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从账上两亿到陷入困境,企业这样做才变得越来越脆弱

樊登:从账上两亿到陷入困境,企业这样做才变得越来越脆弱

本文来自樊登在总裁读书会上的分享。樊登2001年成为了央视主持人,2005年成为了大学老师,2013年创立知识付费读书会“樊登读书”。在近一年过目的著作中,他挑出其一来推荐、解读。正和岛作为合作方经授权发布。

口 述:樊登 樊登读书会发起人

总裁读书会领读者

编 辑:杨羽婷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我认为,企业领导要学的所有本领中,最主要的还是思维方式及战略的制定。因此,我选择推荐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反脆弱》这本书。它给我们提出的核心建议是:学会在发生不确定的事件时,反而变得更好。

下面,我将结合我创业的经验和思考,来带大家阅读和理解这本书中的几个重要思想。希望能引起些许启发。

01

脆弱的反面不是坚固,是变得更好

什么情况能用“脆弱”二字来评价?在不确定的事件发生时,一个东西、一个人或一家企业受损了,功能、表现和能力等变糟糕,不再如从前那般,就可以说这个东西、这个人或这家企业是“脆弱”的。

“脆弱”的反面,不是“坚强”、“坚固”或“坚韧”这些词,而是“反脆弱”。若我拿一个铁球,使劲往地上扔,它也不会被摔碎,那这个铁球能叫“坚固”的,却不能叫“反脆弱”的。因为它并没有变得更强大。

“反脆弱”是一种能力。当在不确定的事件发生时,一个东西、一个人或一家企业能够将潜在的威胁变成对自身利好的机会,异常变得更加强大,我们就说这个东西、这个人或这家企业具备反脆弱的能力。

人体是具有反脆弱能力的典型代表。比如,牛痘病毒本质上属于一种病毒,挤牛奶的人在接触牛群的过程中,可能会感染上这种病毒,在手等肢体上长出小脓疱。但是研究和试验发现,小孩子接种不具有致命性的牛痘病毒,能提前建立免疫反应机制,以预防日后可能感染上的天花病毒。

人体摄入病毒却不为病毒侵染,反而内化成一种抗体,起到预防另一种病毒的作用,就表现出极其强大的反脆弱能力。

反脆弱思想的前提假设是黑天鹅必然会出现,黑天鹅事件必然会发生。我认为,做企业的人都应该对这一前提假设抱肯定态度,对可能出现的黑天鹅事件提前做好部署。华为的“备胎计划”就是很好的榜样,事实也证明,华为在中美贸易事件中表现出卓越的反脆弱能力,日后也将越来越强大。

02

很多企业无意中将自己变脆弱

在经济社会领域中,很多主体不具有反脆弱的能力,在遇到不确定的事件时,纷纷抖露出自身的短板,不仅没把好事办成,没能很好地把控局面,导致曾拥有的条件和能力减少和削弱,还让自身变得越来越脆弱。

比如,一家企业账上有一两亿现金,可能会加大投入,扩建厂房,引进生产线和人才,同时增加市值投资,购买固定资产,但恰巧出现复制业务不顺利,或生产能力跟不上,或订单下滑,失去业绩支撑来源等风险情况。

最开始的这笔一两亿的巨额现金,就是一个不确定性因素。结果显示,这家公司也没有能力将它的宏伟计划运转过来,投入高成本,把自己搞得越来越糟糕,还很可能面临申请破产的危险。

自2007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夕,至2012年下半年实体经济略微上升,期间,外国企业在中国佛山、东莞、苏州等地区的玩具、服装、鞋类、手机零部件代工企业,就因为订单量下滑与外流,出现了倒闭潮。

中国的劳动力价值、生产成本、周边成本等不断上涨,以阿迪达斯、耐克等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早在2011、2012年,就低调地着手准备撤离中国,将在华代工厂迁移到越南、柬埔寨等更具吸引力的地方。

中国代工企业的老板则大多到了面临实际困局,无法控制订单流失的局面时,才逐渐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未来趋势有了认识。显然,他们对黑天鹅事件缺乏认知,遭受了惨痛的教训。

而对这次事件,不同企业的做法也不同,表现出“非反脆弱就脆弱”的特点。一类企业谋求向产业链上游,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等高利润环节过渡,表现出反脆弱的能力;另一类企业接受艰难度日、逐步没落,甚至被吞并、淘汰的命运。

今天,中国经济总体快速发展,但也正经历着结构调整,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在总裁读书会上也建议,所有的企业家好好思考,现在是否也需要提高自己的反脆弱能力?想想万一出现黑天鹅事件,是否还能立于立于不败之地?

03

有时候收益和风险并非成正比

传统的观点认为,收益与风险成正比。但我们对这个观点持有异议,认为收益不一定和风险成正比,还很可能出现非对称交易。所谓非对称交易,就是在投入有限的成本,承受有限的风险前提下,可能获得不成比例的超高受益。

它用数学图像来表示,就是在二维坐标平面的第一象限中,画一条U型微笑曲线,横轴以上、曲线以下的部分代表有限的成本,曲线以上、一直向上延伸的区域代表无限的回报。

一般而言,具有反脆弱能力的人,都有能力完成非对称交易。据说,最早运用非对称交易模型的,还是那个喜欢仰望星空,以致不小心掉到坑里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

有一次,泰勒斯观天象,预测到明年橄榄肯定丰收,于是自己找到了当时雅典几乎所有有榨橄榄油机器的作坊,给对方交下一笔定金,约定明年如果他要这些榨橄榄油的机器,这些作坊就优先租给他。

后来,橄榄丰收,雅典人要榨橄榄油,就都跑去找早已租下了所有机器的泰勒斯。泰勒斯将低价租入的榨橄榄油机器,以垄断高价出租给雅典人,因此赚到了丰厚的钱财,富甲古希腊地区。

哲学家们认为,泰勒斯之所以能够赚得盆满钵满,关键是他有学识,会观天象。但塔勒布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关键还是泰勒斯使用了非对称交易的方法。他给榨橄榄油作坊交的那些定金,是非常有限的成本。万一预测出错,橄榄欠收,他也只是损失了这些沉没成本。可一旦预测准确,橄榄丰收,他就能赚到非常多的钱财。

非对称交易背后的逻辑不是押宝、不是赌博、不是投机,而是教会大家辨识一门生意是否可做。很多年轻人一时兴起开火锅店,冒昧尝试创业,结果很快都关门大吉了,就是因为没有充分考虑行业的亏损率,各品牌的翻桌率,以及环境变化导致的休业可能,运营管理的投入等全部成本与自家火锅店的赚钱能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婚纱影楼也不是一门好生意。做婚纱影楼存在各种成本:为获取新客户投入的广告费,销售人员的销售成本,化妆师代表的化妆成本,后期拍摄制作成本......

幸福生活服务的背后是“高成本”和“一次性买卖”这样一组极差的搭配,所以至今未出现一个家喻户晓的全国品牌。很多健身房开不下去,原因也和做火锅店、婚纱影楼大同小异。

反观中国早期做房地产的那些开发商,找银行抵押贷款,拿着贷款就去找工程设计公司,一边盖楼,一边卖楼,卖出去了才能将贷款加利息给到银行,整盘生意看起来风险很大。但实际上,开发商若能承担最严重损失几百万的风险,他就可以尝试去做这可能挣几亿到几十亿的生意。

所以,我也希望看到总裁读书会这期节目的创业者们,能够尽量掌握非对称交易的思想,避开那些看起来很赚钱,实际高成本、低回报的小生意,选择看起来风险大,不那么赚钱,但实际上有机会获得超高收益的生意。

04

还在当零部件?缺杠铃式配置了

同样需承担装修维护、运营管理等费用,为什么麦当劳能赚钱,火锅店却不赚钱?同样做电影,为什么迪士尼、奈飞成为了模范,华谊兄弟、万达影视等影视投资公司还不一定能回本?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反脆弱的能力,将脆弱的生意扭转成“躺着就能赚钱”的生意。

我们知道,风险和成本是能够转嫁给第三方的。麦当劳牢牢控制住核心的标准化产品,及其背后的专利权,通过贩卖标准化的操作手册给加盟店,就能将餐饮行业都要承担的风险和成本,都转嫁给了加盟店。麦当劳因此实现了成本可控,收益无穷的可能。

国外的电影公司基业长青,靠的不仅是一部超高品质的电影,还靠电影角色、形象、主题等拥有的强大IP版权经济支持。就是漫威的超级英雄系列,仅衍生品就有跑步机、自行车、服装饰品等数十种,一年收入就高达10亿美元,成为了漫威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不仅是企业,就是人也应该修炼反脆弱的能力。

孔子的一生就可用这八个字来概括: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见季桓子接受齐国馈赠的女乐,而不问朝政,孔子决然辞去相职,离开了鲁国;后来从齐国回鲁国,见僭越职权、礼崩乐坏,不愿出仕为官,就退居在家修诗书,成为万世师表。

邦有道,能进,邦无道,能退,这叫杠铃式配置,两头都能通。当一个人具有杠铃式配置时,他的反脆弱性就高了。所谓“君子不器”,意思同样,也是说人不应该像器具那样,仅限于某一作用,限于一技一艺,能给自己配置更多的技能,才不致于让自己因为不确定的事件变得脆弱。

长期失业能让曾经的求职者丧失其技能。一份好职业给人带来确定性,也能让人变得安逸,只擅长一项技能,而在其他方面无能。万一将来被辞退,不再能凭这项技能找到一份新工作,那怎么办?

虽然过去都说,在不确定中追求确定性,但从上面的情况来看,应该反过来说了,就是在确定中追求不确定性。只有这样,当发生糟糕的事情时,我们才能hold住,才能将坏事转化成好事,从中受益。

05

别犹豫,大胆拥抱不确定性

反脆弱的至高境界是情怀。总裁读书会在传播思想、传播方法论这件事上,就很有情怀。做木工、做寿司的人也有情怀,做出来的东西卖掉,能赚点钱,卖不掉留着,珍藏起来,无论如何都是高兴的。一个缺少情怀的人,过于纠结得失,生活必然痛苦。

在《论天》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悖论:面对两块同样诱人的肉,狗该如何作出理性的选择?到了14世纪,法国哲学家布里丹也提出了同样的悖论:一只完全理性的驴,恰巧处在两堆等量等质的干草中间,但因为不能决定该吃哪堆草,将会饿死。

我觉得,这只愚蠢的驴需要的只是一巴掌。只要有一个人给它拍一巴掌,不管是朝哪个方向,它只管吃那堆草,就能活了。这只驴最后活不成,只能怪它自己抗拒不确定性,或者没有一个人给它拍这一巴掌。

所以,别害怕拥抱不确定性,也不要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过于着急忧虑,忐忑不安。最好的人生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不确定性中还能享受幸福生活。同样,很多父母也应该转变思维,不要想着给孩子稳定的生活,在孩子18岁的时候,把他们到50岁的生活都设计好了。稳定的生活不一定就快乐。

一个人只要“脚踩两只船”,给自己留出了后路,就可以放手去冒险。虽然过去的说法是不给自己留退路,孤注一掷,才能一往无前,但我认为,一个人生活有着落了,他才可能真正放开手脚干一把。

优秀的将才必然留出战略预备队,聪明的人会给自己设计好B方案。比尔·盖茨拿到客户订单,才办起了微软,拿不到的话,还是很可能继续上学;马克·扎克伯格最初只是将脸书当课后兴趣、当兼职,后面有把握了辍学,没把握还可以继续完成学业。

事实证明,他们都有能力实现自己的超级梦想,而B方案仍是未执行的B方案。所以,最好还是给自己找点麻烦,大胆挑战困难,拥抱试错机会和随机事件。说不定,经历挫折和磨难,就变得反脆弱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