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叔痤极力举荐,为何魏惠王还是不用商鞅?


公叔痤——初闻此人,大家应该觉得有些陌生,他就是战国时期魏国的相国,名将吴起和改革家商鞅与这个人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们再回到题目上,作为相国的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公孙氏,名鞅,接受秦王给的商地后才被称为“商鞅”,所以下面的篇幅我们称其为“公孙鞅”),为什么国君没接受他的建议呢?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举荐背景


我们先看看这件事发生的背景。


来自卫国公族的公孙鞅一直在公叔痤的府上担任中庶子(一个不大的官),渐渐地公叔痤知道公孙鞅是个大才,但是作为相国,他却没及早推荐,而是在觉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才把公孙鞅正式推荐给魏王。


活得好好的时候没推荐公孙鞅,那他现在为什么“大发慈悲”地向国君荐才了呢?


因为他快要死了嘛,自己死了当然也要为魏国着想的,而且如果能举荐成功,自己也会落得一个好名声。


二、荐才用力过猛


大部分人可能会认为公叔痤向魏王举荐公孙鞅不是真心的,所以题目中的“极力”两字不妥,但我认为恰恰是这两个字才是导致公叔痤举荐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可以从他举荐的话中可以看出,《战国策·卷二十二·魏策一》中记载:


魏公叔痤病,惠王往问之。曰:“共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竟。”


这句话的意思是,魏惠王前去探望病重的公叔痤,并问他去世后,有没有贤才来顶他的位子。公叔痤推荐了其中庶子公孙鞅,说他虽然年轻,但是才能很大,希望魏王能把江山社稷都托付给他。如果魏王不用公孙鞅,就杀了他,不要让其离开魏国。



咱们先不看对魏惠王的态度描述,而是想象下这个场景,一个快要死的老相国,身体健康的时候一点儿都没外透公孙鞅的才能,快死了才推荐这个人,而且这个人还年轻,甚至要国君把偌大的魏国国事都交给这个人去治理,末尾还加了一句,如果不用此人,就杀了他。


如果你是魏王,一开场就是这些无厘头的话,你会信吗?不会。


魏王当然也这么想,《战国策·卷二十二·魏策一》中是这么描述的:


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乎!”


魏王的意思是,公叔痤刚才说的话很荒谬。


没有片刻寸功,也不曾声名显赫,仅凭老相国一家之言就能谋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之位?


如果公叔痤不这么说,而是建议魏王先重点观察公孙鞅再重用,那么魏王没准还真的能听进去。


由此可见,公叔痤的这次“力荐”,完全是没有任何依据的“空中楼阁”,他用的“劲儿”太大了。


三、魏王瞧不起公孙鞅


其实,更确切地说,是瞧不起公孙鞅的出身和当时的身份。


他出身于小国卫国的公族,还是一个庶子,而他当时的“中庶子”是什么职位呢?是负责公叔痤庶子教育的这么一个侍从臣子。


魏惠王喜欢用或者说结识、问政与什么样的人呢?比如鬼谷子的学生庞涓、来自稷下学宫的孟子和淳于髡等人。


而反观当时的公孙鞅,要出身没出身,要身份没身份,要名气没名气,这几乎是“三无产品”了,眼光一向甚高的魏王怎么可能重用他呢?



结语


以上便是公叔痤“极力”举荐,但魏惠王不用公孙鞅的原因。


毫不客气地说,公叔痤确实是有识才之能,但他也确有自私的一面,他把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贤臣能将设计逼走,造成本国重要人才的流失。


举个例子,虽然他知道吴起对魏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吴起也一直觊觎着相国之位,他也知道自己和吴起是没有可比性的,既然正面干不过吴起,他就使损招逼吴起离开了魏国。


公叔痤这个人哪,有知人之明,也私心很重,他做事围绕自身利益展开,但也会为魏国着想,所以说,他最多算是个守成之臣了。


千史千寻



公叔痤极力举荐,魏惠王依然不用商鞅的原因个人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魏国的人才选拔机制存在问题,战国时期魏国的人才大量外流,商鞅之外还有张仪、公孙衍等。魏国是最早实行变法的国家,也是最早享受到变法红利的国家,但魏国的变法并不彻底,魏国的政权还是被上层贵族所垄断,这在客观上导致了人才上升渠道不流畅,造成了人才外流!

2、在公叔痤向魏惠王举荐商鞅之前,商鞅并未给魏惠王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商鞅在公叔痤府中做中庶子多年,期间公叔痤也向魏惠王举荐过商鞅,但是并未引起魏惠王的重视。魏惠王对商鞅的治国理政才能有疑虑,公叔痤知商鞅有大才,但魏惠王并不知商鞅的大才!


3、魏惠王好大喜功,因为魏国战国初期超级大国的地位,对人才不够重视。
魏惠王有一次跟齐威王谈论国宝问题,魏惠王说魏国的国宝是10颗绝世仅有的夜明珠,齐威王说齐国的国宝是良臣强将,是人才。魏惠王对人才的不重视也在客观上导致了魏国人才的流失。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魏国错失大才商鞅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商鞅虽有经天纬地的大才,又有公叔痤的极力推荐,但因为以上几方面的原因,魏惠王依然还是不用商鞅。错失商鞅的魏国,自此走向了衰亡之路!


历史的味道2019


这件事主要问题一是魏惠王不懂惜才,不善识人,二是公叔痤嫉贤妒能,举荐不力。

怎么理解呢?


首先,我们先看看公叔痤此人,熟悉吴起的读者应该有印象,魏武侯时期吴起就是因为公叔痤的谗言排挤而从魏国逃到楚国的,公叔痤有识人之明,但是私心太重,排挤吴起纯粹是出于保全自己的相位。吴起离开之后,他在魏国的地位就很稳固了,魏武侯死后,魏文侯继任,依然对他很是器重。

公孙鞅的才华他是深知的,在临死之前举荐他有两层意思,一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临终之时力荐的人可以托付大事,二是为何之前没有举荐,那是怕公孙鞅抢了自己的位置,一直到死的时候才说这句话,算是弥补一下对国家和对卫鞅的愧疚。


但是魏惠王此时会想,平日里这个卫鞅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你公叔痤压根就没有提起过他,临终突然说他是个人才让我重用,会不会是病糊涂了。公叔痤见魏惠王只是敷衍一下,知道他没有听进去,就接着说,如果大王不重用他,一定要杀了他,免得未来成为魏国的隐患。

公叔痤果然是做人圆滑,滴水不漏,魏惠王前脚刚离开,他转头就跟商鞅说,我是先君后臣,刚才建议大王要么重用你要么杀你,看他应该不会重用你,你就赶紧逃命吧!

卫鞅哈哈大笑,他既然听不进您的意见重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杀了我呢?

果然,魏惠王一出公叔痤的大门就对身边的人说,公叔痤这个家伙老糊涂了,竟然要我重用卫鞅。


然后,我们再看看魏惠王这个人。

前面说公叔痤是魏国的丞相,是先王魏武侯留下来的重臣,他自己也亲自前去看完,说明是敬重公叔痤的,如何人家的临终遗言就当做耳旁风呢,好歹也去调查一番在做判断也不迟啊,前有周公吐哺,后有祖父魏文侯为榜样,自己对待人才如何就这般不上心呢,这其实就是不懂得惜才识才。

有一个典型例子最能表现这一点,重用庞涓和孙膑与庞涓的恩怨处理。


魏惠王用庞涓可以说是他用人方面唯一的成功,也是最大的失败,为什么这么说。

庞涓也算是当时天下奇才,用兵如神,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魏惠王祖父魏文侯和父亲魏武侯打下的国力和军事基础上,庞涓一支铁骑纵横天下,杀得诸侯恐惧不安,邻国秦国更是龟缩在函谷关内不敢迈出半步。

可是武力不是万能的,以德服人也并不都是迂腐之言,庞涓的穷兵黩武对内是消耗国家实力,民不聊生,表面强大实则是一天天虚弱;对外威名太盛,对跟魏国骨肉相连的三晋兄弟赵国和韩国下手,失去最亲密的盟友,引起诸侯的危机感。

所以庞涓一死后继无人,诸侯联手疯狂报复,商鞅趁火打劫,用诡计夺去秦晋争夺三百年的西河之地七百里,致使他不得不把都城从安邑迁到大梁,“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魏国一落千丈。

其次,放任庞涓残害孙膑视而不见,这是最明显的不会识人用人。

庞涓孙膑本是同窗,但是孙膑之才远远胜过庞涓,用三国一句话说,好比鸾鸟比凤凰,远在千里之外的齐威王都听说了孙膑的赫赫威名,专门把被庞涓整残的孙膑从魏国偷渡到齐国委以重任,果然一个围魏救赵,一个减灶计,就把庞涓耍的团团转,一连串天衣无缝的计谋,把庞涓诱到马陵道口乱箭射死,国恨私仇一起报了,将战争艺术演绎到极致。

魏惠王竟然在眼皮子底下放任嫉贤妒能的庞涓去残害这一绝世英才,实在是有眼无珠。


昏庸愚钝,小人当道,贤才不得进,这当然是君王的责任了。

上天赐予他一文一武两盖世雄才,卧龙凤雏,卫鞅和孙膑,却视而不见,天予弗取,必受其咎,魏国败落在他手里也不冤了。


柳影看历史


公孙座极力举荐商鞅,但是魏惠王还是不用商鞅,这里可以看作是魏惠王对公孙座的不信任的表现。

如果魏惠王对公孙座非常信任的话,那么就会对公孙座的提议或是建议非常的重视,也会按照公孙座的建议去办。

最起码也要见见商鞅,亲自考察考察公孙座举荐的这个人才是否是一个优秀的人才。

魏惠王之所以不信任公孙座原因是公孙座从来没有为魏国推荐过人才,没有这方面的成功案例,推荐的人直接从丞相府的中庶子变成辅佐国君的丞相,难以取信魏惠王。

公孙座其实是一个心胸狭窄,妒忌贤能的人。

他曾经因害怕自己的地位被吴起超越,设计将吴起逼走。商鞅在他的府中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他对商鞅的才能非常的了解,但是他从来没有给商鞅谋求国其他的闲职,直到自己将要死了才将商鞅推荐给魏惠王,如果早点给商鞅推荐职务较低一点的职务,商鞅提前做出业绩,崭露头角,此时再给魏惠王推荐就顺利成章了。

所以说其实不是魏惠王不用商鞅,而是公孙座没有真正的想要推荐商鞅给魏惠王。


逝去即历史


应该反过来问,魏惠王为什么要听公叔痤的重用商鞅?不听,是正常的。听了才是不正常。

魏国不缺一个卫鞅

在历史教科书里,总是说秦国用商鞅变法,招揽山东士子入秦,剥夺旧贵族权力,从一个贵族制国家转变为官僚制国家。然后秦国就笑傲列国。

但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要比官僚化这点,秦国真的比不过魏国。就算翻烂《史记》,《战国策》等史书,经历过吴起变法之后的魏国,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只出现了两个宗室权臣——公子昂和信陵君。而秦国呢,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魏国大量的官位都被优秀的士人占据着,想象一下,魏国是当时天下第一大战国,安邑是魏国首都,魏国又重用士人。

当时的安邑该是何等的盛况,人才济济,争奇斗艳,天下英雄,尽皆于此。卫鞅不被重用,不能说魏国用的人才少,而是人才太多了,卫鞅在这些人里,并不显眼。

(公叔痤,图片来自《大秦帝国之裂变》)<strong>

正常国君都会采用魏惠王的做法

当时的卫鞅的职位太小了,仅仅是中庶子,丞相府里的一个小小幕僚而已。

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史记·商君列传》

或许商鞅很优秀,但是他的资历和阅历差的太远了,魏惠王就算想用他也只能循序渐进的启用。

从一个中庶子直接提拔为天下第一大战国的丞相,这凭什么啊,就凭公叔痤的推荐?所以魏惠王觉得公叔痤老糊涂了,竟然想让一个中庶子直接掌控天下第一大战国。

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史记·商君列传》

有人会说,商鞅到秦国那不就直接从布衣一跃成为秦国大良造了吗?

首先,商鞅不是正大光明的用才华上位的,而是走宠臣景监的路子,这叫“幸进”。

其次,秦孝公当时刚刚继位,迫切的需要支持他的人才,这跟人才过剩的魏国是一个鲜明对比,而秦国本身就缺少人才,在魏国不出色的卫鞅,在秦国出类拔萃。

最后,卫鞅在秦国也不是一上来就掌控权力的,而是经历了两年的考察期。

所以,魏惠王不直接让商鞅掌控权力,真的是再正常也不过了。

(秦孝公,图片来自《大秦帝国之裂变》)

卫鞅那套不适合魏国

商鞅变法的核心无非就是两个字,“农”和“战”。在商鞅的设想里,最完美的国家的人民只有两种职业,士兵和农民,其它的一切职业都该被消灭。这种做法在现代又叫做军国主义。

(商鞅,图片来自《大秦帝国之裂变》)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商君书》

商鞅把秦国变成了一个军国主义的国家,这跟秦国本来就经济落后,人民愚昧,民风彪悍有很大的关系。而在魏国,商鞅这套无论如何都是行不通的,魏国没有供军国主义生长的土壤。

况且魏国当时是天下第一大战国,我们后世看它觉得它制度有落后的地方,但当时的魏国人可不这么想,他们对李悝、吴起变法后魏国的充满着制度自信,就跟现在美国一样,觉得他们的体制世界第一,根本就不需要有人再来进行什么所谓的变法。

以上三点,足以证明,魏惠王不听公叔痤的劝告,是正常人都会做的举动,他如果听了,才不正常。如果我是魏惠王,最可能的做法就是给公叔痤个面子,将卫鞅放在一个重要点的岗位上历练两年,如果真的是很有才,那么再继续提拔就是了。


史学笔记


首先要更正一下问题中的“公叔痤极力举荐”,如果公叔痤真的是极力举荐,魏惠王还是有很大可能会重用商鞅。

同时还要更正一下“商鞅”这个名字,在魏国的时候,只能叫他“卫鞅”或“公孙鞅”,只有到了秦国获得封地之后,才有了“商鞅”这个名字。

下面就对公叔痤、魏惠王进行分别分析,看看公孙鞅为什么没能在魏国发展,而是跑到了秦国。

先来看公叔痤的性格特点和为官经历。在他担任魏相期间,魏国人才已经出现了断代,远不如魏文侯时代的人才济济,这种人才状况,与公叔痤有直接关系。

公叔痤习惯于对人才进行压制,最明显的例子,是挤走了最有可能登上魏国相位的吴起。《史记》上记载公叔痤挤走吴起,用了“害”字,就直接说明了公叔痤的私心:

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公叔痤自知与前朝的翟璜、李悝相比,能力差得多,与上任田文也有差距,他靠什么来保住自己的相位呢?当然不能只靠自己娶了魏国公主的这个身份,通过他在挤走吴起这一事件中的做法,可以看出他所擅长的一点就是时刻向魏国国君表忠心,他是靠善于做表面文章来赢得魏武侯信任。

看他在向魏武侯说吴起靠不住时的说辞,是把魏国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 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史记》)

这就是公叔痤的说话办事手段,明明对吴起又恨又怕,但在魏武侯面前还称吴起为“贤人”;明明是想马上赶吴起离开魏国,但又表现得想尽办法为魏国留住人才。有了这样的铺垫,在外人看来,吴起后来的离魏,才看起来似乎与他没有半点关系。

在公叔痤的精心设计的圈套下,吴起拒绝了魏武侯递过来的橄榄枝,没有答应娶魏国公主,如此一来就惹来了魏武侯的猜忌;而公叔痤因为对魏武侯的提前预言,也在魏武侯心中赢得了忠君爱国的印象。公孙痤可谓一举两得。这样一来,吴起只能怪到魏武侯身上: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史记》)

以公叔痤为相数十年的眼光,自然对属下商鞅的才能心知肚明,不然的话,也不会让公孙鞅担任中庶子这一管理职务。但也仅限于中庶子的职位,公叔痤之所以到了临死前才向魏惠王极力推荐中庶子公孙鞅,不但是因为此时公孙鞅对一个将死之人已构成不了官位威胁,而且公叔痤此时的话语权在魏惠王那里已经大打折扣。公孙痤能够猜到魏惠王不接受他的举荐,所以只是做一个表面形式的顺水人情而已。

再来分析一下魏惠王的从政经历和性格特点,看看他是出于怎样的想法而不愿起用公孙鞅。

魏国到了魏惠王这里,已经开始从称霸的辉煌时代走向下坡路,这跟魏惠王的不能发现人才、起用人才有直接关系;而且,与魏文侯相比,魏惠王缺少变法的魄力。

魏惠王的爷爷魏文侯,在战国时期第一个实施了成效卓著的变法,当时的魏国,汇集了翟璜、李悝、乐羊、吴起、西门豹、魏成等一大批文武贤良。这种人才聚集现象,与魏文侯的个人魅力有直接关系。

比如,翟璜明知吴起在人品方面有所欠缺,但还是向魏文侯建议起用吴起,提醒魏文侯要看重吴起的领兵作战能力,而魏文侯也能从善如流,给予吴起施展才能的空间,也让魏国成为战场上的常胜国

与魏文侯相比,魏惠王在对待人才的态度上,缺少长远目光;在魏惠王看来,短期的战争胜利、争夺土地,要比耗时长久的变法更直接。这种思维方式,应该也与魏惠王通过争夺方式登上王位有关系,他的求稳意识,不可避免地对充满变数的变法有着抵触情绪。

可以从魏文侯和魏惠王分别做的两件事,可以看出在治国方略中的不同理念。

魏文侯为了让人们知道自己的爱才惜才之心,拜孔子的弟子子夏为师,这种拜师不是口头上的做做样子,而是出于言行一致的尊崇,甚至还由此而形成了著名的西河学派,在各诸侯国中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可以说,如果没有魏文侯在对待人才中的文化长远目光,魏国的变法余威,也不会持续百年之久。

到了魏文侯的孙子魏惠王这里,为了尽快在各诸侯国中树立威信,也为了解决眼前的秦国威胁,想借着朝见天子的由头,召集周边小国会盟,想进攻秦国。

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战国策》)

公孙鞅已在秦国站稳脚跟,出于秦国的利益,来说服魏惠王。公孙鞅的大体意思就是说,跟这些卫、宋小国会盟有什么大出息,魏国要想成就大事,就要向北联合燕国,向西联合秦国,再和齐、楚一争天下,这才是干大事!魏惠王这时反而对公孙鞅的观点大为认同,举行了一次包括秦国在内的多国会盟,把自己的身份自行拔高到天子的位置:

身广公宫,制丹衣,建旌九斿,从七星之旟。(《战国策》)
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战国策》)

魏惠王自己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秦国的危机解除了,而魏国成了齐、楚两个大国的进攻矛头,从此之后,夹在几个大国之间的魏国,时而加入合纵的行列,时而加入连橫的阵营,渐渐失去了往日的优势。

从这样的结果也可以分析出,当时魏惠王不重用公孙鞅,除了受公叔痤的影响,更多的,还是出于自己的执政方向考虑。

魏惠王一方面对公孙鞅刑名之学的偏于激烈变法不愿尝试,也就对公孙鞅的才能不予认可;另一方面,他还是偏于保守于前朝沿袭下来的一些政策,比如提高土地收入,以此来增强国家实力,出于国家的稳定考虑,他也不愿意重用公孙鞅这样的变法型人才。


月皎


我们来看公叔座对商鞅的态度。史书记载,商鞅原本也是姬姓的贵族分支,在公叔座手下做中庶子。中庶子是掌管公族事物,还有贵族教育的官员。这个官员并非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闲职。

公叔座作为魏国的相国,他任命商鞅担任这个职务不是随意的。这个职务的官员,有很多的机会能够和贵族阶层接触,能够建立自己的人际网。也可以有很多和国君接触的机会。

而且,商鞅应该在这个职位上干了一段时间,也有过不少的表现机会。可是,我们可以看到,他并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青睐。这是为什么呢?

在历史上有句话,“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这句话颇有含义。我认为这句话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公叔座太忙,没有时间或者恰当的机会去向魏惠王推荐商鞅。

这个理由我们看,是不成立的。有句话叫做思贤如渴。当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就是见了贤才连饭都来不及吃完就去见。而公叔座知道商鞅是贤才,却让他长期担任中庶子这样重要的职务,而不向魏惠王推荐,这不会是时间和机会的问题。

那么,公叔座不向魏惠王推荐商鞅的原因就剩下了第二个原因。那就是根本不想推荐他,甚至在一些场合还要压制他。这是为什么呢?这很简单,公叔座知道商鞅比自己强的多,如果推荐了商鞅,商鞅得到重用,那么自己又该如何自处?

因此,公叔座一方面为商鞅创造将来的从政条件,这个我们可以从后来商鞅诈取河西,骗俘公子卬就可以知道他和公族的关系良好。另一方面,公叔座又控制使用商鞅,让他在自己的手下做事,好将来做自己的接班人。

到了公叔座病重的时候,当魏惠王问到公叔座的后事的时候,公叔座才举荐了商鞅,而且举荐还是用着一种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方式举荐的。我们看《史记》中是如何记载的: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原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

公叔座先是举荐商鞅,让魏惠王举国听之。我们看这件事不要说魏惠王,任何人都不可能答应。

商鞅不是一个魏惠王不认识的人,而且又从来没有发现这个人有什么出众的才华。只是因为一个垂死的公叔座的一句话,就把整个国家都交给他,可能吗?

如果交给商鞅,天下治理不好,谁能够承担得起这个责任?反正公叔座是已经死了。而如果天下治理好了,岂不是在说明自己有眼无珠?如此贤才就天天在自己的眼前,自己居然看不出贤才,还需要公叔座举荐,这不是自己打脸吗?

因此,魏惠王是根本不可能任用商鞅的。他相信自己的眼光,商鞅不是贤才。而公叔座的杀商鞅的话,更是坚定了魏惠王的判断,公叔座病糊涂了。

公叔座一看由于自己的私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为了弥补这一切,公叔座又劝商鞅逃走。而看透这一切的商鞅,轻蔑的拒绝了公叔座的建议。

商鞅在公叔座死后,又继续在魏国呆了一段时间。看魏惠王没有用自己的意思,就另谋高就,去了秦国。

在秦国,商鞅施行了变法。变法图强的秦国实力大增,立刻扭转了过去的颓势,打败魏国,走入战国的强国的行列。这个时候魏惠王想起公叔座的话,后悔已经晚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喜交往,爱朋友,希望能够和大家共享历史的乐趣。欢迎关注我和我的文章,多提宝贵意见。


历史笑春风


商鞅虽然得到公叔痤的极力举荐,但是魏惠王还是不用商鞅,是符合常理的。

我们先来看看公叔痤是如何举荐的。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重的相国公叔痤,问公叔痤:“你如有不测,社稷之事应该怎么办?”公叔痤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商鞅)虽然年轻,但是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见魏王没有回应,公叔痤又说:“如果大王不用他,一定要杀了他,不要让他出境。”由此可见,公叔痤知道商鞅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而且也向魏王极力举荐。

魏惠王是怎么想的呢?“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由此可见,魏王并不相信,他认为公叔痤是病糊涂了,说的胡话。为什么他不相信呢?我认为有两点原因:一、此时的公孙鞅只是一个中庶子,是相国公叔痤的侍从官,职位低微,而且他之前并没有在魏王面前表现出突出的才能;二、此时的魏国正值强盛时期,称霸中原,国内不缺人才,不可能随便就将国家大事交给一个小小的中庶子。

所以虽然公叔痤极力推荐,魏惠王还是没有用商鞅。


读史明事


公叔痤虽然对魏王极力举荐商鞅,但是魏惠王依然不用,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魏惠王的问题,但是我想说的是这是多方面因素同时存在的结果。首先魏惠王他个人智大才疏,对人也并没有独特的见解,很多战国优秀人才都是在他的统治之下出走各国,大部分都来到秦国。向商鞅公孙衍张仪等等都是被魏惠王气走的,所以商鞅的出走对于魏惠王而言,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同时老丞相也并不是没有问题,公叔痤在卫鞅进入丞相府不久之后就知道了,这个人日后必定大财,但是一直没有给他任命官职。



从来都没有提拔他的迹象。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卫鞅主动要求的,在丞相府博览群书之后在进行实际操作。但是这一时间未免有些太长了。即便自己极力要求自己怎么做公叔痤也完全有理由给他做一个军吏或者是官吏,不应该把他一直束缚在府中中研究典籍。但是这两个问题说白了都是表面的人的问题。究其根本还是魏国先期变法,并没有获得绝对成功,临近战国中期变法大潮再次徐徐拉开的时候,魏国并没有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选拔人才制度。这才是卫鞅等人被迫出走魏国的根本原因。



秦国变法为什么说彻底,因为真的彻底废除之前旧制度赖以生存的贵族制。秦国之外,在战国时期我们就会发现国家的二把手丞相宰相有70%以上都是由王公贵族子弟担任。当然,其中不乏有一些贤明有能力的人,但是在历史和各国发展的关键时刻毫无疑问这种贵族对官场的垄断直接导致各国变法难以为继。即便各国可以任用名士进行变法,也必然会被列国贵族搅乱。秦国商鞅变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立起了选拔官员的制度,其中之一才是军功爵制。实际上商鞅变法对于秦国官场的治理并不仅仅是军功爵制这么简单。在当时其实就已经提出诸多选拔人才的可靠方法。但无一例外都是在实践中,凭能力选拔官员升任官职和将军。



商鞅变法以后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皇族担任国家宰相的恐怕就只有赢疾。而且还是与张仪分左右相,主管内政而已。更令我们所吃惊的是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大政方针有70%以上秦国丞相有80%以上全部是列国的优秀人才。这足以使秦国称王天下,并不仅仅是在政治上,商鞅所建立的一套选官制度都是以实用为主,在农业工程技术等各个方面都与当时诸子百家的实用学派比如说农家,墨家,工程学等各个领域的优秀学派和人员有相当深入的接触。虽然法家的变法在某种程度上有些极端,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家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注重实用的先秦诸子学派,并且极度排斥那些夸夸其谈之人。



这种实用主义在整个国家内部盛行选拔官员自然也按能力为划分而非以血缘为关键。但是在商鞅到秦国之前,我们会看到魏国的官场已经开始腐化。整个国家政治的走向除了庞涓能够说两句,大部分都是魏王太子和相关宗室人员说了算,这种国家不会再有发展的可能。而这一问题其实不仅仅是魏国,山东六国哪一个国家基本都是如此。在当时秦国是个特例,政权与宗族,在商鞅变法之后出现了分割。使得宗族并不会对国家大政方针产生任何重大影响。而国家的一些重大决策都是君主重用的六国人士所制定出来的。在某种程度上更利于国家的发展。而抛开了因为宗族内部之间的权利争夺使国家陷入混乱不堪的境地。


世界史图鉴


公叔痤“极力举荐”?这个极力举荐不但要打引号,而且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为什么这么说哪,这还要从公孙痤平时的为人处事说起。

公叔痤是从魏武侯九年(公元前387年),魏相国田文去世后,开始担任魏国相国的,并且还娶了魏国公主,在魏国可谓是红得发紫。

当时魏相国人选中,还有大名鼎鼎的吴起。但魏武侯考虑太子年幼,吴起这个人对魏国功劳太大。怕日后自己有个三长两短,造成主少臣强的不利局面,因而没有选择吴起,而选择了素有贤名,性情稳重的公孙痤为相。

公叔痤刚已上任,便对仍然替魏国镇守河西的吴起,这个自己最大的政治对手,十分妒忌。于是便千方百计的对吴起进行构陷,最终诡计得逞,吴起因惧怕魏武侯治罪,亡命与楚国。

公元前370年,武侯薨,魏国诸公子因争夺王位,魏国曾短时间陷入混乱当中。后来公子罃上位成功,即魏惠王,仍然用公叔痤为相。

公元前361年,公叔痤已侍奉二任君侯,在相位上坐了27年之久,年事已高。于是在油干灯枯,行将就木之时,面对来看望他的魏惠王,在惠王问他百年以后魏国的人事安排,方才向惠王推荐自己的手下,此时担任门下中庶子之职的商鞅为相。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公叔痤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

公叔痤见魏王走后,又连忙派人召入商鞅于榻前,满怀歉疚的对商鞅说:方才大王问老夫去世后谁可担任相国之职,我推荐你来担任。可从大王的神色中,我看出他不会任你为相。于是我从先忠于君后考虑臣的立场,劝大王假如不任用商鞅,就该杀掉他。大王答应了我的请求。你赶快离开吧,不快走马上就要被擒。

商鞅听罢,不以为然的说:大王即然不能听您的话任用我,又怎么能听您的的话来杀我呢!

于是商鞅仍然留在魏国没走,事后也证明商鞅的判断是对的。

魏惠王在离开公叔痤府上,在回王宫的路上,便对随侍的人员说:公叔痤病的太厉害了,真叫人伤心啊,他居然想让我把全部国政都交给商鞅来掌管,难道不是老糊涂了吗?

从公叔痤的推荐,到商鞅对此事的判断,再到惠王对公叔痤推荐所做出的最后结论,都可以看出公叔痤这个多年的的不倒翁,政坛的常青树,真是老奸巨猾。

做为一国之相,平日里想国家的事情少,心中日刻装着自己的利益。这点连司马迁都看不下去,他在《史记.商鞅列传》隐晦的说道:

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

你早不向惠王推荐商鞅,让他在重要的岗位上历练几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来打动惠王,反而在临死之际向惠王推荐商鞅,一推便要将商鞅推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让惠王将全部国政都交给商鞅来掌管。

莫怪惠王不识人,做为任何一个国君,都不会立即任用一个寸功未立,寸绩不显的人来一步登天,担任相国之职的。

老相国名以上是推荐人,实际上是要害死人。

幸亏惠王还是个明白人,否则真上了公孙痤的当了。

反过来再看商鞅,因公孙痤的画饼,一下子钓起了胃口。在公痤死后,又在魏国待了一段时间,看惠王仍然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又听到邻国秦孝公颁布招贤令,便按耐不住一颗骚动的心,投奔秦国去了。

商鞅在秦国得到了孝公的重用,接连实行二次变法,使秦国渐渐的强大起来。



但商鞅在秦国的某些做法,正如他本人的性格,有些急功近利。最后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第一个拿商鞅开刀。无奈之下,商鞅逃到魏国边境,当时魏惠王仍然在位,却下令拒绝商鞅入境,最终商鞅落得个五马分尸的悲惨下场,真是令人深思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