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守彬:燒錢到掙錢,流量到留量,創業者2020年如何升級?

來源 /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楊守彬:春光裡產業資本集團創始人、豐厚資本創始合夥人、中國天使聯合會會長

做投資是一個特別殘酷,非常有挑戰的事。為什麼我們投資圈裡的人,都會像我這樣,很年輕頭髮就白了?我們這個行業叫“PE灰”。

拿我自己為例,每天基本上一覺醒來,就是遠慮、近憂和舊愁,一起湧上心頭。

遠慮,做投資就是投資未來,本身對未來理解準確嗎?對未來的趨勢有清晰的判斷嗎?對未來你去投資了嗎?佈局了嗎?每天都得思考,這叫遠慮。

近憂,就是我們投了很多項目,有很成功的,也有上市的,但也有很多不成功的。也有很多投了幾百萬,幾千萬,這個公司要清算了;有的公司發展挺好,但是聯合創始人打架,把這公司打沒了;還有的成功了以後,創始人想方設法要把我們投資人洗出去的,各種憂愁。截止到現在,我們累計大概投了270多家公司,每一家公司每年找我一件事,我就270多件事,這個工作頻率是非常大的。

舊愁,有很多原來找我們看過的項目,當時沒看好,人家反而發展得非常好,一想到一半為他高興,一半也怨自己。所以遠慮、近憂、舊愁一起湧上心頭。

1

創業的三種姿勢

9月17日,我們春光裡舉行了一個“春光裡為升級而生”的戰略發佈會,發佈了我們春光裡的使命,叫“為升級而生”。

如果從一個大歷史觀下去看人類史,它本身就是一部升級史。首先,在座的各位,無論你是企業創始人還是高管,還是現在做什麼職業,我們一個人和一個公司,做事情我總結下來只有三種姿勢。

第一種姿勢,以過去做現在。去看一看別人是怎麼成功的,我們去研究他,去學習他,去模仿他,去借鑑他。我們看到過去BAT這些成功的互聯網公司是怎麼成功的?但對不起,當我們去研究別人如何成功,去向他學習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可能去超越他,至少很難。

以過去做現在是很難超越過去的,為什麼?每一家企業,每一個人,抓住的歷史機遇,抓住的時代機會是不同的,有些機會是歷史給予的,錯過不會再有,所以我們只能去學習,絕不能簡單地模仿。

第二種姿勢,以現在做現在。過去有一個概念叫風口,雷軍也曾經講過,創業首先要找到屬於自己的颱風口,颱風來了,哪怕你是一隻豬也會被吹到天上去。

作為投資人,在風口出現的時候,幾乎我的郵箱和我的微信裡,會收到跟這個風口,頭部企業一模一樣的商業模式的商業計劃幾十份,但我一個都不會投,為什麼?因為以現在做現在,永遠無法超越現在。當一個商業模式,被社會廣泛知道的時候,它已經到了波峰了,商業的更換規律就是波峰波谷的交替。

過去抓風口很對,但是真正成功的創業者,絕不可能靠抓風口成功。當我們努力地爬到颱風口的時候,卻悲哀的發現那已經有一堆豬了,不可能就你一個人。既然是風就不可能永遠刮,老子的《道德經》早就講過,“狂風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也就是說它不可能每天都颳風,每天都下雨,總有風走的時候。當颱風退去的時候,我們看到只有有限的一兩隻豬在空中翱翔,絕大多數豬都被掉到鍋裡熬湯了。

每一個風口最後成功的就一兩家企業。我們能看到的景象是,過去幾年每一個風口,基本上都是老大和老二打架,把小三,小四,小五乾死了,最後老大、老二合併了,變成了新的寡頭。以現在做現在,去追風口是不可能成功的,到了波峰以後,你再去追,這個行業就往波谷走了,你去了就是炮灰。

第三種姿勢,以對未來的判斷,做今天的事。這才是唯一可取的,能夠帶領大家創業成功,經營人生成功的姿勢,倒著想,正著做。

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在開始的時候,都是在波谷之中,別人沒有發現這個機會,沒有看到這個機遇,沒有把握這個趨勢的時候,就開始去做。

對未來形成一個預判,說未來三年,未來五年,未來我所在的這個行業會是一個什麼趨勢,會是一個什麼發展方向。根據這個方向,倒著想再從今天開始做,往未來去做,這樣才能去贏得成功。

現在我們都知道雲大數據的概念,但是你知道在十年以前,2009年,阿里馬雲跟王堅博士決定做阿里雲的時候,我們都不知道“雲”為何物。馬雲當年說,未來的發展要從IT到DT,未來是大數據的時代,未來是雲的時代。

阿里內部的人也不很理解,這個雲和大數據,況且前邊五六年,一直是燒錢,也沒有收入,內部開會的時候,王堅博士被別的部門嘲笑。但是堅持到今天,阿里雲已經成為全球第二朵雲,全球第二大的大數據雲的公司,第一大是亞馬遜雲。今天阿里雲成為這樣偉大的公司,成為一個幾百億美金的公司,是十年以前,就種下了這顆種子,判斷了清晰的方向,艱苦地,卓絕地努力了十年的時間。

所以我說,我們去做事,有這三種姿勢,以過去做現在永遠無法超越過去,以現在做現在,無法超越現在,只有以對未來的判斷做今天,才有可能贏得未來。

2

引領人類升級背後的三個秘密

在2017年我閉關了8個月,這8個月的時間,基本上不出來做演講,做分享,也不參加社會活動,也不接受媒體採訪,基本上都在名山大川的各種寺廟靜修,花了足夠的8個月的時間來思考未來。

第一個小成果就是這句話——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升級史。

如果我們從一個大歷史觀下去分析人類的歷史的時候,會發現這麼一個現象,人類從猿到了人以後,在農耕社會停留了幾千年,刀耕火種。又從農耕社會升級到了蒸汽機時代,又從蒸汽機升級到了電的時代,從電的時代又升級到了信息時代,信息時代升級到了互聯網時代,又從互聯網升級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當我們去看清楚這樣一個發展的脈搏的時候,我突然想明白了,背後引領人類升級的背後的三個秘密。

第一個秘密,引發人類時代的更迭和升級的背後的唯一真正原因,每一次都是生產力的再次提高。

第二個秘密,人類升級,時代更迭的節奏,越來越快。從一開始幾千年,兩百年,一百年,五十年,三十年,十年,我們進入下一個時代的時間,不會超過五年,還有五年我們就將進入下一個時代,而下一個時代會是什麼時代呢?

第三個秘密,在任何一個時代,掌握這個時代最先進生產力的人、組織、國家就會雄霸世界,碾壓他人。中國農耕時代領先,疆域很大;到了蒸汽機時代,英國絕對領先,到了電的時代,美國開始崛起,到了信息時代,美國徹底成為世界霸主。公司也是一樣,前互聯網時期,有一批公司很偉大,互聯網時期崛起了很多公司,新浪、搜狐、網易等。

到了移動互聯網,美團、滴滴和頭條都是移動互聯網崛起的新公司。都是幾百億美金,甚至上千億美金的公司了,這是他們在這個時代崛起。用大歷史觀去分析,也有很多人被留在了舊時代。

通過這個來看的話,人類歷史本身就是一部升級史,你不升級就會被留在舊時代,你就會被out,被時代拋棄。

3

下一個時代是什麼時代

為什麼說叫“不升級終將被拋棄”?那麼怎麼去升級?升級到哪?我們所在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那下一個時代是什麼時代呢?

我個人總結叫“智能互鏈時代”,就是以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學習和區塊鏈這些思想和技術所引發的一個全新的時代,不出五年,我們將進入這樣一個時代。

這個時代有什麼特點呢?

第一,在智能互鏈這個時代,50%以上人的工作,都會被機器替代。

我講這句話大概是2016年年底的時候,在一個旅遊行業的大會上,底下大概一千多人都是旅遊行業的企業家,我談出這句話的時候,我結合旅遊行業講,我說再過五年時間,旅遊行業50%以上的人的工作都會被機器替代。

我舉了幾個例子,他覺得太恐怖了,但實際上淘汰他們的根本不是我,淘汰他們的是時代,未來智能互鏈時代也一樣,就是拋棄我們的,淘汰我們的根本不是智能新經濟,而是我們不擁抱智能新經濟。

在未來的智能互鏈這個時代,是一個更加偉大而神奇,同時也是更加的血腥而慘烈的時代。因為這是一個生產力,生產資料和生產關係同步發生變化的一個全新的時代,全新的時代。如果我們的思維,我們的認知,我們的方法,我們的模式,不能升級到這個時代,我們還是按照舊時代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肯定要被淘汰,肯定要被碾壓。

智能互鏈時代,計算就是新的生產力,生產資料變成了數據,數據成了最先進的生產資料,而區塊鏈是新的生產關係,區塊鏈將革新公司組織,商業組織的形式。我個人是非常擁抱,尊敬區塊鏈的思想,區塊鏈會帶給人類的生產關係巨大的變革但我個人是比較不支持發幣的。

在2017年下半年,2018年上半年,大概有幾波人找過我,彬哥,發個幣吧,你這麼多粉絲,這麼大影響力,發個幣,幾億就來了,我還真心動了,但是我閉關後想了一個禮拜,我就告訴他,如果連我都能發幣,這幣就真有問題了。

我也跟他們講,這個區塊鏈的思想無比偉大,其實技術並不複雜,但是如果它不跟金融結合,不跟發幣結合,不跟一夜暴富結合,不可能這麼火。發幣我就不參與了,為什麼?因為看上去金燦燦的,未必都是黃金,也可能是狗屎。

數據是新的生產資料,區塊鏈是新的生產關係,當這三者都發生變化的時候,這個時代就出現了巨大的洗牌的機會。你去擁抱掌握了最先進的生產力,你就可能在這個時代領先,你不去擁抱它,你就會被碾壓。

下一個時代就是智能互鏈時代,這個時代在今天,如果不擁抱它,你未來一定是被碾壓的。所以我們要去擁抱,不要僅說我們不懂技術,不懂技術才要擁抱技術,才要敬畏技術。

4

決定企業能做多大的兩個關鍵因素

升級的意思就是讓我們自己的思想和認知、思維、行為習慣、工作方法、模式,晉級到下一個時代,用下一個時代的思維方法來做今天的事。

升級是什麼意思,如果我們更形象的跟大家表達一句話,我用這句話讓大家理解升級和去擁抱升級,人無法用相同的自己,預見不同的未來。

如果你的思維不改變,行為不改變,習慣不改變,方法不改變,你的人生和你的企業就進入了一個牛頓定律的運動軌跡,你今天在哪,明天在哪是可以看得見的。如果你想擁有更美好的,更有力量的未來,你就先從改變自己開始,改變自己的思維繫統,改變自己的思想認知,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經營企業也是一樣,走老路永遠無法到達新未來,用舊地圖也永遠無法找到新大陸。

關於認知的升級,一個企業能做多大,能做多小,我認為核心是兩點。第一個,就是時代,沒有永恆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我總結過一個人生成功的方程式,你能成功第一是跟願力有關係。第二個是認知,第三個是努力。當然這三個加起來我認為都不如第四個重要,叫時代。

任何成功的大事業,都不是靠努力實現的,努力是最不核心的競爭力,努力僅僅是你成功的必要條件。最關鍵的是時代,為什麼要讓大家升級,大家去擁抱未來,最核心的就是時代。

微信今天是一個非常牛,非常成功的產品和企業,那微信的成功,固然有張小龍做產品非常牛,固然有騰訊最早導流量,騰訊的平臺的牛。但是我告訴各位,這是很重要的,但根本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麼,這個時代就需要一個微信,它不叫微信,也叫他信,也叫小信,或者其他信。

因為人類發展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就要有一個基於智能手機的移動互聯網端的及時的通訊和社交工具。只是這個時代首先需要這樣一個偉大的產品,只不過張小龍和馬化騰,騰訊他們做了最好的準備,抓住了這個機會,早了也不行,晚了也不行,不是合適的人也不行,

這個時代就需要這樣一個偉大的產品,是時代給了這個機會,只是確實合適的人,做了最合適的事情。下一個時代智能新經濟,或者叫智能互鏈,當你撞擊時代機會的時候,你就有一種力量,叫順勢而為,乘勢而起。

第二個核心原因,企業能做多大,能做多大的企業的核心的決策因素,我個人認為叫經營者的認知。

第二個核心的決策因素就是什麼?企業大小取決於企業經營者或者創始人的什麼?思想和認知的層次。

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別,造成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別是思想和認知。如果你做企業創始人,你做創業者,你做經營者。作為企業創始人,其實你最大的核心能力就應該致力於不斷去提高你的思想和認知,這才是企業經營者,創始人最該做的事情。

你領導這家企業,你反思一下,你能領導這家企業,靠的是你數鈔票比你的員工快嗎?是靠你寫代碼比你員工寫得好嗎?是靠你銷售比你的同事做得牛嗎?根本不是,你能領導這家企業,大家服你,靠的是什麼?你有思想,你能夠引領他們找尋到未來,所以一個企業創始人,最大的核心能力就是思考力,就是你的思想和認知。

5

企業經營者的5個認知層次

企業創始人的思想和認知的層次,大概分五層。你的企業,創始人經營者的思想和認知在哪個層次上,只能做與這個層次相符的大小的事情,是不可能超越的,你想去超越,你企業的經營規模、體量、成功度,你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不斷升級自己的思想和認知,要去打破天花板,要去破圈,要去升級。

經營者的認知層次,我總結叫“魂道法術器”五個層次。

具體來說:

器,器就是工具,你有一門絕活,你有一個手藝,你掌握了一個技能,這就是器,做的就是什麼,生意,小生意。

術,我有一套戰術,我能帶兵打仗,我帶著這個團隊,能做銷售,我替人賣保險,我替人做代理,我替人做店面運營。那你就開一個服裝,一個鞋的什麼加盟店,或者你做一個地方的代理,這就是術。

法,你有一套經營體系,經營方法和運營系統了,你就可以做一個小型的企業了。

道,你已經掌握了企業的經營和本質和規律,你用這套經營的本質和規律來做經營。小米為什麼會成功,就是用道在經營,觸摸到了企業經營的本質和規律,就是照顧好員工,服務好顧客,為什麼他的粉絲運營,顧客經營會那麼成功,道理就在這。

魂,你的價值觀,文化,你的經營哲學,也就是說我們一個企業的使命,價值觀和文化,一個企業能做多大,其實根本的原因不在於你是做什麼產品和做什麼服務的,而根本的原因是在於你的企業的使命,價值觀和文化到底層次有多高。

馬雲1999年成立阿里的時候就說,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是阿里的使命,圍繞這個使命,一步步地把阻礙電子商務發展的幾座大山一一推倒。

推行電子商務,第一座大山是什麼,信任,先做跨境電商,那個時候,你說沒見面,眼見為實,說在網上買個東西,沒有這個信任感,因為大家都已經是互聯網原住民,我們在90年代要養成電商很難的。

第二是推翻了什麼?支付,所以創造了支付寶,後來成為螞蟻金服,解決了支付之後,還有物流,又做菜鳥物流。

都做完以後發現,電商只是入口,數據才是大頭,又做了阿里雲,做了阿里雲有這麼多顧客客戶服務以後,又發現企業需要協同,又做了釘釘,這一路上所有事業的發展,都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都是為了那句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才做如此偉大的企業。

第二個,任正非先生做華為,從一開始就是什麼?以客戶為先,以奮鬥者為本,堅持長期艱苦奮鬥,這種使命,這種價值觀,才能帶出如此偉大的企業,所以第二個升級就是這個思想認知的升級。

6

創業之路升級的7個方向

我再簡單分享幾個我對未來創業之路的幾個升級方向。

第一個,一定是從燒錢到掙錢了。過去幾年,移動互聯網和智能互鏈時代,有很多企業是靠燒錢做起來的,燒了很多很多錢,有一些企業是值得燒錢的,但是有更多企業其實是不值得燒錢的。再往後,你說你上來拿了一個BP,拿了一個商業計劃書,找投資人,告訴他說,我先不準備盈利,燒五年,然後我做多少用戶再掙錢,幾乎不會有人投你了,你從創業的第一天開始,就得研究如何掙錢。

第二個是從流量到留量。因為過去很多時候,我們說燒錢,獲客,然後先把流量做起來,今天流量已經枯竭了,然後幾乎沒有什麼新增的可能了,因為該上網的都上了,該有智能手機都有了。從流量到留下來多少量,把他服務好,把他做好,這才是關鍵。

再就是從模式到技術,簡單的模式創新,簡單的燒錢,簡單的沒戲了,未來是一個技術驅動的商業時代,我們要去擁抱技術,我們要去跟技術結合,智能新經濟。

下一個是從單打到混打,為什麼我說創業就有一條修行,要不斷升級,不斷用新模式,新思維來做,今天其實創業已經進入到了一個“三高”才能成功的時代。瑞幸咖啡很快成功了,18個月上市,拼多多很快成功了,很快上市,都是幾百億美金的企業,但是有一個很獨特的現象,這兩家企業成功崛起之後,並沒有模仿者。因為他們做到了,我的崛起不是讓對手看到希望,而是讓他們感到絕望。

你過去任何一個商業模式,有一家企業做了,一堆跟上了。但為什麼他們沒有,這就是三高創業的特徵。

第一個,高維打低維。瑞幸咖啡的幾個創始人,聯合創始人,對商業模式,對運營,太深刻了,起步太高了,認知維度太高了,背後的創始人叫陸正耀,這是一箇中國企業的老炮,做了幾家成功的企業。

他的CEO錢治亞女士做運營非常強,還有專門負責融資非常牛,他們上來就是高維打低維,對咖啡這件事情,花上大概一年時間,就瞭如指掌,就能夠推演、覆盤,把這些事全想明白,你知道從創業到上市,幾乎按照他們計劃,一步步全部實現的。

第二個叫高能打低能。人一創業,找了一堆厲害的合夥人,因為在今天和未來創業,天黑路滑,社會複雜,要合夥打天下,單打獨鬥根本不行。上來就是最強的團隊,雷軍先生做小米,花一年半時間找人,先找齊了11個合夥人,研究好了方向,找到合夥人,準備好錢再開始。

第三個叫高頻打低頻。日活型的平臺一定碾壓月活,月活一定碾壓季活,季活一定碾壓年活,年活以下根本就沒法做平臺了。美團的機票和酒店的預定量已經遠遠超過攜程,美團的客戶都是日活型的,訂餐、訂外賣,訂電影票各種,都是日活型的,順道推出個半月活的,訂個機票酒店,就碾壓專門做這個平臺。

從工具到生態。未來是生態和生態的競爭,從全球的資本市場來說,一個工具型的企業10億美金,一個平臺型的企業一百億美金,一個生態型的企業一千億美金往上。

從創業到產業,從零起步的創業越來越難,要去紮根到一個產業裡邊去,要跟產業平臺相結合。

從產品到人格,進入人格化商業時代,你有沒有賦能你所做的產品和服務,給他一個人格,給他一個人格的特徵。

7

創業進入硬核時代

創業進入硬核時代,沒有金剛鑽,別攬這瓷器活,就成功變得很難。

過去成功很難,有挑戰,但是今天想成功真的太難了,創業的門檻越來越低,但是創業成功的門檻卻越來越高,所以我不建議大家輕易挑戰創業。

我認為雖然我不建議很多人創業,創業從開始就不會有失敗,你可能這個事沒做成,但是你積累了,下個事能成,即使你一事無成,你還歷練了自己人生。

第一個特點,今天成功的很多大一點企業的創始人,都是連續創業者。王興第四次創業,映客奉佑生第三次創業,包括張一鳴,都是連續創業,都經歷過失敗。不要懼怕失敗,我說創業的人生就像大河一樣,沒有跌宕起伏,哪來的波瀾壯闊。

第二個我說為什麼創業其實只要開始就沒有失敗,無論什麼人生,都是一個經歷而已。人生不是你擁有什麼,人生是你所有經歷的總和。

為什麼我會有那麼多時間,認真創業,投資,有那麼多時間享受生命。創業是最好的人生修行,創業的人比不創業的人經歷更多的苦難,你也會修煉自己的思想、認知和胸懷。

一個人的胸懷是被苦難,是被智慧撐大的,當你的胸懷被智慧和苦難撐大的時候,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小了事就大了。

投資是最佳的生命方式。

這麼多年投資下來,我們業績還算是不錯,不是TOP級的,但在這個行業內排名10名左右。但我認為這不是最主要的,做投資不是最主要的回報。最主要的回報就是因為做投資的原因,逼迫我每天思考,每天擁抱未來,每天保持自己思想和認知的迭代,升級和進化,不被時代out,不被時代拋棄,永遠保持年輕,保持飢餓感,保持激情。

無論你是創業的還是投資的,我們都選擇了,最有價值和最有意義的這樣的一個生命的方式,我們也一路一塊,大家一塊修行,一塊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