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 77


進入10月,小熒屏上又迎來了兩道主旋律“硬菜”——《光榮時代》和《諜戰深海之驚蟄》(以下簡稱《驚蟄》)。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這兩部劇都是傳統的主旋律題材,《光榮時代》講述的是新中國成立前夕,第一代人民公安與國民黨潛伏特務鬥智鬥勇的故事,典型的反特刑偵;而《驚蟄》作為《麻雀》的姊妹篇,則將視角聚焦在1941年的重慶和上海,同《麻雀》一樣,也是一部諜戰劇。

但值得一提的是,《光榮時代》和《驚蟄》雖然都是傳統的主旋律題材,在男主角的設定上卻與傳統的“偉光正”相悖。

張譯飾演的鄭朝陽,隱藏在北平警察局裡的地下黨,新中國第一代人民公安,集聰明伶俐、插科打諢、油嘴滑舌於一身,英勇人設集中表現在第一集,後期基本以“一集一可愛”的頻率保持著與潛伏特務的鬥爭。

張若昀飾演的陳山,因長相酷似軍統特工肖正國而被日本特務抓來冒名頂替。他的家中坐著肖正國的紅玫瑰餘小晚,心裡有著自己的白玫瑰張離,每天在軍統提心吊膽被拆穿不說,還不忘時刻提醒張離不要剪頭。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就很不主旋律。

其實,隨著主旋律類型的不斷擴充,“你他孃的”常掛嘴邊、打起仗來奮勇爭先的“李雲龍”式男主角已經越來越少,甚至連純粹的戰爭題材劇都久未出現精品。

取而代之的,是主旋律中男主角人設的日趨豐富,抖擻的小領導、古靈精怪的小人物和盤靚條順的“偶像派”都可以在“槍林彈雨”中擁有姓名。

01

張譯是主旋律題材中的常客了。

近兩年的《紅海行動》《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等電影,早年的《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生死線》等電視劇,大熒幕小熒屏一抓一大把。

但《光榮時代》不一樣。

鄭朝陽有別於溫柔寬厚的史今,倒是有些“小太爺”孟煩了混不吝的勁兒。劇中他初登場,是叛徒出賣了他地下黨的身份,於是他從容撤離,一路上與各方勢力周旋。

撤離路上遇到執法大隊,他冒充保密局虛張聲勢,上去就是一巴掌,端的是氣勢洶洶: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去找昔日合作伙伴冼登奎幫忙出城,知道對方並無此意之後,態度立時發生變化,神情變冷,眼神銳利,“啪”一張“通共”的證據甩過去,這個忙你不幫也得幫: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怎麼看怎麼是成熟穩重遇事不慌人設。

結果到了領導面前,撒嬌耍賴見風使舵樣樣都來,被領導吼了一嗓子“別給臉不要臉”之後立馬認慫,還要反怪領導不識逗: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和郝平川、白玲組成北平市警察局三人組,那就是誕生在警察局裡的相聲組合。鄭朝陽和白玲是智力擔當,郝平川是武力擔當,三人經常因為智商不在同一水平線上發生爭執: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講道理講不過鄭朝陽的郝平川開始抬槓:你說你體能射擊格鬥哪樣行?遇到個小毛賊還讓人給揍了,你說你臉紅不臉紅?

鄭朝陽:?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就很好笑。

張譯在這部劇中的人設一路“跑偏”,絲毫沒有主旋律題材中一貫的“高大上”套路,導致整部劇呈現出來的效果非常另類,活像是一部喜劇。

而另一部主旋律題材《驚蟄》,雖然是傳統的諜戰劇情節,但張若昀的人設同樣有別於傳統。他在其中飾演兩個角色——被暗殺身亡的軍統特工肖正國,和長相酷似肖正國的街頭混混陳山。

陳山的初登場一點也不體面,粘著假鬍子,捧著把瓜子,和兩個混混兄弟蹲在路邊的臺階上有一搭沒一搭地嘮嗑: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為了賺兩根金條走進米高梅尋找僱主的目標,陰差陽錯被日本特務荒木惟撞見,從而被迫偽裝成肖正國進入重慶軍統第二處,命運就此改變。

不過陳山的境遇又頗有“偶像劇”的一面,他的家裡有肖正國有名無實的妻子餘小晚,愛好打牌跳舞,極其討厭肖正國,但慢慢愛上陳山: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而陳山喜歡的是處裡的中共科科員,代號“蒲公英”的共產黨張離,甚至在被關禁閉、被荒木惟的任務搞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也不忘對張離說,我來這兒是為了遇見你: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荒木惟:我真是小看你了。

《光榮時代》和《驚蟄》兩部劇,塑造了鄭朝陽和陳山兩位主旋律題材中的非典型男主角,他們的聰明伶俐、插科打諢,甚至是明爭暗鬥中的平凡生活,是劇中必不可少的看點。

反響直接體現在數據上。根據骨朵劇集排行榜顯示,《光榮時代》自上榜以來,一直位列周榜前三的位置,《驚蟄》的進步更加明顯,直接由上週的第十二位躍升至本週的第一位,漲幅巨大。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這種愈發豐富化和人性化的角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主旋律題材中,大有取代“李雲龍們”變成主流人設的趨勢。

02

其實主旋律題材的人設變化早已開始。

《亮劍》和《激情燃燒的歲月》中的李雲龍和石光榮屬於早期的傳統軍人形象,他們都沒有一張“精緻臉”,長相粗獷是他們最主要的面部特徵。

這類軍人往往忠誠正直、嫉惡如仇,出身草莽並且飽經前線戰爭的洗禮,因而脾氣略有些暴躁。嗓門大愛罵人不說,還常因不拘小節而被另一半嫌棄。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同理還有《軍人機密》中的賀子達、《歷史的天空》中的姜必達,以及《高地》中的王鐵山和蘭澤光等等,都是早期觀眾最喜聞樂見的戰鬥英雄類型。

而後主旋律男主角更加往“小人物”上挖掘,他們不再只出身於前線,而是愈發地向敵後戰場延伸,比如諜戰劇。

2009年一部《潛伏》橫空出世,孫紅雷飾演的餘則成紅遍大江南北。與身經百戰、大大咧咧的男主角不同的是,餘則成非常“安靜”,他眼睛小,地位小,是隱蔽戰線中再平常不過的一環。

咋咋呼呼的反而成了女主角翠平。

翠平沒有文化、沒有教養,和餘則成常有摩擦,而餘則成也一改傳統男主角的強勢作風,在雙方的爭吵中經常處於弱勢。再加上餘則成的人設本就偏儒雅,導致他整個人看上去多了一絲“慫萌”氣質,這在當時的主旋律題材中實不多見。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具有相同氣質的男主角還有抗戰劇《紅色》中的徐天。徐天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場會計,與主旋律題材乍看之下格格不入,不僅沒有“偉光正”的身份,連性格也顯得懦弱。他溫吞小心,不愛招惹是否,所有和日本人的爭鬥都是為了幫助女主角田丹。

明明和田丹住在上下樓,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關係,卻始終不敢和她表明心意,連告白都是通過信件。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但他又天賦異稟,身懷絕技,有著超乎常人的觀察力和推斷力,和“慫萌”氣質形成極大反差,人設非常有層次感。

這種類型的主旋律男主角,性格偏溫柔,沒有帥到讓人過目不忘的長相,但也沒有攻擊性。他們不像“李雲龍們”一樣有一大堆草莽軍人的小毛病,比起“偉光正”,他們更像是擁有特殊技能的普通人,就連缺點也更加“平民”。但也正因如此,觀眾才更易在他們身上找到共鳴。

下一類近年來常見的主旋律男主角開始在長相上下功夫,“偶像派”男主角正在搶佔熒屏。口碑最好的“偶像派”作品當屬《戰長沙》,由古裝美男霍建華擔任男主角顧清明。

顧清明意氣風發、從容優雅,冷峻的氣質與霍建華本人高度重合。再加上表演過關,《戰長沙》可以稱得上是霍建華的轉型之作。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此後越來越多的主旋律題材將目光置於“偶像派”身上,諜戰劇《麻雀》挑選了偶像出身的李易峰擔任男主角陳深,其他兩位男主演張若昀和尹正,從長相上看也屬於“偶像派”。《麻雀》在保證其諜戰劇的調性之上,最大程度給看臉的觀眾謀了福利。

而“偶像派”男主角在主旋律題材中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還未播出的《特戰榮耀》《熱血同行》《秋蟬》《隱秘而偉大》等劇,都是由“偶像派”擔綱男主角的作品。

由此可見,主旋律男主角經歷了由鐵血軍人,到性格豐富的平凡小人物,再到“偶像臉”的轉變,呈現出多元化趨勢。

“偉光正”不再是主旋律題材的唯一選擇。

03

這種轉變與主旋律題材的多樣性有關。

早期的主旋律題材多與戰爭相關,《亮劍》《人間正道是滄桑》《我的團長我的團》《永不磨滅的番號》等經典劇集都是戰爭題材,在大背景類似的前提下,就算男主角的人設再有區別,也不會有天差地別的效果。

而後諜戰劇興起,諜戰劇的人設本就重“隱藏”,男主角自然可以千差萬別,不像戰爭題材一樣存在一個固定的套路,也更加能包容有缺點的小人物。

同時,戰爭題材對男主角的要求多是英挺、剛硬、威風凜凜,諜戰劇、年代劇等則相對寬鬆,這也給了“偶像派”能夠在此類劇種中大展拳腳的機會。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主旋律無論在大熒幕還是小熒屏中,已經變成越來越吃香的題材,前有《戰狼2》拿下56.8億票房,後有黃景瑜、歐豪、杜江在主旋律電影中刷足存在感,“紅利”不可謂不誘人。

而相比大熒幕更偏愛硬漢,小熒屏中多樣的類型看起來更適合演員“突圍”,歷年來也有不少演員自主旋律中出,從此擁有一部足以為外人道的代表作。

但主旋律並不能和絕對成功劃等號。《亮劍》《潛伏》《紅色》等劇之所以能成就男主角,劇情、人設和演技缺一不可。

《亮劍》和《潛伏》豆瓣評分9.3,《戰長沙》和《紅色》豆瓣評分9.2,都是鮮有的超高口碑劇集,對於演員來說本就可遇不可求;而四位男主角的演技又足以撐得起劇情和人設帶給他們的先天優勢,劇和人自然就可以做到相互成就。

主旋律不再只有“李雲龍”

主旋律男主角無論如何變遷,歸根到底都是“人”的故事,演得好“人”,豐富化和人性化的人設才能是加分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