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袖雅物:探寻中国古扇之制作工艺图


【选竹】明代文学家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中论及明代苏州折扇时称:“凡紫檀、象牙、乌楮者,俱目为俗制,惟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怀袖雅物’,其面重金亦不足贵,惟骨为时所尚。”

【制竹片】竹料经过砍竹、锯竹、破边、冲边、水煮、扎篾、打眼、选边、刨皮、对号和打磨这十一道步骤后,将竹片放在通风干燥处存放,至少要八年以上,才能用作扇骨。

【磨竹片】打磨竹片时不用砂纸,遵循古法,先用木贼草进行第一道打磨,之后再换上沙叶细细打磨。一把折扇的扇骨至少得打磨上个两三天。

【制扇骨】苏扇重在扇骨,扇骨的制作是最难也最核心的部分。一把折扇的扇骨分为两根边骨和十几根小骨,每一根扇骨都要追求“水磨骨玉”的温润质感。

【上矾】上矾是门巧功,功夫不到家,就容易透墨、渗纸。先刷矾水,阴干后取三四张宣纸层叠裱糊,再上矾。这叫做“套矾”,正反两面各上三遍,生宣变熟宣。

【裱扇面】为便于开合折叠,扇面通常由多层纸叠裱而成。叠裱到中间层次时,要在每个隔折各加上根“隔条”,用以隔开浆糊,留出空隙,以备之后插入扇骨。

【插扇骨】扇骨自由穿入取出,扇面依然完好无缺,即算合格。刚做好的扇面需藏上八年,让时间除去纸中的燥气。制扇时将扇骨插入扇面,素面折扇就此完成。

【洒金】在扇面上施胶,再洒金箔,如雨夹雪状的为“洒金”;如雪片洒落状的为“片金”;全布满金的为“冷金”;将金箔或金粉和胶成泥,涂饰在扇面上的为“泥金”。

【烫扇钉】在打好的眼上贯入牛角钉,再用火烫加帽。一般用“钳烫”和“钻烫”法,使钉轴不容易脱销。小小扇钉,是折扇看用与否的关键,有画龙点睛之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