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難動用儲量冀東油田高柳淺層油藏開發滾動規模增儲側記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唤醒”难动用储量冀东油田高柳浅层油藏开发滚动规模增储侧记

10月22日,從柳16-5井傳來消息,試油取得突破,最高日產原油摺合9噸。這口井出油後,柳16斷塊升級油層484.3米/42層,縱向上油層厚度在30米左右,平面展布約3.5平方公里,儲量規模潛力較大。

這是冀東油田首次發現的特稠油油藏,是在高柳淺層油藏滾動開發中,繼高24區塊整體探明、高104-5區塊含油麵積持續擴大後,發現的又一個新規模儲量區塊。

深化研究

成藏規律分析獲得新認識

冀東油田在老油田穩產上,最根本的問題是複雜斷塊油藏“層內、層間、平面”三大矛盾所導致的自然遞減快。這三大矛盾中,當前最突出的矛盾是動用程度低。最大限度地“喚醒”這部分儲量,是鞏固老油田穩產基礎至關重要的資源潛力方向。

近幾年來,勘探開發研究院科研人員在中淺層油藏成藏規律研究中,加大多專業一體化協同攻關力度,從高尚堡、柳贊油藏邊部深層過路井、評價井、預探井錄井顯示段,測井解釋可疑層為切入點,持續開展淺層低幅度圈閉精細落實、油層精細評價等基礎研究工作。

科研人員以拾場次窪整體構造背景為基礎,以油源斷層為主要靶區,利用多數據體屬性融合及相干體切片技術精細調整該地區斷裂系統,落實了高柳地區柳16-5區塊淺層構造形態及有利圈閉分佈特徵。

科研人員對滾動潛力進行再認識、再梳理,開展以重新精細落實低幅度圈閉、重新精細評價油層、重新構建油氣運移與成藏模式、重新認識滾動潛力為重點的“四個重新”地質再認識工程,進一步加速了地質認識迭代,鎖定了柳16-5這一潛力區塊。

找準線索

多專業協同攻關見到新成效

研究院科研人員以高柳油源斷層為重點攻關目標,通過研究發現,高柳結合部存在含油麵積空白地段,具備成藏條件,規模增儲潛力較大。

在鎖定重點目標的基礎上,地質、物探、測井多專業技術人員一體化研究,抓住關鍵油氣線索,以高柳結合部柳16-9等油氣顯示井為切入點,按照精細目標區域小層對比,精細刻畫斷層組合、精細落實低幅度構造圈閉,精細油藏描述,精細開發技術政策論證“五個精細”原則,提出了柳16-5井等4井次老井試油意見。

多專業協同研究,科研人員持續強化基礎地質理論研究,突破固有的思維禁錮,打破以往的傳統認識,加強儲量的分類評價,推動資源量的重新認識和儲量升級動用。

目前,研究院已成立了拾場次窪NgⅣ油藏滾動開發潛力與開發部署方案研究兩個攻關團隊,從構造、儲層、油氣富集規律、老井整體複查及試油方案、稠油油藏形成機理及開發技術政策方面進行重點攻關研究,進一步加快儲量規模的落實。

因藏施策

採取進攻性措施取得新突破

柳16-5井曾在2000年8月試油25號複查油層,出水383立方米,未見原油。在今年的老井複查過程中,科研人員在淺層高柳結合部,綜合分析柳16-5斷塊緊鄰高柳油源斷層,認為成藏條件有利,潛力巨大。

發現已有老井鑽井錄井顯示好,通過構造再認識、油層測井精細再評價和油藏系統分析,優選高柳結合部柳16-5井針對玄武岩下部館四段進行試油,試油過程中對症採取了“二氧化碳+降黏劑”的進攻性技術對策。

9月25日,柳16-5井吞吐後試油獲突破,初期日產液5.2立方米,日產油2.3噸,原油密度74.5攝氏度下每立方厘米0.9654克,為特稠油。這是首次在冀東油田發現的特稠油油藏,展示了高柳地區淺層良好的開發前景。

在試油過程中,制定了詳細的應用吞吐技術試油方案,並且專門制定柳16-5特護井採油管理方案,從資料錄取到採油管理再到現場管理均安排專人負責,確保了該井試油過程平穩有序。柳16-5井的試油成功,進一步拓展了冀東油田中淺層油藏開發的領域,為下一步在中淺層潛力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