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發怒,不會說話,抓不住機會怎麼辦?《鬼谷子》告訴你怎麼做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你就控制不了自己的人生;

把話說不到點子上,你就無法獲取高質量的人脈資源;

不能因時因地制宜,你就無法獲取有效的應對方案。


易發怒,不會說話,抓不住機會怎麼辦?《鬼谷子》告訴你怎麼做

文|剛子

字數:5349 閱讀8分鐘


近來讀了《鬼谷子》一書,感受頗多,有一種三十幾年都白活了的感覺,明明有些是很常見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和方法,當遇上事兒的時候,就方寸大亂,全無陣腳可言。《鬼谷子》一書,又再一次的對我做出了警醒。

《鬼谷子》全書分為《捭闔》、《反應》、《內揵[jiàn]》、《抵巇[xī]》、《飛箝[qián]》、《忤合》、《揣》、《摩》、《權》、《謀》、《決》、《符言》、《本經陰符七術》、《持樞》、《中經》十五篇。前四篇以權謀策略為主,中間八篇以言辯遊說為重點,後面三篇則以修身養性、內心修煉為核心。

《鬼谷子》十五篇可以用《謀》篇第十里面的一句話高度概括:"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

在如今競爭激烈的職場中,《鬼谷子》中的有些謀略,言辯,修心對平時的職場工作很有幫助,我覺得是在教會我們如何去智慧的做人,以何種精妙的方式去做事,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團隊都有著積極地促進作用。

在《鬼谷子》十五篇中,我在權謀策略,言辯遊說,修身養性中各精選出了一篇,結合平時的工作,來為大家展示《鬼谷子》的職場之道。

易發怒,不會說話,抓不住機會怎麼辦?《鬼谷子》告訴你怎麼做

一、捭闔篇

易發怒,不會說話,抓不住機會怎麼辦?《鬼谷子》告訴你怎麼做

捭闔是《鬼谷子》的開篇之作。"捭"為開啟,"闔"為閉藏。捭闔之術,也就是開合有道,張弛有度。

職場策略一:別陷入情緒的圈套,讓憤怒之火燒燬你

在平時的工作之中,很多人雖然貌似很有能力,但總是和同事搞不好關係,得不到上司的青睞,到了哪個公司都是萬般的不順。這多半得歸結於自己的情緒,有些人面對外界的刺激,就會來情緒,一有情緒就會發怒,而人在發怒的時候最容易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此時,自身的弱點就會毫無遺漏的暴露出來,當你暴露了自身的弱點以後,自己的優勢自然而然就會降低,別人就會乘機抓住你的弱點而攻擊你,讓你毫無還手之力,最終,不得不換個地方重新開始。

我曾在建材零售業做過6年,就遇到過一個很情緒的人,我們暫且稱他為大Q。他人長得高大,說話鏗鏘有力,整體上很有氣場,業務能力也相當不錯。但就是心眼小,愛鬧情緒,易發怒。在業內兜兜轉轉好幾年,基本上都是以一腔怒火而從一家公司終結。最終,業內實在混不下去,只得跳出去。

《鬼谷子》捭闔篇中有這樣一句話:"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技巧短長。"

意在告訴我們:有智慧的人,能夠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不會陷入別人的情緒圈套之中,能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分析清楚形式,找到恰當的時機和方法來解決問題。

常言道:"一個不會憤怒的人是庸人,一個只會憤怒的人是蠢人,一個能夠控制住自己情緒,做到儘量不發怒的人是聰明人。"

中醫講究平和,讓我們不要為了一些小事急躁,儒家更講究中庸平衡之道。如果大Q能很好的利用自身的優點,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懂得"捭闔"之道,將自己的情緒合理化的應用在工作中,也許會在零售業內大有作為。

易發怒,不會說話,抓不住機會怎麼辦?《鬼谷子》告訴你怎麼做

職場策略二:陰陽協調,遇強示弱,遇弱示強

在職場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有的強勢,有的怯懦。在工作中相互之間必然產生交集,在這種工作的交集中,矛盾就會像怪胎一樣應運而生。

相對來說,矛盾的雙方必然有強有弱,一般情況下,矛盾的雙方分為以下兩種情形:

1.一方的實力明顯高過一方很多。

2.一方的實力明顯弱於一方很多。

那麼,你在面對以上這兩種情形時,該如何去化解呢?

《鬼谷子》的捭闔篇給出了化解的方法:為小無內,為大無外。益損、去就、倍反,皆以陰陽御其事。陽動而行,陰動而藏。陽動而出,陰隨而入。

鬼谷子的這句話就是在說,世間萬事萬物,我們都可以運用陰陽變化來實行損害和補益,離去和接近,背叛和歸附,陽則前進,陰則隱蔽。該陽則陽,該陰則陰。陰陽結合,適時捭闔定能無所不出,無所不入。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遇強則示弱,遇弱則示強。"

但這句話一定要理解正確,要結合魯迅的這一句話去理解:

強者發怒,拔刀向更強者。弱者發怒,拔刀向更弱者。——魯迅《華蓋集·雜感》

遇強則示弱:在矛盾中,如果硬碰硬,弱小的一方也有可能摧折強大的對手,但毀了自己也是在所難免。如魯迅所言,強者一般會向更強者,所以,你必須示弱。你若示弱,他也就不會把你當做對手。因此,不妨以柔克剛,弱化自我,避其鋒芒。

遇弱則示強:魯迅說:"弱者發怒,拔刀向更弱者。" 因為矛盾中,弱者缺少強者的優勢,人缺什麼,就會強烈的想要什麼。如果此時作為強者的你在弱者面前假意"示弱",弱者就會向你發難,來尋求強者的感覺。這樣的話,就會給你增添無比的麻煩。為了讓弱者知難而退,此時,你就要"示強",讓弱者望而生畏,知難而退。所以,這裡的"示強"是一種防守,而並非侵略或進攻行為。

在職場中,我們不僅要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遇強示弱,避開鋒芒,遇弱示強,防守自衛,還要掌握"揣情摩意"的技巧,讓自己所掌握的"捭闔之術"發揮出最有效的作用。接下來,我們來學習"揣摩篇"。

二、揣摩篇

易發怒,不會說話,抓不住機會怎麼辦?《鬼谷子》告訴你怎麼做

《鬼谷子》說:"摩者,揣之術也。內符者,揣之主也。"

意為在揣摩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對方進行接觸、揣測。

《鬼谷子》認為:"操鉤而臨深淵,餌而投之,必得魚焉。"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善於揣摩人意之人,就像漁夫一樣不動聲色,且能做到"謀之與陰,成之於陽。"

職場策略三:揣摩清楚,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在當今社會,競爭由最初的激烈到現在的白熱化,好多人就會出現急功近利的做法,老想著有沒有什麼速成法。

比如,在今日頭條寫作,寫作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開通原創是需要揣摩頭條對文章的要求,以信息增量,深度和質量作為基礎的,開通問答收益也是要能夠揣摩到提問者的真正意思,回答的內容以幫助到提問者為準則,它們沒有什麼速成法的。

我見過有些寫作者急功近利,急於速成,遲遲不見開通原創和問答收益時,就會因此而焦躁不已,在運營群裡抱怨,看似隨時都有可能放棄頭條寫作的念頭,當然,也確實有人因此放棄了。

大家應該都讀過子曰:"欲速則不達,見小則大事不成。"這句文言文,它意在告誡我們:做事時如果不耐心一點,揣摩清楚真正的意思,而只貪圖速成,反而會更慢甚至可能失敗,如果只為了貪圖眼前的一點小利而忘記了本心,那麼你就不會成就一番大事業。

職場中,亦如此。做任何事情,我們都應該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我在做人力資源管理之初,時常要做一些員工協調和安撫的工作,由於還是一隻菜鳥,不能很好的把握員工內心真正的想法,以至於組織協調能力跟不上,員工的心理安撫工作也是收效甚微,沒少挨領導的批評。

等到我學習了心理學之後,才知道原來是我沒有深入員工的內心,沒有揣摩到他們的真實想法,才導致協調和安撫工作失敗。於是在後來,我就刻意去觀察員工的行為,以及和員工聊天來揣摩他們的內心世界,根據員工內心的需求以及痛點來對症下藥。至此,我才在人力資源工作上有所建樹。

易發怒,不會說話,抓不住機會怎麼辦?《鬼谷子》告訴你怎麼做

職場策略四:言辯說服,揣情摩意,順著人心去說話

《鬼谷子》說:"夫事成必合於數,故曰道數與時相偶者也。說者聽必合於情,故曰情合者聽。"

大體意思就是說:做事想要成功,天時,地利,人和必不可少;遊說時,想要別人完全聽從你的意見,必須要去揣摩準確別人的情意,達到兩情相合時,別人才能聽從,採納你的意見。

其實,引申到職場工作中,我舉了例子來說明一下:

如果你是一位銷售人員,在平時的銷售工作中,會發現,如果能夠及時的揣摩到客戶的真正需求和痛點,牢牢的抓住客戶的心,進行說服時,順著客戶的心去說話,客戶不但能很好的接受你的觀點,而且還能與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如此做的話,便猶如猛虎添翼,順利的拿下訂單不是什麼大問題。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寫到:"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師。"

三國時期,諸葛亮為聯盟孫權抵抗曹操而出使東吳,卻遭到東吳諸謀士的責難,最後在諸葛亮一一反駁聲中,都啞口無言,從而獲得孫劉聯盟,取得赤壁全勝。這就是後來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中所寫的:"諸葛亮舌戰群儒。"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在職場上,有些人,能夠一語中的,把話說到人的心坎上去;有些人,要麼不會說,要麼笨嘴笨舌,一張口就語無倫次,拘謹慌張,失去了很多機會;而有些人,一張嘴,就讓人感覺到話不投機半句多,不願意再繼續和他交談下去。

所以,想要言辯說服,獲取更多的發展機會,必須要揣情摩意,順著人心去說話。

話又說話來,溝通言辯說服之術再強,即使有"舌戰群儒"的本領,也要"順應天道,適地生存"。這樣做,既不違背自然的發展規律,也能讓自己順利的完成任務。接下來,我們來學習"持樞篇"。

三、持樞篇

易發怒,不會說話,抓不住機會怎麼辦?《鬼谷子》告訴你怎麼做

《鬼谷子》在本篇中揭示的是一種"迴歸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凝結了鬼谷子對天道的深刻透析。

《持樞》中有一句話我覺得很經典:持樞,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

意在告誡人們:自然的規律就是春天萬物萌生,夏天萬物成長,秋天萬物收穫,冬天適合萬物儲藏。這些自然規律誰也違背不了,改變不了。

職場策略五:順應自然規律,因時制宜,才能以變圖強

《持樞》中講:"故人君亦有天樞,生、養、成、藏,亦復不可幹而逆之。"

鬼谷子認為:順應自然的規律,因時制宜,是成功的法則。

在職場中,如果你是一名企業的掌舵者,能夠做到順應市場的規律,緊跟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組織結構,業務方向,領先於對手的情況下,將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業內有一家公司,在別家還在以產品為導向的時候,他們的職業經理人吳總已經認識到服務的重要性,然後做出瞭如下調整:

1.高薪聘請服務意識較強的人才。

2.斥資打造高質量的服務團隊。

3.以客戶為中心,提供一站式的客戶解決方案。

自從做了以上3點調整以後,不到2年時間,公司聲名鵲起,無論是從客流量上,還是從客戶質量上,都有了質的飛躍。導致那些還在單純的以產品為中心的同業公司紛紛效仿著轉型,一些資金,技術,人員等跟不上轉型的,最終只能走向窮途末路。

後來,這家公司在當地做到業界龍頭老大時,這位總經理大吳說:"抓住市場的變化規律,因時制宜,及時進行戰略轉型,調整組織結構,才能以變圖強。"

無數的實踐也證明:市場唯一不變的規律就是一直在變,作為企業的掌舵者,要想讓企業和自己能夠走得更長遠一些,必須要敏銳的抓住市場變化的規律,在市場危機來臨之前完成企業的變革。

易發怒,不會說話,抓不住機會怎麼辦?《鬼谷子》告訴你怎麼做

職場策略六:順應企業戰略,因地制宜,才能絕地重生

在職場中,很多情況下,作為下屬的我們,有時會遇到兩難式的問題,按照上司的要求去做事,卻失敗了,然後想通過自己的提議讓上司收回成命,但上司卻是按照公司既定的戰略目標分派的任務方案,根本就無法改變,且還要讓你再次衝鋒陷陣。如果你還想繼續留下來,就要在兩方面做出抉擇:

第一,按照上司的方案繼續去做。

第二,放棄上司的方案,尋找一條新的道路。

這兩方面貌似都是死路一條,因為上司的方案已經執行了一次,根本行不通,而自己自作主張行事的話,出了問題,一切後果自負。

面對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反正左右是個死,與其固守舊的方案去死,還不如尋找一條新的方案,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但是此時,自作主張也不是胡亂的做主張,需要利用5W2H分析法去解決你當前所面臨的問題:

假如你是一名華南區區域經理,銷售的是A產品,公司的戰略目標是成功的將A產品投放華南市場,並順利打開A產品在華南市場的銷路。前期公司制定的營銷方案是向華南區域各大商場以批發的形式投放產品。但你已經按照公司既定的戰術方案做了,市場根本就不買賬,以失敗告終。於是,你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做了一套新的營銷方案提交公司,可公司卻不予理睬新方案,只是讓執行舊的方案,儘快打開華南市場的銷路。此刻,你要想絕地重生,啟用自己的方案,必須利用5W2H分析法去驗證。

易發怒,不會說話,抓不住機會怎麼辦?《鬼谷子》告訴你怎麼做

1.WHAT(目標是什麼?)——打開華南市場,解決職場危機。

2.WHY(有沒有替代方案?)——可以拋棄領導舊的戰術方案,按照自己制定的新方案去做。

3.HOW (怎麼做,方法是什麼?)——向該地區同類產品的其他代理商發送免費的體驗品,可以先發貨,後付款,也可以採取賣的越多,返點越多的激勵措施來擴大產品的市場佔有率。

4.WHEN(何時做最有效)——立刻馬上去做,一個月之內完成鋪貨。

5.WHERE(在哪裡做?)——在華南地區的各大市場去做。

6.WHO(由誰去做?)——親自去做。

7.HOW MUCH(做到什麼程度?費用如何?收益如何?)——華南市場共計有334家經銷該產品的代理商,每家每月銷售1噸,就是334噸,費用不超過公司原計劃的5%,預計當月為公司創收135萬,超過公司預期收益10%。

假如把自己的新方案經過上面七個步驟的檢驗後,沒有任何問題,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實施新方案。值得注意的是:

1.如果在檢驗的過程中發現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必須進行改進,否則,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再改正就來不及了。

2.如果哪方面有獨特的創意,比較突出的話,則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擴大這方面的效應,讓其發揮到極致。

這樣做的話,用鬼谷子的話來說,就是"迴歸自然,天人合一"。即掌握事物的規律,要因勢利導,順勢而為,不能逆道而行。努力尋求自我發展的機會,積極的整合外部資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在讀了《鬼谷子》後的所感所想,整理出了這6點職場策略,不一定全面,但希望能夠幫助到讀者朋友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