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國產飲料巨頭賣身:被稱為民族飲料品牌,如今36億出賣商標

說到匯源果汁,大家應該非常熟悉。自匯源果汁成立以來,一直被冠以“民族飲料品牌”稱號。匯源果汁經歷了20多年的風雨歷程,伴隨著許多人的成長。然而,近年來,匯源果汁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經營情況非常糟糕,負面消息頻發,實在令人惋惜。


又見國產飲料巨頭賣身:被稱為民族飲料品牌,如今36億出賣商標


匯源果汁於2007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創下當時規模最大的IPO紀錄。上市當天,匯源股價飆升66%,市值超過313億港元,可謂風光無限。然而,也許是由於這種勢頭,匯源果汁在上市後不久就受到了國際飲料巨頭可口可樂的青睞。


2008年,可口可樂提出以179.2億港元收購匯源果汁。當時匯源果汁年營業收入只有30億元左右,淨利潤不足1億元。匯源創始人朱新禮也已近60歲。他為匯源公司嘔心瀝血十多年,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此外,朱新禮還認為,如果僅僅依靠自己的能力,匯源不知道什麼時候進入國際市場。如果收購成功,匯源果汁可以藉助可口可樂打開100多個國家的市場。因此,經過慎重考慮,朱新禮決定出售公司。


又見國產飲料巨頭賣身:被稱為民族飲料品牌,如今36億出賣商標


為此,朱新禮還解僱了一些銷售團隊和員工。然而,不幸的是,這個鉅額收購併沒有達成。2009年3月,中國商務部認定可口可樂的收購將形成壟斷,並根據反壟斷法否決了該收購。從那以後,匯源就走下坡路了。到目前為止,匯源已經連續六年處於虧損狀態。公司股價從12.20港元跌至2.02港元,市值縮水100多億元,公司負債超過115億元。去年4月,匯源果汁未經董事會批准,向集團子公司北京匯源飲料發放了42.75億元人民幣的貸款。協議沒有簽署,也沒有向公眾披露。由於北京匯源飲料不是上市公司,匯源果汁的行為違反了香港聯交所的上市規則,其股票被停牌。


同年6月,香港交易所向匯源果汁提出恢復交易的條件,包括對相關貸款進行法律調查、公佈調查結果、採取適當的補救措施、公佈缺失的財務業績、對審計修正案進行解釋等。如果匯源果汁不能在2020年1月底前完成港交所提出的條件,匯源果汁將面臨退市的可能。


又見國產飲料巨頭賣身:被稱為民族飲料品牌,如今36億出賣商標


更糟糕的是,匯源果汁也有嚴重的內部危機。據悉,匯源果汁目前董事會僅有5名成員,每個職位的人數都低於上市公司要求的最低人數。今年1月11日至2月3日,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匯源果汁執行董事崔先國、非執行董事徐慶柳、CEO吳曉鵬等六名高管相繼辭職。儘管匯源果汁的人事變動不是第一次,但投資者仍感到擔憂。


事實上,匯源果汁的管理變革始於2008年。當時,由於可口可樂的收購計劃,朱新禮解僱了大部分的銷售團隊和員工,更換了一個新的管理團隊,相當於改變了管理模式,影響了匯源果汁的市場基礎。此外,2013年朱新禮辭去匯源總裁職務後,匯源管理層變動更加頻繁。自2013年起,共5人擔任匯源果汁CEO。然而,它們都有一個非常短的期限,很少超過兩年。此外,在2018年曝出違規貸款後,匯源的家族管理風格也受到了質疑。


又見國產飲料巨頭賣身:被稱為民族飲料品牌,如今36億出賣商標


為了救回匯源,朱新禮不得不開始找人接班。今年4月,匯源果汁宣佈將與天地壹號和和智投資合作成立一家新公司。匯源以出資形式向新公司投入24億元,佔總股本的40%。值得注意的是,這24億元中包括了匯源的註冊商標。天地壹號投資了36億元現金,持有60%的股份。天地壹號曾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後,將進一步完善公司的市場佈局,提升公司的品牌競爭力。至於匯源果汁,它可以獲得30億元的資本,這可以暫時緩解它的債務壓力。可以說,這筆交易應該是雙贏的。雖然朱新禮並不希望看到賣身這種情況,但對於已經深陷泥潭的匯源來說,這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又見國產飲料巨頭賣身:被稱為民族飲料品牌,如今36億出賣商標


從聞名全國的飲料巨頭到負債累累,面臨退市危機,再到無奈賣身,匯源果汁的處境實在令人惋惜。未來匯源能否在股權變更後重振業績,重拾昔日輝煌?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但不管怎樣,小編還是希望匯源能重獲新生。畢竟,很多國內的老品牌已經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希望匯源能夠繼續走下去。大家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