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三農”專家到地頭 群眾增收有奔頭

多彩貴州網訊(鄒雪慶 王東)風吹稻海翻金浪,放眼四野農夫忙。金秋的印江大地,處處皆是豐收盛景。

印江:“三农”专家到地头 群众增收有奔头

在合水鎮蔬菜種植基地,高標準蔬菜園區內綠蔬遍野,與寬敞的產業路、整潔的農家院交相輝映。在木黃鎮鳳儀村食用菌基地,大卡車、三輪車來來往往,滿載著剛採摘裝運的黑木耳遠銷四方,一年更比一年強。

印江農業產業喜獲豐收的背後,有一支功不可沒的隊伍——印江三農專家技術團。2018年,為積極響應萬名農業專家服務“三農”行動號召,9名來自省、市的農業專家與370餘名縣級農業專家一道,聯合組建成“三農”專家服務團,深入全縣的田間地頭,為百姓傳技術、解難題,因地制宜指導群眾選擇和發展產業。

印江:“三农”专家到地头 群众增收有奔头

“這個菌包下一步要破口,就得根據我們接種的時間來定,一般我們接種過後,要用三個月的時間來進行養菌,因此我們這批菌棒的這個菌齡有些都還未達到,所有才會導致有些孔菌絲沒有長滿孔,那麼我們一般就要通過封口,封口以後,這個菌棒才不會感染。”在木黃鎮鳳儀村的500畝大壩裡,集中連片的食用菌大棚和錯落有序。由省委組織部派駐到我縣進行產業扶貧的“三農”專家技術團團長李家發,正手把手地將黑木耳菌棒擺放技術、破袋技術傳授給木盆村的致富帶頭吳正登和十幾名慕名前來“取經”的菇農。

吳正登是木黃鎮木盆村的村支部書記,為了早日實現帶領全村群眾發家致富的夢想,從2017年開始,他就帶領著全村的村民發展黑木耳種植,但由於缺乏系統的學習和管理技術,傳統方式種植出來的黑木耳產量和品質一直上不去。正當他為技術犯難時,由省、市、縣組成的農業專家服務團找到了他,幫助他理清了思路,找準了路子。

印江:“三农”专家到地头 群众增收有奔头

吳正登說:“我們聽完專家的講解和實地查看之後,重新樹立起產業發展的信心,發展了20萬棒黑木耳,吸納了20餘戶菇農參與進來。目前,黑木耳的長勢良好,據我們的評估,預計今年我們村起碼可產幹黑木耳3餘萬斤,預計能賣90餘萬元。”

而新寨鎮晉家村的菇農晉成幫,也在“三農”專家技術團幫助指導之下,改變了自己種植黑木耳的發展思路,他把目光投向了新的品種,放棄原來的傳統種植技術,將基地從沙子坡鎮涼水村搬到了木黃鎮鳳儀村,實行科學化種植和統一管護。

據晉成幫介紹,在專家服務團的指導下,今年他對整個基地的揚塵做了特殊處理,用採遮陽網把裸露的泥土進行全覆蓋,引用地下水對木耳進行澆灌,這樣種植出來的黑木耳乾淨衛生,口感更好。

印江:“三农”专家到地头 群众增收有奔头

而後他又通過品種改良,引進了新的木耳品種,這種新品種所生產出來的黑木耳形狀好,產量高,每斤的市場均價在30元左右,比原來依靠傳統技術種植出來的黑木耳,市場價要高出5到10元不等。

眼下,通過專家們的蹲駐指導和精心管理,該基地種植的黑木耳也喜獲豐收,不僅吸引了當地100多名的群眾入園務工,而且每天所採摘出來的黑木耳重量與往年相比,更是上了一個新臺階。

“我們採這個黑木耳是七、八十一天,比以前幹農活輕鬆不少,這個菌棒乾淨輕巧,我們拿起來不髒手,採起來也輕鬆,一天要採200斤左右。”來自鄰村燕子巖的群眾秦義芬樂呵呵地說,只要有這些專家在,她們做起活兒來就更快更踏實,再也不用擔心採摘不好賣不出好價錢。

印江:“三农”专家到地头 群众增收有奔头

扶貧先扶智、輸血變“造血”。“三農”專家們為印江產業培訓、技術指導所做出的努力,讓農業科學技術得以傳承,讓農民受教受益,讓產業飛速發展,讓鄉村振興在望。

印江三農專家技術團團長李家發說:“接下來,我們還要繼續把我們三農專家服務的公示牌貼到各個村民組,通過電話諮詢、微信服務、親臨現場服務等方式,多渠道的與群眾取得聯繫,更多更好地幫助農戶解決一些在生產發展過程中的實際困難。”

在專家服務團的悉心指導之下,一年多以來,全縣的農業產業發展得到了穩步發展,為促進印江縣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如期實現脫貧摘帽作出了重要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