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一县一品四季应市水果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

桂林的水果面积产量广西第一,有不少品种甚至全国第一,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桂林作为广西的水果第一大,除了有着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之外,更重要的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引导扶持,推动了不同水果品种在不同县份的合理布局、科学搭配,形成了一年四季均衡应市的良好格局。

广西桂林:一县一品四季应市水果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

先说说面积最大的柑橘。柑橘在桂林的发展,面积之大,产量之高,带动农民之多,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最主要的种植品种就是砂糖橘、金桔和南丰蜜橘。

桂林市的砂糖橘不仅广西有名,也全国有名,与南宁的沃柑,一起支撑形成了“南沃北柑”的广西柑橘产业大格局。

桂林的砂糖橘主产区在荔浦、永福两个县,这两个县的官方统计数据都分别超过了35万亩,民间的预测应该已经超过了40万亩。

广西桂林:一县一品四季应市水果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

广西桂林:一县一品四季应市水果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

仅荔浦、永福两个县的砂糖橘种植面积,就达到了80万亩左右的规模。单一的柑橘品种,种植面积之大,又高度集中在这两个县,可以说是“疯狂”扩种的结果。

但这“疯狂”是有来由的。前几年,最早种植砂糖橘也最成功发财的应该是荔浦县修仁镇的板纳村人(据说也有一部分是外地地到该村投资)。

板纳村这个仅有300多人的小山村,2012年广西新闻网就报道过,全村户均收入超过4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8万元,暴富的背后,就是因为种了砂糖橘!

据统计,早在2012年,荔浦县砂糖桔种植年收入30万—90万元的农户就有860户,2013年增加至986户,年收入超100万元就有25户,在砂糖橘种植专业村里,户均年收入20万元都被笑称“贫困户”了。

广西桂林:一县一品四季应市水果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

广西桂林:一县一品四季应市水果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

在如此强悍的市场利益驱动下,永福县也不甘落后,短短几年间就将砂糖橘种植面积增加到了40万亩。虽然后期没有象对荔浦县暴富那样的报道了,但永福人从砂糖橘产业中受益仍不可低估,也许是永福人太低调的原因吧。

桂林柑橘的品种,还有一个不得不提,那就是阳朔的金桔,人称“致富金元宝”。

据报道,到2018年,阳朔县种有金桔18.8万亩,产量27.9万吨,面积、产量均占到了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为全国金桔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效益最好的金桔主产区。

阳朔金桔的快速发展,得益最大的就是覆膜留树保鲜技术。原本年底11月采摘的金桔通过盖上农膜保护,硬是拖长到了次年2、3月才采摘,正好是春节旺季,卖得好价就不奇怪了。

广西桂林:一县一品四季应市水果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

春节前后,走在阳朔县金桔主产地白沙镇的山路上,成十公里的路边山坡上,连绵百里的金桔生产基地全部披上白茫茫的农膜,不到现场是感受不到那种壮观奇景的。

后来这一技术延伸推广到了砂糖橘等其他柑橘果树上,成为了桂林市最受欢迎、效益最好的实用技术。

2018年,桂林全市推广果树树冠盖膜简易设施栽培面积150万亩。随着留树保鲜技术的快速推广,桂林市春季上市销售水果产量超过了30%,打破了以往在冬季集中上市的局面。

而经营农膜的农资经销店,也因此在最近几年突然暴发火起来,成为了一个配套的特色大产业。

再往下数,还有恭城、平乐县的柿子,据说也是全国第一大的产区。

广西桂林:一县一品四季应市水果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

广西桂林:一县一品四季应市水果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

兴安县的水果品种,主要是葡萄和南丰蜜橘,葡萄产业很有水平,被称之为“南方吐鲁番”。

规模化集约化的水果发展格局,给桂林市带来的不仅仅是水果量的增长,在品质、品牌和产业化程度上的提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据该市水果部门统计,目前桂林市至少有1800多个水果关联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个多个跟水果有关的龙头企业,创建了一批水果品牌,举办了荔浦砂糖桔、阳朔金桔节等水果节庆……

广西桂林:一县一品四季应市水果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

目前,桂林市的水果产业已初步形成3条“百里长廊”:桂林-阳朔的百里金桔长廊、湘江-资江流域百里葡萄长廊、荔浦-柳州百里果蔬长廊。

打造了兴安灵渠、灵川大圩、资源中峰、全州枧塘4个高标准化葡萄示范基地,还有恭城月柿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

广西桂林:一县一品四季应市水果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

广西桂林:一县一品四季应市水果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

桂林市的每个县,都有1-2个主导果品或“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桂林,不仅仅山水甲天下,四季不断的特色水果将甲天下!

广西桂林:一县一品四季应市水果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

广西桂林:一县一品四季应市水果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