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布置窝点有讲究

自然水域的地情、水情、鱼情相当复杂,鱼的分布极不均匀,撒窝布点当然应该有针对性,钓法也应灵活多变,固守一点的战术在多数情况下效果甚差。

在野钓时找到一个上鱼多的鱼窝,经过两三次垂钓之后,鱼越来越少,最后简直不上鱼了;有的冷窝子几次撒诱饵之后,某一次突然发现成了宝窝,经过几次垂钓之后,又不得不转移阵地。

野钓布置窝点有讲究

诱饵品种繁多,不必拘泥

最简便的诱饵是大米、小米或其它粮食颗粒,什么也不添加。有的在此基础上加曲酒药酒,或加香精,或加粉状雾化料,或用颗粒饲料,或用发酵料,或用商品诱饵,目的是增加香甜味和雾化状态,以便诱而聚之,聚而钓之。

究竟用什么诱饵:一是要根据钓者的喜爱和习惯;二是根据当地的鱼情。要想说明某种诱饵是否有特效,需要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多次的验证。

野钓布置窝点有讲究

饵的用量依水情、鱼情而定

水面广阔、固定的钓位,尤其是钓大鱼诱饵量宜大。一个窝子用量可达0.2-1千克。搭上帐篷在大水库连续3-5天守钓大鱼,诱饵用量更大。在小溪沟,多草的石河堰或小坑塘多窝轮钓,窝子只需要撒一把半把诱饵,一个窝子鱼不多,钓上几条就不错了。

野钓中如果鱼的密度不是很高,用手竿固守一个钓位钓点,总的获鱼量不会很高。布窝钓窝,宜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除了多窝轮钓,还要注意钓窗内外,续窝和晾窝。

野钓布置窝点有讲究

钓窝内与钓窝外

窝内诱饵多,聚鱼多,常常是以钓窝内为主,同时也应兼顾钓窝外。因为有时有小杂鱼、虾、蟹闹窝。特别是有螃蟹时,鲫鱼不敢进窝,又被香饵诱惑,不愿离去,只好在窝边、窝外游动觅食;有时窝内鱼受到惊吓,一时不敢进窝。在这种情况下,钓窝边往往很有效,甚至可能钓到个头较大的鱼。如果窝内无鱼,而在窝子外几米远的地方有鱼星,就要想办法把钩饵递到有鱼星的地方去。

野钓布置窝点有讲究

续窝与晾窝

有鱼上钩的窝子,隔上一段时间,要补充少量的诱饵,挽留欲去的鱼,吸引新来的鱼,使窝内鱼儿保持一定的密度。续窝次数可以多一点,每次少量,量过大,鱼儿吃饱了,懒得咬钩。

一个窝子里的鱼越钓越少,或鱼儿受到惊吓,这时就应该换个窝子去钓,也就是轮钓。在钓过的窝子里撒点诱饵,钓者远离钓位(也就是晾窝)。晾窝是垂钓的一种策略,具有特殊的作用:没有了人影竿影,没有了抛钩击水的响声,没有了刺鱼鱼的惊扰,鱼儿会忘记了危险,从四面八方游来觅食。在大约半小时或1小时以后,当钓者再去钓时,往往是下钩就上鱼。

另外,如果能够找到天然的鱼窝当然很好,找不到,就需要人为地做窝(撒窝、喂窝)。在一个钓场垂钓,如果地形、草形等很复杂,例如在弯弯曲曲的小溪沟,需要做3-5个甚至更多的窝子。有的窝子尽管撒了诱饵,却钓不上一尾鱼,就是所谓的冷窝。

野钓布置窝点有讲究

有的窝子鱼特别多谓之宝窝,通过试钓要有取有舍,边走边钓,多窝轮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