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医生,大夜班

从事临床护理十来年,总是会对医患纠纷的事件多份关注,日益频发的医疗矛盾不仅使患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众多针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暴击事件时有发生!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却时常被身边同行们的一言一行痴痴吸引、深深温暖……

整理好白大褂,随着17点30的来临,走进了医生办公室。

吴总说了一声,"今晚的夜班是你呀!31床今天罗老师和周主任反复劝了,患者还是不愿意转icu,总之祝你和谭总夜班好运吧!但愿不要做心肺复苏吧。”虽然不是直接的管床医生,但还是能回忆胡师姐的早交班:患者是一个老年男性,因为腹痛,便血入院,患者目前肺部感染并大量湿啰音,夜间血氧饱和度波动在66-80%之间,患者及其家属拒绝上呼吸机,也拒绝签放弃同意书。emm,内心不禁咯噔了一下,强行镇定起来给自己打口气,笑着说:"没事,吉人自有天相,患者会顺利度过难关。”

19点10分

看着我带的实习小师妹走到我的桌前摆着三个小千纸鹤,说这是替我祈福做的,希望今夜的患者都能平平安安的度过。

在电脑的荧幕前敲打着三个明日出院的患者的出院记录,只听到护士走进来说值班医生31床血氧饱和度55%,一阵小跑步来到床旁,简单的询问了下患者血氧饱和度变化的原因,用听诊器听了老人的双肺,在前胸壁完全听不到患者的肺部呼吸音,仅在双下肺还能闻及湿啰音。把患者的女儿叫了出来,告知了患者上呼吸机指征明显,消化科在抢救设备和药物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强烈建议转icu!反复沟通无效后,我不得不拨通了谭总的电话。

这个时候是20点24分

随着谭总的到来,详细告知患者目前情况的危急性,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谭总拿自己曾下过矿的亲戚作为例子,患者现在肺间质病变严重,去icu度过此次的难关没问题,但是想要恢复正常是不可能的,希望家属给一个明确的答复,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愿不愿意转icu?需不需要积极抢救?患者家属听完后,面面相觑,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到时候再说。

21点整

随着一阵呃逆声印去耳帘。8床的患者走了进来,详细询问患者呃逆有多久了,今晚吃了什么。患者说就夜间吃了一碗蒸蛋,一直反复呃逆,腹胀。还说自己被折磨了大半个月了,每天夜间睡眠差,运动、热敷、揉肚子都不能缓解症状,精神都要崩溃了。看完患者影像学资料,患者典型的食道扩张厉害,不假思索的开了一支托烷司琼看能不能解除膈肌或膈神经痉挛,希望能够帮助缓解患者呃逆的症状。

21点20分

13床的爱人走进办公室,说她老公腹胀明显,恶心呕吐。仔细询问患者,患者呕吐出来的为黄色液体,伴有大便样臭味,呕吐后症状不缓解。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还有肠道通气(打屁)。咨询了管床罗医生后,患者明日行结肠镜检查,待会还需要喝泻药做肠道准备,综合分析后先排除患者不完全型肠梗阻,给患者预约了腹部立位平片。

小医生,大夜班

22点35分

31床的患者再次血氧饱和度降至39%,询问后患者刚才翻身取下面罩咳痰引起,和患者家属商量抽血气分析检查,患者家属拒绝。给予氧流量调至8L/min,血氧饱和度缓慢回升至88%。返回办公室,13床立位片结果出来了,患者无肠梗阻,告之可以口服泻药。

0点10分

写完病历,睡前看了一下31床的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0%左右。带着小师妹回到值班室,洗漱完毕后瘫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了。可事与愿违,凌晨一点三十五分患者再次血氧饱和度降至55%,给予患者鼻导管加面罩双重给氧,患者血氧饱和度再次回复到82%。

凌晨2点

抢1床心率188次/分,呼吸频率35次/分,患者腹胀腹痛,回忆查房时患者是一个急性胰腺炎患者,既往有过哮喘史,目前血小板19,给予患者间苯三酚解痉止痛,并给予西地兰静推降心率,患者症状缓解。

凌晨3点15分

31床患者的女儿跑到值班室来找我说能不能给点安眠药给她父亲吃,不然会把一家人都磨死了。听完后内心真的很震撼,我能理解这种想法,真的!送icu钱多得离谱,一般家庭谁会承受得起。曾经听过一个笑话除了赌场外icu肯定是最烧钱的地方之一。但是不管是从人文还是职业道德的角度我肯定是不会开的,毅然拒绝!回到床上久久未眠,讲真的,对于病人,你要相信其实最希望你能好起来的,很多时候是你的医生。

凌晨4点10分

31床再次出现血氧饱和度下滑,带着疲惫的身躯,来到患者床旁,仔细观察患者是一个白发老翁(根据患者的五官可以看出来患者曾经年轻肯定是个美男子),老人神志痛苦而又清醒,指了指我的胸前,微弱的说了句夏医生。我和护士瞬间明白了老人的意思拿来了笔和纸,只见老人枯槁的手颤抖的写着我好难受,睡不着。雾化不起作用了,还有别的办法没有,我真的想放弃。

不知为什么,看到患者艰难写字时的神情,看着患者的白发,看着患者剧烈的喘息,我的鼻子好酸,仿佛一下子让我见起外公去世前的画面。内心百感交集。(之前听赵师姐说过老人还有个在美国的女儿,已经订了回国的机票,在老人风烛残年之际,支撑他到现在的可能正是想见见四个女儿的这股执念吧)在护士小姐姐的轻压面罩下,氧饱和度再次回至83%。结合在呼吸科轮转过的经验,知道面罩松动其实大量的氧气都从旁边侧漏而导致供给不足。自从读懂了老人内心的意思后,做的每一个决定仿佛也有了坚定的力量。把患者家属再次喊了出来,和他们谈了谈自己的外公当年治疗在icu住了一个多月的经历,并希望他们能满足老人最后的心愿,恳求他们辛苦点,家人轮班去扶正轻压给氧的面罩。可能是患者家属觉得之前的要求过分的无理亦或是被自己的经历打动,患者女儿再次来到值班室和我说,夏医生要不这样吧,我们icu是不会去的,你们要不明天帮我们联系好救护车我们明天办理出院回去。

期间又有13床大量呕血的发生,处理完之后躺在床上,一幕幕在脑海里放着无声电影。医疗行业,没点情怀还真走不下去。其实不管哪个行业,得不到成就感都会变得毫无进取。这也就是为什么医生碰到了无理取闹,或者心怀鬼胎的患者反应会如此激动。因为我们的成就感来自患者啊,是你们给的医生成长、学习和进步!都是成年人,社会有多残酷怎么会不清楚。医生和患者并不是金钱的关系,如果是金钱的关系,医生何必如此在乎而放不下。患者在医生心中的重量是不一样的,患者不只是陌生人,患者是医生的事业,是成果,是医生存在的价值。所以我们更在乎你们的看法。失败了可以再起来,爱情没了也可以再重新开始,但是人没了就真没了。曾经看过一本小说里说过这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世界上最难的工作,莫过于与人打交道了。

上午10点又收了一个贲门失迟缓的患者,她是本院老年内分泌科的一位教授,在问病史时才知道年至六十岁的她近期体检发现肺原位癌,才手术后休息不到半个月又去门诊坐诊,最近又患了肺部感染,上午连消炎的针都没打就又去坐门诊了。但老师一脸和善,面带笑容,哪里看的出她经历了什么?

作为一名愚笨的小医生,由衷的感谢医路上遇见的你们。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还有信任着我的患者,正是你们的出现让我愿意去热爱整个世界!

后记

医者的情怀和使命总是来源于日常工作中的细节,社会和公众对医务人员要求越来越高,偶尔面对患者和家属的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无理的要求,医生护士还是要顶着压力想尽办法为患者提供最专业最适合的治疗和护理。常常听身边同事讲起没有医生护士不衷心希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少受病痛折磨!

工作中,时常会为患者出院带着客气和温暖的微笑和我们说再见而欣慰,也时常会因无理取闹的病患家属误解而难过!我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于患者的真心相待,倾心相处,一句关心,一声问候,温暖在无形中传递!患者和家属脸上的笑容,那种被需要被肯定的成就感是我们在这个岗位坚守和前进的动力。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