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公元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宮門中立了一塊鐵牌,一塊刻著“
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字樣的鐵牌,嚴防宦官干政。可是後來的明成祖朱棣不但重用宦官,甚至還專門設立了一個宦官主導的“東廠”特務機構,地位也遠高於群臣。很多人可能會疑惑,朱棣為何要違背“祖訓”重用宦官呢?但實際上,重用宦官其實並非朱棣本意,屬實是他被逼的迫不得已罷了。——《明史·志第五十·職官三》按常理來講,宦官自進宮之日起,就已經將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封建時期的統治者,所以對皇帝的忠誠基本不用懷疑,畢竟沒了皇帝,那宦官基本也就再沒什麼出路了。
但若是論其才學,大部分的宦官終究還是要比學識淵博的官員略差一籌,古人常說“術業有專攻”,朝堂之上的那些文臣武將吃的就是這碗飯,故而在一些軍政大事的處理方案上,所能給出的見解勢必要優於宦官。
相信大家之所以想不通明成祖重用宦官的原因,也基本都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吧?
可是話說回來,對於封建時期的統治者,特別是對明成祖朱棣而言,在他執政初期所急需的,恰好就是宦官的那份“忠誠”。
這一切還要從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前開始說起
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說出了這樣一句話,“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他想效仿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將明朝的皇室子弟冊封為藩王,然後讓這些藩王去鎮守北方邊境或者是明朝疆域內的各個戰略要地,從而達到鞏固明朝政權的目的。——《明太祖寶訓·卷一》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卻不一定會按照理論中的構想去走,就像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群雄並起的亂世景象,不正是西周時期分封制衰敗的產物嗎。
可是明太祖朱元璋卻並未注意這一點,他只是單純的認為“秦廢之而速亡。漢晉以來,莫不皆然”,所以並未顧及群臣的反對,依舊堅持推行了他的分封計劃。——《明太祖寶訓·卷一》
果不其然,隨著時間的變遷,由於“
諸王皆備邊練士卒”,行軍打仗更是家常便飯,所以幾乎個個兵強馬壯,藩王的勢力也就此開始逐漸膨脹,對明朝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明史·列傳第五·諸王二》面對藩王潛在的威脅,建文帝朱允炆作為明朝的正牌統治者,自然是無法容忍的。
故而,於公元1398年八月,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三個月後,便下詔“周王橚有罪,廢為庶人,徙雲南”,直接就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建文削藩”事件,而後更是接連削除了齊王、湘王、代王三位藩王。——《明史·本紀第四·恭閔帝》
如此一來,也就使得藩王與明朝廷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藩王不想被削,那就只能是抗命不從,戰爭自然也就這麼爆發了。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援《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發動了一場長達四年的明朝統治者內部奪權戰爭,最終以建文帝不知所蹤,明成祖朱棣登基稱帝而告終。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明史·本紀第五·成祖一》
也就是說,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能稱帝,不是因為他子承父業,按照封建時期傳統的嫡長子繼承製來繼承的皇位,也不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指定他為皇太子,而是他憑藉發動武裝政變,強行推翻了建文帝的統治,這才得以登基稱帝的。
如此一來,也就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明成祖朱棣這個皇位的“正統性”以及“合法性”。
很明顯,明成祖朱棣並非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長子”,而是第四子;也並非朱元璋所親自冊封的“皇太子”。所以,在當時大部分“舊臣”甚至是百姓的心中,朱棣的這個皇帝之位屬實既不正統,也不合法。
如此一來,勢必也就會產生很多非議
諸如當時廣為流傳的“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之類的相關言論,其所代表的意思不言而喻,無非就是質疑明成祖朱棣這個皇位的合法性,甚至於發展到了後來,“
諸舊臣多從者”,就連朝堂上的很多建文帝執政時期的舊臣都開始相信建文帝並未身亡,而是逃走了。——《明史·列傳第五十七》大家想啊,面對這種流言四起的現象,明成祖朱棣會怎麼想?
姑且不論建文帝是不是真的還活著,最起碼這個皇位當時是由明成祖朱棣在坐著的,可是朝臣卻在下面議論紛紛,都說建文帝還沒有身亡。
豈不是就代表在這些舊臣的心中,反而更傾向於支持建文帝的統治,而不是明成祖朱棣的統治嗎?
由此也就直接導致了明成祖朱棣執政初期,所面臨的其實是一個“皇帝”和“臣子”互相猜忌的局面,雙方誰也不信任誰,那統治者自然也就無法以官僚階層作為溝通治理百姓的媒介,那又該如何去治理天下呢?
所以,明成祖朱棣只能是一邊“遣濙頒御製諸書,並訪仙人張邋遢,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暗中派人去查找建文帝的行蹤;另外一邊還得重新找尋一批對自己忠誠的官員來協助自己治理天下。——《明史·列傳第五十七》
明成祖朱棣重用宦官
但是這重新招賢納士,也是要有一個過程的,畢竟天下百姓雖多,但按照封建時期那落後的教育水平以及並不完善的科舉制度來看,想找到一批德才兼備的賢臣又談何容易,屬實是解不了明成祖朱棣的燃眉之急。
一來二去之下,明成祖朱棣的目光自然而然的就定格在了“宦官”的身上,尤其是當初陪伴他打天下的那幾個宦官,各個功勳卓著不說,對明成祖朱棣更是忠誠不二。
就好比明朝著名的宦官“鄭和”,自14歲那年就到了時任燕王的朱棣身邊,也正是朱棣當時的“燕王”身份,讓他對鄭和並沒有太過防範,親自挑選學識淵博的官員到府中給他授課不說,還任他隨意閱覽府中書籍,為鄭和後來的崛起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而後到了燕王朱棣起兵奪權的時候,鄭和更是憑藉他所學到的知識以及魁梧的身材,為明成祖朱棣立下了赫赫戰功。
因此,明成祖朱棣在經過一番考量之後,最終還是決定違背朱元璋定下的“宦官不得干預政事”的“祖訓”,重用了鄭和,畢竟對當時的明成祖朱棣而言,解決當時“無官可用”的困境才是當務之急,他已經拖不起了。
繼而,在朱棣冊封鄭和為正使以後,“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派他七下西洋,為明朝“震懾倭寇”,“牽制蒙元勢力”以及“發展海外貿易”等方面都立下了汗馬功勞。——《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
除了鄭和以外,上文所說的那個鄭和的助手“王景弘”,以及明朝著名的建築師“阮安”等人,均是明成祖朱棣所十分信任的宦官。
但畢竟受明太祖朱元璋“宦官不得干預政事”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宦官都是不能讀書識字的,因此也就導致明成祖朱棣執政時期,真正德才兼備的宦官屬實沒有幾個,所以,如果明成祖朱棣想要更好的治理國家,維護明朝政權穩固的話,終究還是要回到“官僚階層”的身上。
明成祖朱棣設立“東廠”特務機構
“始設東廠,命中官剌事”,明朝的特務機構“東廠”也正是因此而踏上了歷史的大舞臺。——《明史·本紀第七·成祖三》
明成祖朱棣“
立東廠於東安門北,令嬖暱者提督之,緝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很明顯,明成祖設立“東廠”的初衷,其實就是為了牽制官僚階層,或者說是讓“東廠”履行監察之責,監察那些官員是否傳播過不利於政權穩固之類的相關言論。——《明史·志第七十一·刑法三》換句話來說,在明成祖朱棣的意識中,既然官員對自己不信任,自己也對官員不信任,偏偏招賢所用的時間又太久,無法滿足統治需求,用宦官吧可用之才又太少。
那還不如干脆強勢一點,以一種較為強硬的姿態去遏制那些不利於自己穩固政權的言論的產生,從源頭去掐掉可能威脅到“皇權”的一切不好的事情。
同時,明成祖朱棣為了避免“東廠”在執行監察任務時被官員阻撓,所以對“東廠提督”身份的定位也是十分的重視,“提督東廠,掌印太監一員”,即是讓司禮監中的“掌印太監”去擔任東廠提督的職位。——《明史·志第五十·職官三》
眾所周知,明朝的“司禮監”在朝堂中的地位其實還是一個挺高的存在,尤其是其中的掌印太監,更是司禮監的一號人物,“凡內官司禮監掌印,權如外廷元輔”,直接就可以參與到政治事務的審核和決策當中。——《明史·志第五十·職官三》
故而,如果用司禮監中的一號人物去掌管“東廠”,那麼那些官員就算想阻撓也沒辦法了,實在是擋不住啊。
因此,“東廠”有了這樣一層身份的保駕護航,其成員在執行監察之責的時候,自然是無往不利,甚至於達到了一種“事無大小,天子皆得聞之”的程度。
從而也就使得明朝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體系在明成祖朱棣執政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原本還遊離不定的建文帝時期的舊臣也紛紛受“東廠”的影響,不敢再對明成祖朱棣心存二心。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相信大家不難發現,明成祖朱棣其實也是相當明白宦官之禍所潛在的嚴重後果的,但是在他執政初期,官員並不支持他不說,還陽奉陰違,大肆傳播不利於他統治的言論,嚴重威脅到了他的統治地位。
故而,明成祖朱棣只能是重用忠心於他的宦官來暫解燃眉之急,畢竟對明成祖而言,宦官之禍固然厲害,卻並非不可控,只要能及時控制,還是很容易平定的;但官員若是對自己不忠誠,陽奉陰違的話,那意義可就完全不一樣了,極有可能會導致自己對明朝的治理步履維艱。
而且,明成祖朱棣執政初期,受“靖難之役”的影響,也恰好正是急需賢良官員穩固政權的時候,可是重新納賢又太慢,勢必就滿足不了明成祖朱棣的統治需求。
所以,單從這個方面來看的話,雖然明成祖朱棣迫不得已重用宦官的辦法看起來並非良策,但也屬實是當時所能起到穩固皇權作用的最合理、也是最快捷的辦法了。
就好比後來出現的“永樂盛世”,就足以證明明成祖朱棣重用宦官改善吏治的辦法,的確是起到了極為積極的作用的。
【end】
閱讀更多 見史簡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