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不起的蓋茨比》:窮小子的逆襲,只是另一美夢破碎的開始

很久之前看過一部電影,小李子的《了不起的蓋茨比》,現在能想起來的只有:畫面真美啊、有錢人的生活可真奢侈,至於具體劇情是什麼早都忘了,大概感覺就是:好無聊......

最近有機會看了遍菲茨傑拉德所寫的原著,發現並不是劇情無聊,而是自己當時壓根就沒看明白背後的意思!但惆悵的是,看懂之後又忽生出一種“年少不知曲中意,聽懂已是曲中人”的感慨。

這本書講的是“屌絲男”蓋茨比愛上了大家閨秀黛西,即使是她已嫁為人婦,他也心甘情願為了能有一個與她平起平坐的身份,而去走私積累財富,最後更是為了黛西奮不顧身獻出生命的故事!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窮小子的逆襲,只是另一美夢破碎的開始

《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照

其作者菲茨傑拉德是位天才作家,被稱為爵士樂時代的“編年史家”和“桂冠詩人”。《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他的代表作。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看過他的小說之後曾說:““我決定要開始和菲茨傑拉德好好培養友情了,如果他能寫出《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麼好的故事,一定還能寫出更好的。”

連一向性格薄涼的張愛玲都說:“菲茨傑拉德是我最推崇的美國作家,他是個天才。”

一個作家可以跨越地域跨越語言,甚至是跨域文化被大眾所推崇,這份榮耀無疑是讓每個作家都向往的,但當時的他並沒有珍惜,就像這本書的情節一樣: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窮小子的逆襲,只是另一美夢破碎的開始

蓋茨比與菲茨傑拉德——書裡書外同樣的“飛蛾撲火”

楊絳先生曾說:“寫作人自己的親身經歷就像是蠟燭芯上小小的火苗,而作品就應該是投射到整間屋子裡的光亮。雖然比起整間屋子的光亮,火苗小得可憐,可是如果沒有它,多大的光亮也無從談起。”

菲茨傑拉德的作品很有特點,幾乎都是半自傳體式的寫作。在這本書中,他看似在寫蓋茨比,其實是在寫他自己,並且試圖在蓋茨比的身上,完成他在現實中未能實現的遺憾

小說中,蓋茨比愛的是一位連呼吸都散發著金錢氣味的精緻姑娘黛西,但出身於名門的她從小生活的環境和接受的教育,都決定了她完全不能理解蓋茨比所經歷的一切,也不瞭解蓋茨比為了接近她背後所付出的艱辛。

當然,她也並沒有想了解,她在意的只是蓋茨比能給她提供的現在,

並且心安理得的享受著這一切,她只想做個她口中所說的“little beautiful fool”:不需要為任何事情煩憂的“漂亮的小傻瓜”。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窮小子的逆襲,只是另一美夢破碎的開始

《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照

現實中,菲茨傑拉德的妻子澤爾達,她與黛西一樣同樣出身高貴、愛慕虛榮。

之所以答應傑拉德的求婚也是因為他的小說《人間天堂》一炮而紅,經濟收入遠遠超過了當時絕大多數的普通人!

婚後的倆人揮金如土,出入於各個高級場所,曾當眾跳進廣場裡的噴泉,又渾身溼淋淋的在餐桌上跳舞,享受著金錢與名譽帶給他們的便利,縱情享樂,一如蓋茨比中佈滿鮮花,擺著高檔香檳奢華至極的城堡聚會。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窮小子的逆襲,只是另一美夢破碎的開始

澤達爾

但無論在小說還是現實中,奢華享受都是難以持久的:在蓋茨比想帶黛西私奔時,她退縮了。

她只想做個坐享其成的“小傻瓜”,與他私奔?這個問題的複雜程度已遠遠超過她能接受的範圍,即使是她的丈夫早已劣跡斑斑,她也不想放棄她現在所享有的一切。

所以,從一開始蓋茨比就沒有任何勝算!如今的黛西已是貴婦黛西,而他還在執拗的想找回5年前的純情少女......

他對黛西的愛彷彿在強行穿越時空,赴一場只有他一人的盛宴!他所追逐的一切正應了佛家那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對於夢境的過於執著,最終只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窮小子的逆襲,只是另一美夢破碎的開始

《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照

而後來的傑拉德呢?為了維持妻子的奢侈生活,他不得不放棄寫作的雄心,開始忍著被改稿的崩潰接各種劇本。揮霍著他的天賦,也揮霍著他的健康,生活與事業均不得志的他以酗酒來逃離現實,最終在44歲時英年早逝......

很多人都認為澤爾達害了傑拉德,海明威就因為討厭澤爾達而疏遠傑拉德;也有很多人為蓋茨比不值,覺得黛西利用了他。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也許身處那份感情中的傑拉德和蓋茨比,會從心裡覺得他們那樣搭上一切、飛蛾撲火般的愛,值得!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窮小子的逆襲,只是另一美夢破碎的開始

《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照

“偷”不來,也跨不過去的“階級”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美國獨立宣言》

“人人生而平等”這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讓人無比憧憬的美夢,這個夢蓋茨比也在做!

雖沒真正上過戰場,但蓋茨比參軍回來後給自己貼的標籤是:一戰、勳章、牛津等等,他處處隱藏自己出身卑微的真實身份,無比渴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同所有上流社會的男人一樣,有錢又有教養。

為此,他願意隻身犯險暗地裡倒賣私酒、操縱證券,以此來維持明面上的光鮮亮麗,他以為只要自己擁有足夠多的財富,便可以躋身上流社會,令黛西對他另眼相看。

而黛西這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蓋茨比要自己與他私奔時,明顯的在心裡暗自衡量了天平的兩端,結果不言而喻:即使她的丈夫一無是處而且還處處拈花惹草,但她還是不會輕易放棄

貴族的身份和養尊處優的生活,她需要這個名頭來維護自己的虛榮。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窮小子的逆襲,只是另一美夢破碎的開始

《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照

原本覺得自己有絕對優勢的蓋茨比,完全無法理解黛西的選擇,但黛西丈夫對他充滿鄙夷的一番話,讓他如夢初醒:“不,我們不一樣!我們出身貴族舉止優雅,這些東西是溶於血液的。是你這種走私犯偷也偷不來,做夢也得不到的!”

此時,他自欺欺人的美夢被徹底戳破。

蓋茨比終於明白,“金錢”並不是上流社會這個圈子的唯一“壁壘”,即使他富有到可以在黛西家對面買下一座城堡天天歌舞昇平,即使他能邀請到那些上流人士來參加他的聚會,但他們仍不會把他看做“同類”!

在蓋茨比的葬禮中,他之前結交的上流人士沒有一個來參加,包括黛西......

他歷經萬難攀爬上去接觸到的一切,也只是讓他看清楚了這些貴族階級,是如何在窮人激烈的生存鬥爭之外,從容又傲慢的活著。“上流社會夢”與“”黛西夢”,一同破滅在殘酷的階級分化面前!

哪裡來的“人人平等”?或許只有在蓋茨比的“美夢”中。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窮小子的逆襲,只是另一美夢破碎的開始

《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照

《憂鬱的貓》與“爵士時代”

不知你是否知道《湯姆和傑瑞》這部老少皆宜的動畫片,竟然也有被“禁播”的歷史!

被禁播的那集叫《憂鬱的貓》,裡面講的是湯姆對一隻漂亮的白貓春心萌動,處處獻殷勤。但它這個屌絲一直被它的情敵(一隻富豪貓)比下去,它送小野花,情敵直接送一個花門;它貸款買了個二手車去接女神,結果情敵直接開來了一部加長長長長版豪車......

最後萬念俱灰的湯姆貓,選擇坐在鐵軌上靜靜等待火車到來......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窮小子的逆襲,只是另一美夢破碎的開始

《憂鬱的貓》之所以被禁,是因為它整個基調灰色又絕望,影射當時美國狂熱的“拜金主義”,而這個大背景又與《了不起的蓋茨比》不謀而合,甚至連情節都有些許類似!

美國在19世紀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後,國內彷彿被鍍了一層金似的一片繁榮,各大企業紛紛冒頭。

但在繁華的背後,是貧富差距的無限拉大,主流價值觀也隨之發生變化,社會階層分化愈加明顯。

上流社會忙著想方設法,使自己與底層平民區分出來,底層平民在拼命想辦法模仿上流社會的打扮,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無論哪個階層,都把物質追求放在了首位,“拜金主義”便就此產生。馬克·吐溫在1893年所寫的《百萬英鎊》,就是公然諷刺這股迷亂的社會風潮。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窮小子的逆襲,只是另一美夢破碎的開始

《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照

而把“拜金主義”發揮到極致的,無疑就是美國曆史上那個紙醉金迷的“爵士時代”。

一站後,美國雖然元氣未傷並且還進入了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但戰爭的殘酷仍然摧毀了當時人們所有的教條和理想,失去信仰的年輕一代沉迷於物質所帶來的簡單直接的快感中,不能自拔。用傑拉德的話來說就是:

“這是一個奇蹟的時代,一個藝術的時代,一個揮金如土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嘲諷的時代。”

這個時代就是“爵士時代”!

就像上文中說到的,好的作品中幾乎都可以看到作者的人生,曹雪芹的《紅樓夢》如此、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也是如此,做為半自傳體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更是如此。

傑拉德從始至終都積極投身於“爵士時代”之中,

並把自己真正的生活經歷融入到小說的創作裡,忠實的記錄了19世紀20年代當時美國的各處細節:舞會上亮起的霓虹燈、煩擾紛亂的電話、飛速發展的工業、名流社會的恩怨......

用這些細節幾乎可以還原當時美國的社會風貌、市井生活以及人們的思想觀念,因此從另一個側面可以說這本書又是一本忠於史實的歷史著作,也正因如此,這本書在文壇上才有如此高的評價!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窮小子的逆襲,只是另一美夢破碎的開始

《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照

在這本書裡,我們不光看到了一個窮小子不顧一切的為愛而死,還看到了上流社會生活的糜爛與腐敗,以及一戰後青年一代的空虛迷茫與墮落,看到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的質疑。

但不幸的是,雖然傑拉德可以很清醒的以旁觀者的角度,用冷靜的筆觸記錄下這一切,卻依然沒能看破浮華。

那個大時代彷彿一個巨大的黑洞,吞噬掉了這位天才作家所有的天賦,甚至是生命,留給我們的只有一聲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