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这个村战胜荒山36座

禹州市磨街乡关庙村

位于禹州城西32公里处

箕山山脉腹地

海拔707米的黑石炮山坐落在

禹州市、汝州市、郏县交界处

黑石炮山以北

有一道呈“L”形分布的山岭

因远望酷似一头卧着的驴

被当地人称为驴岭

黑石炮山与驴岭相交

两山之间形成了一道深深的山沟

名曰梧桐沟

梧桐沟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

东端沟口处

有个名叫葛花架的小村子

它是关庙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属磨街乡管辖

禹州这个村战胜荒山36座

时值深秋

金色的杨树、桐树

红彤彤的枫树、黄栌

郁郁葱葱的灌木

各自展现着夺目的色彩

犹如给这片山峦披了件绚丽的外衣

67岁的徐树旺

看在眼里

喜在心里

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禹州这个村战胜荒山36座

“这样的景色

20多年前是根本看不到的”

关庙村总面积5.5平方公里

辖区内有36座山峰和16条山沟

很久以前

这里也曾树木成林、溪流不断

然而

到了20世纪末

关庙村36座山

山山“秃瓢儿”

16条沟

沟沟无水

禹州这个村战胜荒山36座

1998年

刚刚当上关庙村

党支部书记的刘新正

下决心绿化荒山

他自幼在关庙村长大

深谙关庙村的“贫穷之根”

关庙村的荒山有6000多亩

刘新正觉得这是个机遇

就鼓励有能力的村民承包荒山进行绿化

徐树旺积极响应号召

主动承包了1000多亩荒山

其余的荒山也陆续被村民包下

就这样

关庙村踏上了治山之路

禹州这个村战胜荒山36座

关庙的山都是石头山

土层很薄

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

种活树非常不容易

那几年

每天天一亮

徐树旺就带着干粮进山

从石头缝里刮土

再将一个个树坑填满

以便来年开春好栽树

其他包山的村民也有样学样

纷纷在各自的山头刨坑培土

禹州这个村战胜荒山36座

当时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

树苗运不进来

货物运不出去

村民也纷纷慷慨解囊

支持村里修路

山上没水

刘新正和村干部们

多次向上级反映

经过不懈努力

终于为村里争取来

一个打深水井的名额

路通了、水来了

关庙人种树的信心更足了

仅2002年至2003年间

关庙村村民就种下了

3000多亩侧柏、刺槐等经济林木

2010年前后

关庙村的6000多亩荒山已全部被绿化

2012年

为了增加群众的收入

刘新正又组织群众种起了连翘

关庙村的连翘种植面积已达1600亩

2020年

将有1000余亩产生经济效益

可大大增加群众收入

这已经成为村民们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

也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动力

禹州这个村战胜荒山36座
禹州这个村战胜荒山36座

“我们关庙人植树造林21年

重塑绿水青山

现在绿水青山

又为我们释放了‘生态红利’”

时下正是红叶烂漫的时节

每天都有游客到关庙村游览

他们登高赏红叶,购买柴鸡蛋

山野菜、蜂蜜、柴鸡等特色农产品

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禹州这个村战胜荒山36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