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購銷仍冷 棉花後市或存升機

近日,河北滄州棉花小幅上漲,但棉農與軋花廠的僵持態度仍未改變,市場購銷冷清。但隨著採摘進度的加快,看漲聲音也隨之響起。

一、當前市場現狀。

第一、籽棉採摘接近尾聲。截止11月5日,河北滄州及下屬的河間、吳橋、獻縣、東光幾個產棉縣採摘完成85%以上,個別地區已基本完成。預計至本月中旬,全區域籽棉採摘將完成。今年採摘進度較2018年略推遲3-5天,主要原因是棉花吐絮較晚,影響採摘進度。

第二、棉花品質較好。從採摘情況看,今年棉花衣分均在39%-41%之間,但超42%衣分的比例偏低。其中,白棉預計在85%以上,僵瓣及灰黑棉佔比不大。另外,今年9月下旬以來,滄州地區氣溫高、日照強,對棉花的成熟度、纖維長度均有利。滄縣、獻縣、河間等地不少棉農表示,今年籽棉品質整體比2018年高出一個等次,對未來銷售極為有利。

第三、市場收購主體較少。據反饋,截止目前,滄州地區已開秤400型軋花廠在10-13家,200型軋花廠僅5-6家,較2018年減少30%左右。另據部分軋花廠介紹,由於籽棉難收,部分軋花廠僅收購之後即暫停收購,至今未開秤。筆者觀察,今年走街串戶的棉販幾乎見不到。5日,河間某棉農介紹,往年,到家門口收購的棉販絡繹不絕,今年卻再也見不到了。

第四、棉農惜售情緒仍然較高。不少棉農表示,不是“捂棉”不售,只是因為價格太低不划算。一位劉姓棉農算了一筆賬:眼下,當地籽棉價格維持在2.85-3.05元/斤(衣分40%,回潮率12%),較去年價格低0.2-0.25元/斤。以單產500斤/畝籽棉、單價3.0元/斤折算,每畝毛收益僅1500元。除去種子、農藥、化肥、灌溉和包地等費用,純利益所剩無幾。因此,很多棉農打算再等等看,未來棉價是否會有上漲的機會。

二、當下形勢不明,但後市或迎升機。

1、鄭棉振盪上行趨勢仍然不變。10月份以來,鄭棉延續振盪上行走勢。截止11月5日,鄭棉主力CCF2001收盤13115元/噸,10月份以來,累計上漲1000元/噸。在智利宣佈放棄舉辦APEC會議之後,中美雙方均表示就貿易談判相關溝通事宜並未停止,一直在正常進行。隨著中美貿易爭端的緩和,鄭棉的振盪上行之路或將延續。

2、籽棉價格上漲或將引動現貨上漲。近期,無論新疆還是內地,籽棉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而且這種漲勢目前看未衰竭。截止11月5日,新疆南疆地區手摘棉價格在6.2-6.4元/公斤之間,較前一週上漲0.1元/公斤左右;當日,內地籽棉收購價也維持在6.0-6.1元/公斤之間,較前一週上漲0.05元/公斤左右。不少業界分析,今年籽棉收購價或將形成低開高走局面,這將對低谷之中的皮棉現貨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

3、下游需求即將啟動。據江浙及冀魯等地紡織廠負責人表示,一方面,企業原料庫存已經見底,近期急需補庫;另一方面,紗線訂單有所好轉,為完成訂單,部分企業加班加點趕製。尤其紗線價格趨於穩定,部分廠家也已恢復正常生產,停產、限產情況有所改變。截止5日,山東某廠21S高配環錠紡針織用全棉紗當前報價為21300元/噸,32S高配環錠紡針織用全棉紗當前報價為22500元/噸,與上一交易日價格持平。綜上所述,隨著新棉採摘的推進,皮棉現貨或將迎來一個新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