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桂霞:做一個讓老師、學生、校長皆大歡喜的年級主任

趙桂霞:做一個讓老師、學生、校長皆大歡喜的年級主任

大家有沒有想過,保證學校教學質量的關鍵人物是誰?是年級主任。大家承不承認?年級主任左右了教學質量,不管你的結構怎麼樣。

可能你的學校結構是科層制下年級部:一個教導處主任管三個年級,假如學校有54個班,每個年級18個班,一個教導處主任到各年級參加教研活動能有幾次?可想而知,教學質量這個生命線不能放到教導處主任身上,校長也不要以為可以放到自己身上,我們離老師太遠了,選擇一個好的年級主任才是關鍵。

可能你的學校結構是扁平化管理下年級部。我曾經就在一所學校將原來13個部門整合成三個部門,教學服務處、教學保障處、教學事務處。三個部門都叫職能部門,為三個年級部提供服務,同時把教育教學管理權還給年級,聘任老師、考核權,學生管理和懲戒權等等都歸年級主任。

那麼,年級主任該如何給自己定位?

定位年級主任

年級主任在前線打仗,天天關聯著學生關聯著老師,和課堂走到一起,要有自己的定位。我是幹什麼的?崗位是為誰而存在?要從服務對象上去想:第一層服務對象是教師,第二層服務對象是學生,第三層是學校的需求。

老師需要什麼?希望背後有一個不斷解決困難的年級主任;學生需要什麼?需要這個年級安全有序,老師不會惡意批評,偶爾犯錯不會跟老師撕破臉皮,同伴之間沒有霸凌;學校需要什麼?落實工作,反饋一線的聲音。

年級主任就是幹這個的:

一是業務管理,包括班主任和學科組。班主任是做學生管理的,學科教學是管教學業務的,這是年級主任的兩大業務;

二是內部管理,優化環境,組織師生關係,促進內部和諧;

三是協同機制,上傳下達,橫向聯通。

林林總總怎麼幹?自主變革,培育成長型思維教師,確立這樣的願景,就不怕困難,走向創新的道路。

創新年級管理

◆ 開三會

業務管理沒有那麼麻煩,把三會開好。

一是班主任例會,每週給班主任老師留出兩節課連排時間坐到一起。有問題提出來,年級主任給支招。沒有招不要緊,一塊研究。

二是教研組長例會,同樣留出兩節課的時間研究問題。

三是學科教研活動會,每一個學科有半天集中教研時間。

這三個就是年級主任要參與的會。

班主任例會怎麼開?破解問題、預期問題,班主任有經驗,他知道接下來會出現什麼問題,比如在考前孩子會焦慮,就思考該怎麼破解焦慮。

班主任例會的生命力,在於提供最優解決方案。這需要腦力,必須經過班主任的長期歷練,才能當好年級主任。

教研組長例會怎麼開?

一是分享經驗,二是解決問題。教研組的數學和政治英語這些科目不一樣,你必須先通過分享經驗讓大家進入情境,再提出問題。

教研組長的例會,在於打通學科壁壘,聚焦孩子,站在孩子角度看到學科的困惑,彼此融合,形成合力。

學科檢驗活動會怎麼開?全體老師要參加,我們學校採用的是單雙週方式。

單週就是兩週一次大的教研活動,年級主任全程跟進,這兩週各學科學科發生了什麼事,遇到什麼困難,老師有什麼樣的需求,年級主任必須第一時間解決。

雙週活動,年級主任有空就來,不一定全程跟進,重點是推動老師形成積極思考模式。

趙桂霞:做一個讓老師、學生、校長皆大歡喜的年級主任

◆ 曬作業

年級管理最頭疼的是不是作業?數學佈置半小時,語文佈置35分鐘……學校規定每個學科的作業,初三不得超過半小時,初二不得超過20分鐘,但老師們不管,最後遭罪的是孩子,作業做到晚上十一二點,怎麼辦?

年級主任必須管控作業,推動老師向課堂要質量。於是,曬作業成為非常好的方式。怎麼曬?這裡面有技巧。

一是每個班設一個年級作業監督臺,我們學校設在上教學樓迎面那面牆上,從初三1班到18班,所有學科公佈作業內容,記錄每個班級完成作業的平均時間。如果平均時間總是超標,老師的臉就掛不住了。

二是作業時間每日調研,每個班確定一名作業監督負責人,直接受年級主任領導,這個人由班主任推薦,年級主任把關。他每天早上要隨機抽三個小組12名學生調研昨晚各學科作業時間,被調研的學生要簽名,最後算平均數,所有資料會給年級主任備查,再寫到作業監督臺上。這一下子,所有老師都瞪眼了,誰好意思再大量佈置作業贏取那點質量呢?

三是年級主任閉合管理。如果負責人做假,學校會全年級通報,並且在綜合素質評價當中一票否決,所以負責人是不敢弄虛作假的。年級主任還有另外一招,在每一個班設紀委書記。自我閉合管理,不允許有任何漏洞。

趙桂霞:做一個讓老師、學生、校長皆大歡喜的年級主任

◆ 做鯰魚

一個級部最怕什麼狀態?永遠是兩個班在前邊;一個班級最怕什麼狀態,永遠是那十個孩子前十名,死水一潭。

所以年級主任就要號令班主任在班級創造一條鯰魚來活化班級的水,一定要有人上有人下,內驅力才會起來。

怎麼做?

一是總是傳遞其他學科老師太棒了、太好了的信息。守著英語學科老師說,政治老師這個辦法太好了,守著政治學科老師說,數學老師真棒。大家一聽就著急了,他們做得這麼好,我們也要做好。

二是尋找標杆,找每一個細節的標杆,這個地方這個點不錯,先從身邊找起,人人你強我學,形成一種氣氛。

三是班級捆綁,薄弱班和優秀班捆綁。目的是讓薄弱的班不敢薄弱了,我自己可以很差,但最怕影響朋友差,鯰魚效應推動作用非常可怕。

有一次上班路上,我看到一名男生等紅綠燈的時候,趴在車把上寫作業,就提醒年級主任嚴肅徹查,事關安全,誰佈置這麼多作業。隨後,陳主任來電話說,是他們年級的孩子,這個孩子現在學瘋了。

原來,陳主任的年級採取了一個措施,每天中午學生抽籤,誰抽到誰命題,命題以後全班考,考試成績納入評價。這次孩子抽到了,找到老師說:我不能命題,學習這麼差,不能誤導同學,怕對不起大家。

這事讓陳主任知道了,於是在大喇叭裡喊:“我們年級六班某某同學,把同學利益放在第一位,我相信這樣有金子般心靈的孩子一定能夠學習突破,實現成長。”

這事後,孩子完全被激發了,半年時間就從班上倒數幾名升到中游,最後在班級前列。

孩子都有空間有潛能,關鍵在於能不能激活,年級主任就要抓住契機,激活這條鯰魚。

趙桂霞:做一個讓老師、學生、校長皆大歡喜的年級主任

◆ 創契機

如果年級主任善於把握契機,就會推動孩子。我不知道大家對於學生犯錯、教師犯錯有什麼樣的認識,其實犯錯就是成長,每個人都要在錯誤中學習。

犯了錯,我們要做正面管教,就是管得讓別人舒服,比如女兒約定6:30回家,直到 9點才回來,正面管教的媽媽會上前擁抱女兒,女兒你可回來了,太好了,回家吧。

我們如何利用這樣的機會,做正面管教呢?

一是利用孩子犯錯的機會拯救他們。這裡有一個案例,一個新班主任發現李班長的價值觀有問題,光顧著學習,其他什麼也不管。班主任想換掉他,陳主任說不著急,找契機。

考試以後班上搞競選,李班長沒有競選上,在班上發火,撕選票。老師就讓學生們寫下對李班長撕票的看法,之後將這些看法給李班長看了,李班長才意識到自己有那麼多問題,就這樣被教育過來,之後他保持非常積極的狀態來支持班級成長。

二是利用班級失敗的機會激活成長。某班主任接了一個一直是倒數的班級,參加廣播操比賽還是倒數,滿臉是淚。

陳主任抓住機會,“幕後指使”這個班主任在班上一邊大哭一邊做檢討,表達自己當最後一名的難受和痛苦,用同理心理解全班孩子:“在過去一年當中你們經歷的這份痛苦,我今天切身體驗到了,我們必須怎麼辦……”

三是喚醒一個團隊,利用好學科落後的機會

年級主任就是做轉化的,化腐朽為神奇,用成長型思維帶動學習型團隊,擁抱挑戰,承認暫時失敗,不斷改造,這就叫成長型思維。

趙桂霞:做一個讓老師、學生、校長皆大歡喜的年級主任

◆ 巧落實

年級必然要落實很多上級安排,學校的規章,要落實工作計劃要點,而且臨時性工作特別多。怎麼落實?那就得轉化。

一是把學校的事轉化成自己的事。學校有個安全教育平臺,負責人的壓力特別大,怕點擊率太少,學校就把通知下發三個年級。

期末公佈點擊率,陳主任的年級點擊率100%,其他70%、60%,而且陳主任所在的是初三年級。怎麼做到的?

陳主任接到任務以後,站在客戶角度想,初三最大的任務是中考,中考內容有安全問題,就告訴大家這些內容將是中考命題的重要資源。

二是設防火牆。年級主任一定要設防火牆,防止職能部門干擾老師。

比如查衛生這件事,衛生處會把情況直接發給班主任,導致班主任情緒不高,放學就批孩子,後來陳主任跟衛生處約定,衛生情況直接反映給年級主任,從週一到週五,全部儲存到年級主任這裡,等禮拜五孩子放學走了,班主任例會上再討論。

班主任再不高興,情緒也不會轉移到孩子那裡。這是年級主任要做的工作,保護好老師,保護好學生。

三是把學校制度向後延伸,活用懲戒。一個好的年級主任能將制度活用到什麼程度?

一是所有常規必須量化,比如我要求學生課前必須把書本拿出來,不然有分數制裁你,量化懲戒針對硬性行為;

二是體驗懲戒,常規做得很好,但沒有內動力,沒有學習激情,這是體驗懲戒,體驗懲戒針對軟性行為,比如不關愛團隊的;

三是家長孩子共作業,如果這個問題和家庭有關,對不起,家庭共同懲戒。

趙桂霞:做一個讓老師、學生、校長皆大歡喜的年級主任

會做中層幹部

有的中層做了很多事,在領導那裡卻沒有很高的位置,很委屈。其實這和溝通有關,做幹部要會溝通,溝通是一種領導力。

中層做的無外乎彙報、請示、總結、佈置、關心下屬、和同事交接、定期回憶工作等。那麼如何做工作的分享,彙報和請示呢?

彙報工作說結果。領導只要結果,但我們總想說細節,總想說這個事多難,騎著自行車到哪裡,怎麼著又怎麼著,領導煩死了。說結果,說困難和需求,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持。

請示工作說方案。請示工作一定要說方案,而且不止一個方案。

李希貴校長2001年在濰坊市教育局當副局長時,我拿著一個方案去了,他問“有沒有更好的”,我就回來繼續研究,帶著兩個方案再找他,說您看看用哪一個。他反問“你說呢?”我說第一個更好。他說“太好了。”

就這三句話,多的不說了,因為他覺得你做了深入思考。我覺得中層也好,校長也好,要學會用這幾句話,非常神奇。

佈置工作說標準。我們總是說,張三你做一個什麼事,只說做事,沒有說做到什麼程度。佈置工作一定要有明確標準,劃定邊界。

大家佈置完了工作往往會加一句,聽明白了嗎?這樣是不對的。你應該問:我說清楚了嗎?聽明白責任在對方,而我說清楚了嗎,責任在我。

中層一定要有擔責的勇氣,減輕下級的負擔。

總結工作說流程。不要記流水帳,要說流程,說體會,找反思點、關鍵點、失誤點,分析原因讓大家可借鑑。

我們總是容易說,我組織了18場會議,接待了38個考察團……其實這些數據羅列並沒有太多實際的用處,有用的是你獲得了什麼經驗,有什麼可以分享。

關心下級問過程。

關心下級要關注細節。小孩上幾年級,同伴關係怎麼樣,媽媽怎麼樣。

交接工作講風格。把所有資源奉獻給對方,這是一個團隊,一種大局。

作為中層幹部的年級主任,越來越成為一所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最關鍵的人物,他必須對自己有一個全新的定位,在日常管理中邏輯清晰,專注重點,不斷創新,並且掌握一定的領導技巧,才能化腐朽為神奇,服務好老師,服務好學生,服務好學校,成為讓所有人皆大歡喜的年級主任。


作者 | 趙桂霞,山東省歌爾學校校長來源 | 本文據作者在“2019決勝在中層——第三屆學校全方位領導力主題峰會”的演講發言整理

整理 | 蒲公英教育智庫 · 新校長傳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