚴格消毒 預防肚臍感染 第三 及時喂水 防止脫水 第四 預防聚堆擠壓而死 第五 控制舍內溫度 溼度 空氣質量 第六 按照免疫程序及時接種 第七 防止獸害


核桃小丸子666


出殼後先用蛋黃餵食,飲用水用涼開水。養殖室內消毒徹底。溫度一般控制在20度左右。養殖環境要求安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