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做作業的是我好不好,與孩子商量,是每一個家長的必修課

上週末,孩子幼兒園組織了一次家長課堂,邀請到的是一位有著十幾年經驗的兒童心理諮詢師,她給我們講了一個普遍存在很典型但超出很多父母認知的家庭教育例子。

有一天,這個老師下樓的時候,聽到樓下一個小朋友問他媽媽,“媽媽,我的扭扭車呢”,小朋友媽媽回答,“你長大了,平時也不玩,送給另一個需要的小朋友了”,小朋友直接哭著喊“你為什麼隨便把我的東西送人,你怎麼知道我不玩”,媽媽反過來對孩子大吼“小孩子家家,哪這麼多事,送人怎麼了”。等這個老師走到樓下,依然聽到小朋友帶著哭腔喊“我要我的扭扭車”之類的話。

很多家庭都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情況:爸爸媽媽把孩子一段時間不玩的玩具,不看的書,等等一些物品,不經孩子同意直接送人或者扔掉,美其名曰,為家裡騰地,閒著也是浪費還不如送人。孩子一旦知道或者看到自己的東西送出或扔掉,孩子的表現往往都是大哭大鬧。

孩子說:做作業的是我好不好,與孩子商量,是每一個家長的必修課

很多爸爸媽媽不理解,明明平時都不玩,為什麼送人或者扔掉就不行呢?

事實上,孩子的物品孩子才是擁有著最終支配權的那個人,哪怕是父母都無權干涉孩子的行為,如果父母想要處理孩子的物品,不管是什麼,最好要聽取孩子的意見,與孩子就這樣的事情進行商量,如果孩子同意再去實施,而不是先斬後奏。

與孩子商量,是每一個家長都要學會的技能

“為什麼要與孩子商量,他就是一個小屁孩”,很多家長眼裡的孩子就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他們感覺與孩子商量,那就是對牛彈琴、浪費時間,再說了跟他們說了,他們也不懂,還會調皮搗蛋,還不如不說的好。

孩子在遇到文章開頭老師講的那個故事的情景時,一般都會哭鬧不止,而家長無法理解。事實上,孩子的哭鬧主要來自於父母的不尊重。

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曾說過,“尊重是相互的,要求孩子尊重父母,父母就首先要尊重孩子”

。文章開頭裡面玩具扭扭車未經過小朋友同意,小朋友的父母就直接送人,孩子詢問的時候,父母還大聲呵斥,認為孩子這是無理取鬧。

父母習慣用固定的思維認為孩子沒有判斷能力,也無法真正的做出選擇,所以他們很自然就幫孩子做了他們認為對孩子最好的選擇,卻沒有真正的將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孩子也沒有享受到作為家庭成員的待遇。

父母需要學會與孩子商量,這不僅僅是對孩子作為家庭成員的認可,而且還是親子關係變得親密的前提。

一個家庭由爸爸媽媽和孩子組成,每一個人都擁有著對家庭事務的決定作用,哪怕孩子不能夠很清晰的知道家庭成員的含義,但孩子能夠很開心的在爸爸媽媽做出決定的時候告知自己一聲,這是尊重,這是作為家庭成員的權利,更是展示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孩子在這種良好的家庭氛圍中,學會什麼是權利什麼義務,更是在“似懂非懂”中認識家庭事務到底有什麼,這對孩子以後家庭關係也具有很好的啟發和潛移默化作用

孩子說:做作業的是我好不好,與孩子商量,是每一個家長的必修課

與孩子商量,父母與孩子可以得到很多不一樣

很多家長將孩子放在一個“架空”的位置上,看似是家裡的“小皇帝”,要啥有啥,可對於家中的事務處理卻毫無權限,只是一個空頭名頭毫無權利的小孩子。他們這麼做是因為感覺孩子不可能懂得大人之間的事情繁雜,也不會理解大人對待家庭的那種處理方式,所以孩子沒必要參與,更沒有商量的必要性。

事實上,這只是家長的一廂情願,孩子很想被當作一個大人看待,哪怕只有三歲。孩子希望得到家長的各方面認可,包括對於家庭中的會議、重大事項的抉擇等,這些都體現了個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孩子尤其需要。

如果父母能夠與孩子商量,父母與孩子都會得到很多的不一樣。

1.親密關係

家庭中,既有夫妻關係、家庭關係還有親子關係,這些關係的基礎是家庭中的各項關係親密,雖然說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但親子關係在某些程度上來說,又影響著夫妻關係,比如夫妻對待孩子的方式。一般來說,父親嚴厲,希望孩子堅強、勇敢、百折不撓,母親溫柔,希望孩子寬容、輕鬆、心情愉悅,這種對待孩子方式的不同,也會引發夫妻之間的矛盾,進而親子關係變得也會比較惡劣。

想要保持家庭的親密關係,與孩子商量絕對是很有必要的一項行為。

孩子個體獨立,但擁有著不亞於成年人的行為習慣,他們年幼只能說閱歷少,並不能完全的否認他們對家庭的貢獻,比如他們總有一些新點子或新的行為習慣讓家長驚奇,比如他們可以開動小腦袋創造不一樣的家庭遊戲,父母在與他們一起的時候,也能夠得到很多的思維火花。

有個經典故事,說的是爸爸嫌兒子打擾自己思考,就隨手將一張世界地圖撕碎給孩子拼,本以為孩子得需要很久,結果孩子很快就告訴爸爸已經拼好了。這個爸爸問孩子怎麼拼的這麼快,孩子說地圖什麼樣子,自己不知道,但是地圖背面是一個人,我知道人什麼樣子,只要人對了,世界就對了

成年人有成年人的煩惱,孩子有孩子的不開心,如果父母肯與孩子一起商量事項的處理,可能得到的就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新天地。給孩子一個可以商量的機會,父母與孩子得到的是一份永久的暖暖的親密關係。

孩子說:做作業的是我好不好,與孩子商量,是每一個家長的必修課

2.互相理解

父母與孩子是一種平等關係,而不是上與下或者權威與普眾的關係。父母更不要將自己成人世界的各種規則強加到孩子身上去,給孩子制定各種限制了孩子成長、發育的框架,並且這種規則只針對於孩子而不是父母,這在孩子眼裡就是不公平。

其實,與孩子商量,並非只是誰遷就了誰,或者誰忍讓了誰,反而是通過一種互相的方式,進行各自的行為展示,比如對於某些問題的意見,比如對於個人規矩的認定,等等,這是一種“民主”方式,是一種孩子真正實現自由的方式。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受尊重的需要是人類較高層次的需要。如果孩子一直處於“高壓”政策之下,孩子很容易出現的就是叛逆,出現的是對於各種規矩的反抗,或者變得懦弱、膽小,唯唯諾諾,兩種極端。

遇到事項,父母肯蹲下來與孩子一起商量辦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有異議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不管是否幼稚,家長都給予孩子完全的真誠的耐心的解釋,以獲得孩子對於問題的理解。

孩子在父母與之商量的時候,很自然就會變得自信,因為父母給了自己的底氣,給了自己這種辯解的勇氣和機會,甚至還得到了真誠的解釋,哪怕孩子錯了,孩子也會很容易的接受這個事實的判定,也會在下一次遇到同樣事項的時候,知道如何做。

3.思考方式

商量是什麼?是大家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就同一個事項或者同一個問題,提出的不同的看法與觀點,講究的是自由言論,講究的是平等、公開。

大家一起在討論的時候,父母需要站在孩子角度思考孩子提出的觀點,同時孩子也要學會理解父母所提問題的現實事實,在這種互相的轉換思考方式的同時,父母與孩子學會正確的溝通,以及正確的思考方式,哪怕中間間隔了N多條“代溝”,依然可以很清晰的知道對方表達的意思,理解和尊重對方。

與孩子進行商量,雙方不僅僅思考方式發生變化,還會讓雙方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學習中,不自覺地為他人著想,會給予對方很好的理解與尊重,並且父母與孩子之間還會形成良好的親子溝通關係。

孩子說:做作業的是我好不好,與孩子商量,是每一個家長的必修課

與孩子商量,父母怎麼做才能促進家庭和諧?

現實中,很多家庭都會將孩子排斥在家庭成員之外,主要是因為在大人的認知中,孩子就是孩子,什麼都不懂。事實上,孩子作為家庭成員,他有權利和義務瞭解自己的家庭結構,瞭解自己的家庭事務,因為了解所以更加懂得家庭的珍貴。

父母學會與孩子商量,可以促進家庭和諧,增進親子關係,還能夠讓彼此坦誠布公,到底該如何做到這些呢?

1、孩子的事孩子做主

我們常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的地盤聽我的”,但這個事情一旦涉及到孩子,牽扯到了可能會出現的“利益”糾紛,父母就會以孩子不懂,或者小孩子別瞎摻和之類的理由,將孩子趕出這些本應該參與的事情中。

父母首先放平心態,無論是否涉及到“利益”,涉及到成年人眼光看到的“有利可圖”或“不平等交換”等行為,都不要干涉孩子,更不要

自以為是、自作主張,阻隔這種行為。

“你真是個傻孩子,你怎麼跟小胖換了一架破飛機回來,你知不知道你那個小汽車二十多啊”,其實在孩子的眼裡,沒有價值區分,只有物品的快樂交換而已。

孩子是事情的主角,不管是物品交換,還是其他的與之相關的事務,比如是否上興趣班,選擇什麼類型的興趣班,比如孩子選擇什麼樣的衣服,比如孩子的書籍類型,等等,這些的前提是孩子的喜好。如果孩子根本沒興趣,父母不能用一些過激的例子或者強迫性的語言要求孩子去服從,這不符合商量的原則,更對孩子的身心發育產生很大影響。

父母對孩子的判斷有異議,或者認為孩子的判斷出錯,不妨與孩子平心靜氣的來分析事情,既將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告訴孩子,也聽聽孩子選擇這樣做的原因,給孩子一個權衡利弊的機會,也讓孩子多一份對於事項的思考。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孩子做出了什麼決定,至少不是在被家長強迫之下做出的一種自願行為,家長最好是不要干涉具體過程,更不能用威壓強迫孩子改變主意。這種情況下,孩子當時不情願的答應了,過後很可能會懷恨在心,某一天可能會出現一種報復家長的行為,那個情況下,一切後悔都來不及。

孩子以後如父母一樣需要走向社會,需要自己去面對這個世界,如果連自己可以做主的事情都無法做主,時間久了,孩子都會變得毫無主見甚至懦弱無能。父母可以與孩子商量,只是將“過來人”更好處理事情的方法傳輸表達,但不是孩子的最終決定人。

孩子說:做作業的是我好不好,與孩子商量,是每一個家長的必修課

2、尊重孩子,多些建議

前幾日,我家裡發生了一次爭吵,針對的問題是孩子放學到底是先寫作業還是先玩,老公主張先做作業,後面剩下的全是玩,我的建議是先玩後寫作業,可以順便收心複習。孩子看著我們兩個因為這個叨叨,直接說,做作業的是我好不好,你們怎麼不問問我到底想怎麼樣?我們兩個突然被孩子這麼一點,臉都紅了,趕緊向孩子道歉,問他的意見是什麼,孩子說我想先玩到八點半,然後八點半開始寫作業,寫完作業就洗漱、看書、睡覺。

這個例子是不是你們家也有發生過,不一定是針對於寫作業,還有可能是針對於看電視、玩手機或者遊樂場,等等,各種以孩子為主體的活動,大人們在孩子還沒有完全反應過來的時候,就用自己的經驗開始思考到底怎麼做才好,甚至像我與老公一樣爭個面紅耳赤,結果孩子一席話讓我們臉紅。

孩子說的很對,做作業是他的事情,我們做家長的也只是建議而已,並沒有必要為此進行爭吵,或者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施,這樣孩子內心也會不情願。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對孩子要少下命令,命令只有在其他方式不適用或失敗時才用。要像一個善良的立法者一樣,不會因為去壓迫人而高興,而因為用不著壓迫而高興。”

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對孩子的都是命令式行為,“你快去寫作業”、“趕緊穿衣服起床”、“趕緊把電視關了”等等,卡耐基說“用‘建議’,而不下‘命令’,不但能維持對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人樂於改正錯誤,並與你合作。”

父母變成一種商量語氣,可以這樣說“你是不是該去寫作業了?”、“早上起床時間到了,穿好衣服,我們一起吃早飯吧”、“現在到了約定關電視的時間了,明天我們再看”,孩子是不是在聽到這種商量語氣的時候,會因為得到尊重,很愉快的與家長配合呢?

孩子說:做作業的是我好不好,與孩子商量,是每一個家長的必修課

3、發揮孩子主動性

家庭中的商量,更多的時候是父母與孩子商量,並且商量內容更多的時候是針對於孩子的行為習慣、個體成長,比如孩子不小心打到了小朋友,家長可能直接訓斥孩子,比如孩子沒注意打碎了碗,父母又是一通噼裡啪啦,等等。

家長為什麼在孩子出現這些行為的時候進行訓斥,孩子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家長是不是看到了呢?家長單純的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判斷孩子錯誤,用所謂的規矩規則去約束孩子,不給孩子任何的解釋機會,委屈孩子也就在所難免。

都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大部分家庭的規矩都是父母一拍腦門,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作主張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定,不準這個不準那個,但就沒有一條上面寫著父母需要做什麼。這個規矩的遵守是孩子,制定者卻是父母,這樣就出現了一種不對等不公平的認定是否遵守規矩,孩子內心是否接受了這些規矩呢?

家庭規矩應該是一家人制定,並且規矩也不僅僅是針對於孩子,還有對父母的行為也需要進行約束。一家人坐在一起,討論商量哪些行為是必須遵守的紅線,哪些行為是擁有解釋權,哪些行為需要父母監督,等等,

一家人商議過的結果,是三方都滿意的規矩,自然執行起來也會比較順暢。

孩子的主動性會因為這種內心承認的規矩調動起來,他會在各方面反省與思考自己行為的不妥,也會更加註重自身的修養,如果自己犯錯,會很自覺地進行調整下次行為,無需家長過多的說教。

孩子說:做作業的是我好不好,與孩子商量,是每一個家長的必修課

孩子是家庭成員的一份子,他們年齡小,但那只是表面的年齡,並不代表他們不會知道什麼真假,不懂什麼是善惡。

父母願意與孩子商量,與孩子溝通,孩子會因為這種被認可、被尊重,內心會充滿更多的歸屬感與安全感。

同樣,因為父母對孩子的尊重,孩子也會以父母為藍本,尊重父母,尊重更多的人,這是父母的潛移默化作用。

父母請堅持與孩子商量,堅持與孩子溝通、分享,因為與孩子商量,不丟人。

【文/布丁媽媽私享會】勵志職場辣媽,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用愛分享育兒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