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後到底去哪裡了?

用戶68044589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建國後,立長子朱標為太子,並著力培養這位接班人,然而,朱標卻不爭氣,年紀輕輕便病逝了。

朱標死後,立誰為接班人是當務之急。如果按照常規的法律程序來說,嫡長子已死,那麼就要從其餘的兒子中挑選出一位才能出眾的皇子為太子。然而,當時的情況是,朱元璋除了長子朱標病逝,他的二兒子和三兒子也都早逝了,四皇子朱棣竟然成了健在的“大哥大”了,再加上朱棣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過赫赫戰功。按理說朱棣是太子的最有力人選。

然而,朱元璋太愛嫡長子朱標了,在愛屋及烏下,他決心讓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繼承皇位,於是力排眾議,改立朱允炆為太子。

對於朱元璋的舉勸,朱棣當然不滿,只是城府極深的他沒有表露出來罷了。

據史書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朱元璋舉行家宴,兒孫們齊聚一堂,其樂融融。朱元璋幾杯酒下肚,突然詩興大發,於是脫口而出吟了一句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

朱元璋書沒讀多少,大字也不識幾個,但這個上聯倒是也的有模有樣,他指名道姓地讓朱允炆對。

朱允炆憋紅了臉,思索半晌,才回了一句:雨打羊毛一片氈。

這個下聯過於平淡,朱元璋聽了不是蠻滿意,於是他讓朱棣對,朱棣頭腦一轉,鏗鏘有力地說道:日照龍鱗萬點金。

這個下聯氣勢如虹,霸氣十足,朱元璋聽了拍手稱讚。

然而,朱元璋不會料到,朱棣的這7字下聯竟然一詩成讖!

朱允炆繼位之後,溫順如羊的他出對於藩王的戒心,露出了虎爪,採取了削藩政策。結果這給了一直潛伏如淵的朱棣機會,他以“清君側”為名,開始公然造反。於是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徹底打響,而此次戰役之後的最終結果是朱棣大勝,朱允炆慘敗,於是朱棣成了真龍天子——直接接管了明帝國,而朱允炆則變成了沉默的羔羊。

然而,這隻“羔羊”的下落卻成了一個千古謎團。

為了江山做得踏實,朱棣來了個“雙管齊下”,他派出了兩股“搜查”小分隊,一隊是由鄭和領隊,走的是水路;一隊是胡濙鄰隊,走的是旱路。

鄭和是朱棣的心腹之人,這次委以重任也就不足為奇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在鄭和花了十多年七下西洋,名義上去“異國交流”,但實際上卻是探尋朱允炆的蹤跡,雖然鄭和並沒有收穫,但他卻無心插柳柳成蔭,他將東方文明帶往了世界,讓中國和世界有了交往。

而胡濙歷仕六朝,是明初重臣。建文帝時,他任兵科給事中,這是一個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近侍官職,官品級雖然不高,但位置很重要——能近距離接觸皇帝。

朱棣發動政變時,胡濙第一時間投奔了朱棣,因此,朱棣也對他委以重任,特別他很熟悉朱允炆,因此把他安排為尋找朱允炆的“探尋者”。

胡濙走遍大明的角角落落,找了整整十六個年頭,在這十六年裡,他從來沒有回過家,甚至連母親去世了,朱棣也不允許其回去奔喪。朱棣體會到了胡濙的艱辛和不易,提拔他為禮部左侍郎,讓他繼續尋找。

關於胡濙尋找朱允炆,史書是這麼記載的:

公元1423年,一天深夜,胡濙快馬加鞭來到了京城,竟直趕往皇宮。

聽說胡濙來了,已休息了的朱棣破例接見了他。而胡濙進宮之後,朱棣竟然與他徹夜詳談了一夜,直到凌晨四點才出宮。

至於他們究竟談了什麼內容,史書並無記載,但可以肯定的是,6個字:與朱允炆有關。

而從兩人談到四點可以推算出3個結論。一是胡濙一定是獲知了朱允炆的下落,這才引起朱棣“徹夜無眠”。二是朱允炆一定沒有死。如果朱允炆死了,兩人還用得著徹夜長談?三是胡濙應該和朱允炆見了面。帝位已失、大勢已去的朱允炆向胡濙表達了自己的“清心寡慾”,願意皈依佛祖,青燈為伴,了卻殘生。他讓胡濙將自己的想法轉達給朱棣。

而朱棣聽了後,長吁短嘆,唏噓不已,找了半輩子的侄子,果真活在世上,可這時的朱允炆早已沒有了復位之心,而朱棣也就不想再殺他了。

當然,不管怎麼樣,朱允炆是出家了,是躲進了深山老林,還是從海上逃往西方了,最終因為“不知所終”,成了一直未破解的懸案。

600多年後,也就是2008年,閩東的寧德上金貝村修路時偶然發現一個頗有規模、形制奇特的神秘古墓葬,隨後關於古墓主人的身份便眾說紛紜,許多專家學者開始蜂擁前往考察研究。

專家看到古墓有三個特點:一是墓地寬大。整座墓佔地近兩百平方米。二是構造奇特。古墓從內到外分舍利塔、拜亭、墓坪三部分構成,古墓舍利塔的蓮花基座造型與安徽鳳陽明皇陵及淮安明祖陵的蓮花座造型完全一致。三是皇家氣派。古墓為弧形條石砌成高大圓拱,精緻豪華,墓前石柱高約四、五米,墓壁旁牆頭上的雲紋龍頭石雕氣勢恢宏,墓的結構和格局處處體現出一種縮小的皇家氣派。

同時從與墓相領的寧德華嚴寺珍藏的一件明代雲錦袈裟,經專家鑑定,這件袈裟是明永樂之前製作的,由五十片面料拼接而成,工藝非常複雜;袈裟周邊設計的圖騰狀十八隻五爪金龍,均是閉嘴龍,是典型的明初龍造型,極有可能是明初洪武帝朱元璋所敕制,而袈裟下半部內嵌“福壽”兩字的宮燈狀圖飾,正是朱元璋的獨家標誌。

專家通過考證後,得出這樣的結論:上金貝古墓疑似為建文帝朱允炆陵寢。

當然,史學界目前還沒有形成一致結論,相信不久的將來,這個謎團會最終破解。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明室正史】載,朱允炆逃出皇宮,並非一人,當時有貼身侍衛十四人,內中有開國重臣徐達的小兒子徐前,常遇春的第五子常峰山,湯和的小兒子湯正。太監七人,宮女九人。為不讓朱棣懷疑,朱允炆沒帶自己的妻妾。

他們離開京城,一路來到昆明,在昆明岩石山一帶,開始了長達十三年的隱居,朱棣雖然獲得了皇位,朝中舊臣是敢怒不敢言,貌合神離。朱允炆又從昆明遷移到四川,最後到了陝西,化名李上佛,後來一直延用李姓,隨身的九個宮女,都成了朱允炆的妻妾,朱允炆生子十六,在朱棣死後,朱允炆之子與徐前等功臣之後曾盜朱棣皇陵,火燒朱棣屍骨。朱允炆死後,葬在陝西武陵山,後人不忘血海深仇,廣交天下英雄,慢慢發展到30萬人馬,遂起兵反明,李自成就是朱允炆的十三代孫,最後攻破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也算報了朱允炆之仇。

朱允炆在逃亡過程中,悲痛欲絕,實實刻刻想念傳位給自己的爺爺朱元璋,即便陪上性命,也要回去祭拜爺爺,無人能阻,沒辦法,徐前,常峰山,湯正等幾家功臣之後,保著朱允炆回家祭祖。他們一路夜行,一日,途經九龍山,已是半夜時分,忽見山腳下有一束燈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正依門而盼,老者看到朱允炆,雙膝跪拜,朱允炆仔細觀看,正是為大明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劉伯溫。朱允炆雙目含淚,扶起劉伯溫。劉伯溫道:我在此已等侯主公很久了。那天晚上,劉伯溫為朱允炆分析了眼前形式,勸朱允炆要忍常人所不能忍,要珍惜自己有用之軀,北上出關,女真族已經反明,多次征戰,明軍都大敗而歸,劉伯溫勸朱允炆聯合北方少數民族,等待時機,劉伯溫說完,喊出自己的小兒子劉仲熱,讓他跟隨朱允炆而去,劉仲熱深得其父真傳,運籌帷幄天下無敵。

朱允炆聽了劉伯溫的【屋中對】,放棄祭祖念頭,回到陝西,派自己的大兒子朱滅棣,二兒子朱繼祖,三兒子朱萬恨,以及徐前,常峰山,湯正,等幾位戰將,一起去了當時的金國,朱允炆長子朱滅棣,貌如金童,儒雅俊美,金國國王努爾哈一生無子,唯有一女,努爾敏,和朱滅棣一見鍾情,誓嫁朱滅棣,努爾哈也知道無論怎麼說,朱滅棣也是大明嫡皇子,遂把朱滅棣招為女婿,努爾敏為朱滅棣生八子,努爾哈死後,朱滅棣做了金國的皇帝,把金國軍隊分別交給自己的兩個弟弟和六位功臣之後掌管,就是後來的八旗兵,朱滅棣在劉伯溫之子劉仲熱的輔佐下,日益壯大。

到了皇太極這代,已經是朱滅棣十三代孫了,在瀋陽建立了大清,後來清兵入關,皇太極帶著自己的家譜,親自到朱允炆墓祭祖,至於皇太極與李自成的恩怨,那是老朱家的家風,骨肉相殘。為什麼大清那麼打壓明朝遺俗,大興文字獄,就是要不承認朱棣政權,為自己先人朱允炆皇帝報仇。不過金庸在【書劍恩仇錄】裡提到乾隆皇帝與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是親兄弟,並非空穴來風,金庸曾經去陝西幾百次,李自成後人才給老金看家譜,

李自成撤離北京後,也走了他祖宗朱允炆的老路,隱姓埋名,李自成一生痴愛陳圓圓,到了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地步,陳圓圓為李自成生一子,李自成兵敗,孩子只能與他媽同姓。姓了陳。其子聰明過人,才高八斗,後來做了大清宰相,生兩子,長子陳家庚,三個月大小,陳夫人帶孩子入宮,被娘娘調換。陳夫人回府,發現自己的兒子成了女孩,大驚失色,苦不敢言,後來又生陳家洛,成了紅花會的總舵主,陳家長子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說起來又都是李自成的後代,弟兄兩個又打鬧一輩子,老朱家敗就敗在窩裡反,一家人魚死網破,紅花會失敗,乾隆皇帝看在兄弟份上,也沒處理陳家洛,乾隆皇帝曾經七次偷偷祭拜李自成墓,陳家洛親自給爺爺李自成立碑,只是沒寫上乾隆皇帝名字,不過碑文上確實寫了陳家庚。歷代皇室,老朱家可謂是天下第一鬧。


白這個顏色


我在2015年就出版過一本書叫《建文帝九疑山遜國事考》,並附帶出版了《建文帝隱蹕九疑資料彙編》,用證據來回答了這個歷史難題。時隔四年,我們又增加了許多原始證據。下面我就建文帝最終去向問題,作個總結性的交侍。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說法,有很多種,像雲貴川說、江浙說、福建寧德說、海外說等等,分細一點,不下百餘種。其實這些說法,都可以歸納成一種說法,也即建文帝最終是從南京皇宮中逃了出來,當了和尚,最終老死於湖南寧遠,活了89歲。

我的考證基本情況如下:

1.我們在今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洞心龍池寺村發現了建文帝及其及子親書親立的《緣化袈裟記》碑(永樂六年,1408年)。這塊碑記敘了建文帝和他的太子等二十餘建文舊臣,在“靖難之役”後,來到了湖南永州寧遠縣,做了和尚。在這裡我們發現他的三個僧:智眉、梅和應文。建文帝當和尚,與其它和尚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他是一位在家出家的和尚,即有人替他在和尚當和尚,然後自己和孩子們則隱居信佛,由於他是高僧,所以又四處雲遊講學,到過雲南、貴州、四川、廣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等地。而且雲遊的時間比較長,前後達四十年。

龍池寺的碑是比較多的,這裡我把它們列出二塊來,給大家看看。

(《緣化袈裟記碑》,副標題“小行德祖梅等師亡代立之記序”)

這塊碑的副標題“小行德祖梅等師亡代立之記序”有三個通假字:“亡”通“毋”,“代立”通“代位”,“記序”通“記敘”,立碑人為“梅”,書碑人為“祖文”等。整句連在一起,就變為“小行德祖梅等師毋代位之記敘”,即小乘佛教師祖梅等禪師不當皇帝(而當和尚)的記一敘文。這就說明梅在當和尚前是皇帝。加上碑立於1408年,這位梅禪師是誰就顯而易建了。

(龍池寺《萬明燈》碑部分碑文截圖)

同樣是在龍池寺,我們發現了清代的《萬明燈》碑,這碑碑寫道:“自佛祖之觀於邑,國也由是京畿……師等命寺龍池,難曰應門,文豈非先師……“這裡不僅記敘了龍寺的師祖梅叫應文,還記錄了他是以皇帝的身份來此寺當的和尚。

2.大觀堡有三通建文帝親書的碑。

其一是大觀堡親書的《樂善堂章程碑》,這塊碑是建文帝梅來到寧遠後募捐而建的慈善機構章程碑。其二是建文帝為自己親自書寫的墓塔銘《白掌塔銘》,其三是建文帝梅去世前親書的《樂善堂章程·別碑》。這三通碑跨越十六餘年曆史。其中,《白掌塔銘》和《樂善堂章程·別碑》基本處於同一時代,也可以看出智眉是皇帝。

《白掌塔銘》中,立碑人鄧林先 鄧有朋對智眉稱臣,說明智眉是皇帝,另智眉自看風水,即自稱“鄭爾玉”,也暗示他是皇帝。《樂善堂章程·別碑》是專門為紀念必祭祀建文帝而立的一塊碑,其中稱智眉為“二帝”、“皇上”,稱他的牌位為“聖位”、“二帝神位”,碑文中詳細記錄了他從皇帝到慈善機構的經管人的過程。

3.平頭寨有清代碑《朝罟大王解》直接說出了大觀堡的堡主為明允文。

這塊碑由清代寧遠五品官員李永學所特別意書寫,對盛傳的朝罟大王究竟是誰進行了詳細考證,最終得出“朝罟何神也,朝字無義,罟字以為明允文”的結論。

4.在湖南寧遠發現的眾多碑文、譜錄和方誌,記錄建文帝的蹤跡與雲貴川說、江浙說、江西說等都不矛盾,而且是一致的,還為這些說法提供了現在都保存好的當時的碑文。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如果讀者有興趣 ,敬請關注“梅語飄湘”頭條號,到哪裡,我給你細細道來。


梅語飄湘


建文帝朱允炆最後去了哪裡,估計這個問題從朱棣坐上金鑾殿到現在幾百年來一直不停有人在探究詢問從沒消停過,全國不少地方都聲稱自已這邊是朱允炆最後的落腳點,那邊個墳頭是朱允炆的墓地。


筆者也不打算把這些看似像又捕風捉影的地方一個個去羅列推敲,沒有必要,朱允炆對於朱棣來講肉身可滅,但心頭是個揮不去的陰影。

靖難之役攻破南京,軍隊已打到皇宮了,那時朱允炆還在,朱棣命軍隊不可隨便攻進去。朱棣為什麼這樣做,若軍隊衝進去俘虜了建文帝,那以後怎麼辦?殺掉他,你是以“清君側”為名出師的,殺了他失仁,失德,失道,那些夫子士族會鄙視你,讓他好好活著?這將來說不定哪天有誰再扯起朱允炆這面大旗,哪怕朱允炆本人不願意也沒用,再說了朱棣可以應付這種局面,那麼後世子孫怎麼辦?這不是讓自已百年已後留下禍種麼,什麼?讓他再為皇帝,那朱棣腦子進水了。

所以,朱允炆“選擇”一把火燒了皇宮,然後消失的無影無蹤,而官方拿一具燒焦無可辨認的屍首來確定朱允炆也經“自焚”是當時最好的最恰當的結果。

從此民間就開始傳聞朱允炆沒死而流落民間等等諸如此類消息。而朱棣自打登上皇位那天起,就在為追查朱允炆的下落而內心糾結。甚至他的任何大的舉措都被影射為在追查朱允炆的下落,譬如鄭和下西洋,甚至把編寫《永樂大典》也有一部分是為了此目的,不一而足。

重點人物線索自然是主錄僧溥洽,朱棣認為是溥洽把朱允炆送到了某個地方,溥洽難逃牢獄之災。可朱棣是怎麼審問溥洽,他們之間有何種對話,甚至朱棣的高參姚廣孝也和溥洽有過秘密對話,他們之間講了些什麼,任何文獻都沒有記載,因為這些事本身就是秘密進行的。

最後從姚廣孝臨終前要求朱棣放了溥洽,朱棣答應放人來看,溥洽這頭在這件事上是沒啥潛力可挖了。

再一個寄於希望的人物就是胡濙,這個人大半輩子為此事忙碌奔波,跑遍大半個中國。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個漆黑的半夜,老胡拿著今牌直闖寢宮,既然半夜來訪,無事不登三寶殿,肯定帶來了關於朱允炆的重要消息。還是老樣子,談話內容沒有記載,只是談完後朱棣多年的疑慮消除了。

其實說什麼已經不重要了。試想如果真的尋訪到朱允炆下落,朱棣會怎麼辦?假若真的有人託其名而起事,幾百年後滿清多爾袞在朝堂上當面讓宮人,長平公主相認朱太子的情景會提前上演,真的也認作假,以冒名之罪宰了他,但凡自稱太子哪怕是真太子也以冒名之罪殺了他,對外則宣稱會善待前朝真太子,這是帝王之術。

而朱棣不惜代價,苦苦尋找朱允炆,最終目的是杜絕一個“朱允炆”起兵反抗他的統治,而朱允炆是生,是死,流落到哪裡並不重要,對朱棣而言這時的朱允炆只是一個符號罷了,只要確認不會有一個叫“朱允炆”的人來質疑他的合法性,來反抗他,他也就放心了。

顯然他己經確定了這一切,尋找朱允炆的行動也就停止了。


看遍山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充滿魅力又充滿謎團的王朝。

有明一代,發生了對於許多無論當時還是現在人都是未解之謎的事件,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被學術界稱為"明代四大謎案"的:建文帝下落之謎;紅丸案與明光宗之死;《永樂大典》正本下落之謎以及王恭廠大爆炸之謎。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明代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的下落之謎。

根據明代正史的記載,建文四年六月,時為燕王的明世祖朱棣在靖難之役中獲勝,率軍攻入了首都南京,而建文帝在皇宮中熊熊燃起的大火中消失,就此下落不明。

明代官方給出的說法是,建文帝和他的皇后馬氏,太子朱文奎在大火中自焚而死。但從後來的歷史發展來看,無論是永樂皇帝本人,還是後代的學者、史官,都對這種說法持懷疑態度。

永樂皇帝曾經先後派出了兩路人馬,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其中一路是鄭和,他數次率領船隊南下西洋,據說任務之一就是尋找可能逃亡出海的建文帝。

而另一路,永樂皇帝派出了自己的近臣胡濙,以尋找仙人為名前往各地追尋建文帝的下落。

後代的學者、史官則對建文帝的下落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說法。有的說建文帝逃出皇宮之後,出家為僧;有的說建文帝確實在皇宮大火中,自焚而死;有的說建文帝逃出皇宮之後,沒有做和尚,而是做了道士。

這些說法各有論據,莫衷一是,孰是孰非,都很難判斷了。


首先,是胡濙那一路人馬,尋找建文帝的過程和結果。

胡濙自永樂五年(1407年)起連續14年受朱棣之命在外暗訪建文帝蹤跡。他所到之處,也間或向朱棣報告民間隱情。母親去世時,他請求回去守喪,朱棣不許,升他為禮部左侍郎。永樂十七年(1419年),胡濙又出巡江、浙、湖、湘各省府州,再次出訪。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他回到朝廷,馬上趕到宣府去拜見朱棣。當時朱棣已就寢,聽說胡濙到來,立即起來召見他。胡濙把自己所瞭解到的情況全部告訴了朱棣,到漏下四鼓才出來。

而史書上也明確的說,這次談話之後,朱棣對於建文帝下落的疑問,就此消失了。毫無疑問,胡濙是打聽到了建文帝的下落的,而且朱棣對於建文帝的下落也是清楚的,只不過他不說,大臣也不問,大家心照不宣。

雖然我們並不知道胡濙對朱棣說了什麼,但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記載當中,對建文帝的下落和胡濙的彙報內容進行一些謹慎的推測。

明朝時期,我們的近鄰朝鮮,正是李氏王朝統治時期,而李氏王朝是明朝的屬國,他們經常派使臣訪問明朝,而且對明朝發生的一些事情做了記載,這些記載都收錄在朝鮮的史書《李朝實錄》裡。

在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明英宗在位的時候,李氏王朝發生了一件大事。

當時朝鮮在位的君主,是朝鮮端宗李弘暐,這個比較軟的國王有一個相當強悍的叔叔,首陽大君李瑈。怎麼樣,是不是和明朝建文帝和永樂帝的關係有點像呢?

而朝鮮後來發生的事情也和明朝一樣,首陽大君李瑈發動了癸酉靖難,奪取了朝政實權,兩年後年李弘暐被迫禪位於李瑈,他雖被尊為太上王,卻無異於軟禁。

一年以後,一些不滿李瑈的大臣私下串聯,想發動政變迎接端宗復位,結果事情外洩,李瑈將這些大臣全部處死,不久之後,端宗李弘暐也被廢黜太上王之位,貶為魯山君,流放江原道,不久後遇害。

李瑈正式成為了朝鮮國王,按照國際慣例,他派遣使臣到明朝來,請求明英宗的冊封。而當時的禮部大臣就問了朝鮮使臣這樣一個問題:"你們之前的國王端宗去哪裡了?"

朝鮮使臣的回答是:"端宗先王為尋建文皇帝,乘彼白雲而去。"

根據《李朝實錄》記載聽到這個回答,無論明英宗還是禮部的大臣都不敢多問什麼了。

不敢多問的原因恐怕有二,其一,朝鮮的使臣明顯在詐明朝官員,如果明朝認可端宗的法統,那麼就意味著他們反對李瑈搶了侄子王位這種行為,那置明成祖朱棣於何地?

其二, 朝鮮使臣說端宗去尋找建文帝了,按照明朝官方的說法,建文帝已經自焚而死了,那也就是說,端宗被他叔叔給殺死了,明朝作為朝鮮的宗主國,對這種行為無疑是不能支持的。而還有一種可能,建文帝沒有死,而是逃走隱居去了,那麼也就是說,雖然李瑈不仗義的搶了侄子的皇位,但是也和當年的永樂皇帝一樣,沒有加害自己的侄子,讓他留著性命好好活著。

這當然才是明朝願意接受的,所以,明英宗和禮部大臣才沒有追問此事,認可了李瑈的王位合法性。

再聯想到胡濙找了建文帝那麼多年,和永樂皇帝彙報了那麼久,如果建文帝真的確定在皇宮大火中被燒死,無論如何也不需要費這麼大周折才能得出結論。


煮酒君


建文帝朱允炆準確的說他是下落不明成為失蹤人口,雖然燕王朱棣攻打南京時,皇宮大院燒起一場大夥,有人在這之後找到幾具殘骸說這是朱允炆的,但是誰真的能確定這是朱允炆的屍首?也有可能朱允炆找了兩個替死的,化身成百姓逃走,這種可能也是有的。

所以朱允炆最後下落無非就兩種,一個是真的葬身於火海,另外就是借火災來了個金蟬脫殼。朱允炆的下落也是歷史一大懸案,但是朱棣對此事的態度也證明朱棣更適合當皇帝,雖然已見到屍體,但是出於謹慎,仍然多次派人各地尋訪探查,是否有疑是朱允炆的下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樣謹慎的態度,才是做皇帝該有的樣子。

其實說實話,之所以會爆發靖難之役,這其實有朱元璋的原因,另外也是封建禮教必然的結果,朱允炆他爹朱標是孝慈高皇后馬氏,也就是說朱標,是嫡出,在沒遇到什麼大問題時,立為太子這是符合禮制的,朱允炆的母親呂氏雖然最開始不是皇后,但是朱標原配常氏死後,呂氏是被扶正了的,也就是說朱允炆變成了嫡出。

如果朱元璋要立賢,那麼朱標死後他應該另擇皇子做太子,但是他仍然想要立嫡,於是就選了朱允炆,這個皇嫡長孫,這也許讓朱棣等王爺失望,但是真的讓朱棣反的是,朱允炆上位後,開始搞他們這些藩王,削弱他們的實力,雖然朱允炆有三倍於朱棣的軍隊,但是朱棣大風大浪也經歷過不少,自然不會等著坐以待斃。

朱棣的選擇,要麼反抗還有一線生機,要麼等死,於是一場以“清君側”為口號的起義開始了,結果也表明,朱允炆沒有資格當這皇帝,朱棣的部隊以少勝多,讓朱允炆節節敗退,以至於朱棣兵臨南京城下,朱允炆也找不出一點應對之策,這時一場大火在皇宮燒了起來,也許就像紂王自焚於鹿臺一樣,這場大火也宣告朱允炆的統治徹底結束了。

其實我覺得朱允炆下落其實已經不在重要,他敗局已定,不論自焚,還是乘亂而逃,也已經無力和朱棣對抗,頂多朱棣沒確認他死沒死,皇位坐的不舒坦罷了。


玄坤文史


關於明惠宗朱允炆的下落,六百年來一直眾說紛紜,這無疑是大明歷史上的第一大最引人注目的懸案。朱棣攻破南京之時,沒有人能確定朱允炆是否被大火燒死。後世對他的帝業抱同情心的學者們都願意說他當時逃離南京。大明官方自然只能說建文帝及其長子已死於靖難中,要不然朱棣怎麼能名正言順的稱帝?

關於建文帝朱允炆的去向,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1、朱棣宣佈朱允炆死於火中

據永樂年間的史料記載,朱允炆繼位後,聽從兵部尚書齊泰和大常卿黃子澄之言,開始削藩。朱棣在被逼無奈之下,發起了“靖難之役”,短短三年時間,朱棣便兵臨南京城下。朱允炆求和被拒後,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打開金川門喜迎朱棣入城。

朱允炆自知大勢已去,只得已下令焚宮,大火熊熊之際,朱允炆攜皇后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嬪侍從大都隨之跳火而死。朱棣入宮後,搜索宮中三日搜查朱允炆,宮內侍人均說建文帝已自焚,並找到一具慘不忍睹的燒焦的屍體,朱棣只得以天子禮葬朱允炆。

朱棣只能對外宣稱建文帝死於火中,屍骨已確認。這條佈告連朱棣自己都不相信,更何況是天下悠悠之口。明朝並不具備DNA檢測技術,跳火之人很多,隨便找幾具屍體,說就是朱允炆及其長子朱文奎的屍首。朱棣也就來個順水推舟,不然會影響登基。至於尋找朱允炆真身,那就是後來的事情了。

2、民間流傳朱允炆削髮為僧

清代呂安世和近代蔡東藩等人認為朱棣破城後,朱允炆本想一死了之,但少監王鉞告訴朱允炆說:你祖父(朱元璋)臨死時,留下一個鐵箱子,讓我在你大難之時交給你,我一直秘藏在奉先殿。大家急忙打開一看,裡邊有度牒三張、僧衣三件、剃頭刀一把、白金十錠、遺書一封。

遺書寫明:“朱允炆從鬼門出,其餘人從水關御溝走,傍晚神樂觀西房集合。”建文帝等三人剃頭換衣後,只帶了九人來到鬼門。鬼門是太平門內的一扇小矮門,僅可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等人出了鬼門後,就看見水道上有艘小船,船上僧人自稱名叫王升,並向建文帝叩首稱萬歲。

建文帝甚為疑惑,僧人解釋道:“我是神樂觀住持,昨夜夢見太祖皇帝,叫我在此等候並接你入觀為僧。”在《明史》裡記載: 明成祖朱棣當了皇帝后,也曾懷疑建文帝削髮為僧外逃了。於是他就將建文帝的主錄僧溥洽關進監獄長達十餘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但並沒有得到什麼結果。

3、野史流傳朱允炆逃到東南亞

民間野史中傳說朱允炆逃到了東南亞,宮中失火後,建文帝從密道帶領數人逃離南京之後,便往泉州方面逃跑,之後便與商隊秘密前往東南亞。永樂年間的鄭和下西洋的任務之一便是尋找建文帝。

另據《胡濙傳》記載,都給事中胡濙遍行它鄉16年,搜尋建文帝下落。直到朱棣死前的一個晚上,胡濙告訴朱棣,建文帝離開宮後,既沒有去神樂觀,也沒有去東南避難,而是被溥洽所救,藏在江蘇吳縣普洛寺內,他已無復國之意。據傳永樂二十一年,建文帝死於江蘇吳縣穹窿山,終年46歲。

結論分析:

當時燕軍將南京皇宮團團圍住,建文帝完全可以用插翅難逃來形容了。令據考察,南京故宮中並沒有傳說中的鬼門和水路。建文帝應該清楚朱棣的狠辣,假如被朱棣抓住,絕不會有好下場。至於朱棣為何要尋找建文帝,就是他不想揹負殺建文而奪位的臭名,故意尋找建文帝,掩人耳目,最終制造了歷史謎案。因此,建文帝朱允炆應該是自焚身亡的。

對於現代考證出的建文帝的葬身地及所謂的後人家譜,都沒有堅實的證據做支撐,只能是屬於猜測和推斷。


野史也是史


按理說朱允炆是沒有資格做皇帝的。他是朱元璋的長子朱標的第二個兒子。本來朱標才是皇位的繼承人,但是朱標在37歲的時候病逝。按照皇位繼承製度,接下來長孫應該是繼承人,但是朱標的大兒子朱雄英八歲就早夭,所以次子朱允炆陰差陽錯地成了皇位的繼承人。


朱允炆出生於公元1377年12月5日,從小聰明好學,孝順懂事。深得爺爺朱元璋的喜愛。朱元璋駕崩後,1398年6月30日,21歲的朱允炆在南京即位,成為了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年號為“建文”。

一坐上皇位,年輕氣盛的朱允炆就急於鞏固自己的權力,削弱各地藩王的勢力。短短一年之內,就廢掉了五個藩王的實權,最後只剩下了難以對付的燕王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他手握重兵,覬覦帝位已久。當意識到自己將是朱允炆的下一個清洗對象時,朱棣先是假裝精神失常,整日裝瘋賣傻、胡言亂語,讓朱允炆放鬆了警惕。1399年7月,朱棣終於痛下決心鋌而走險,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開始了他爭奪皇位的行動,與朱允炆展開了一場持續三年的軍事對抗行動。


建文四年六月(1402年6月),燕軍渡過長江,直逼南京城下,朝廷已經無反抗之力,燕軍不戰而勝,殺入皇宮。

在最後的混戰中,皇宮裡燃起了熊熊的大火,最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的殘骸,已經不能辨認。朱棣下令搜尋朱允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但終無下落。所以誰也不能肯定朱允炆真的死了,也有人說他喬裝成和尚逃離了南京。


傳說朱允炆出逃之後,在浙江蘭溪東山上的一座古寺歸隱。東山又名皇回山,是金華山脈的一部分。當地流傳著建文帝朱允炆在東山削髮為僧的傳說,寺院中還保留有朱允炆的隱居遺址和古碑遺蹟。

1402年7月17日,朱棣登基稱帝,改年號為“永樂”。但是,朱允炆的下落始終是朱棣的心頭大患。如果朱允炆還在世,朱棣這個皇帝就不是名正言順,有篡位之嫌。1416年,朱棣下令興建紫禁城,5年後正式遷都北京,以圖個眼不見為淨。


古越永哥


黃巢、朱允炆、李自成這三個“失敗皇帝”是中國歷史上下落不明的幾個出名人物,數千幾百年以來,一直飽受爭論。

最為主要的結論只有兩個,一個是死了,一個是出家做了和尚。其實前者更為可信。但是出於對他們廣泛的同情,以及死亡的不確定性,讓大眾更加願意相信他們在丟掉皇位後,依然活著。過著不為人知的隱秘生活。

還是說問主的問題吧,關於朱允炆的下落。

【朱允炆像】

朱允炆燒燬南京都城後,下落目前有以下三個說法。

一:正史中說,朱允炆被燒死了(或自焚),但是朱棣登基後,一直派遣胡濙去尋找朱允炆,鄭和七下西洋,有觀點認為,也是出海去尋找朱允炆(這個不大可靠)。但胡濙去尋找朱允炆,這是有明確記載的。從這一點上來說,連朱棣都認為朱允炆是沒有死的。正史上說的燒死,只是為了給後世一個合適恰當,對朱棣繼承皇位穩定性和鞏固性的說法。

有史料記載,胡濙最終是找到了朱允炆,並和他做了交談。又有史料說,胡濙聽說朱允炆已經出海了,朱棣這才派遣鄭和下西洋去尋找。但永樂3年鄭和就開始了下西洋的偉大壯舉。胡濙在民間尋找朱允炆長達十幾年的時間。時間點上根本對不上。再者,朱棣派遣胡濙尋找朱允炆十幾年,不可能在真找到後還放過朱允炆。

綜合這些史料,可見胡濙極可能並沒有找到朱允炆,鄭和下西洋和尋找朱允炆完全無關。而只是朱棣的外交政策措施。

【朱棣像】

二:做了僧人。這個說法最受吃瓜群眾的歡喜,說法也最多。朱元璋早年做過和尚。在傳位朱允炆時,也考慮到了,九大塞王的威脅,所以知道朱允炆很可能守不住江山,就預想給他準備了僧衣,還有專門用來逃跑的地道,讓朱允炆在失去皇位後能順利逃跑。

但是這一說法,仔細一分析,根本就不可靠。如果朱元璋料到朱允炆會被叔叔們篡位。肯定就不會在懿文太子死去不久,就立了朱允炆為太孫。在皇位繼承上肯定會有更多的考慮才對。再者,如果朱元璋為了遵守宗法制度,而立朱允炆為太孫,擔心他守不住江山,肯定也會幫他做一番安穩的謀劃,對塞北九王的權利進行一番抑制。但朱元璋什麼都沒做。朱允炆被立為太孫後,也沒有發生過什麼國本動搖的危機,所以說朱元璋不可能為朱允炆早就謀劃好了“失敗”後的打算。

但是這並不能完全否決朱允炆後來就沒有做和尚的可能性。畢竟他燒燬都城後,自己也是可以逃走的。為做和尚,是隱藏身份的最好辦法。

【朱棣破南京城】

以下是朱允炆做了和尚的一些史料記載:

【湖南永州新田縣發現明代遺址大觀堡,該古城堡工程規模宏大,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石頭壘成的堡壘周長346米,城牆殘高4米左右,疑為建文帝避難行宮。後經部分文物和史學專家多方求證,認為建文帝極有可能避難新田,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商傳認為“建文帝蹤跡永州(新田)說出來最晚,但材料最硬”,““在全國多處出現的建文帝‘下落說’中,有的是傳說,有的只有族譜,而只有新田縣有相關碑刻”, “使建文帝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成為關於建文下落的一種很重要的說法”.

該說主要的證據有(不完全統計):
1、龍池寺遺址碑刻記載“夫山曰安曇寺曰龍池”、“自大明皇朝先師鐵峰悟真流亡”、“剃本靖為僧‘燕師’”等;梅木塘碑刻記載“聖帝之壽誕,為同人之嘉節,首士齊集虔誠致祭……誓詞惟皇上御極之年歲次月日等謹以……二帝神位前曰,惟二帝職司陰鑑”等。
2、大觀堡遺址
3、其他文物:象牙朝笏;道教神仙人物長卷畫;
4、《史氏族譜》記載

(二)東明寺說

【朱允炆和尚雕像(存疑)】

萬曆《錢塘縣誌·紀制》記載:“東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為僧至此,有遺像“。(《杭縣誌稿》卷八)“相傳朱允炆遁跡至此,時旭日始旦,題曰東明。自歸國後,方知為帝。今範其遺像。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銀“。明代嘉靖年間《留青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間《湖堧雜記》中也都有記載。

據2010年12月7日,餘杭縣史志辦張炳林先生從上海圖書館發現《東明寺志》,翻開第一頁,上面寫著“東明寺志敘“五個大字。《東明寺志》(三卷)清釋湛潛篡,清康熙十二年(1674年)版本。寺志中是如此記載:“迨壬午金川變作,啟篋得楊應能度牒及披剃具,佛知運數巳定,乃僧服出遜,由吳興至錢塘遁棲東明山,親灸旵祖座下,凡六載,跡漸彰乃辭去。“由此可見,朱允炆到東明寺出家為僧不是空穴來風,是確有其人其事。當年眾僧們皆尊稱朱允炆為“應能問道老佛“,寺志中還特地將“應能問道老佛“排列在祖師堂的第二位置,僅次於東明禪寺的開法祖師慧旵,明白無疑確定了東明禪寺與朱允炆之間的密切。其中還披露了二個重要信息:所謂“靜室“一是當年東明寺開法禪師慧旵禪師的閉關之處,二是朱允炆在東明禪寺出家為僧的居所,這是初聞。

【朱允炆和尚像(存疑)】

東明寺大雄寶殿內右側有朱允炆塑像,殿柱上刻有如下對聯:僧為帝,帝亦為僧,一再傳,衣缽相授,留偈而化;叔負侄,侄不負叔,三百載,江山依舊,到老皆空。

朱允炆親手植之桂花,經過日寇焚燒,僅剩樹幹。但大難不死,第二年又綻新枝,現枝高葉茂,秋季花開,香溢四野,且金銀雙色各半,傳為奇談佳話。

孟將殿,原有座小廟現已毀,不知是否屬實?民間稱之“罵將殿“。 相傳明成祖派一位朱允炆當朝時的武狀元出身將軍追殺朱允炆。追至東明山,朱允炆痛斥其助紂為虐。他進退兩難:遜帝有恩,今上難違。回京又無顏覆命,終而自殺。因該將軍姓孟,後人建孟將軍廟以資紀念。】

【紅崖天書(傳說為朱允炆手跡)】

三:做道士說:【據有學者考證,朱允炆晚年化名詹碧雲,隱蹤在江西上饒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宮住持道士,在三清福地借修建道教宮觀為掩護,巧妙修築了“明治山詹碧雲藏竹之所“的陵墓和其他相關石雕、楹聯、三清山石刻260餘處,留下了“風流建水翁承贊,樽酒論文千載同“、“方豪上“、“都俞脫生“、“壺市安井“等一系列可供考研的石刻隱逸文化密碼。】

為僧為道,其實殊途同歸,都指明朱允炆逃離皇宮後,以僧道的身份隱藏了起來。而且證據頗多。但這些仍舊不足以揭露朱允炆的真實下落。

【東明寺(傳說為朱允炆出家寺廟)】

另有說法是,朱允炆的舊臣,也曾告別家人,追尋千里苦苦尋找朱允炆,時間長達四五十年之久,也就是一直到了朱詹基,朱祁鎮的時代。並且那位舊臣還在家譜裡做了說明,自己最終見到了朱允炆,並想把朱允炆帶回家裡供養。但是被朱允炆所拒絕。舊臣回到家裡時,不久就病逝了。這一說法讀來最是令人感慨。

因此,朱允炆的下落到底為何,至今仍舊是一團迷霧。只能繼續眾說紛紜下去了。

以下為朱允炆逃離皇宮後,隱藏期間創作的詩詞作品(存疑):

峰如巢風彩,崖似臥龍文。


有夢難圓,塵世著魔迷木性;

無風易醒,洞泉悟道靜凡心。

【朱允炆墓地(存疑)】

家從京畿而來,回首五嶽峨眉,

此等山川甲天下;帝似堯舜以後,

伉懷秦皇漢武,如我王孫曠古今。

如果朱允炆在燒燬皇宮後真的逃離了出去,並且以僧道之身隱藏起來,那麼這些作品有可能真是他的作品。如果他在燒燬皇宮後,被燒死了,那這些作品就只能是後人託名的作品了。


李先生談紫微斗數


建文帝朱允炆的去向一直是個謎,哪怕是幾百年後的今天,依然未能解開。

在1402年的6月份,燕王朱棣的大軍把整個皇宮團團包圍,卻始終不攻進皇宮,因為朱棣在等著侄子朱允炆的讓位書。結果等了老半天都沒動靜,反而看到宮中濃煙滾滾,火光沖天!原來建文帝朱允炆把皇宮給點著了。這一把火把朱棣推向“殺侄奪位”的不義之地,更是燒出了建文帝失蹤的千古謎團。

建文帝是否失蹤?

在歷史中,普遍都認為建文帝沒有被大火燒死,而是逃出皇宮後隱藏於民間。更有傳言說朱棣稱帝后曾苦苦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有三件事是最好的證明:

  1. 有傳聞說朱允炆出家做了和尚,朱棣就發佈了《僧道度牒疏》,要求全國的寺廟都要對出家人的名單進行整理登記,其意就是為了確認朱允炆是否藏匿於寺廟之中;

  2. 從公元1407年開始,朱棣派人到全國各地去尋找一位叫張邋遢的世外高人,據說這位高人已經成仙,朱棣這一找就是20多年。但民間傳言說朱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表面說要找神仙,實際是在找朱允炆;
  3. 公元1405年,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大航海開啟,朱棣派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在隨後的28年裡,鄭和共完成七次航海任務,給當時的政治、文化、經濟都帶來了非常巨大的影響。然而卻有人對鄭和下西洋的目地提出質疑,認為朱棣派鄭和出海不是為了外交,不是為了宣揚大明的國威,而是為了找朱允炆。

我的觀點

我認為:建文帝朱允炆應該在那場大火中燒死了。

  • 首先,當時的皇宮已被包圍,想要逃出去難於登天;

  • 其次,在燒焦的屍體中已確認有馬皇后和長子朱文奎的屍體。如果宮中有密道,朱允炆沒理由會拋下妻兒一人逃跑;
  • 最後,如果朱允炆逃了,以他正統皇位繼承人的名聲完全可聯合其他藩王討伐朱棣,但沒有,朱棣在位的20多年中順風順水,創建了永樂盛世。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歡迎大家在下方討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