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銀行資管部總經理顧衛平:除“固定收益+”,理財子未來發力權益類產品

繼光大理財、招銀理財之後,第三家獲批籌建的興業銀行理財子公司——興銀理財也正在籌建。

近日,興業銀行資產管理事業部總經理顧衛平表示,“未來興銀理財主要發力方向將是‘固定收益+’及權益類產品。”一方面,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固定收益+”能夠契合銀行理財主要客群的低風險偏好,也是銀行資管機構擅長的產品類型,另一方面,權益類產品將是理財形成差異化競爭、提升業務價值的重要抓手。

截至2019年9月末,興業銀行理財規模超過1.3萬億元,較去年末上升4.19%,其中,符合資管新規的淨值型產品餘額已達5136億元,在理財總規模中的佔比近40%。

興業銀行表示,針對不同類別客戶的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對客戶需求分層分類管理,進一步完善產品線佈局,推出新型理財產品滿足企金客戶結算性資金、零售代發工資需求;推出“固收+權益”類型產品滿足客戶對權益類產品的投資需求; 私募固收類產品發行也常態化。

在投資端,該行表示,將發揮投行領域債券業務優勢,通過“投承一體化、投研一體化”,以“投資地圖”為抓手將客戶沙盤轉換成資產沙盤,通過對理財項下各類投資資產,建立區域、行業、風險准入、集中度等標準,有效識別發債主體的資質和風險。截至9月末,理財項下債券大類資產在全行理財大類資產中佔比提升至54%,較去年末提升6個百分點。

在權益投資方面,該行自主投資和委外投資相結合,依託興業銀行龐大的同業“朋友圈”,拓展投資邊界,提升資產配置能力。

金融科技將成為未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重要發展引擎。

顧衛平表示,在立足母行興業銀行金融科技領域積累的優勢和稟賦基礎上,未來將通過數據倉庫等技術搭建理財子公司自己的數據中心,利用傳統數據模型、數據挖掘等技術賦能投研。從“研”入手,將大數據分析利用在宏觀研判或信用分析上,落地至“投”,結合數據資源、算法模型、策略投資等探索量化交易、智能決策在理財業務的應用。

股份制銀行中,9月26日,光大銀行理財子公司——光大理財在青島開業。原光大銀行資管部老將張旭陽已從百度迴歸,出任光大理財董事長;光大銀行資管部總經理潘東出任光大理財總經理。

產品體系方面,光大理財將推出“七彩陽光淨值型產品”,涵蓋權益、混合、固收、現金管理、另類及衍生品、私募股權、結構化融資等7大系列產品。截至2019年6月末,光大銀行表外理財產品餘額7022.91億元,上半年表外理財產品累計發行1.70萬億元。

11月5日,招商銀行理財子公司——招銀理財開業。招商銀行行長助理兼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招商基金董事長劉輝擔任招銀理財董事長,招行原零售信貸部總經理汪濤將擔任招銀理財總裁。

劉輝表示,招銀理財決定以零售為體,主要服務於零售客戶,未來的管理資產規模(AUM)80%以上也要由零售客戶貢獻。產品整體定位為固收加投資,以中低波動、絕對收益為重點佈局;考慮到多樣化需求,對權益、另類、商品做輔助佈局。汪濤表示,招銀理財並非從投資策略或資產投向的維度,而是從客群劃分的角度發佈了系列新產品。招銀理財將不同偏好與需求的客群分為六大類,包括:基礎客群、養老金客群、金葵花及金卡客群、有投資經驗客群、私人銀行客群、公司客群。針對每一類客群發佈兩隻開業產品,產品涵蓋貨幣、固收、固收+、結構化、混合、權益,覆蓋全部風險偏好等級。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