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軌示範區」江蘇的中關村,這樣詮釋“剛柔並濟”

3處國家5A級景區、3個國家森林公園、2個國家溼地公園……近年來,溧陽堅持“項目為王、生態為本”發展理念,不斷策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積極爭創“兩山”理論創新實踐基地,深耕先進製造、高端休閒、現代健康、新型智慧“四大經濟”,逐步構建起極具溧陽特色的綠色產業發展體系。

「接軌示範區」江蘇的中關村,這樣詮釋“剛柔並濟”

中關村,這一響徹全球的中國品牌,除了在北京,還出現在距離首都1000 多公里的江蘇溧陽。

一幢上下兩層6000 平方米的展示館,濃縮溧陽的風情無限、企業的佈局高端、產業的科技創新。展示館身後,全球領先的儲能產業高地正在迅猛崛起,681 家高新技術企業在這裡探索高端與精密,悄然改變著世界——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它在這裡領跑整個城市產業攀登新高地。

「接軌示範區」江蘇的中關村,這樣詮釋“剛柔並濟”

時間撥回到幾十年前,溧陽產業發展還仰仗石灰、水泥、鋼鐵、化工這些行業,繼續發展下去顯然與溧陽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背道而馳。既然生態優,何不在綠蔭大地上做文章?在多個契機的碰撞下,溧陽工業發展瞄準“綠色”靶心,關停取締小化工、小水泥、小軋鋼等等,逐步讓高能耗、高汙染和低附加值的產業放緩腳步,同時按下產業轉型啟動鍵,向高輕新智綠髮展邁進。2012年3月24日,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落地開園。溧陽輕裝上陣,走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之路。當地政府通過建立產業合作機制,圍繞高端裝備製造、綠色能源等五大產業開展專業招商,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優質項目,園區建設和高新技術產業迅速發展壯大。時間再來到2019年,上汽集團、時代新能源等超百億項目相繼入駐江蘇中關村。僅上半年,新投產動力電池生產線24條,實現產值55億元。中科院物理所長三角研究中心、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東南大學溧陽研究院等相繼落戶。本土企業發展也是當仁不讓。上上電纜綜合競爭力已名列國內第一、世界第七,且成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在前不久中國工業報公佈的中國工業影響力名單中,上上電纜入選“中國工業影響力70企業”,董事長丁山華入選“中國工業影響力70人物”,“上上”品牌入選“中國工業影響力70品牌”。安靠智能輸電工程科技公司的特高壓GIL線路技術更是填補了國內空白。眼下,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已成功創建成為省級科技產業園區,目前正在爭創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打造南京科技創新資源南下、杭州科技創業資本北上、承接深滬先進製造產業拓展的區域合作樣本。將總量大、結構優、有特色的先進製造業體系作為當地產業發展的主力軍,溧陽以項目大建設推動產業大轉型、經濟大增長、發展大跨越,將江蘇中關村作為引領轉型、驅動創新的強勁引擎,不斷推動各鎮工業園區產業發展。

「接軌示範區」江蘇的中關村,這樣詮釋“剛柔並濟”

2017年,竹簀鎮被中國鑄造協會授予全國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中國綠色鑄造小鎮”榮譽稱號。全鎮10家規模鑄造企業全部被列入國家工信部公告的符合鑄造行業准入條件企業名單,企業的裝備設施、砂處理、鑄件質量和產量等已處於國內鎮域同行業領先地位。別橋鎮依託通航特色小鎮的規劃和通用機場建設的機遇,率先推進無人機產業集聚,先後成為省雙創示範基地、省特色小鎮創建單位,是省內唯一、國內第一的無人機特色小鎮。剛,有高端前沿的先進製造。柔,有一片綠油的健康農產。

「接軌示範區」江蘇的中關村,這樣詮釋“剛柔並濟”

到了溧陽,只有品嚐了鮮美的砂鍋魚頭,才稱得上不虛此行。不論是在鬧市區的大街小巷,還是天目湖景區旁的美食一條街,砂鍋魚頭四個字總是會恣意地闖進你的視野。作為溧陽鄉土菜系之一的砂鍋魚頭,除了味美,讓它響徹當地、聞名全國的還有它的綠色、生態和健康。溧陽的長壽美食可謂“清淡而高品位,美味而不油膩”。倚天而居,因時而食的溧陽人,獨創了二十四節氣長壽宴,連續舉辦了九屆美食大賽,推出綠色生態長壽美食2000 餘道,由烏米飯、雁來蕈、扎肝、砂鍋魚頭、白芹、白茶組成的“三黑三白”名揚海內外,被央視《舌尖上的中國》《味道》等欄目廣泛宣傳。天目湖砂鍋魚頭、溧陽扎肝、醬滷雁來蕈被認定為中國名菜,糊鮮螄螺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農業綜合開發,讓綠色食品成為了推動健康經濟發展的“實力擔當”。溧陽地產含有豐富的硒元素,是養生強身的綠色原生態食材。作為全省唯一的全國丘陵山區綜合開發示範市,溧陽逐漸形成了南部山區以茶林果和休閒觀光農業為重點,北部丘陵以花卉苗木、食草畜禽為主體,中部圩區以優質糧油、特種水產為骨幹的現代農業佈局。目前,溧陽已建立起各級各類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120 個,擁有“一村一品”專業園107 個、專業村63 個,擁有有效期內的無公害、綠色、有機“三品”總數約550只,是全省首批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整體推進試點縣市。天目湖白茶、溧陽白芹、溧陽(三黃)雞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登記保護,溧陽青蝦獲國家工商總局全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認定,玉枝、玉蓮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一個個“國字號”招牌在傳頌著溧陽健康飲食風尚。作為全國首家長壽美食名城,溧陽正積極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和江蘇省食品安全示範縣市,以“長壽溧陽”為主題,打造綠色農業、生態旅遊業兩大生態經濟體系,走出一條以長壽美食帶動現代綠色農業的新路徑。

「接軌示範區」江蘇的中關村,這樣詮釋“剛柔並濟”

如今,高端休閒、現代健康兩大經濟已然成熟。天目湖、南山竹海、御水溫泉現在已不單純是一個地區優質生態的標識,隨著全域旅遊的開發,溧陽全域旅遊新型功能區和線型旅遊目的地羽翼漸豐。天目湖先後創建成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和國家旅遊度假區。2018年,溧陽全市有國家級、省級旅遊度假區各1個,江蘇省星級鄉村旅遊區(點)21個,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7個,省級自駕遊基地3個,全市五星級酒店已達10多家,逐步形成鄉村遊、美食遊、養生遊、休閒遊等特色旅遊,年接待遊客逾193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超過236億元。在綠色效應的驅動下,溧陽的綠水青山正在慢慢發生著微妙的化學反應,變成了致富的金山銀山、百姓的幸福靠山。以立足本土、內聯外引、三外齊上、融入常州、接軌南京、蘇皖聯動為依託,2018年溧陽實現工業總產值近1440億元,持續保持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高質量發展態勢。

記者感悟

綠地勝金,綠地生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在溧陽大地上化為生動實踐。綠色是溧陽從骨子裡滲出來的基色,由內而外煥發著活力光芒。東臺與溧陽在產業結構、經濟規模、綜合實力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隨著全市化工企業的陸續關停、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引進,綠色產業發展也成為了東臺的“實力擔當”。對標溧陽,立足自身實際,東臺要不斷髮揮綠色生態優勢和現代農業優勢,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發展動能新、經濟效益好的綠色產業崛起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