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揭秘:如果前方是悬崖,宝宝会止步吗?

我们中国人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某种程度来讲,确实是有科学依据的。

唯一的问题是,这不是我们在三岁和七岁的时候袖手旁观“看”出来的,而是做父母“做”出来的。

懂娃,奠定一切;早教,影响一生。


BBC纪录片揭秘:如果前方是悬崖,宝宝会止步吗?


宝宝的认知发展

如果前方是悬崖,宝宝会止步吗?

自从孩子会爬以后,带孩子就是一件“累断腰”的事,怕磕、怕碰、怕摔着。就算睡着了也不省心,谁家孩子没有过翻滚下床的经历呢?

儿童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的实验,叫视崖实验,可以判断孩子是否具有“深度”知觉的能力,也就是说,是不是有能力避免从“高处跌落”之类的危险。

纪录片的研究者也搭建了一个视觉上的“悬崖”,就像我们到各地去玩脚下是玻璃的景观台和玻璃栈道一样。


BBC纪录片揭秘:如果前方是悬崖,宝宝会止步吗?


我们成人知道,站在玻璃上是安全的,但是几个月大的宝宝还意识不到这一点,面对“危险”的悬崖,他们会继续往前爬吗?

刚学会爬才“几天”的哈西亚,面对前方妈妈的召唤,毫不犹豫爬了过去。看来,哈西亚还意识不到这样的“悬崖”可能会带给自己“危险”。


BBC纪录片揭秘:如果前方是悬崖,宝宝会止步吗?


接下来的几位宝宝也一样。

所有刚学会爬行的婴儿,都有些“无视”悬崖的存在。看来,他们还没有建立这种与注意力、记忆力有关的“高级”的认知能力。

可是,已经爬行了2周以上的宝宝,会怎么做呢?


BBC纪录片揭秘:如果前方是悬崖,宝宝会止步吗?


这些有爬行经验的宝宝,明确意识到了,面前的这个“坑”,不能踩!即使妈妈在前方召唤。

帮助我们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得到发展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是爬行。爬行不仅促进大脑发育,大幅度锻炼了宝宝的手眼协调和大动作能力,爬行也让宝宝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也学会了躲避潜在的危险。

觉得不雅观,害怕弄脏衣服,喜欢把孩子抱在怀里而不让孩子爬行的老一辈经验,你还在用吗?

藏起来的东西,宝宝会去找吗?

宝宝思维发展的一个关键,在于“记忆力”。记忆力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在脑海中保持“心智图像”的能力。

对6个月大的宝宝来讲,“能看到的”,才是存在。比如眼前的这个小球,如果被盖起来,会发生什么?


BBC纪录片揭秘:如果前方是悬崖,宝宝会止步吗?


BBC纪录片揭秘:如果前方是悬崖,宝宝会止步吗?


BBC纪录片揭秘:如果前方是悬崖,宝宝会止步吗?


BBC纪录片揭秘:如果前方是悬崖,宝宝会止步吗?


当球被遮盖起来,蒙蒂小朋友“看不到”球时,对宝宝来讲,球就“消失”了,他们对球也就失去了兴趣,不会去寻找,仿佛这个球从来没有存在过。

而10个月大的拉菲,会一把扯开这块红布,因为他很清晰地“记得”这个球的“图像”,记得我刚才是在玩“球”!


BBC纪录片揭秘:如果前方是悬崖,宝宝会止步吗?


拉菲之所以能够“记得”这个球,能够保持这个“心智图像”,是因为,在大约8个月大时,宝宝的大脑会经历前额皮层的生长突增,这是与记忆力相关的大脑区域,它改变了宝宝看待世界的方式。

同时,它也带来了每位父母最熟悉的一种情绪:

分 离 焦 虑 !

从此以后,当妈妈离开房间时,妈妈的“样子”就不会从脑海里消失,宝宝记得她,宝宝想要她回来,并哭着到处寻找,无论你是在上厕所,还是在洗澡。

现在,你还会责怪他们吗?

好消息是,当宝宝再大一些以后,他们会发展出更好的记忆和客体永存,也就是说,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他们“看不见”妈妈,妈妈也同样在那,不会离开自己,仍然会回来。到那个时候,他们的分离焦虑就会逐渐减少。

当然,前提是,在陪伴孩子的一天天中,你不能随口“忽悠”他们,“妈妈一会就回来”,而又一次次地“破坏”这种信任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