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縣朝裡瑤族鄉人大代表農秀榮:帶領群眾致富奔康的“管家婆”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報道(記者 唐志強 通訊員 黃元榮 韋軒):“這是基層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具體體現。”平塘村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王國位說,新建村公共服務中心已交付使用,但一直沒有辦公設備。凌雲縣融媒體中心相關領導瞭解情況後,答應為平塘村解決20多套辦公桌椅。消息一傳開,農秀榮第一時間就帶著家人到縣融媒體中心搬運辦公桌,大家都為這位“管家婆”點贊。

  平塘村原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在六夫屯,因地理位置、建築面積小等問題,不能滿足村民現狀需要。農秀榮反覆思索,想起那塘屯中心有塊佔地8畝的平地,這也是平塘村最好的“風水寶地”。為了把這塊“風水寶地”拿下,農秀榮摸底調查、入戶走訪、召開群眾會議,並多次一家一戶做思想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新建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用地涉及的農戶都自願無償把自家的“風水寶地”讓出來。

  改革開放後,農村興起了“打工潮”,村裡留下部分撂荒土地。要消除農村的貧困,就得尋求出路,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才能帶領群眾脫貧。2010年,時任平塘村婦女主任的農秀榮自告奮勇並帶領5戶群眾發展種桑養蠶。目前,平塘村種桑養蠶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巨大轉變,全村桑園總面積547畝,有30餘戶群眾種桑養蠶,其中貧困戶10多戶。今年,種桑養蠶產業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54萬元、蠶農戶增加收入達3萬,可謂“一箭雙鵰”。如今平塘村的種桑養蠶產業已成為朝裡瑤族鄉的一張名片,也成凌雲縣種桑養蠶示範基地。

  農秀榮充分發揮“黨員”“能人”作用,把標杆樹好。目前平塘村有近30餘位“黨員”“能人”,帶領300餘名群眾參加發展產業,勞動力轉移就業等,農戶增加收入在3萬元到5萬元左右。

  李玉恆原是村裡“有名”的貧困戶,一家老小就靠夫妻倆外出務工那微薄的收入來支撐。在農秀榮的幫助下,李玉恆回家發展種桑養蠶, “2019年種桑養蠶收入4萬多元、加上就近打臨工年總收入在6萬左右。”李玉恆介紹說,“感謝秀榮主任的幫助,她不僅讓我們在家門口就業實現脫貧,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就業顧家兩不誤。”

  近年來,平塘村建起平塘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平塘村脫貧攻堅桑蠶產業示範園,奮力實現脫貧攻堅。今年全村共實施了1000畝的油茶低改、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4.2萬餘元。全村“十三五”建檔立卡貧困戶103戶,貧困人口507人,通過各方努力,平塘村預計2019年有27戶146人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低至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