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看潍坊」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

专栏:每日一校推荐

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

「教育看潍坊」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

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始建于1952年秋,命名为"山东省潍县中学",校址设在潍县范家村,同年9月底招收初中学生,正式开学;1954年,行政区划变更,"潍县"与"潍北县"合并统称"潍县",学校更名为"山东省潍县第一中学";1958年"潍县"与"潍坊市"合并统称"潍坊市",学校更名为"潍坊第三中学",同年7月招收第一届高中学生,学校由初级中学发展为完全中学;1962年,"潍县"与"潍坊市"再次实行分治,学校恢复"山东省潍县第一中学"名称,同年迁址寒亭;1968年,学制改为二年,实行春季始业;1971年,学校体制发生改变,由原属地、县两级领导改为公社领导,更名为"潍县寒亭中学",同年停招初中学生;1974年春季始业改为秋季始业,学校改为高级中学;1978年再次恢复"山东省潍县第一中学"名称;1982年,学制由二年改为三年 ;1984年,区划改革后更名为"山东省潍坊第十九中学";1987年定名为"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2003年与原寒亭二中合并,2008年寒亭高中学校整合原一中与四中合并组建新寒亭一中;2012年7月学校整体搬迁至寒亭区友谊路南首新校区。

学校以"办一流学校,育一流人才"为办学宗旨,坚持"不使一名学生落伍,让每个孩子成才"的办学理念,坚持"注重过程管理,实现全员参与;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坚持"领导为老师服务,老师为学生服务,后勤为师生服务"的服务理念,秉承"用爱心和责任成就人生"的校训,大兴"诚信、严谨、合作、奋进"的校风,全面倡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勤学善思、求真修志"的学风,把"创建特色学校,师生共同发展"作为办学目标。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奋发有为,追求卓越。

学校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办理化实验导学园地的做法和经验被《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全市实验教学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重大课题创新教育试验研究基地",在中央教科所组织召开的"科研兴校"经验交流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学校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目前已有2个国家级、6个省级和5个市级规划课题通过专家鉴定,完成结题。

建校以来,学校以高而稳的教学质量先后培养合格毕业生4万多人,向高校输送优秀人才2万余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历经半个多世纪,已建设成为百姓信赖的学校、学生成才的摇篮,已发展成为一所文化底蕴丰厚、平安和谐、质高品优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的教研成果,先后被《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潍坊日报》《全国素质教育文库》《山东教育》《领导与决策》《中国创新教育》《中国现代教育年鉴》《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等报刊宣传、推广。

经过六十年,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寒亭一中已跨入教育教学先进行列,跻身全国百强。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百所特色学校""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学校""山东省首批国办学校校舍改造十佳学校""山东省德育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十佳学校""山东省重大课题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先进单位""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机关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考优秀考点""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员单位""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单位""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国作协山东青少年作家创作培训基地""潍坊市教科研示范校""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先进实验学校""山东省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潍坊市平安学校建设示范学校""潍坊市中小学数字化学校""潍坊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特色学校""潍坊市中小学机器人实验室教学示范校"等荣誉称号。有近二十个国家级科研课题结题并获奖,五个省级课题结题并获奖,七个市级科研课题获奖。两次夺取山东省"学校杯"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