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海口羊山腹地的古村落,可否是南唐“国相”的迁琼故里

位于海口市龙泉镇西部有个地处羊山腹地的国相村,该村广聚人气,物产丰饶,是国扬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一座立于光绪十八年的古村门,在贯穿该村的村道上,尤为引人注目。

这座海口羊山腹地的古村落,可否是南唐“国相”的迁琼故里

古村门的门匾上三个质感厚实的大字——“国相里”,宣告了该村古老的村名。右边小字“光绪十八年”,左边“仲夏月建”,已标明村门的建造年月,但貌似少了一些文字,因为很多古村门都会有标明何人何方仝建,如“全村仝建”,或是“昌盛坊仝建”,此处唯独少了,妙哉,妙哉。该村门另一面的门匾上刻的是“紫氣東来”。该村门的正面和反面的两侧均有乌黑的长方形痕迹,这应是被岁月冲刷抹去的对联,现早已无法识别其中文字。

这座海口羊山腹地的古村落,可否是南唐“国相”的迁琼故里

国相村,其实还有一个位于乡野的古村门,隐匿在蜿蜒的火山岩乡道里。与之前的古村门不同,这座古村门爬满了绿藤,也长满了野草,两旁种植着瓜果蔬菜,这有些琼北乡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意境。看到这座古村门的时候,有欣慰,也有失落,欣慰的是又借由古村门发现国相村的传奇故事,失落的是古村门上的文字除了正面可以识别“德星垂象”四个字,正面其他小字,以及背面的文字早已被蔓藤掩盖,陌陌不可寻矣。

这座海口羊山腹地的古村落,可否是南唐“国相”的迁琼故里

一起来看下国相村村门现存文字所透露的文化密码吧!首先来看“国相里”,国相意为“具有辅国之才的人”,结合国相村创村的历史,很好理解。“里”,有“街坊”之意,也有“家乡”之意。“国相里”的意思,莫不是,有才学之人的故乡之意呢!接下来看,“紫氣東来”就很好理解,吉祥的征兆。那么何谓“德星垂象”呢?“德星”,国有道有福或有贤人出现,则德星现,喻指贤士。“垂象”,显示征兆。“德星垂象”也就是在国相村将有贤人出现的预兆吧!

这座海口羊山腹地的古村落,可否是南唐“国相”的迁琼故里

据说,国相村位于的国扬村委会,跟与海口的陈球村、新联村,美仁坡村,大叠村,市井村同乡,同是起源于南唐枢密使陈觉。相传南唐灭亡后,宋朝建立后,陈觉带着大儿子、二儿子来到海南,奉旨升授为琼南知府琼州军事。过了六年陈觉退休,又选择永都落户后,已长成人的兄弟俩再回原籍福建赴考,俱中进士。兄弟俩祭祖后返琼,在“寸土皆石,滴水如金”的居住地开创村名国相村。但那时“国相村”,是否为今天的国相村,没有相关史料可以参考,颇为遗憾。

这座海口羊山腹地的古村落,可否是南唐“国相”的迁琼故里

至今国相村每年祭祖所写地名均是世代沿袭而用的“永都”,村口现在的公庙同治庙里,族人一直当作神灵敬奉的公便是先人陈金盈,世代敬称“境主银光正太师”。

这座海口羊山腹地的古村落,可否是南唐“国相”的迁琼故里

走在今天的国相村,村里挂着许许多多庆贺今年学子高中的横幅,激励着后辈奋勇争先,开拓进取。国相村历代重视文教,敬重人文的性格也犹如火山岩般意志坚定,闪烁着羊山地区火山人文的璀璨光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