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最厚重的12條古巷,你知道是哪嗎?一起來了解一下

福州最厚重的12條古巷,你知道是哪嗎?一起來了解一下。

福州最厚重的12條古巷,你知道是哪嗎?一起來了解一下

上下杭

臺江的上杭路和下杭路,俗稱“雙杭”。指的是從小橋頭到大廟路之間的兩條平行的橫街,這裡早年是福州的商業中心和航運碼頭。

福州最厚重的12條古巷,你知道是哪嗎?一起來了解一下

三牧坊

一頭連接福州繁華的東街口,一頭延伸至百年老街衛前街的三牧坊,寬不足4米,長不到240米,是福州古代閩縣內最著名的一座坊。

華僑新村

一座不大的小山坡,高低錯落的佈滿許多的小院落,那一幢幢小樓房,形態各異,色彩華麗,很是吸人眼球。如今,這裡群集各種私房菜館、茶館、會所、畫室、小收藏展館,成為福州閒聚會友的好地方。

馬廠街

倉山區的馬廠街雖說是“街”,可長約450米,寬度不足3米。街巷幽靜,民風純樸。兩側院落以圍牆為界,獨立成院,院內綠樹成蔭,形成了一個獨有的古香古色的庭院式小區。

康山裡

康山裡是馬廠街的支巷,民國17年(1928年),康山裡1-12號興建了一批帶有獨立花園的洋房別墅,佔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均為2-3層的磚木結構,供高級買辦和傳教士居住。現存的花園洋房有四座:1號愛廬、5號可園、12號以園和13號夢園。

陸莊巷

陸莊巷在楊橋中路北側,它南接楊橋中路,北連怡山境巷,可通往西洪路。漫步陸莊巷,可見陸莊河、陸莊橋和古榕,感受鬧市中的靜謐悠閒。

七轉彎巷

七轉彎巷原是福州丁戊山的一條山路,因路窄難行,有7個接近90度的大轉彎而得名。它毗鄰大覺禪寺,西接東泰路,東至仙塔街,長約200米。

星安橋巷

星安橋巷是上下杭的腹地,200米長的小巷彙集了張真君祖殿、星安橋、三通橋等多個文物保護單位。小巷邊還有觀音庵、法師亭、永德會館等古建築物,使這裡的古韻味更濃。

樂群路

樂群路,是納入煙臺山歷史風貌區保護的38條街巷之一。位於倉山影院與煙臺山公園間,這條600多米長的盤山小巷裡,古榕、教堂、老洋房盡收眼底。

九彩巷

福州的小巷中以九彩為名的就有3條,都集中在華大街道九彩社區一帶。其中最為外人熟知的要數外九彩巷,它西通北大路,往東北延伸連接鼓屏路,全長約400米。九彩源於韭菜諧音。

打鐵壋巷

打鐵壋巷位於五一南路上,舊時當地人多以手工打鐵為業,所以得此名。巷裡還保留著富有老福州特色的民居——柴埕厝與火牆厝。柴埕厝是棚屋的俗稱;而火牆厝的外圍是一堵高牆,萬一失火,能避免火勢殃及厝外,因而得此名。

能補天巷

能補天巷位於冶山歷史文化保護區內,與湖東路對接。名字來源於一個螞蟻補“天”字報恩的傳說。傳說中善良的秀才用樹枝救起一群螞蟻,秀才考科舉時把考卷中的“天”字寫成“大”字。螞蟻為了報恩,擺成一橫,把“大”字變成“天”字。能補天巷的地名傳說被列入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