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你可知符离集,不是我本名

宿州市北13.5公里处有符离,是个古老而又优美的集镇,地跨津浦铁路两侧,东连灰古,西交濉溪古饶区,南接宿城,北靠夹沟。境内有津浦铁路、206国道、京沪高速穿过,汉时曾为符离塞,原名为黄山头。

宿州:你可知符离集,不是我本名

汉时为符离塞,原名为黄山头,是个荒凉的小山村,津浦铁路通车后,经济迅速发展,居民增多,集镇不断扩大,既而形成闻名的大集镇,随以老符离集之“符离”命名。

宿州:你可知符离集,不是我本名

南有黄山,为符离重要山脉,传说此山名因汉高祖刘邦所起。汉朝高祖刘邦坐镇天下后,分封诸王,英布分为九江王,后来谋反。汉高祖亲自率兵平叛,在符离北的一座土山上安营扎寨,指挥平叛。后人为纪念刘邦,故将此山更名为“皇山”,也称“高皇山”,久而久之,改为了黄山。后来的府衙为了讨好皇帝,在山上建了高皇庙,如今山上还有高皇庙遗址。

宿州:你可知符离集,不是我本名

西汉置竹县,东汉改竹邑县,竹邑侯国,北魏设竹邑戍。竹邑县城在此存续八百年之久。隋开皇三年(583)废竹邑县入符离。唐贞观元年(627)符离县治从朝斛城移至于竹邑县故城,即今老符离集,在此存续82年,不但有史志记载而且还有许多名人政要的诗文佐证。

宿州:你可知符离集,不是我本名

符离是古代的交通要道,背依群山,面临濉河,是安徽的北大门,建制之久远远超过宿州。古代符离环境优美,吸引了不少游客,如:韩愈、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都留下了不少名篇。史载:韩愈寓居符离,与符离人张封建往来颇密,写信给孟东野说:“去年春,脱汴州之乱。幸不死无所归,遂来此。主人与我有故,居我与符离濉上,行一年矣。”特别是白居易,在符离居住多年,形成了著名的“东林草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名扬千古的诗句,就是白居易十六岁在符离所写。“符离晓渡”为宿州市八景之一,清人李心锐有诗云“谁唤符离渡,苍茫送客舟。野烟低水面,初月上滩头。两岸人声聚,中流浪影浮。村前鸡唱晓,黄叶一鞭秋。”符离北部有著名的黄桥湖。黄桥湖,原来是数千亩的芦苇荡,人称黄桥湖,芦苇荡上有座五孔石桥,人称黄疃桥,也称黄桥,桥边有村,人称黄桥村。黄桥湖地处三山之间,也称三山湖,据考证是陴湖的支流。黄桥村自古是南北官道,村边设驿站,常驻兵马,人称黄桥驿。

宿州:你可知符离集,不是我本名

古黄桥湖景色很好,三面环山,湖内绿波荡漾,芦苇丛生,一望无际。湖上白鸥、野鸭及各种水鸟结对成群,青蛙喧阗。深秋时节,芦花怒放,满湖洁白,大风一吹,如同白雪漫撒,景致甚是迷人。当地民歌曰:“黄桥湖,水连天,茫茫芦苇不见边。蛤蟆呱呱叫不够,鱼虾成为家常饭。”

宿州:你可知符离集,不是我本名

符离,历经千年沧桑,几经朝代的沉浮,使她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漂亮,她像一本厚厚的书,承载着符离的过去,记载着符离的辉煌,启迪着符离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