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錯過了一個翠湖,難道還要再錯過第二個嗎?

春天的饋贈使昆明生著一雙明亮的眼睛,左眼落在翠湖,右眼落在白沙河。

翠湖伴隨昆明歷經百年。從過去的“菜海子”到如今的“昆明之眼”,翠湖見證了昆明的發展,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歷史文脈,也纏繞著昆明人的湖居情節。

正因如此,這片靜謐明豔的湖亦成為了文化名家、商賈鉅富的聚集之地。

二十年前,翠湖俊園起筆翠湖沿岸高端人居新篇,喚醒了昆明人對湖居的渴望。時至今日,翠湖周邊的房價從十年前的4000元/平米上漲到30000元/平米起,轉瞬光陰,連翻6-7倍的房價使城市湖居的價值已然分明。

隨著城市的迭代升級,翠湖周邊的開發宣告終結。當經典散了場,整座城市的湖居願望陷入虛空。

已經錯過了一個翠湖,難道還要再錯過第二個嗎?

在《昆明市政府“十三五”規劃》當中,提出對東白沙河公園進行升級改造,對標翠湖,將白沙河打造為第二個翠湖。如此一來,白沙河當仁不讓地登上歷史舞臺,成為春城的“第二隻眼”。

其實,早在昆明市《城市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5》當中,東白沙河片區就已經被政府確定為重點發展區域。去年年初,政府對該片區作出高位規劃,指出“以創造都市山水休閒為目標,構建集旅遊度假、高端商務、高尚生活、生態保護等於一體的大昆明國際山水休閒城”。片區的“山水特徵”定位得到突出強調。

的確,1600畝的白沙湖公園是主城內面積最大的水域,大約等於5個翠湖,加之3000畝呼馬山城市公園橫亙城東。片區以山水造就出無可比擬的生態綠肺,因此“山水休閒城”的定位當之無愧。

已經錯過了一個翠湖,難道還要再錯過第二個嗎?

同時,規劃還提到,東白沙河片區將形成“一帶、兩軸、三心、四片區”的空間結構。“一帶”,即環湖功能休閒帶;“兩軸”,即寺瓦路發展主軸、照青路發展次軸;“三心”,即交通樞紐中心、片區綜合服務中心、片區文娛休閒中心;“四片區”,即環湖綜合服務區、綜合商住區、生態居住區、汽車綜合貿易區。

如此一來,按照東白沙河片區最新規劃的四至範圍:北起呼馬山,西臨東三環,東接東繞城高速公路,南連機場高速公路,面積12.58平方公里。片區將形成以白沙湖為核心,依託北側、東側大面積山林生態綠地的“三山一水”生態格局。

在城市稀缺的山水資源加持下,東白沙河片區新版規劃明確,片區未來能夠承載的人口容量設計為僅容納12萬人,相應明確了整個片區低容低密的開發基調,使對生態資源的佔有機會變得更加難得。

除了天賦稀貴的自然稟賦與政府高起點的規劃加持,落位東白沙河片區的開發商也大多來歷不凡,雲南城投、萬科、中海、碧桂園、中交等實力房企紛紛進駐,造就出如今片區內高端住宅項目遍地開花的火熱局面,大面積的山林水域與高端住區愈發凸顯出東白沙河片區的生態休閒屬性和珍稀宜居的富人區特質。

已經錯過了一個翠湖,難道還要再錯過第二個嗎?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東白沙河片區發展建設的步伐與竟與曾經的翠湖如出一轍:天賦稀貴的區位和自然資源,在政府高起點的規劃助力下,催生出品牌開發商的聚集。白沙河區域價值迅速飆升,又朝著“第二翠湖”的目標跨出了一大步。

今年,中交與碧桂園兩大明星房企的攜手無疑將白沙河片區的開發熱度推向了全新的高潮,落址白沙湖畔的中交·碧桂園·映象美廬將為區域帶來前所未有的高端墅區,為白沙河片區的高端屬性強力賦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