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曾經這裡是玉樹“囊謙王”的領地。

她有一個閃爍著榮耀、尊貴之光的名字——囊謙。

這裡是生態文明之地。

這裡是文化多元之地。

歲月極美,就在於她必然的流逝。自然極美,就在於她必然的存在。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瀾滄江源頭

瀾滄江源頭這條大河與長江、黃河一起發源於青南高原中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保護區。

在過去漫長的時間裡,人們對於瀾滄江源頭的認定都有極大的爭議,自19世紀60年代到20世紀末,大批的國內外專家都曾深入河源地區進行考察,但由於當地地形情況負責,河流眾多,一直難以最後認定,各種資料上記載的關於瀾滄江的源頭有十幾種說法。

直到2002年通過衛星遙感技術和實地考察相結合才比較科學地認定,瀾滄江發源於青海省玉樹州雜多縣境內的吉富山,海拔5,200米。瀾滄江源頭有著旖旎的自然環境,各種保護野生動物眾多,但非常難以深入。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囊謙——鹽泉


青海是我國著名的鹽業大省

許多人都知道它擁有眾多鹽湖

但你是否知道

青海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泉鹽產區


在青海南部的囊謙縣

1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出露有29處鹽泉

其中8個被闢為鹽場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 囊謙縣位於青海省最南端,據《青海省志・鹽業志》記載,囊謙縣已發現鹽泉29處,其中有8處建為鹽場(見地圖)。


鹽泉有兩種形成方式:


一是海水蒸發濃縮形成的滷水

通過地質作用被封存在地下形成沉積滷水

在後期構造運動的作用下

沿著地層裂隙上升形成鹽泉


二是地下水在運移過程中

溶濾了岩層中的鹽類物質

形成高濃度的滷水

之後上升溢出地表形成鹽泉

通常這種鹽泉出露的地層中會有含鹽地層存在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 乃格鹽場的鹽泉出水處

與我國西南地區多見的於地下鑿井汲取滷水的方式不同,囊謙地區的滷水多是自湧成泉。每個鹽泉有一個至數個不等的泉口湧水,最小的泉口出水量大約為0.01升/秒,最大的可達1.7升/秒,流出的滷水或天然匯聚成塘,或流入人工修築的儲滷池中。(攝影/王牧)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 這些鹽泉礦化度極高,是世界上已發現礦化度最高的鹽泉。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 由於滷水鹽分非常高,天長日久後鹽晶體析出凝結,就會形成一簇簇晶瑩剔透的鹽花。(攝影/王牧)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 大氣降水在囊謙盆地西北部海拔較高地區沿地層裂隙滲入地下,由於地勢高差而產生的水壓使水流沿斷層向東南方向運移。在運移過程中,地下水不斷與周圍岩層發生物質交換,溶濾了地下含鹽層,並最終沿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鹽泉。實際上囊謙地下含鹽層不止一層,本圖為了簡化只突出顯示了在地下140米-320米處,石膏、岩鹽和泥岩互層的部分地層。(繪圖/劉春田)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 因山就勢,開闢鹽田

照片為然木鹽場,這裡的鹽田趁地利之便,修築在一條溝谷中。(攝影/王牧)

尕羊鹽場與鹽牛古道

象徵著藏區或者尕羊生活面貌的鹽場與古道。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茶灘卡鹽與其它鹽湖不同的是,

茶灘卡鹽湖是固液並存

的滷水源 ,鑲嵌在雪山草地

間而非戈壁土地上。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鹽牛古道 尕嘎峽谷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千年多歷史的尕羊鹽牛古道,是聯通青海和西藏兩大藏區的橋樑,是尕嘎峽谷的通道,更是尕羊鹽運史歷史的鐵證。

囊謙——藏黑陶


海拔4000多米的青海玉樹囊謙縣是玉樹文明的發祥地,史上這裡曾是部族的統治中心,亦是聞名的茶馬古道和唐蕃古道上的重鎮。凝聚著民族智慧和記憶的文化遺產,藏黑陶就是其中一顆耀眼的傳承之星。


距今已有4000年曆史,大量出現於新石器晚期的黑陶,其中以龍山時期的黑陶最有代表性。因技術長期失傳,逐漸被人類淡忘在歷史的長河中。因為囊謙非遺傳承人對藝術的堅守,璀璨的古老文明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得以復活。

相傳文成公主進藏遠嫁松贊干布時途經玉樹,將獨特的製陶技藝傳授給當地的藏族群眾,使當地原始的製陶工藝更加完善,成為藏漢文化融合的結晶。

另外一種說法是元代時期隨著藏傳佛教文化藝術的興起,能工巧匠應運而生,陶製品被大量使用,出現了專門從事黑陶等陶製品的手工藝人,並在明清兩代演化出了康區藏式黑陶——藏黑陶。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古法黑陶製作技藝

被一絲不苟的工匠所傳承。

歷史上藏黑陶作為貴族的貢品,製造數量極少,做工精細極致。

今天,這裡的藏人依舊堅持使用黑陶壺煮茶,煎熬藏藥。


囊謙——風俗人情


玉樹囊謙縣是一片天然美麗富饒的草原,而更使人難以忘懷的是玉樹摹上雄壯有力、粗獷豪放的歌舞盛況,人稱玉樹草原是"歌舞的海洋"、 "歌舞的家鄉"。青海廣大藏區被稱-藏族服飾。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囊謙——景點

阿育王塔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據史料記載,古印度阿育王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涅槃兩百週年,以佛祖法身舍利作為內藏品,在世界各地修建了八萬四千座佛陀舍利寶塔。其中十九座分佈在中國境內,而香達格榮古塔就是其中之一,故又名囊謙阿育王塔。阿育王塔歷史悠久,從建塔至今有2356年曆史,原有佛陀舍利地宮從未被打開,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最佳季節:7-9月為最佳旅遊時間。

建議遊玩:1天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地址:囊謙縣城

尕爾寺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尕爾寺分為上寺和下寺,下寺位於巴麥村中,與村民為鄰。從縣城到尕爾寺沿途風景極美有高山牧場、有原始森林、有古老的曬鹽場、還有叢林溪流、最為難得是青藏高原上少見的峽谷森林景觀。上寺是位於巴麥村旁一座海拔3700多米的高山上。尕爾寺有將近1000年的歷史,傳說公元700多年前,蓮花生大師曾在此修行。鎮寺之寶是一幅奇特的轉經輪,傳說是文成公主進藏嫁給松贊干布時挾帶的嫁妝之一。

最佳季節:7月-8月最佳。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8:00——17:00

地址:白扎鄉巴麥村,距囊謙縣城76公里

乃嘉瑪神山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乃嘉瑪神山,位於香達鎮前麥村宗雜社,扎曲河和強曲河的交匯之處,又稱納溫宗神山。海拔3640米。漢語為雲霧繚繞之意,在本地藏語中意為百座神山之首。是蓮花生大師在二十五大神山頌偈中記載的象徵“語”之功德的神山,外形如巨蟒飛天。此處有蓮花生大師的徒弟囊卡寧波和毗廬遮那大師用法力壘起巨石的修行閉關洞;有《伏藏法》記載蓮花生大師在此閉關洞禪修過三個月並降伏大角牛魔,自顯七字真言,修建了納文宗藍塔。

最佳季節:7月-8月最佳。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地址:囊謙縣城東南約3公里處

然察大峽谷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然察大峽谷距離縣城約110公里,是通往達那寺的必經之路,峽谷景觀獨特,渾然天成,集“險、秀、雄、奇、幽”於一體,吉曲河穿峽谷奔流而出,峽谷內怪石嶙峋,松、柏及各種灌木在石縫中、懸崖峭壁間傲然而生,其間河水湍急,溪水潺潺,清澈見底,盛夏時節鳥語花香,晚秋之季紅似香山,令人留連忘返。

最佳季節:7月-8月最佳。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地址:縣城約110公里

瀾滄江網狀水系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瀾滄江的正源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境內的扎阿曲。當扎阿曲流經玉樹州囊謙縣境內時,水面變得開闊,形成了瀾滄江上游難得一見的網狀水系景觀,在冬日呈現出壯美的風景。

最佳季節:7月-8月最佳。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地址:玉樹至囊謙路上會經過

達那寺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達那寺是藏區唯一一座格薩爾嶺國寺院,也是目前藏區僅存的一座藏傳佛教葉爾巴噶舉派寺院,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藏語全稱為“達那僧格南宗”,漢譯為馬耳獅子天堡。因為坐落處有一巖山,形狀酷似巴耳得名。迄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由藏傳佛教著名高僧帕竹噶舉創始人帕摩竹巴的高徒桑吉葉巴·意西澤巴創建。

最佳季節:7月-8月最佳。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地址:囊謙縣吉尼塞鄉

白扎古鹽場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美麗的玉樹州囊謙縣境內滷水鹽儲量非常豐富,開採歷史達千年之久,歷史上曾遠銷西藏、印度、尼泊爾等地,曾在藏區發揮過重要作用。目前境內依然保留有八大古鹽場,製作工藝原始而古老,白扎鹽場所產土鹽是境內最優質的土鹽。

最佳季節:7月-8月最佳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08:30~17:30

地址:囊謙縣白扎鄉

尕丁寺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尕丁寺建於明嘉靖十四年(1535),初奉寧瑪派。於清順治九年,改為格魯派寺院,名為“尕丁佛教定勝洲”。亦稱“尕旦寺”,藏語稱“孜蘇莽嘎丁圖登乃勒楞”,意為“孜蘇莽的具喜佛教定勝洲”。

尕丁寺位於囊謙縣,這個縣在青海最南端,尕丁寺位於青海省玉樹縣小蘇莽鄉與囊謙縣毛莊鄉相隔的瀾滄江上游的子曲河邊,尕丁寺的地理位置很奇妙,寺前的河水是瀾滄江支流曲河,河水彎彎,在寺廟前畫了一個完美的S形。

開放時間:08:30~17:30

門票:免費

地址:囊謙縣毛莊鄉距離縣城約60公里

囊謙王遺址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囊謙千戶(囊謙王)的歷史沿革可以上溯至公元12世紀中葉。“囊謙”意為“內大相”,是吐蕃時期的職官名稱。據《囊謙王世系譜》記載:珠氏家族的後裔直哇阿路攜其家眷及部分屬民由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折多山一帶遷入玉樹南部,據說其祖先吉乎·祜隆榮布曾擔任過內地某王朝的內大臣,為紀念祖先的榮耀,遂以“囊謙”作為部落名稱,此後逐步擴大勢力範圍。

開放時間:08:30~17:30

門票:免費

地址:214國道沿距離縣城約60公里處


吉曲峽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號稱“九曲十八彎”,在地圖上看非常壯觀,令人嚮往。可是,據當地熟悉地形的老鄉介紹,無論在什麼地方、什麼角度最多隻能看到三到四個拐彎。能看到四個也行,值得去一遊。我們來到吉曲峽南面海拔5200米的高山上向峽谷望去,峽內雲蒸霞蔚,蔚為壯觀,就在這雲霧繚繞的下面,便是蜿蜒東去的九曲十八彎。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免費

地址:吉尼賽鄉與吉曲鄉交界處距離縣城約120公里,途徑宗達寺、囊謙噶、囊謙王遺址、洛麥葉寺、乃嘉嘛神山、瀾滄江網狀水系、東倉遺


宗國寺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位於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吉尼賽鄉,在囊謙縣城向西140公里左右。進入宗國寺要攀登陡峭臺階,寺裡有蓮師塔和噶嘍扎瓦譯師靈塔,第一世薩迦法王靈塔,蓮師修行的峭壁,自然顯現的綠度母聖像,以及成就者留下的手印腳印。宗國寺海拔大概4360米,屬於拉恰寺管轄,宗國寺所處神山是勝樂金剛的道場,由勝樂金剛和金剛亥母,蓮花生大師都加持過的殊勝修行聖地。

開放時間:08:30~17:30

門票:免費

地址:吉尼賽鄉然察大峽谷距離縣城約80公里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自然極美,在於必然的存在——這就是囊謙


編輯整理 | 《雪小豹文旅資訊》編輯部

素材來源 | 中國國家地理、玉樹吃喝玩樂、 古珠AncientBeads、 東日之旅暨其他網絡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