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市揭東區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石培璋、魯利韋、記者羅勉報道 從揭陽市揭東區瞭解到,該區近年來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緊扣建美鄉村、建設和美之區的目標,突出抓實農村人居環境這一薄弱環節,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有力抓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性工程,積極主動作為,加快推進農村垃圾清理、汙水治理、溪河清淤、村巷道硬底化、“廁所革命”、“三線”整治、村容村貌規整等工作,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農村面貌和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喜人變化,美麗鄉村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體制機制逐步健全

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有效的體制機制保障。在探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中,揭東區建立分級負責機制,成立由區委主要領導任組長、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第一副組長的區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工作。同時,以項目為抓手,建立了主管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的推進機制,共創示範,共同促進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落地見效。

該區借鑑先進地區經驗,建立完善“財政獎補、鎮村自籌、社會捐助”的投入機制,有效發揮區級財政“四兩撥千斤”作用,帶動各方加大鄉村基礎設施、環境衛生和綠色生態等投入,全面提升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規劃編制有序推進

做好鄉村振興規劃編制工作,是鄉村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工程。結合區域特點和產業特色,揭東區制訂了《揭東區鄉村振興三年重點工作安排(2018—2020年)》《中共揭東區委、揭東區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出臺了《揭陽市揭東區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揭東區關於推進全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實施方案》等,對全區美麗鄉村建設各項目標任務、重點工作進行分解落實,並層層壓實責任,形成區統籌推進、區鎮村三級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該區圍繞“三生三宜”(生活、生產、生態,宜居、宜業、宜遊)六大功能,因地制宜、準確定位,以“揭邑潮韻、墨彩田園”為主題,以隴上、牌邊、新寮3個省級新農村示範片主體村建設為抓手,堅持高標準規劃,以點帶面、連線成片、全域推進、滾動創建一批具有揭陽特色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為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據統計,目前該區112個行政村已全部啟動村莊整治規劃編制工作;已創建示範鎮1個、各類示範村17個,打造2條美麗鄉村示範線路或示範片。

農村項目紮實開展

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揭東區堅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雙管齊下”,一批與群眾密切相關的農村基礎設施項目順利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該區全力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共投入資金9900萬元,累計完成“三清理”近2.6萬宗,清理雜草雜物、積存垃圾約3.14萬噸,清理溝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礙物約1.6萬噸:“三拆除”超2.65萬宗:“三整治”逾3.8萬宗,有效解決了垃圾圍村、圍田、圍路、圍河問題。同時,積極推進“雨汙分流”工程建設,全區自然村已設計覆蓋面積4852.99公頃,覆蓋率91.8%,已開工建設的自然村239個(含建成),開工率佔98.8%.此外,該區農村生活垃圾“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區處理”的處理模式已全面實施,在實現區、鎮、村三級垃圾收集轉運設施建設全覆蓋的基礎上,完成4個鎮級轉運站和54個行政村收集點的規範化建設;全區264個自然村全面建立保潔隊伍,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和無害化處理。該區還著力開展鄉村“廁所革命”工作,目前,全區已完成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13.8萬戶,完成率達99.4%;新建衛生公廁571個,基本實現衛生戶廁、公廁全覆蓋。

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該區堅持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相結合,紮實抓好“四好農村路”建設,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提供有力支撐。目前全區地方公路總里程935.887公里,完成改造352.428公里,佔規劃總長71%;完成村道路面硬化項目190個、自然村村內路面硬底化項目142個。同時,紮實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工作,已基本實現村村通自來水;加快鄉村綠道、沿江長廊、鄉村公園建設,已基本實現每村有一條綠化樹道、一個綠化公園。

鄉村特色更加鮮明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揭東區注重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將傳統和現代有機結合,把文化資源轉化為美麗鄉村的重要內涵。如玉湖鎮作為紅色革命老區,紅色革命文化氛圍濃厚,該鎮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突出紅色主線,將轄區內的“汾水戰役”烈士陵園、“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故居等紅色景點和玉湖山生態園、坪上萬畝茶園有機結合起來,連片打造“文化、紅色、生態”文旅產業。作為全國首個“近零碳排放”竹文化特色小鎮的埔田鎮,將竹文化融入美麗鄉村建設中,加快發展特色農業加工業、餐飲業和旅遊業,創新竹筍等農產品營銷模式,進一步搞活特色經濟,實現了生態發展、綠色崛起。

該區把鄉風文明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以鄉風文明為保障,凝聚鄉村振興正能量。該區以被定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單位為契機,全力抓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這一連接基層的紐帶建設,打通宣傳、教育、關心、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將“文明創建”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開展以黃旭華院士為原型的大型現代潮劇《大國赤子》巡迴演出、“講揭東故事”演講比賽等一系列文明實踐志願活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該區還儘量保留古樹、古井等鄉土元素,儘量減少人為痕跡,充分展示村莊特色、保留村莊記憶,讓鄉村美在綠色、美在自然、美在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