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进攻关中,为什么必须要从函谷关或者潼关,为什么不从山西西南部渡黄河进攻呢?

听月谈史


提问不成立。历史上从山西进攻关中的成功案例数不胜数,随便举几个例子。



案例一:战国初期,魏国大将吴起从山西龙门渡口(山西河津县)渡过黄河,并在过河后修筑城池,打败了前来讨伐的秦军,取得了第一次河西之战的胜利。

案例二:西晋末期,前赵大将刘曜多次从蒲津渡口西渡黄河进入关中,并于公元316年攻破长安城,俘虏晋愍帝,灭亡西晋。

案例三:北魏前期,关陇大起义,义军割据关中、河东。魏太武帝拓拔焘率军在山西新绛县剿灭河东义军后,由蒲津渡口渡河,杀入关中平原,剿灭了关中义军。

案例四: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唐军从龙门渡口渡过黄河,进攻关中。后来李渊定都长安,建立大唐。

案例五:唐朝末年,河东军阀李克用从晋北出发到河中,从蒲津渡口渡过黄河,并在长安郊外击败黄巢,逼其退出长安。

案例六:南宋初年,金国大将完颜娄室由蒲津渡口渡过黄河,杀宋军一个戳手不急,并在关中大破16万精锐宋军,威震关陇。

另外还有很多案例,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综上案例所述,古人在历史上不仅多次有从山西南部进攻关中的案例,并且还有多次由山西南部攻破关中的成功案例。

所以,这个问题不成立。

至于说,为什么以上列举的案例很多人都没有印象,大家对进攻关中的印象停留在必须要由函谷关或者潼关才能进入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两方面因素导致的。

因素一:由崤函通道进攻关中,要优于从晋南渡河进攻关中。如果能选择,大多数人都愿意走崤函通道。

从山西进攻关中,有三个渡口可选,分别是:风陵渡口、蒲津渡口、龙门渡口。

三个渡口中,龙门渡最容易渡河,但离长安最远;风凌渡离长安最近,但最难渡河,因为渡口对岸就是潼关;蒲津渡居中,距长安的距离和渡河难度都居中。

综合来说,蒲津渡口是三个渡口中最合适的渡河地。历史上由山西杀入关中,十次有八次都走这个渡口。


但是,相对于走崤函通道来说,从蒲津渡口过河,难度还是更大一些。因为,渡河作战是非常冒险的。如果渡口被抄了,等于后路就被断了。

并且,山西地形支离破碎,如果从华北平原进攻关中,走河南的崤函通道,一路上都是大平原,基本上不需要翻越很高的山区,海拔跨越很小。只需要突破个别易受难攻的关口,如函谷关、潼关即可。而从山西进攻关中,至少要翻两次山。这不仅对行军是个考验,对补给线也是极大考验。(刘曜和李克用等人之所以要从蒲津渡过河,是因为他们的地盘在山西,他们在河南没地盘,他们没得选,只能从山西渡河)

所以说,如果能选择从哪里进攻,古人更愿意走崤函通道。



因素二、历史上关乎于关中政权生死的著名大战,很多都是发生在崤函通道。

比如说战国后期的关东诸侯五伐秦国,有四次都是攻的函谷关(有一次是从山西西渡黄河进攻关中);赤眉军破长安,攻的是函谷关;汉末曹操与马超大战,攻的是潼关;安禄山与哥舒翰大战灵宝,攻的是潼关;黄巢进长安,攻的是潼关;李自成进关中,攻的也是长安。

相对来说,从山西渡河攻关中,名气就要低很多了。比如前面提到的刘曜、李克用都是山西军阀,但他们两位在历史上的名气并不大。而对于唐朝,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定都在长安的大唐王朝,很少有人记得李唐王朝是从太原起家的。

所以说,由于从函谷关或潼关进入关中的案例太多,而且多是灭国级大战,名气大,所以相对来说,就会给很多人造成进关中只能走函谷或潼关的固有印象。


另外,说到进攻关中,怎么能少了蜀道和武关呢?历史上,刘邦曾经两破关中,而这两次进入关中,刘邦都没有走崤函通道。

第一次,刘邦走的是武关,即从南阳盆地进入秦岭,攻破武关,然后再翻越秦岭,进入关中平原。

第二次,刘邦走的是陈仓,即从汉中盆地走蜀道,攻破陈仓,然后进入关中。

虽然刘邦这次进关中,走的这些路都是“歪门邪道”,而且不具备可复制性。但是这起码这也能说明,古人进入关中,并非只有崤函通道一个选择可选。


Mer86


原因很简单,因为必须先拿下函谷关,才能到达你说的山西西南部的黄河岸边。

历史上函谷关数次变迁,但都在黄河东岸。先看函谷关变迁的地图,我们再从其他方面分析:

首先从古代部队组成来说,北方政权都以陆军为主。

1、进攻关中的战争多以陆军为主,缺乏渡河作战的条件。

围绕关中的战争,大都是陆战,从关东进攻而来的部队,基本都是陆军。

古代除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的国家,训练了大批水军之外,其余北方政权,基本都是陆军,主力部队为步兵,配有骑兵、战车兵、弓箭兵等。

从地形上看,此处只有黄河一条水路,从陆路走,不可能让大部队一边行军打仗,一边背着船只吧。可以说,关东诸国即便有水军,等打到函谷关,水军也只能弃舟登路,最后也都变成陆军。

2、渡过黄河作战,难度与危险性更高。

渡河有两种方式:一是搭桥,二是渡船。山西西南部的黄河,刚好是十分湍急的一段,两岸陡峭,水深流急,很难渡过。无论是搭桥渡河,还是乘船逆流而上,在古代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再说,对面的守军,也不会眼看着你搭桥乘船来攻打他们。

战争中有个词叫击之半渡,就是说在敌军正在渡河时去攻击他们。当年黄巢率军在渡过运河时,就有过被李克用“击之半渡”的战例。

关中地区,东西呈椭圆形,南北狭窄,东西广阔。部队渡过黄河之后,向西便是狭长的关中平原,前有洛河、泾水阻挡,南有秦岭与渭水,北有黄土高原,形成一条东西的通道,部队很难展开并扎营。


这种地形适合干啥?对,打伏击。渡河部队刚刚上岸,首先就会遇到南北夹击。

莫说古代没有在此渡河,日本人侵略我们的时候,也没有攻下关中,也没敢在此渡河,最终放弃。

3、即使渡河作战,也必须先拿下函谷关。

从地形来看,要攻打关中,即使部队渡河成功,函谷关不破,渡河部队便成了孤军深入,难有后援。

渡过黄河作战,不是没有人想过,但是很明显,如果没有拿下函谷关,即使渡过黄河,也毫无意义,无法得到外援,等于是孤军深入。

只要函谷关没有拿下,此处分兵,即可截断黄河渡口,形成断河之后的“关门打狗”之势。

4、关中政权,在黄河沿岸并非无人防守。

进攻之人能想到的,防守之人如何想不到?古人不会只懂得坚守函谷关,而把黄河这一隐患留给自己,在黄河沿岸都或多或少地有部队防守。

以秦国为例,范睢曾经向秦昭襄王分析过关中之地的地形,谈到过除了坚守函谷关之外,黄河西岸也应派兵把守,防止关东诸国渡河。

后来的张良也曾分析过关中之地,认为是“金城千里”。

综上,渡河攻取关中,代价大,危险性高,成功率低,难有后续。在战国时期,军事家们的战略眼光已经十分独到,战争指挥的艺术已经很高,这条渡河路线必然是被历代军事家否定过很多次。

因此,2000多年以来,冷热兵器的战争都没有尝试过这个进攻路线。这是一个历史地理学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平凡人读史记


因为从潼关或函谷关进攻关中更容易一些,古代技术落后,没有什么好的渡河工具,只能在各个渡口进行偷渡,各个渡口一般都有军队把守,都相当险要,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与函谷关与潼关的难度不相上下,而且渡河作战,中原军队并不擅长,他们更善于陆战,如果冒险渡河,很容易被对方消灭在河中。

还有后勤补给的问题,河东临近太行山脉,根本不适合大规模行军,后勤更是无法保障,如果选择冬天寒冷季节,黄河冰冻之后,危险更大,为了御寒,而需要更的的补给,一旦强攻不过,补给中断,只能被冻死饿死。

虽然危险,古代并不是没有从河东渡河进攻的,这就需要有强大的后勤保障,还必须是对方在河西渡口没有什么兵力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否则就是找虐,凡是英明的君主都会是河西部署下重兵,以防东面之敌,有的还会把河东之地占为已有,以保护关中之安全,除非是关中之主昏庸无能,不理政事,才会不重视河西防线,把机会留给敌人。

所以古人还是倾向于从函谷关或潼关进军,不愿冒此风险,因为大多数关中之主还是非常重视河西之防守的,有的则是选择两路并进,只要一路攻入就算成功。从这两关进攻,一则可以大规模行军,二则可以保障充足的补给,虽然攻关难点,但相比渡河之风险,就显得容易多了。


海量说历史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代著名文人张养浩曾经在路过潼关的时候,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直接点明了潼关两边陡峭挺拔,潼关易守难攻的特点说。秦汉以后的潼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为了历来兵家必争之地,谁攻下了潼关谁就夺得了天下,但是而在秦汉之前,却有一关隘跟潼关同样重要的地位,它就是函谷关。

说起函谷关,就不得不说到函谷道,函谷道传统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上的函谷道,指的是从函谷关到潼关之间长达一百四十里的道路,这条道路并不是一直狭小,事实上,它虽然非常险峻,倒也没有到“深险如函”的地步,中间也有好几个突破口,可以离开这条函谷道而转入他途。而真正的“函谷”,是指的狭义上的函谷道,这条道路长度仅仅十五里,它其实就是在稠桑塬上的一条裂缝。

  稠桑塬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上的塬的地形,顶部平坦如原,但高度十分高,四周峭壁陡立,黄河从稠桑塬北面流过,紧贴着塬壁,所以东来的行人要进入关中,没有其他道路可以走,只能从这条裂缝通过。

这条裂缝中,绝岸壁立,宽不过数米,当时有人形容函谷关“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鞍”。古人形容函谷关之险要,往往用“丸泥可塞”来形容其险要位置,其实这一点都不夸张。函谷关就位于这条裂缝的开口处,也就是今天河南灵宝县的王垛村。

  在稠桑塬的东面,也就是函谷关的关前,就是弘农河,提起这条河,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但它有条支流却是十分有名,叫做“断密涧”,就是李密被唐军射杀之处,今天的弘农河水量很小,但在古代却十分湍急并且流量大,因此弘农河也就成了函谷关天然的护城河,敌人要进攻函谷关,就必须先渡过弘农河,而渡过河之后,由于弘农河紧贴着稠桑塬东侧而流,河岸和关城之间只有一条狭小的窄路,无论敌人有多少兵马也无法摆开,只能从这条小道路过。这样就给函谷关又有了两个天然屏障。

函谷关地位的变化,被潼关超越

  在汉武帝年间,为了扩大关中领地,汉武帝把函谷关向东挪动了三百多里,挪到了新安。汉武帝下令在新安重建了一座关隘,并命名为函谷关,把原有的老关城毁弃,在其上发展出了弘农县。这样,从汉武帝开始,函谷关就不再是战国、秦朝时说的函谷关了,而是新安县的新函谷关。

  但是新安的函谷新关形胜远不如故关,在战略上的意义大大降低,因为不是兵家必争之地了,也就并没有发生重大战役。各朝战将也并不会去争夺函谷新关。比如赤眉军攻入关中,就是兵分两路,绕过了函谷新关,会师于弘农县(也就是函谷故关,即秦函谷关)。由于弘农没有防御,因此得以轻松进入关中,所以新关的知名度远远小于故关。正因为新关在军事战略上不能完全取代故关,所以新关虽设,但故关的战略任务仍然存在,只不过是由弘农县来承担罢了。

函谷故关的天险实际上依赖于两点:一是黄河紧贴着稠桑原北壁而走,无道可走。二是稠桑原上森林密布,同样无道可走。

  但这两点都是又非常容易受到自然或者人为的影响。稠桑原是典型的黄土高原的地形,黄土高原的重要特性就是土质疏松,非常容易流失,特别是在黄河流水作用下,河流的下切现象十分明显。刚开始时,黄河还是紧贴着稠桑原,但随着时间不断流逝,河流不断冲刷,河道则不断下切,黄河水位也随之不断降低,原来紧贴着原体的河道就会裸露出来,形成河滩。

  而这河滩一旦形成,函谷关的天险就将不复存在,因为人们开始可以通过河滩通行。河滩的这条新路,在东汉末年就已经形成了,曹操征伐关中,因嫌函谷险恶,于是命令许褚于故关以北十里处凿建新路,并在那里建立了关城,史称“魏函谷关”。魏函谷关这条道,就是在黄河裸露出的河滩上形成的。

  随着新路的开辟,函谷故关的战略重要性基本丧失。汉代弘农县城在函谷故关的关址之上(即今王垛村),但隋朝时已经将县城移往黄河边,而目的也就是为了封锁河滩上的那条新大路。从此之后,县城就一直在黄河边上,直到解放后,由于修建三门峡水库,才将灵宝县城向南迁移到今天的地方。

随着稠桑塬上森林的消失,使得函谷关的天险不再。塬上森林是什么时候消失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而后来弘农河水也日渐变小。由于稠桑塬塬体被河水不断下切,自己并不陡峭了,行人们便轻松的选取河道的魏函谷关,或者爬上塬体通过这座高台,秦函谷关的所依靠双重天险优势荡然无存!魏函谷关再也不能和秦函谷关互相搭配地构成完整的防线了。

  而关中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地区,这个时候亟待一个新的关隘来代替函谷关。于是东汉末年曹操便在西边的黄河拐弯处的南岸险要之地修建了新的关隘——潼关。潼关从此代替了函谷关,函谷关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退出了金戈铁马的历史舞台!潼关位于名为麟趾塬的黄土塬体上,塬体长有七公里,宽有两公里,高六、七百米,由于两侧常年被水流冲刷,因此峭壁陡立,非常险峻。和函谷关所在的稠桑塬一样,麟趾塬也是顶面平坦,且从秦岭延伸下来直到黄河岸边。所不同的是,函谷关位于稠桑塬之中,而潼关则位于海波五百五十米的麟趾塬之上。

  天下第一关——“潼关”

  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有“十大名关”的说法。分别是

“山海关、潼关、嘉峪关、居庸关、友谊关、雁门关、紫荆关、剑门关、娘子关、武胜关。”这十大名关在中国军事史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关”基本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历代战争中都发挥了御敌防患,保民防灾的重要作用。

其中山海关和潼关并称为“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位于今天河北秦皇岛东北十五千米处,扼守华北进入东北的咽喉,同时也是万里长城的起点。山海关在中国历史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潼关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频率是最高的,由于陕西河南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陕西和河南两省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安和洛阳两地更是长期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首都的角色,而潼关扼守在西安和洛阳中间,是陕西等西部地区前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可见,无论是从东方攻入西方,还是从西方攻入东方,得到了潼关,那就相当于基本占领了首都。但是在不同时代,由于政治格局的变化,潼关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削弱。

  潼关最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在东汉末年,曹操讨伐马超的战争。

潼关的位置位于麟趾原的黄土塬体之上,和函谷关所在的稠桑塬一样,麟趾塬也是光滑平坦的土塬,且从秦岭延伸下来直到黄河岸边。所不同的是,函谷关位于稠桑原之中,而潼关则位于海波五百五米的麟趾塬之上。麟趾塬两边都是深沟,一边是远望沟,一边是禁沟。两沟中的水流冲击,使得两沟壁如刀削。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攻潼关,就是派偏师绕过唐潼关自禁沟北上,绕到唐潼关背面,两面夹击,从而攻破的。唐军之所以疏忽了对禁沟的防守,就是因为这条沟平时禁止通行,从而形成的思维定式,忘记了这里可以通行。

  明朝闯王李自成攻潼关,也是自潼关南面绕道至关后,两面夹击从而破关,但他进攻方向却不是走禁沟,而走的是南山的山麓。因为明朝时禁沟是一条重要道路,当时候明朝政府不可能不重兵防守。因此,潼关北依黄河,南靠秦岭,东有黄巷坂之险阻,西有禁沟之天堑,自然也就成了天下雄关,关中门户。

潼关一共有四道防御门户,第一门户便是金斗关,过了金斗关以后,就是一段狭窄的路,这条路被称作为黄巷坂,想上麟趾塬必须通过黄巷坂,黄巷坂南面紧靠黄土高原,北面和黄河之间有一高地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临绝涧的形势,中间唯有一孔道,宽仅数米,仅容的下单车,十分狭窄。人们亦称之为“五里暗门”,这就是潼关的第三道防线,“五里”言其长度,“暗门”形容其险峻。因为道路奇险,所以非常适合伏兵。

  而过了五里暗门就来到了潼关的前面,千万不要以为你就已经攻破了潼关,在潼关的后面还有一个防御门户,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禁沟”。禁沟南北长约十五公里,北与潼河交汇,南与秦岭交汇。禁沟由于长期的雨水冲刷,十分险峻,形成了一条宽三十米的坡道,成为潼关城后路的军事要道。由于禁沟可以直通秦岭,并且直达武关,倘若敌军从武关方向来,这要就能饶过潼关直达关中,所以禁沟是潼关防守的重中之重,一旦夺得禁沟,潼关则不攻自破。

  隋朝时,由于雨水的冲刷,在汉潼关以南四公里处,被冲刷出了一条新道,这条道上达禁沟,下抵塬体,可以直取潼关,为了控制这条道路,隋朝在该处重新建立了“新潼关”,原来的潼关被叫做

“潼关北城”,新建的叫“潼关南城”。

唐朝武则天时代,潼关两城都受到了雨水的不断冲刷,黄河的下切,导致原先的河床裸露,经过潼关不再需要从麟趾塬上通过,而是可以从旁边的河床穿过,麟趾塬上的汉潼关就成为了摆设。所以就必须将潼关挪位置了,唐朝政府就将潼关从塬上移到了河滩,新修建的唐潼关位于黄河河谷南侧一个形成不久且海波在四百米左右的低台地(麒麟山高阜)上,南距汉潼关约两公里,同时原来经汉潼关走禁沟的旧路也不废而废了。

  先秦为何设函谷关,而不设潼关

  在战国时代,潼关所在位置已经是秦国领土,那为什么秦人要设立函谷关,而不设潼关呢?一是秦人设函谷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既然在函谷关有非常险要的地形,那就没有必要退缩一百余里了。二是从地形上讲,函谷关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地方,就是它永远只面向一个方向的敌人,敌人永远只能从东面来,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三是如果函谷关被敌人占领,就会堵住秦国东出的道路,事实上函谷关以前也是长期被晋国(后来是魏国)占领,秦人长期只能龟缩在关中平原。

  潼关在地形险要方面不如函谷关(秦汉时期),敌人可以从禁沟来(如黄巢),可以从秦岭南麓而来(如李自成),也可以从北面蒲津渡来(曹操打马超)。从这个意义上讲,函谷关(秦汉时期)的地形是要优于潼关的的,但它的优点是不必依赖于森林作为自己的防护;而且离关中平原距离很近,后勤补给特别方便。如果黄河下切产生了新的道路,对于潼关来说只需要移动关城就可以继续镇守要津,作关中门户。

藤树先生说:

  随着历史的变迁,不仅仅是函谷关和潼关,即使其他九大著名关隘的地理位置也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在今天如此发达的科技之下,关隘已经显得十分脆弱。但是从史书中,我们已经不难发现古人智慧,函谷关和潼关地理位置的变换,可以看出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古人的军事智慧也在不断进步。


合欢蠲忿


潼关自古就有长安东大门之说,易守难攻。大诗人杜甫著名《三别》《三吏》之《潼关吏》对关的天险作了祥细描述。

如果避开这座雄关,绕道由山西南部进攻长安,那么就意味渡过黄河穿过吕梁山脉,由山西河津渡河方可进攻陕西韩城,中间两渡黄河,穿越山岭沟壑,这缁重粮草给养如何供应相随,况且黄河延岸有部队阻击,渡兵船只如何靠岸攻克码头水关,更别说渡运给养缁重。就拿渡河的船只来说很困难,征用民船及营造都需要时间,战机瞬息万变,用此法注定失败。

历史上只有一例由此攻克韩城,成功拿下长安占领关中,东出扫灭群雄一统天下的战例,那就是大唐的建立者李渊。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太原留守李渊以匡扶隋朝为由,由太原起兵拿下汾阳,里营外合攻克韩城迅速入主关中,鸟瞰天下扫灭反王割据势力一统天下。其余战例勻遭惨败告终。

1944年,侵华日军占领山西全境,妄图由山西风陵渡口,进攻潼关控制大西北,截断国际抗日援助运输线,与南方日军会攻大西南,摧毁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黄河经潼关处,河床最窄,两岸均集结重兵,日军侦察汽艇游弋,看似平静的黄河却暗流涌动,探试性的渡河,均被中国民军消灭于河中,双方以炮击较量,成功压制住日本南侵西进阴谋。

所以说面对雄关险隘,宁愿强攻也不愿绕道,因为代价r太沉重了。错失战机。





厚土高天识君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网友Mer86和合欢蠲忿已经分别回答了,前者回答了古人从山西西南部渡河成功的战争事例,后者则从陕东和豫西的地形、函谷关及潼关的历史演变等方面,阐述了古人从中原进攻关中的艰难。

下面,我只想在两位网友兄台的基础上再讲讲,为什么古人如果从中原即今天的洛阳一带出兵,在一般情况下,总喜欢从函谷关(潼关)攻打关中?

首先,我先来回答,无论是从关中攻打中原,还是从中原攻打关中,古人为什么必须攻打函潼要塞?

我们都知道,古代中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附近包括河北南部、安徽西北部、山东全省的黄河中下游平原,关中则指关中平原,即由泾河渭河等水系形成的八百里秦川,包括现在的陕西中部、甘肃东部的少部分地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拥有水资源的平原一贯是粮食的主产地,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古代任何一个政权的建立,都离不开粮食和人口,所以抢占平原地带便成为古代战争的首要因素。刚好古代函谷关(现河南西部灵宝县境内)和潼关(现陕西东部的潼关县境内)之间的两百多里狭窄小道是连接古代这两大平原的重要关节,所以无论是从关中打到中原,还是从中原打到关中,都必须经过函谷关和潼关。而这里北有黄河,南有秦岭(潼关)、伏牛山(函谷关),刚好发源于秦岭和伏牛山的众多小溪又北向流入黄河,小溪在千百年的奔流中带走泥沙,形成无数南北走向的深沟,而能够东西走向并供给人们行走的,只有宽不过两三人并行、与黄河平行的羊肠小道。那么,只要在小道经过的某个险要的地方设立一个关卡,那必定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据潼关县政协编辑的相关资料证明,早在五千多年前的黄帝时期,黄帝就曾联合炎帝与蚩尤部落的夸父在古代函谷关与潼关之间战斗,所谓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其实就是巨人族夸父部落战败后不屈服,沿着渭河、黄河向西部、北部败退并不断被追杀的情景,最后,夸父族人牺牲的鲜血,染红了桃花,被后人衍变成了“夸父倒下,化成一片桃林”的神话。这就是潼关在周朝初期称为桃林塞的重要来历。

那么,既然这里这么险要,古人为什么非要走这条路呢?原因在于古代交通并不发达,大规模的行军必须走平原或相对平坦的地带,至少必须能够供牛车通过,否则所有军需物资无法跟上,除非军士每人携带几天口粮轻装而行。正由于受到这些条件的制约,所以古人无论是从关中东出中原,还是从中原西进关中,都必须经过这条险要的古道和关卡。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还有没有其他路可以绕过函谷关和潼关?答案是有。

从地图上看,要想绕过函谷关和潼关这条险道,其实也是有办法的。主要有两条路,一条路是从北渡黄河,从现在山西的西南部渡过黄河,绕到潼关的背后。不过,黄河千里奔腾咆哮,陕晋之间多为高山,所以适合当时条件渡河的渡口并不太多,当时的主要路线是从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市内的蒲坂津(津即渡口)渡河,然后进入现在的陕西省渭南市的合阳、大荔县境内,绕到潼关的背后,实施前后夹击。另一条路则是从南方走,走伏牛山区和秦岭,或经秦岭北部的华山附近的峪口攻到潼关背后,或者直接从武关进入现在西安市东南部的蓝田县,出其不意地攻打关中的政治、经济、军事核心长安(现在的西安)。

第三,为什么很少有人北渡黄河从山西西南部渡河进攻呢?为什么几乎无人从南经秦岭峪口绕到潼关背后攻打呢?

原因在于往北往南的地形的险要。大家都知道,山西多是山区,即使是在潼关对面的山西南部,也是著名的中条山,其东面还有首阳山,这些山区地形限制了古代军队的大规模运行,至少不能起到出奇兵的效果。如果对方知道了自己正在准备从蒲坂进行偷渡,那么,守卫潼关的部队一定会派遣军队守卫在蒲坂渡口的西岸,严阵以待,以逸待劳,或者半渡而击,那么,轻装上阵的这支人数不应太多的奇兵肯定被会阻击在黄河边,甚至还有被全部歼灭的危险。当然,历史上成功的从蒲坂渡口渡过黄河到达关中的,都是出奇兵,潼关守方没有怎么防备或防备不得力的。

假如往南走山区,那更是凶险至极。山区里人口少,粮食补给不足,加上这条路线更是长达四五百公里,如果要想偷袭,必须携带足够的粮草,而山路又大大限制了运粮的效率。同时,在险要的关卡,敌方肯定是派驻有军队守卫的,假如被敌方阻击,那么极容易造成部队被困死在狭长的山区小道上,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鉴于往南走山区且路途遥远、关卡林立,所以古代绝大多数攻方都是走北面,即北渡黄河从山西西南部西渡黄河——这条路虽然也是山区,但相对来说人口密度高一些,且路程较短,不到六七十公里,极容易偷渡偷袭成功。

八月中旬,我曾经专程前往潼关县,在潼关县文联李主席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潼关地形,具体情况与合欢蠲忿所说的极为相似。经过实地走访,我也终于明白了在唐朝安史之乱中,守卫潼关的封常清、高仙芝为什么宁愿死守潼关?哥舒翰在唐玄宗的逼迫下出关迎战,为什么会一触即败?安䘵山为什么不敢北渡黄河绕道蒲坂渡口偷袭,不采取往南走山区攻武关等战术?

原来,潼关东面还有一个长达数里的羊肠小道到达东面的金斗关,据清人绘制的地图显示,这条小道不仅狭窄,南面是塬,北面是黄河边的一壁小山,而且在中间还有一条小溪,上面有一桥,只要有人守住这座桥,就无法攻入,如果两边山上都埋伏军队,居高临下进行攻击,则容易造成很大的杀伤力,让经过这条小道的军队胆战心惊,心理上自觉输了十分。所以,当叛军已经占领金斗关后,哥舒翰不得不出关迎战时,五里小道两旁山上埋伏了叛军,唐军被堵在狭长地带,自然不战而溃。

至于安禄山为什么不敢北渡,也不敢走南面山区,原因在于北面的是唐军名将郭子仪、李光弼控制的地盘,戒备森严,叛军不敢冒险。至于走南面,则由于张巡死死守住睢阳,襄阳也被唐军所控制,如果走南部山区,极有可能被唐军包饺子,所以安禄山真的不敢冒险。那么,在不能北渡黄河、也不能南走山区的情况下,就只有攻下潼关这条路了,但潼关确实不容易攻下,正当安禄山为此愁眉不展时,他决定使用反间计,庸碌的奸相杨国忠(如是有才能的奸相李林甫在位,安禄山肯定不敢反叛)和年老昏庸的唐玄宗果然中了计,连续命令哥舒翰出关迎敌,而名将哥舒翰在封常清、高仙芝被无辜杀死的教训下,只好命令军队出击,结果果然惨败,最终丢失了潼关,唐玄宗不得不跑到西南的剑南即今天的四川境内,杨国忠也因此在半路丢了性命,还连累了美女杨贵妃。


三少爷的鉴


进攻容易,但是粮草补给确实问题。

首先,按你说的,绕过这些关口,那么你虽然进了关中,你的粮路随时可能被人切断,因为你的后面还有一直虎视眈眈的军队。

就算他们不切断你的后路,让你的粮路也绕过去,但是你的路程增加了,加上水陆换乘,这又是时间,时间的增加,以为这运送的成本增加。古代,一般后勤运送粮草的人数都会比前方战斗的人数多。比如,汉武帝时,漠北之战,卫霍两人统领的战斗人员共十万,但是后方运送粮草的却有数十万,基本都是四五个人供给一个士兵。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战略要地的原因,潼关真的不能绕过去吗?非要走潼关?其实这是无奈的选择,走潼关,各方面消耗会降低,再有潼关的地位,如果潼关被攻破,关中就无险可守。

绕过潼关则不同,关中可以凭借城池坚守,等待潼关切断粮道,敌方就回崩溃。或者坚守等待援军,因为援军可以轻松通过潼关来支援,同样缩短了时间,还不用担心自己的粮路被切断。进攻方却要一直担心,就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兵力护送补给,大量的兵力用来互送补给,就会影响进攻的兵力。除非其能做到速战速决。但是谁又敢保证一战就拿下对方的城池了?有那个信心,还不如直接攻打潼关,攻下潼关,对关中人的心里打击更大,还能阻断外部的救援,更能增加胜算。


流云怀沙


西晋时期,关中已经被胡人占领,在西晋江统的《徒戎论》中就说关中地区已经半数为胡人,早晚必为祸中原,事实也果真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胡乱华时,胡人喜欢建都关中,因为他们几代居住于此建都这里岂不顺理成章


斯丹德


我觉得原因可能是,翻山越岭比下海过河难度小好多。记得有俗话说,“宁上山不下海”。


SHUSHAN1222939729


走黄河渡口,除了要通过黄河天堑,在这之前还要翻越贫瘠的太行山,难度可以想象。另外,即使渡河成功,粮草后勤怎么办?这条进攻路线根本不可能有良好的后勤补给线,补给跟不上,仗还怎么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